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和帝刘肇:汉朝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皇帝

汉和帝刘肇:汉朝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03 更新时间:2024/1/5 7:24:38

说起东汉皇帝,给人的印象是除了光武帝刘秀之外,就没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大部分人会想到《三国演义》中任人摆布的汉献帝,小部分人会想到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到昏庸的汉桓帝、汉灵帝。后来的东汉皇帝确实不如人意,但前期还是有好几个奋发有为的君主。

第二任皇帝汉明帝性格严肃,雷厉风行,很像后来的雍正,第三任皇帝汉章帝则崇尚节俭,与民休养生息。他们父子开创了“明章之治”,与西汉时的“文景之治”遥相呼应。接下来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其实更加了不起。他的武功,略逊汉武帝,而文治上又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是最让人忽视的明君。

汉和帝叫做刘肇,非嫡非长,其实完全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只不过因为汉章帝的窦皇后无子,将他收养为继子,这才有机会成为了帝国的掌门人。

刘肇登基时只有十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太后自然不能分权给别人,而是让窦氏家族以外戚的身份横行朝野。尤其是大将军窦宪,两次打击匈奴,勒石燕然,立下的功劳可以与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相提并论。

而且,窦氏集团虎视眈眈,他们依仗着军功和巨大的声望,蠢蠢欲动,企图谋逆。这个局面,与几十年前王莽篡汉前夕是何其相似?然而,就在东汉王朝即将重蹈西汉覆辙的时候,坐在龙椅之上,貌似傀儡的小皇帝刘肇,却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几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刘肇通过身边最信任的宦官郑众,以手头少得可怜的兵力,封闭了京城之门。然后派人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改封其为冠军侯。表面上是尊崇,实际上却是剥夺了窦宪的兵权。此后,刘肇将窦宪和窦笃、窦景、窦瑰送回封国,并勒令他们自尽。窦宪所信任的高官也被一网打尽,窦氏子弟当官的全部罢免。就连窦太后,也被软禁起来,不准参与朝政。

这一切的雷霆手段,都在一夕之间,而此时的汉和帝刘肇,不过14岁!放在现在,他还是一个初中生,却将诛杀权臣这样的大事,办得如此妥帖漂亮,就像是按照既定的剧本演出一样,分毫不差。

如果只是这样,刘肇只能算是有血性,远远谈不上是明君。他的厉害在于,亲政之后迅速熟悉了皇帝这个职业应该做的事情。

在当时,东汉依旧强敌环伺,刘肇却应付得相当从容。匈奴单于於除鞬叛乱,中郎将任尚将其平定。西域大乱,都护班超纵横无敌,让五十余国相继归附。南匈奴右温禺犊王叛乱,行度辽将军庞奋将其斩杀。车师后王叛乱,西域长史王林斩杀。巫蛮侵犯南郡,使者带着荆州兵迫使他们投降。在汉和帝执政时期,几乎所有来犯者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可谓武功赫赫,四夷宾服。

对于威胁汉朝的外患,刘肇无情打击,但对于国内的百姓,他却非常宽容,非常爱惜。他的生母梁贵人被继母窦太后害死,等窦太后去世,这个生死之谜才被她知晓。此时无论是梁氏亲族还是朝中大臣,都主张剥夺窦太后的尊号。汉和帝却大度地原谅了一切,既尊窦太后,也尊梁贵人。

这样的宽容,也被他运用在其它人身上。国内有罪之人,只要不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往往都能减轻责罚。他主张宽刑,任用的廷尉陈宠就是精通法律不徇私情又宽厚的长者。

刘肇不恋女色,不喜好歌舞,他经常深夜批阅奏章,从来不敢怠慢。在他执政时期,曾经四次下诏求贤,就是希望能够找到良吏治理天下。他经常减免赋税,凡有灾荒,总是立即赈济灾民,并想法设法减少流民。在永兴元年,根据《后汉书郡国志五》的记载,垦田面积达732万多顷,这是东汉的最高纪录。同时在籍人口5325万多人,也是达到了极盛,世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好皇帝,却只活了27岁,亲政仅仅13年。因为时间太短,自然无法与历史上的很多长寿的明君相提并论,也是因为这样,他错失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更是因为他的早逝,后来的汉朝皇帝才会后继无人,一蟹不如一蟹。

