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怕名将阿桂,阿桂又为何怕帝师朱珪?

和珅怕名将阿桂,阿桂又为何怕帝师朱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3/12/11 6:26:21

我们都知道,和珅靠着乾隆的崇信,卖官鬻爵,受贿贪墨,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后成为家产达8亿两白银的世界“首富级”的大贪官,按照道理,他在朝廷中应该腰里别扁担横着逛才对。可是事实上,还真的不是那么一回事,和珅在朝廷中还有怕的人,这个人就是阿桂

阿桂是谁?他是乾隆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阿克敦的儿子,他有一身高强的本领,这个本领和珅一辈子也学不会,那就是打仗。

他曾经参加过大小金川之役,平定新疆之役,还曾经两次督师镇压甘肃撒拉族、回族起义。当时,和珅作为督师,曾经参加了这次镇压甘肃撒拉族、回族的大起义,可是他来到了甘肃的兰州,诸将却根本不听他的号令。阿桂当时在河南督办河工,他接到旨意,随后赶到兰州,和珅就向他诉苦,并让他严惩诸将。

阿桂召集诸将,发布号令,众将皆应声作答,无一延误推诿,阿桂回头问和珅:“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诸将没毛病,我看应该杀你!)

和珅不由得一脸愧色。他回京之后,本想在乾隆面前,告阿桂一状,可是却被乾隆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和珅这才知道,阿桂这样能征惯战的将才,无人能够替代,是他绝对搬不倒的!

阿桂做过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官职,亦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亦有不惧怕和珅的资本。

《清会典》上记载,阿桂与和珅虽同朝为官,但“同直庐,朝夕入直,必离立数十步。和珅就与语,漫应之,终不移一步”很显然,阿桂讨厌和珅,根本不屑于他为伍。

和珅畏惧阿桂,那么阿桂怕谁?阿桂怕(敬畏)朱珪。(和珅从中阻挠,不让朱珪在京城为官,和珅死后,朱珪这才来到京城当官,故此,不存在和珅怕朱珪一说)

朱珪是嘉庆皇帝的老师。他历任两广总督,吏、兵、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官职。

不仅阿桂怕朱珪,满朝的文官和武将,没有不怕朱珪的,这是为何,在无官不贪的大清朝,朱珪就是不贪不占的“异类和清流”。

当时,洋人为了在经商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便对各地的总督大进行贿赂,乾隆的耳目将这个消息报告上来之后,他为了敲山震虎,就对各地的总督展开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清朝的八大总督,唯有两广总督朱珪未拿洋人一文钱。

群臣惧怕朱珪,一方面是他作为嘉庆的老师,皇帝对他言听计从。另外一方面是,朱珪是“文臣不爱钱”的楷模,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他的存在,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群臣官服下面的小来(鲁迅语)。故此,阿桂才怕朱珪。

接下来,朱珪怕谁?朱奎怕(敬畏)朱熹

朱珪的父亲名叫朱文炳,朱文炳做过县令,唯一能提得起来的就是,他是朱轼的学生(朱轼是朱熹学派一位重要人物)可以说,朱文炳作为程朱学派的传人,他从小就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的理论,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子朱珪。

什么叫存天理,就是一定要敬畏: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等等——简而言之就是社会的秩序,万物的道理;而人的私欲、淫欲、贪欲等一定要去掉。

如果朱珪不是对朱熹的理论,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他又怎么能成为清朝官吏的楷模?

只可惜和珅也是一身才华,但他却将自己的聪明睿智用在了邪路之上,想一想朱珪与和珅同殿称臣,一个流芳千古,一个遗臭万年,真是很能警醒世人啊!

