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与司马懿第一次碰撞,哪个的智商更高?

诸葛亮与司马懿第一次碰撞,哪个的智商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3/12/9 0:05:37

“既生瑜,何生亮”,是《三国演义》中周瑜说过的一句名言,罗贯中用这6个字,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既自叹弗如又嫉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其实真实历史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是合作关系,两人联手策划组织赤壁之战,一举奠定吴蜀联盟和三国鼎立局面,两人并无什么过节与争端。

如果这句话改一个字,改成“既生亮,何生懿”,用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之间,倒是十分贴切。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数一数二的天下奇才,胆识才干,在三国时代众多人才中鹤立鸡群,又深得刘备刘禅两代人信任重用,可谓风云际会,正该大展经纶、谈笑间平定天下,谁知斜刺里杀出个司马懿,几乎让诸葛亮一生心血付诸东流。

司马懿和诸葛亮不仅是同时代人,而且年龄也非常相近。司马懿生于179年,诸葛亮生于181年,只差两岁。不过司马懿的仕途比较坎坷,属于大器晚成类型。诸葛亮少年得志,他辅佐刘备纵横三国,名满天下之时,司马懿却默默无闻,一直在曹操手下担任丞相东曹属、主簿等普通文秘工作。直到曹操死后曹丕上台,司马懿凭借与曹丕的良好关系,才得以受到重用,由幕后走向台前,并很快大放异彩。

公元228年,诸葛亮终于迎来了与司马懿的第一次交手对决,双方围绕战略要地新城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斗智斗勇。早在公元219年,关羽发起襄樊之战,北伐曹魏,结果遭到曹操孙权的前后夹攻,陷入绝境。危急之时,关羽向邻近的上庸三郡守将刘封孟达求救,两人却不肯出兵,最终关羽大败而死。

事后,孟达生怕刘备怪罪,加之又与刘封闹矛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把上庸三郡献给了曹魏。魏国曹丕兵不血刃得到上庸三郡,大喜过望,把三郡合并为新城,委派孟达为新城太守。曹丕在位期间,对孟达非常信任,加官进爵,委以重任。孟达一时春风得意。

曹丕死后,曹叡登基,开始冷落孟达。郁郁不得志的孟达很不自安,于是又起了三心二意,暗中派人联络诸葛亮,表达自己想倒戈归降。诸葛亮非常高兴,“阴欲诱达,数书招之,达与相报答”,两人之间书信来往密切。

但孟达虽有反正归降之心,却雷声大雨点小,光喊口号,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一直在徘徊观望,犹豫不决。诸葛亮生怕夜长梦多,于是使出一招反间计。他派遣蜀国人郭模佯装投降魏国,跑到魏国魏兴太守申仪那里,“因漏泄其谋”,故意有意无意泄露孟达蓄谋造反。诸葛亮的如意算盘是切断孟达后路,逼迫孟达尽早动手,堪称狠辣。

谁知司马懿的出现,让诸葛亮弄巧成拙。魏明帝曹睿得知孟达要谋反,委托太尉司马懿处理此事。司马懿盘算一番,他先使出一招缓兵之计,给孟达写了一封信。

司马懿信中劝慰孟达,“将军昔弃刘备,托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声明魏国皇帝仍然非常信任他。同时又告诫孟达,“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蜀国人都很痛恨他,“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诸葛亮处心积虑想挑拨将军您与魏国的关系,并且直言相告,孟达谋反之情报,正是诸葛亮派人泄露的。

孟达本来就不是果断之人,接到司马懿的信后,更加狐疑不定,继续按兵不动。这样一来,就为司马懿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司马懿趁机厉兵秣马,调集重兵,星夜兼程,直扑新城。

诸葛亮得知后大吃一惊,一方面派人给孟达去信,催促他尽快起兵,一方面派出一支人马,赶往新城接应孟达。谁知司马懿再度棋高一着,他另行派出一支部队,扼守蜀军必经之路上的要塞西城安桥,把蜀军死死堵住。

