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明朝七品县令有权力处死三品将军吗?

揭秘:明朝七品县令有权力处死三品将军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21 更新时间:2024/3/8 22:03:18

自从有了戏说历史的电视剧后,网络上的一些历史写手,也乐于将野史、甚至伪史当成正史来贩卖。比如,几年前就有人编造了一个“七品县令诛杀三品将军,最终还获得得皇帝重用”的故事,至今还被人当作正史传播。故事里的人物有三个,他们分别是杀人者张度、被杀者耿天喜以及裁判朱元璋

故事的标题大同小异,都很有冲击力,均为《七品县令处死三品将军,惊动皇帝,县令回答8个字,被无罪重用》之类的。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朱元璋创业成功,建立大明后,开始大赏功臣,其中有个叫耿再成的老部下,由于早已战死沙场,为示隆恩,就给耿将军的儿子耿天喜找了份肥差——耿天喜以三品将军之身去镇守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但是,这个耿天喜却不是下正经孩子,上任后,不顾百姓死活,只顾自个享受,抢男霸女,无恶不作,以至怨声载道。

受到委屈的凤阳百姓,就跑去找凤阳县的父母官——凤阳县令张度那里去告状,期盼父母官能为凤阳的百姓作主。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一个七品县令,与堂堂的三品将军相比,中间差了整整四级,他哪有能力除恶啊?虽然张度只是个七品县令,却是个能为民请命的好官,面对耿天喜的种种不法,他不能坐视不管。

他也曾劝诫过耿天喜,可是耿将军根本不听他的逆耳忠言,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张度冒着灭族的危险,设计除掉了耿天喜(就是请耿天喜来家喝酒,然后在酒桌上就把他给宰了)。耿天喜可是朝廷的三品将军、功臣之后,这样轻易地被一个小小县令给杀了,那可是惊天大案——如何处置张度,被有司直接上报给朱元璋了。

朱元璋接报后,是龙颜大怒,亲自审讯这个胆大妄为的七品县令。张度被解押进京后,面对震怒的朱元璋,一边向皇帝请罪,一边将凤阳百姓状告耿元喜的状纸递了上去。张度对朱元璋说:“虽皇子有罪,也必杀之,况一耿元喜乎?”

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坐天下后,对贪官污吏是深恶痛绝,所以,执政后,将治贪惩贪当成人生大事来抓。耿天喜祸害凤阳百姓,其罪当诛。加之,朱元璋非常欣赏张度有的胆识和正气,不仅赦免了张度,还把他留在身边,接连升职,大受重用。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会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是一段漏洞百出的“伪史”。

首先,从常理上说,一个三品将军出行,并不可能是“单刀赴会”,亲兵卫队是少不了的,而张度仅凭几个衙役就能把三品大员的耿天喜抓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张度有这个胆,手下的衙役也未必敢下手)。并且,不经审理上报就擅自将人处死,即便是个普通人犯,县令也作不了这个主的,何况是朝廷的三品命官?

其次,来看看耿天喜到底是何许人?按照故事中的交代,耿天喜是朱玩璋手下大将、泗国公耿再成的儿子。据《明史》记载,耿再成确实有个儿子,只是,名字并不叫耿天喜,而是耿天壁。

《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记载:耿再成,字德甫,五河人。从太祖于濠,克泗、滁州。耿再很早就投靠了朱元璋,并立下赫赫战功。但是,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处州苗帅李佑、贺仁德等叛变,耿再成当时正在吃饭,身边兵卒未满二十人,耿再成闻变上马迎战,挥剑连断数槊,最终受伤落马,不屈而死。

金华苗帅蒋英等叛,杀胡大海。处州苗帅李祐之等闻之,亦作乱。再成方对客饭,闻变,上马,收战卒不满二十人,迎贼骂曰:“贼奴!国家何负汝,乃反。”贼攒槊刺再成。再成挥剑连断数槊,中伤坠马,大骂不绝口死(《明史》)。

耿再成为叛军所杀后,他的儿子耿天壁才出场。耿天壁在《明史》中的表现是这样的——

子天璧,闻父难,纠部曲杀贼。比至,李文忠已破贼斩之。遂以天璧守处州。拒方国珍张士诚皆有功,擢指挥副使。克浦城,捣建宁,走陈友定。征襄阳,进至西安。招谕河州、临洮,皆下。改杭州指挥同知。七年出海捕倭,深入外洋,溺死。

耿天璧并不是因罪而亡,而是奉召出海围剿倭寇,不小心掉进海里淹死的,算是以身殉职了。

其三,虽然,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叫张度的,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担任过凤阳县令。据《粤大记》《一统志》及《增城县志》等史料载,张度是明初学者、诗人,广东番禺人,后移居增城。

张度出生于读书人家庭,他的祖先张飞一是番禺黄岐角人,荟萃各家学说于一身,尤其精通《周易》,由此得到当时许多广东学者的推崇,更将其引为宗师,其学更被人称为“黄岐张氏易”。张度之父张复礼也治《周易》,通晓程朱理学。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张度自小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于元朝末年考中秀才,任高要县学教谕。

朱元璋据有天下后,张度又积极应试,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考中进士,授官监察御史。其后历任常州知府、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在常州知府任内,勤政廉洁,注重教化,政绩显著,考绩居于首位。张度平生为人清谨,持大体,为官清廉,秉公办事,有崔清献遗风,“誉望为时所推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官,张度最终却是受惊吓而死。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用法依然严峻苛刻。朝中大臣有违旨的,处事失误的,一旦被查出,多数被处以极刑,甚至还会连累家人和朋友。在这种形势之下,朝中官员人人自危,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