标签: 朱珪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第一巨人,南宫长万的事迹轶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宫长万,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南宫长万,又名南宫万,是春秋时期宋国将领。名字里带个“长”字,是表明他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实际上,他身高将近三米,又是一个真正的万人敌,中国历史上有过几位号称万人敌的人,比如项羽、吕布、关羽等人,相对于他们来说,南宫长万也不遑多让,他曾孤身一人就令两国之人都深深恐惧。南宫长万是宋国的贵族,据史籍记载

  • 下宫之难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历史记载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下宫之难,春秋,史记,历史解密

    下宫之难,又称下宫之役、原屏之难、庄姬之乱、孟姬之乱,据《左传》、《史记·晋世家》是指前583年晋国赵氏家族原屏两支被灭,赵武一系夺回宗主的历史事件。此事对赵氏打击不小,直到晋悼公时期赵武才让家族复兴。《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误记其事发生在前597年,虚构出"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不过赵武复

  • 明朝为了对付蒙古花费巨大的精力 为何清朝却那么简单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为何清朝容易解决蒙古问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对付蒙古,明朝确实花了太多精力,太长的时间。前后三百年,明朝就一直和蒙古纠缠不休。为了蒙古,明朝又是重修早已废弃不用的万里长城,又是在北方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连续八次打击蒙古,朱棣

  • 胡善祥虽然当上了皇后,但是朱瞻基最爱的不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皇后,明朝,历史解密

    当时的皇上下令为皇太孙选妃,经过占卜,说应该在济河一带去选择女子是最好的。经过了一番挑选之后,她被选中了,皇上看她非常的端庄贤惠就立她为太孙的妃子。几年后皇上去世了,太子继位了,也就是她的公公,她的丈夫被立为太子,于是她就成为了太子妃。她的公公当上皇上的时间非常的短,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于是她的丈夫登

  •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30年不上朝?这期间他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万历皇帝,历史解密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30年不上朝?这期间他在干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他30年不上朝这件事的。虽说万历30年没上朝,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好好治理国家,因为在这30年的时间里,国家所有的朝政都要经过他的收,他对朝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是了如指掌,实

  • 刘邦下令杀樊哙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看过《楚汉传奇》之后,大家对刘邦的发展故事还是比较清楚,刘邦何许人也,想必不用小编提大家都知道了,从一个小流氓,在众多兄弟的帮助之下,最终推翻了暴秦,建立了汉朝,这个事情还得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说起

  • 揭秘:宋朝为什么没有一个造反成功的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要看咱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天下之大,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这话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之前来看,是非常正确的。毕竟在封建制度下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实现所谓的真正人人平等,而且各种法律制度都是不健全的,没有办法让老百姓们感受到安全,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平均的利益。所以这才会出

  • 岳钟琪权力很大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他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钟琪,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能顺利继位,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另一个是川陕总督年羹尧。这两个人,一个被雍正亲热地称为舅舅,另一个是雍正的大舅子,都是皇亲国戚,都重权在握,也都是雍正的股肱大臣。可是,由于他俩自恃有功,做事飞扬跋扈。皇权受到影响的雍正,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一个被幽禁而死,另一个被赐死天牢。当时川陕

  • 秦国与晋国关系没多好,秦穆公为什么热心帮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穆公,春秋,历史解密

    秦国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后代,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颛顼,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五帝”中的第二位,秦国的始祖,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颛顼的后裔,他们这个部族是在商末周初的时候,从中原流动到西北边陲的,生活在如今的甘肃省天水一带,当时他们还不叫秦,更没有诸侯的身份,充其量算是给西周王室养马的官员。等到周幽王时期,由于

  • 明孝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他执政期间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明孝宗,历史解密

    弘治帝的坎坷成长明孝宗,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将其称之为弘治帝。而从弘治帝的成长经历来看,弘治帝无疑是具备坚韧的性格的。事情要从弘治帝的祖父——明英宗说起。明英宗时代,明朝和北方蒙古瓦剌部的矛盾激化,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之下,率领数十万明军,御驾亲征瓦剌,结果不懂军事的明英宗,非但葬送了数十万明朝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