标签: 刘肇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子承父业之祖冲之儿子祖暅发现定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圆周率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圆周率指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用符号表示记作π。公元480年,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科学家对圆周率作出了科学的算法——利用割圆术算出了精确到第七位小数的π值,打破了当时圆周率计算的世界纪录。这位科学家名叫祖冲之,他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

  • 刘备称帝得以顺利进行的三个人是谁 为什么不是张飞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这成功路上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得有贵人的扶持,这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他依然是不能够脱离的一个现实问题,而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时代,这一点是同样的重要的。作为一个三分天下的英雄人物,刘备的成长史可真实一波三折,当初在遇到了张飞、关羽之后,这整个的人生才算是开始存在,而加入到了这起义军的过程当中之后,刘备的表现

  • 关于闵子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闵子,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单衣顺母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均将闵子骞《单衣顺母》/《鞭打芦花》列为第三篇。文曰:“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锦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手无法握住缰绳。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有诗赞道:闵

  • 一代枭雄郑庄公死后,郑国为什么迅速沉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说起郑庄公,对春秋战国有所了解的人可能没有不知道的,腹黑,奸雄鼻祖,假天子以令诸侯,春秋三小霸之一。依靠高超的政治权谋和强大的军事实力,郑庄公在位期间,几乎成为中原霸主,连齐国都要向他献殷勤。可郑庄公死后,郑国却迅速沉沦,在春秋争霸历史中,彻底沦为配角,这是为什么呢?小编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先天不足

  • 刘备临死前为什么会提到马谡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诸葛亮,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打完夷陵之战后,病逝在了白帝城。在刘备临终之前,把诸葛亮拉到自己的床边,交待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告诉诸葛亮,如果自己的傻儿子刘禅能够抬一手,就请诸葛亮尽力辅佐,如果刘禅实在是没那个本事,诸葛亮也可以取代他当蜀国的国主。这句话说的很认真,不过里边儿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就不知道了,说不定刘备

  • 惠子有着怎样的思想主张?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惠子,思想家,历史解密

    综述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了《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思想的记载。文学《庄子·

  • 杨花落李花开的传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隋炀帝还是败给李家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杨广,历史解密

    关于帝王世家,古时候有一句非常顺口的对联,上年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下联是天下易打守成难,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总有一个人能够最后一统江山,而这个人需要的,只是一点运气跟一些关于军队的硬实力。在晋朝结束之后,天下乱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隋朝成功大一统,在隋炀帝继位之后,他主持修建了大运河,大运

  • 为什么说杨渥是南吴最昏庸的一代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吴,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杨渥出生在公元886年,是南吴太祖杨行密的长子,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的君主。杨渥,为人想来没有什么好的名声,而各地的节度使对他都非常的轻视。在杨渥初期的时候,曾被父亲杨行密任命为宣州观察使,在公元905年九月,因为杨行密患病,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宣州将杨渥召回。在杨渥抵达广陵之后,杨行密承制任命杨渥为淮

  • 纣王谁都不怕,却唯独怕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闻仲,商朝,历史解密

    纣王是个残暴之君,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为什么会认可?一是许多古籍都这么记载,二是广为流传的《封神演义》把纣王描写成一个暴君。在许多传说和古籍时,纣王谁都不怕,谁都敢杀,却独怕此人,见了就哆嗦,此人叫他干啥就得干啥,不听?一鞭打死。这个人是谁呢?闻仲。闻仲是帝乙托孤大臣,官拜太师,坐下墨麒

  • 太平天国最后一名大将,灭亡后仍坚守了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文彩,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自清朝以来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不仅仅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学者都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研究。它虽然仅仅存在了14年,但在这期间全国死亡人数竟高达两亿多。它究竟是拯救人民还是又将人民拉入另一个泥潭,确实值得后人深思。而作为太平天国运动首领的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