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人交易真的是用银子吗?

揭秘:古人交易真的是用银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4/1/17 4:13:06

现今,在诸多的古装剧中,白银都被作为一种货币流通,经常动不动就是百八十银两的“大场面”。影视剧多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夸大说法,收到更好的收视效果。

然而,在现实中,却不是这样。

首先,中国古代的百姓,大多数都比较贫穷,很少有闲置的白银,更别说,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了;

再者,白银也不属于流通货币,就算老百姓手中有白银,店家也不会收。一是不愿,二是不敢,白银不仅难以出手,还容易惹来祸事。

尽管如此,在明、清时期,朝廷征收赋税却常常以白银为主,这一标准给百姓带来了许多的灾难,让本来生活就不富裕的老百姓无路可走。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以至于,乾隆在面对外交使臣之时,就曾说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的狂妄之语。但是,中国的银矿石却一直处于稀缺的状态,在中南地区几乎绝迹,只有在内蒙古地区和西北地区稍微多一些。

然而,这些地区,多半都是在少数名族的控制之下,其余的地方也都处在两军交战之地。再加上,当时的勘探技术有限,许多深埋地下的银矿都没有被发现,以至于,中国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都把银当成稀缺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银子的地位都超过了金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实行黄金和铜钱共同流通的货币政策。

如:众所周知的“商鞅变法”,变法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关注,商鞅为了树立朝廷的威信,便将50金作为奖赏,只要民众将木材搬移到北门就可以得到赏钱。

在许多古书典籍中,交易中,大多数都是以铜钱为主、黄金为辅,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直到汉武帝时期,开始了货币改革。由于,当时各地受到不同诸侯的统治,使用的货币也大不相同,造成了铜钱样式和重量的混乱,于是,汉武帝就决定政策引导,统一使用五铢钱。

五铢钱的使用,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地军阀割据,社会混乱,许多大家族都私底下偷偷铸币。为了从中牟利,他们还在铸币的时候掺入大量劣质金属,最终,导致这些铜钱的质量和成色都很差。

更有甚者,在铸币的时候,还造出了大量残缺不全的铜币。

每次百姓与这些大家族经济往来的时候,大家族便会趁机将这些劣质铜币交易出去,百姓虽然心中不愿,却也不敢出言拒绝。这些劣质铜币交到百姓手中的时候,被当作寻常货币使用,百姓却很难将他们按照普通货币的价值转手出去,长此以往,百姓就被压榨的苦不堪言。

这种情况,一直到曹魏政权建立之后才得到了一些改善。

当时,铜钱的质量差劲到可以随手捏碎的地步,许多百姓不满压迫沦为流民,统治者终于下达政令,将谷物锦帛作为货币流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民众生活的艰难,布匹和粮食已经成为了百姓最后的生存倚仗。这种情况,一直到隋朝建立之前都没能得到改善。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铜钱重新被使用,但是,此时的铜钱样式,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私自铸币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控制,铜钱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保障。然而,许多百姓仍然流行用粮食和布匹作为流通货币,地位甚至高于官方的货币铜钱。

到了唐朝时候,国家还发布了相关书,规定:粮食、布匹和铜钱的交换比例。唐玄宗甚至规定:凡是田宅马匹交易的,都要先用绢布、罗、绫、丝纬等进行交易,其余市价达到一千以上的,才允许钱币货物兼用,可见,当时铜钱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提升。

粮食布匹在交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到了宋朝,由于黄金数量实在有限,而铜币又因为重量问题使用起来极不方便,粮食、布匹的购买力一直高于铜钱。宋朝与外敌交战的时候,常常将粮食、布匹作为犒赏士兵的奖励,在双方来往的时候,粮食布匹就显得尤为重要。

铜币在中原地区虽然使用不便,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使用。而到了番外之地,铜钱的价值就远远比不上实物了。少数民族很少有人愿意接受铜币,除了白银以外,粮食布匹就成了最主要的流通物。

到了元明时期,朝廷对百姓征收赋税也都是以粮食为主。

时间一久,百姓就想出许多方法偷税避税,甚至,一度出现了“淋尖踢斛”的绝技。从隆庆皇帝开始,朝廷显然也是意识到这种征税方式存在的漏洞,因此,为了改变原有的征税方法,从征收粮食改为征收白银。