张度为官清廉,秉公办事,担任监察御史以来,也得罪了不少人。他目睹蓝玉案的残酷后,更是处世谨慎,不容出一点小错。但在某次办理公务的时候,他还是不慎犯了小过失。

犯了错的张度十分懊悔,也非常害怕,便闭门谢客,闭门反省,但是,最终,张度仍是在担忧和懊恼中猝然而逝。张度猝死的消息被上报朝廷,明太祖朱元璋感叹道:“张度为何至此啊!”皇帝派人检点张度遗物,发现只有在书筐里收藏着作为俸余的几两白银。朱元璋叹息之余,命人以大臣礼为张度收殓、安葬。

如果看到后人如此编排张度与耿天喜,朱元璋也会坐起惊问的:“你说的这些事,朕怎么不知道?”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一个真正聪明的读者,要学会辨真识伪,这样,才不会不为谣传所惑。

标签: 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若不是行仁义,秦穆公早就死在韩原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大秦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历史解密

    公元前645年,卑鄙无耻、忘恩负义的晋惠公姬夷吾趁着秦国闹饥荒的时机,亲自率领大军开往秦国,准备一举灭掉秦国,再不济,也能夺得秦国几个城池。面对晋国的入侵,秦穆公也是披挂上阵,组织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十一月份的天气还有些冷,但秦晋双方已经两军对垒在了韩原,就是今天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的黄河东岸。秦军大骂

  • 朱元璋提倡百姓“越级上访”,上访的人却越来越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其实,“上访”就是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也是上层政府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表达形式。自古以来,“上访”就是一种“民意”的表达方式,最早出现在尧舜时代。据史料记载,在尧舜时期,各个交通要道上都会竖立一块木头,用来征集百姓的意见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临走时有一人却说孔明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诸葛亮,刘备,历史解密

    在三国当中,流传下来很多经典故事,比如关羽这个人物就有非常之多的典故,像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刮骨疗毒、单刀赴会等等。猛将赵云更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下阿斗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而在三国当中典型的智者代表诸葛亮一生中留下的典故更是非常之多。比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等经典故事

  • 刘肇为什么要立邓绥为皇后?邓绥有哪些吸引刘肇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肇,汉朝,历史解密

    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当初,和帝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朝臣趋炎附势的风气。因而,汉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

  • 同样是三国著名谋士 为什么诸葛亮可以流芳百世而司马懿不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刨除一切不论,诸葛亮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政治神话,“君不疑臣,臣不负君”,是对诸葛亮最好的评价,这八个字是司马懿做不到的。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古代什么职位最危险?不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不是位居东宫的太子,也不是六宫之主的皇后,而是独揽大权的辅政托孤大臣,自古以来凡居此位者结局大多只有两个,推翻皇帝

  • 他1岁就被康熙封太子,最后却被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他1岁被康熙亲封太子,4岁患天花康熙照顾,后为何被废太子之位?历史上的皇室一般都推崇立嫡长子为未来新储的方式,但是这种情况直到后来大清时期,基本上就变成了秘密立储的模式!这些其实我们根据史册里面的记载内容和清宫剧也能明显的看出来。而在这样的册立现状之下,清朝的皇子们也都会争相在皇父面前去表现,追究其

  • 魏延:三国最悲催的武将,死后被杨仪踩着头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延,三国,历史解密

    乱臣贼子,这是历史古迹中最惹人醒目的四个字。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一名或几名罪大恶极的奸臣。但是,有时候,一些受人们辱骂的贼人,往往是含冤千年,他们本无异心,却因为党派相争,沦为了那颗被人抛弃的棋子。而他的对手,为了堵住天天悠悠之口,为他策划了一个“死得其所”的借口。三国乱世,英雄不计其数,虽说

  • 割据政权为什么会逃不过二世而亡的历史规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割据政权,晋朝,历史解密

    宋军伐蜀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孟昶在成都,得知剑门天险失守的消息,惊的脸色煞白,手足无措。急忙向左右问计。有一老将建议:“宋军远至,已是强弩之末,其势必不能久。为今只有聚兵坚守,静观其变。”这老将军戎马一生、老成持重,坚壁清野、打持久战的建议符合实际。孟昶听了却大摇其头叹息:我们父子两代人恩养川

  • 她是唯一一个和天子传出“绯闻”的大清公主,死时只有22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硕柔嘉公主,清朝,历史解密

    从宗法上来讲,公主与皇帝同属一家,很难有恋情方面的交集,然而,清朝有一位公主却与天子传出了“绯闻”,这位天子还是大名鼎鼎的康熙大帝。这位公主又是谁呢?她就是和硕柔嘉公主。清朝顺治九年五月,和硕柔嘉公主降生于安亲王岳乐府邸,母亲是岳乐继福晋纳喇氏。岳乐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与顺治帝属于堂兄弟关系,他是清朝

  • 历史上最悲惨皇帝,才华横溢被砍头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莽,西汉,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悠久,出现了很多个朝代,也经历了多次的王朝变迁。对于后世的我们而言,或许只记得几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在大一统王朝的交际时期,出现过很多比较短的政权,比如王莽建立的新朝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王莽是王朝的缔造者,但是他却不是一个幸福的人,此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悲惨皇帝,才华横溢,被誉为“穿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