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恽铁樵的评价如何?他对中国医学有着怎样的影响

关于恽铁樵的评价如何?他对中国医学有着怎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4/1/18 13:34:57

作为先学后攻医者,恽氏一生撰写了大量医学著作,计有《文苑集》、《论医集》(以上第一辑),《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温病明理》、《热病学》(以上第二辑),《生理新语》、《脉学发微》、《病理概论》、《病理各论》(以上第三辑),《临诊笔记》、《临诊讲演录》、《金匮翼方选按》、《风劳臌病论》(以上第四辑),《保赤新书》、《妇科大略》、《论药集》(以上第五辑),《十二经穴病候撮要》、《神经系病理治疗》、《麟爪集》(以上第六辑),《伤寒论辑义按》(以上第七辑),《药庵医案》(以上第八辑)等,统名为《药庵医学丛书》。此外,恽氏在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期间,还主持撰写了数十种函授讲义,如《内经要义选刊》、《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等。

恽氏非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主张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吸收新知以补充、提高和发展中医药学。他认为,欲使中医学进步演进,必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取长补短,“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他认为中西两种医学各有长处,中医重视人体在整个大自然中随四时阴阳而发生的运动变化,而西医则于生理上重视解剖,于病理上重视局部病灶。两种医学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取长补短。但同时亦强调“断不能使中医同化于西医,只能取西医学理补助中医,可以借助他山,不能援儒入墨”。恽氏从维护中医、发展中医的角度,倡导中西两种医学沟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恽氏所处时代正值中西文化交汇之际,业医者大多忽视理论学习而更侧重于具体方药的积累,致使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被束之高阁,少有问津。恽氏从维护中医学理论体系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剖析《内经》的理论实质,对构成中医学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六气等令人费解之处作了比较圆满的解释。他所提出的“四时五行”观点,把自然界四时的交替变化看作宇宙万物变化的支配力量,从而揭示出《内经》的理论核心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一脉相承,即由四时的风寒暑湿化生出六气,由四时的生长收藏化生出五行,再由四时五行派生出五脏。故而,四时成为《内经》的基础,“《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恽氏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明白晓畅地解释了中医学朴素辩证的认知思维。

恽氏在治疗用药方面,见解独到,今仅举痨瘵一病说明。他认为,一般初病咳嗽、吐血,不可称为痨病。必待初期症状已过,见潮热、掌热等证,方可称之为痨。对于痨病吐血的治疗,他主张对于因药误或误补,以致伤风不醒而成痨者,以荆芥、防风、象贝、杏仁等疏泄风邪,以茜根炭、藕节等止血;若风邪郁肺化热者,可同时加入黄芩、款冬花等。对于因举重伤力,剧烈运动损伤肺络者,轻者以七厘散,重者以地鳖虫、紫金丹(出《伤科补要》,没药、降香、乳香、松节、苏木、川乌、蝼蛄、自然铜、血竭、龙骨、糊丸、朱砂)止血疗伤。对于盛怒伤气,肝胆之火上逆,阳络损伤而大吐血,或肺阴受灼,痰中夹血者,以花蕊石、童便为特效药,茜根炭、地榆炭、仙鹤草、五胆药墨、三七等为辅药。他认为痨瘵的治疗,用药不在乎多,而在方药合度,毋庸更张。

恽铁樵业医之际,正值国内中医、西医并存、论争之时,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成为当时业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西医云岫刊布《灵素商兑》,认为中医不科学之后,中西医学之争日趋激烈。恽铁樵是当时中医学界第一位挺身而出迎接余云岫挑战者。受其影响,陆渊雷、吴汉仙、陆士谔、杨则民等亦纷纷著书立说,回应余云岫的挑战。在这场中西医学的论争当中,恽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签: 恽铁樵医学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一个大臣为何能被称作“万岁阁老”?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万岁”一词不仅仅指活一万岁,还可以是皇帝的代名词,“万岁”和“万岁爷”指的都是皇帝。很多古装剧中,百姓和大臣向皇帝叩头的时候,嘴里常喊的那句话便是:“万岁,万岁,万万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万岁”一词在不同朝代不同情况下,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按照明朝时期的惯例,只要大臣