当然,统治者如果不是极其昏庸,也不会随意更改这么重要的政策,而这一举动也跟当时中国的处境有关。

明朝时期,中国一直饱受倭寇侵扰,朝廷与周围国家的贸易往来一度断绝。

后来,经过戚继光等人的努力,海上贸易之路才被打通。而此时,已经开辟了新航路的欧洲国家,在南美占领了许多地区。南美地区盛产白银,欧洲人便是第一个获利者,而中国的瓷器、茶叶等货物在欧洲广受欢迎,欧洲人在南美挖掘出来的白银最终落入中国人手中。

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明朝政府开始改变货币政策,将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白银虽然传入很多,但却基本上掌握在贵族豪强的手中,普通百姓基本没有机会拥有。自从明朝改变政策之后,百姓就不得不将手中的粮食铜币换成白银以纳税。

然而,地方豪强趁机压榨,暗中抬高银价,如此一来,百姓始终是吃亏的一方。明朝后期农民起义频繁,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这种不合理的赋税政策。

清朝时期,清政府仍然沿用这种赋税政策,由于,清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到了慈禧太后执政时期,更是大肆挥霍,白银不足的情况日益显著。政府手中的白银大都来自百姓,每逢国库空虚便加大压榨力度,许多百姓苦不堪言,只能流亡他乡。

近代史上的几次战争,清朝每次失败都需要赔偿大量白银,这些赔款都是需要老百姓来承担的,所以,就更是加大了百姓的压力。由于,清朝时期的白银大量外流,一度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百姓每次纳税,都要出卖大部分家产。

后来,捻军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的爆发,尽管,它们爆发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都受到了地方百姓的支持,这实在是“民力以尽,无以为继”呀。

标签: 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唯一没有皇后的皇帝: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后?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秦始皇,野史秘闻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前246~前210在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皇帝,号称“祖龙”、“始皇帝”、“千古一帝”(李贽),也是中国历史上几个最伟大的帝王之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领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专制集权的强大帝国,基本奠定中国版图与封建王朝政治体系。始称皇帝、朕,始用

  • 明朝时北京不宜作为都城 朱棣为什么还要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棣和背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京都不宜作为京都,而为何朱棣执意迁都呢?在唐代之前,大统一王朝国都基本上就是长安与洛阳轮着来。但唐代覆灭之后,由于关中地区的破败和经济中心转移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水。粮食不够是主要原因。五代和北宋选择了开封,这是无可奈何选择,也是

  • 李渊为何要对表弟隋炀帝造反?他陷入了怎样的计谋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因为杨广一直在征高丽、开凿京杭大运河、还一路南巡等,搞得民间怨声载道,当天下群雄逐鹿时,隋炀帝也有些慌了,但他还是十分信任自己的表哥李渊,跟金庸小说的情节一样,凡是表哥都没一个好东西,李渊也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很有魄力和眼光,他已经看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大败陈友谅 鄱阳湖之战有什么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鄱阳湖之战朱元璋,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之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水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来援,即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此在鄱阳湖面展开。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湖面遭遇。时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朱元璋

  • 董小宛为什么只活了二十多岁?冒辟疆对她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小宛,明朝,历史解密

    董小宛被称为秦淮八艳,本出身于董家绣庄,董家绣庄传承了两百多年,手艺精湛,而董小宛的母亲更是当地有名的绣女,父亲则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秀才,董小宛从出生开始,父亲教她琴棋书画,母亲则教她苏绣,想要将俊俏的董小宛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但天有不测风云,董小宛的父亲夏天中暑,突然暴毙,仅剩下了13岁的董

  • 高丽王娶到元朝公主,为什么国王闷闷不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野史秘闻

    这个迎娶元朝公主的高丽国王叫王昛,他是高丽王朝第25任君主。元朝建立之前,高丽国数年遭其侵扰。特别是蒙哥在位时,竟致“拔其城十之有四”,几乎使高丽到了灭国的境地。高丽人相当顽强,尽管死伤惨重,却拼死抵抗。因此就形成了“蒙古一时半会灭不了高丽,而高丽也很难继续战争”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蒙哥要求高

  • 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简介:曾被曹操署为司空军师祭酒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琳(?-217年),字

  •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六

  • 周世宗柴荣为何能在黄花谷之战中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黄花谷之战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五代十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这里面有一代战神李存孝,也有白马银枪高继思等猛将。而最经典的莫过于后周世宗柴荣与后蜀孟昶为了争夺陇东高原和秦川而进行的博弈:黄花谷之战。公元9

  • “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逃过一劫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臣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非常微妙。当初追随皇帝打拼天下的臣子,大多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要么被处死要么被关进大牢。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利益,难免会对以前追随自己打拼天下的功臣产生疑心,即便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刘邦就是一位这样的皇帝,当初和手下一同打拼天下时非常的惜才,可是等一切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