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为什么那么著名?原因是什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为什么那么著名?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15 更新时间:2023/12/6 11:18:55

首先杜拉斯本人的名气就不小,特殊化氛围的成长环境,包括丰富的阅历(自行wiki),当然她是配得上那些美誉的。她的作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当你了解这些特点之后就很容易识别她的作品:

1、心理的描写:(为了方便题主查证,我仅以《情人》为例)开头的重逢,初遇那个中国商人的时候,还有每次做爱,以及在家中受到母亲与哥哥们的虐待。心理描写占据了小说不少的篇幅,这也是题主觉得语言碎片化的原因之一,因为心理感觉本来就是缺乏逻辑性,直接异变而且强烈的。

2、肉欲与爱情为主题:其实《情人》中的这段经历在杜拉斯的其他作品中也屡有出现,而女性作家擅长的领域也正包括了肉欲与爱情这一部分。《情人》虽然没有详细去探讨深究“我”与中国男子的扭曲的关系,但是这些对故事的记叙与自己的内心独白都能使我们直观的感觉到两者之间那种微妙的联系,同时在这两者背后还有毁灭的意味,《情人》中的爱与性的描写并非完全美妙的,总是伴有毁灭的感觉,而这种将至美与消亡联系的主题也是感人或震撼的作品有的。

3、笔调平淡中露深情:杜拉斯的行文风格偏,用语比较简略和有力(我是看译作得出的结论,错了勿喷),描写<叙述,但是人家厉害在,就这样写,你读完一整篇小说还是感觉作者与中国男人两个人用情程度之深,这种对比我觉得反而更容易打动人吧。

其次《情人》本身就是杜拉斯作品中评价最高的,至少可以说明,它是一部可以代表作者水平的作品,它得过龚古尔奖(普鲁斯特的追2也得过这个奖,是一个比较有分量的文学奖)。《情人》的故事也容易引起共鸣,带有悲剧色彩的情爱故事,由于外界的强力,两人的差距导致最终分离(是不是看到了梁祝和罗密欧朱丽叶的影子?)

最后说点作品本身的,译者的译著我好像也只读过杜拉斯系列,感觉比较好的还原了她的风格,那种新小说的行文叙事。看的时候确实比较吃力,但这不是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你读卡夫卡不累?读尼采不累?这种累是写作风格与你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差距带来的,怪不得作品本身。

这种小说,故事好,感情真,描写细腻,就足以流行了,更况被拍成了电影,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和普及度,又有文青们的男神小波先生的“活广告”,不受到追捧我才觉得奇怪呢。

更多文章

  • 姑侄同入后宫,姑姑成皇后统后宫13年,侄女封皇贵妃历经五朝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端恪皇贵妃,清朝,皇贵妃,野史秘闻

    姑侄同入后宫,这在清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年皇太极册封五宫后妃,哲哲、海兰珠、本布泰姑侄三人就在其中。进入到清朝中期,大清后宫再次出现了姑侄同入清宫的局面,不过,这姑侄二人所嫁的并非同一位皇帝,而是父子二人,姑姑是道光朝的孝慎成皇后、侄女是咸丰朝的端恪皇贵妃,她们来自佟佳氏。清朝嘉庆十三年,紫禁城中

  • 徐晃为什么要对关羽说壮年相从,多蒙教诲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晃,三国,风云人物

    关羽和徐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打的樊城守将曹仁不敢出战,向曹操告急,于是,曹操先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因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曹操又派徐晃救援樊城,与关羽交战。徐晃说的话在正史中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在演义中非常精彩,抛开正史,可以讨论一下演义。《三国演义》七十六回:公勒

  • 什么是香文化?古代文人与香有着什么不解之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香文化,文史百科

    中国文人大多爱香,不知是时刻不可离的香使中国文人创造了迥异于西方的文化模式和文艺作品,还是因为文人爱香而促进了香文化的发展,总之,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独特。它既是文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又作为创作的题材融入了文人的大量作品之中。中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使

  • 栎之役: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栎之役是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562年,秦国与晋国在栎地发生了一次冲突战争,以晋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中原的野望一直被强大的晋国遏制。秦国为了实现霸业,时常与楚国结盟,以对抗强大的晋国,并发生了一系列战事。其中,栎之役就是一场秦

  • 揭秘:古人交易真的是用银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现今,在诸多的古装剧中,白银都被作为一种货币流通,经常动不动就是百八十银两的“大场面”。影视剧多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夸大说法,收到更好的收视效果。然而,在现实中,却不是这样。首先,中国古代的百姓,大多数都比较贫穷,很少有闲置的白银,更别说,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了;再者,白银也不属于流通货币,就算老百

  • 中国唯一没有皇后的皇帝: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后?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秦始皇,野史秘闻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前246~前210在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皇帝,号称“祖龙”、“始皇帝”、“千古一帝”(李贽),也是中国历史上几个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领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专制集权的强大帝国,基本奠定中国版图与封建王朝政治体系。始称皇帝、朕,始用

  • 明朝时北京不宜作为都城 朱棣为什么还要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棣和背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京都不宜作为京都,而为何朱棣执意迁都呢?在唐代之前,大统一王朝国都基本上就是长安与洛阳轮着来。但唐代覆灭之后,由于关中地区的破败和经济中心转移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水。粮食不够是主要原因。五代和北宋选择了开封,这是无可奈何选择,也是

  • 李渊为何要对表弟隋炀帝造反?他陷入了怎样的计谋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因为杨广一直在征高丽、开凿京杭大运河、还一路南巡等,搞得民间怨声载道,当天下群雄逐鹿时,隋炀帝也有些慌了,但他还是十分信任自己的表哥李渊,跟金庸小说的情节一样,凡是表哥都没一个好东西,李渊也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很有魄力和眼光,他已经看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大败陈友谅 鄱阳湖之战有什么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鄱阳湖之战朱元璋,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之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水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来援,即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此在鄱阳湖面展开。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湖面遭遇。时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朱元璋

  • 董小宛为什么只活了二十多岁?冒辟疆对她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小宛,明朝,历史解密

    董小宛被称为秦淮八艳,本出身于董家绣庄,董家绣庄传承了两百多年,手艺精湛,而董小宛的母亲更是当地有名的绣女,父亲则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秀才,董小宛从出生开始,父亲教她琴棋书画,母亲则教她苏绣,想要将俊俏的董小宛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但天有不测风云,董小宛的父亲夏天中暑,突然暴毙,仅剩下了13岁的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