最终司马懿神兵天降一般,带领大军突然出现在新城,孟达手足无措,进退失据,只得仓促上阵,组织人马抵御司马懿,同时寄希望于诸葛亮派出的援兵来接应他。结果诸葛亮的援军被堵在西城安桥,根本过不来。孟达彻底陷入绝境,他的部下发动兵变,斩杀孟达投降了司马懿,新城仍然被魏国控制,诸葛亮竹篮打水一场空。

新城之战,是两大智圣诸葛亮与司马懿第一次正面碰撞,以诸葛亮完败告终,两人的智商立见高低,诸葛亮比起司马懿还是逊色许多。

标签: 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正的年妃是给雍正生育四个孩子,一生宠幸不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在《甄嬛传》中,“华妃”年氏是真正深爱雍正的女人,但雍正却只是把她当作一枚棋子,在背后算计她,致使她常年不能怀孕。事实真是这样吗?年氏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康熙指婚给当时的雍亲王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的三四年,年氏又生下了三个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雍正的其他福晋

  • 李定国诱敌深入,还斩杀了努尔哈赤之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1644年,清军入关,很快就席卷天下,在八旗骑兵的冲击下,南明军队被打的丢盔卸甲,纷纷缴械投降,光在江北投降清军的南明军队人数为“总兵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但是南明毕竟坚持了数十年,其实他们还是打了不少胜仗的,其中一战堪称精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1651年

  • 如果梁山好汉们最后没有接受招安的话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梁山好汉,历史解密

    很多人看完水浒传最为惋惜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最后接受朝廷招安,与方腊造反势力两败俱伤,那么今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梁山好汉们最后没有接受招安,又会是怎么的结局呢?就算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没有在宋江的带领下招安,前景也不容乐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书中看到朝廷的兵马讨伐梁山总是大败而归,似乎大宋王朝的

  • 为什么这个朝代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封建时代,外戚干政最严重,最频繁的是两汉。两宋有七位太后临朝听政,没有外戚集团。而宋朝士大夫始终控制的朝局,仅太后一人听政,对朝局影响不大。而有明一代更本不存在后宫干政和外戚干政的局面。更缺乏外戚干政的土壤。明朝没有外戚干政的现象首先就是明朝没有太后临朝一说,而两汉外戚干政(尤其的东汉)之所以

  • 秦朝的灭亡和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秦始皇的人生其实很简单:先是不怕死,后来不想死,最后不敢死。不敢死的秦始皇公元前219年以前,秦始皇并没把生死看得多么功利,因为他既然把自己称作“始皇帝”,必是打算给子孙留点生存的空间,不想耍赖不死。可是从公元前211年开始,48岁的秦始皇就陷入了纠结,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有点不敢死了!这一年,

  • 须菩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须菩提,印度,历史解密

    一个能够教出孙悟空这样厉害徒弟的神仙,为何会在三界籍籍无名?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须菩提是假名。那须菩提真正的身份又会是谁呢?根据小编的推测,须菩提极有可能就是如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我是有理由的。请诸位接着往下看。首先,猴子拜师的地方是西牛贺州,而西牛贺州确是佛门的地盘(如来曾说过:“我现四大部洲

  • 函谷关之战五国联合攻打秦国 为什么齐国没有选择参加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函谷关之战,历史解密

    战国函谷关之战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诸国万众一心攻破函谷关,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函谷关因为当时秦国在日益的强大之后便开始向东扩张,并且还

  • 揭秘:蒙古族政权北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元,宋朝,历史解密

    话说,哪一年朱元璋带领起义军,消灭了立都于北京的元朝,然而当时的元朝,还没有彻底灭亡,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逃往北面方向的脱古斯帖木儿又建立起一个北元王朝,那么,这个王朝最终是如何灭亡的呢?回首当时,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庆州,闻虏主脱古思贴木

  • 高瑛为了和艾青在一起,向丈夫提出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艾青,民国,历史解密

    有句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却和这句话恰恰相反,有的夫妻相互扶持,风雨同舟度过一辈子。小编要讲的就是艾青和高瑛这对夫妻。为了和艾青在一起,高瑛和丈夫离婚,从此这对夫妻风雨同舟度过了四十一年。说起艾青,大家都能想起他最著名的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出生于

  • 汉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原因真的叫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朝(前206—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带给后世足够的荣耀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政治路径。与此同时,汉朝衰落的历史原因也足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