  • 马岱实力如何?他为什能斩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岱,三国,风云人物

    马岱和魏延都是蜀国的将领,但是马岱个人的能力和魏延比起来的话那可是差得特别的远。但是最终魏延被马岱所杀那么能力一般的马岱为什么就能够杀得了魏延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这样的看法。要想弄清楚魏延为何被马岱所杀,我们应该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马岱又是何人?马岱是马超的一个弟弟,马超是蜀国的五虎上

  • 西魏八柱国初建于关中,这些人共创造出了哪四个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中国的魏晋时期有过许多政治贵族,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到了南北朝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晋门阀世族们,随着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兴起而逐渐衰败,王谢庾桓这些响当当的贵姓也已经不复当年,眼看中国贵族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这时,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

  • 为什么说澶渊之盟是失败的例证?澶渊之盟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澶渊之盟,战史风云

    澶渊之盟,一直是受后世指责的失败例证。已往的史书认为,宋既不能消灭契丹,反而在盟约中承认辽政权,又开“岁币”之例,以至两宋“积弱”,局面江河日下。但却很少有人述及当日之真象。北宋立国之初,北边之契丹已于数十年前先建立独立国家。宋的正统地位是后人封的。后晋皇帝石敬瑭936年割“幽云十六州”与契丹,从上

  • 古人想象力也很丰富,秦朝就有了潜水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古人都是迷信的,满脑子只想着寻仙访道,相信天上住着神仙,一点都不知道探索神奇又浩渺的宇宙,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其实这么认为是不对的,在秦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有了科幻级别的脑洞。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古人的脑洞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拾遗记》这本志怪小说,其实这本小说除了记载了很多神话故事

  • “诛吕行动”是什么?为何要等吕雉死后才动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雉,汉朝,野史秘闻

    公元前194年,刘邦在平定了诸多的叛乱之后因伤去世。这时汉王朝中央政府的大权就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的妹夫樊哙也是有实力的王侯。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个局面,都是刘邦好色惹的祸。刘邦曾经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未来大汉朝谁当皇帝,这与当时的王侯将来的命运息息相关。吕后早在沛县时就跟这些王

  • 胡雪岩:白手起家缔造商业帝国,晚年结局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雪岩,清朝,风云人物

    清朝道光年间,一个普通放牛娃出现了。这个时候,他还想不到,多年之后的自己竟然会富可敌国。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雪岩。在现如今的人们看来,胡雪岩的成功几乎是无法复制的,胡雪岩在他那个时代,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商业帝国。胡雪岩是晚清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位商人,在后人的眼中,胡雪岩就是红顶商人的代表。道光三年,胡

  • 古代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但秦始皇为何却不愿意立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那么坐拥天下的秦始皇为什么不愿意立皇后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

  • 丁卯之役后袁崇焕为什么对围剿的毛文龙见死不救?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丁卯之役,明朝,战史风云

    丁卯之役,指的是大明天启七年也就是后金天聪元年的正月,皇太极派遣二贝勒阿敏率领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等人,统率大军渡过鸭绿江,打击毛文龙,先后攻克义州、铁山、平壤等地。此前的天启六年八月,努尔哈赤刚刚死去,皇太极在沈阳即位。袁崇焕派遣僧人李喇嘛等人为使者,前去吊唁,并捎去议和的口信,皇太极一面积极回

  • 庸国是谁建立的?是在现在的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庸国,周朝,历史解密

    有关庸国的载随着楚、秦、巴三国灭庸之战烟消云散,庸人在逃亡的迁徙中也从历史中消失踪迹。从流传于今的张家界、湘西的地名中可以看到,从遥远的庸国迁徙而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与当地族群经过了最初的冲突后,他们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并为我们留下一系列地名:庸州、大庸溪、施溶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