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边骑:继魏武卒、齐技击之后 唯一能让“秦锐士”胆寒的军队

赵边骑:继魏武卒、齐技击之后 唯一能让“秦锐士”胆寒的军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3/12/12 13:38:21

赵国,就是《赵氏孤儿》中幸存的那个孤儿的后代建立起来的国家。

韩、赵、魏在三家分晋的时候,韩、魏分得了中原的富庶之地,而赵却分得了大片的苦寒之地。赵的北方是强悍的匈奴人,东北有东胡人,西北有林胡、楼烦人。

图片来自百度

赵国本来是三晋中最弱的国家,连旁边的中山国都可以时常来骚扰赵国。照这样下去,眼看赵国就会像其他小国一样被诸侯吞并。

上天不让一个国家灭亡,就会赐给他强大的力量。赵国的救星就是胡服骑射的开创之君——赵武灵王。

图片来自百度

当时中原地区的战法主要表现为车战、步战、步射、骑战。而赵武灵王根据胡人的特点,决定把步射和骑战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战法——骑射。但是中原人的衣着宽大长袖,不适合骑射,于是赵武灵王带头穿胡人的短衣窄袖,以便骑射的全国(指赵国)推行。

为什么把赵武灵王称为开创之君,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原人是很难接受胡人文化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你就得开创!请注意,它和继承不一样!

赵武灵王不仅训练了一支真正属于中原的骑射兵。还通过这种民族融合政策,将北方的胡人(匈奴、戎狄的统称)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并从那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马匹和兵源。当时的代地成为赵国骑射兵的主产地。

这支骑射兵也叫:胡刀骑士,但我们更习惯称之为“赵边骑”。

图片来自百度

由于战国的时候,骑兵是没有马镫的,所以,后来的“铁浮图”等重装骑兵在当时反而是累赘。“赵边骑”的特点就是去掉重甲长刃,轻装上阵,采用短刀长弓,长射近战,无往不胜。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胡马善跑有耐力,擅长长途奔袭。

赵边骑的经典战役:

灭中山国;

收服楼烦;

“五国伐齐”,廉颇率6000赵边骑大破齐“技击骑士”。

“阏与之战”,赵奢率赵边骑长途奔袭包围阏与之“秦锐士”,大获全胜。这是少有的战国中后期“秦锐士”的败仗。

“邯郸保卫战”,大破秦军。

“鄗代之战”,廉颇大败燕军,围攻燕都。

李牧大破匈奴,灭襜褴,败东胡,降林胡。

第二次“邯郸保卫战”,李牧大败秦将桓齮,杀敌十万。

赵边骑可以说是继魏武卒、齐技击之后,唯一能让“秦锐士”胆寒的军队。赵国名将辈出,很好的诠释了良将配锐卒的传奇经典。

不过,赵武灵王的强军政策并不像其他国家的变法,它仅仅是强军。赵国始终没有找到改革内政的方法。再加上后来又出了几个昏庸的君主,赵边骑逐渐沦为别人的鱼肉。

如果赵武灵王在天有灵,他不会悲伤么?

标签: 战国赵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险 影响了封建王朝的历史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历史解密

    没错,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险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前,大唐如日中天,盛世高歌,长安城下,明皇抚琴,贵妃起舞,转身奏歌卧君怀,怎料已然危机四伏。公元751年8月,怛罗斯之战大败,大唐联军在和阿拉伯联军的战争中败下阵来,虽然战败,但对大唐并不是致命的,战后,唐军卷土重来,仍然在中亚进行扩张。 但是接下

  • 大明开国第一猛将,为何要投张世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作为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即便是个酒囊饭袋,这一辈子应该也是衣食无忧了。万万没想到,朱文正是一个用兵奇才,帮助朱元璋守住洪都,重创陈友谅,立下大功。这样子的侄子可是非常给朱元璋长脸,而且更会给朱元璋一种他们老朱家就是要一统天下的自信。作为侄子,朱文正是合格的,帮助叔叔打天下。作为下属,朱文正是失职的,

  • 揭秘: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陈涉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笔者很佩服他的气概,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答案却是肯定的。直到科举制度的出现,“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才被打破。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中国自古选官制度对出生的限制,寒门子弟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也可以一跃龙门。因此,出现了很多穷苦百姓寒窗苦读几十年,一生都在备战科举,却无疾

  • 寒人掌机要为什么救不了该政权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朝,刘裕,历史解密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东晋被刘裕建立的宋朝取代。刘宋初期,特别是文帝元嘉年间,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抑制豪强,奖励农耕,促使经济繁荣,史称“元嘉之治”。元嘉年间的社会风气比较好,重要的原因是皇帝的生活节俭。武帝刘裕“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宋书·武帝纪下》);文帝刘义隆曾特下

  • 揭秘:明朝皇帝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立为太子,第九子和第二十六子早殇之外,其他二十三个儿子均封为藩王。朱元璋的理想是让他们能“上卫王室,下安生民”,以保朱家大明,国泰安康,千秋万代!他们的表现如何呢!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实行移民

  • 曹操取得汉中之地后,为什么不趁势进取蜀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作为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枭雄,曹操有时的做法很让人奇怪、疑惑,甚至令人琢磨不透。有一个问题就很奇怪——曹操取得了汉中之地,为何不趁势进取蜀地?要知道,刘备其实也才刚打下了益州。没过多久,张鲁便直接利落投降了曹操,还愤愤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话来。曹操自己就有很强大的精锐部队,而且看张鲁的

  • 历史上“最痴情”的男子,为了爱的女人自愿进宫当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朴不花,元朝,历史解密

    其实说起这个标题的话,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你怎么知道对方就是最痴情的呢?可是看到我的后半句应该就知道了,一个男人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女人当太监,放弃自己那方面的能力了,又怎么不算是最痴情呢?接下来就让我来和大家说说这个人吧。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叫做朴不花。当时是属于高丽人,而高丽在当时是元朝的附庸国,所以高

  • 揭秘: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权”的方面,主要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得到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二是开拓疆土,成为全天下的君主。对于内部的争权者,杀之,无话可说;对于外部的争权者,盟之,不服则打。但在整个用“权”的过程中,均采用了恩威并重的方法。·玄武门之变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皇位斗争都是最激烈、

  • 如果秦始皇多活十年,秦朝能早400年将匈奴赶到欧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王朝。通过北击匈奴,南征吴越,秦朝疆域达到了空前水平。修建驰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

  • 霍去病射死李广的儿子,汉武帝为什么还替他隐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西汉名将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靠着卫皇后,卫青发家的他一点不辜负卫家的期盼,小小年纪外出打战,无过多作战经验却能痛打匈奴,一战成名。虽是外戚派受到汉武帝庇护,但汉武帝对他的重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霍去病帮助汉武帝讨回了从刘邦开始就压着的对匈奴的气,帮助汉武帝成为千古一帝。霍去病的军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