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从正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有着怎样的学术思想

张从正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有着怎样的学术思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4/1/8 6:51:46

在学术上继承了《内经》、《难经》、《伤寒论》诸典籍的理论与临床观点,并很推崇刘河间的学术思想。

刘氏于临床上强调六气化火与五志化火的理论,治疗火热病应从表里分治以却散火热之邪。

氏私淑其谈,但并不侧重于火热病机,而对于刘氏祛邪的观点很有体会,并结合前人的治疗经验,以及个人临床的体会,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并在理论上有所阐发,形成了以攻邪法治病的独特风格,为祖国医学的病机理论治疗方法做出贡献,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下派”的代表。《金史本传》对其评价很高,称赞他“精于医,穿《素》、《难》之学,其法宗刘守真,用药多寒凉,然起疾救死多取效。”

张从正一生写了十种医著,后被学生辑为《儒门事亲》一书,共十五卷,详细介绍了汗、吐、下三法的学术观点,记载了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并附有医案。此书对研究攻邪派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从正将疾病产生的病因总归于外界不同邪气的侵袭。他强调邪气致病,并非忽略人体之虚,或者忽略在疾病过程中有正虚的—面。他认为,疾病的产生主要是邪气的作用,若先补其正气则真气未旺,反而助长邪气的作用,更损伤正气,反而使人体正气得不到恢复。就象治理洪水以筑堤之法,由于不疏通河道,反使洪水得不到控制。祛邪之法有似于治洪水疏通河道,反而使邪气得以祛除,正气得以康复。所以张子和提出了攻邪即是扶正的辨证关系,认为“不补之中,真补存焉”。其祛邪理论强调了人体应以气血通达为。他认为,“《内经》一书,唯以血气流通为贵。”因此,张子和从这一认识出发,提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的观点,认为通过攻邪之法,可以调畅气机,疏达气血,“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正因为张子和十分重视邪气致病和气血流通的理论,因此,其对补法的运用十分谨慎。强调补法的运用应当针对病情,不能滥用。反对无病之人滥服补药,对于患病之人,认为邪未去而先投补,则往往会以粮资寇,反而助邪伤正,只有对纯虚无实的患者,才可使用补法。至于具体补养正气的方法,张子和认为应当十分重视食补,也即“养生当论食补”的著名论点。正因于此,张氏又十分重视人体之胃气的盛衰,认为它直接影响到食补的效果,保护胃气,使水谷得以消化,人的正气就能够恢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与司马懿第一次碰撞,哪个的智商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国演义》中周瑜说过的一句名言,罗贯中用这6个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既自叹弗如又嫉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其实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是合作关系,两人联手策划组织赤壁之战,一举奠定吴蜀联盟和三国鼎立局面,两人并无什么过节与争端。如果这句话改一个字,改成“既生亮,何生懿

  • 真正的年妃是给雍正生育四个孩子,一生宠幸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甄嬛传》中,“华妃”年氏是真正深爱雍正的女人,但雍正却只是把她当作一枚棋子,在背后算计她,致使她常年不能怀孕。事实真是这样吗?年氏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康熙指婚给当时的雍亲王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的三四年,年氏又生下了三个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雍正的其他福晋

  • 李定国诱敌深入,还斩杀了努尔哈赤之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1644年,清军入关,很快就席卷天下,在八旗骑兵的冲击下,南明军队被打的丢盔卸甲,纷纷缴械投降,光在江北投降清军的南明军队人数为“总兵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但是南明毕竟坚持了数十年,其实他们还是打了不少胜仗的,其中一战堪称精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1651年

  • 如果梁山好汉们最后没有接受招安的话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梁山好汉,历史解密

    很多人看完水浒传最为惋惜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最后接受朝廷招安,与方腊造反势力两败俱伤,那么今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梁山好汉们最后没有接受招安,又会是怎么的结局呢?就算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没有在宋江的带领下招安,前景也不容乐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书中看到朝廷的兵马讨伐梁山总是大败而归,似乎大宋王朝的

  • 为什么这个朝代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封建时代,外戚干政最严重,最频繁的是两汉。两宋有七位太后临朝听政,没有外戚集团。而宋朝士大夫始终控制的朝局,仅太后一人听政,对朝局影响不大。而有明一代更本不存在后宫干政和外戚干政的局面。更缺乏外戚干政的土壤。明朝没有外戚干政的现象首先就是明朝没有太后临朝一说,而两汉外戚干政(尤其的东汉)之所以

  • 秦朝的灭亡和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秦始皇的人生其实很简单:先是不怕死,后来不想死,最后不敢死。不敢死的秦始皇公元前219年以前,秦始皇并没把生死看得多么功利,因为他既然把自己称作“始皇帝”,必是打算给子孙留点生存的空间,不想耍赖不死。可是从公元前211年开始,48岁的秦始皇就陷入了纠结,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有点不敢死了!这一年,

  • 须菩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须菩提,印度,历史解密

    一个能够教出孙悟空这样厉害徒弟的神仙,为何会在三界籍籍无名?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须菩提是假名。那须菩提真正的身份又会是谁呢?根据小编的推测,须菩提极有可能就是如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我是有理由的。请诸位接着往下看。首先,猴子拜师的地方是西牛贺州,而西牛贺州确是佛门的地盘(如来曾说过:“我现四大部洲

  • 函谷关之战五国联合攻打秦国 为什么齐国没有选择参加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函谷关之战,历史解密

    战国函谷关之战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诸国万众一心攻破函谷关,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函谷关因为当时秦国在日益的强大之后便开始向东扩张,并且还

  • 揭秘:蒙古族政权北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元,宋朝,历史解密

    话说,哪一年朱元璋带领起义军,消灭了立都于北京的元朝,然而当时的元朝,还没有彻底灭亡,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逃往北面方向的脱古斯帖木儿又建立起一个北元王朝,那么,这个王朝最终是如何灭亡的呢?回首当时,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庆州,闻虏主脱古思贴木

  • 高瑛为了和艾青在一起,向丈夫提出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艾青,民国,历史解密

    有句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却和这句话恰恰相反,有的夫妻相互扶持,风雨同舟度过一辈子。小编要讲的就是艾青和高瑛这对夫妻。为了和艾青在一起,高瑛和丈夫离婚,从此这对夫妻风雨同舟度过了四十一年。说起艾青,大家都能想起他最著名的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