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时北京不宜作为都城 朱棣为什么还要迁都

明朝时北京不宜作为都城 朱棣为什么还要迁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32 更新时间:2024/1/17 18:19:27

朱棣和背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北京都不宜作为京都,而为何朱棣执意迁都呢?

在唐代之前,大统一朝国都基本上就是长安与洛阳轮着来。但唐代覆灭之后,由于关中地区的破败和经济中心转移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水。粮食不够是主要原因。五代和北宋选择了开封,这是无可奈何选择,也是由于经济原因,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封建时代中原王朝定都首先是经济原因,然后才是安全问题。

朱元璋开国之后定都南京,虽然朱元璋后来意图定都西安,因现实情况不允许了。而朱棣谋朝篡位后迁都北京,但从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北京真的不适宜做做首都,那朱棣为什么要选择北平作为帝国的首都呢,他的优势与劣势体现在哪里。

应该说,朱棣的迁都遭到了一致的举朝上下的一致反对。北京地处边地,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气候各个方面都没有作为首都的条件,大统一王朝除了元代之外,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定都北京。而南京气候合适,经济发达,军事上还有保障。作为首都是最合适不过的。而在朱棣看来,他迁都最大原因就是政治原因,朱棣谋朝篡位登基,整个江南地区并不是“认同”朱棣的合法性,靖难之役使朱棣失去南方民心。朱棣得位不正,内心疑义,破城之后血流成河。如果还以南京为都城未免不稳。而北京是他的根据地,迁都北京无疑将大大地有利于他的 统治,这一点不能明说。

朱棣迁都的对外理由是,外部游牧民族(蒙古)威胁,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王朝威胁,因此皇帝必须亲临一线,首都也必须在前线。北京就在边防线最重要的节点上,辽东、宣府、大同,山海关,居庸关等地都很近,北京本身其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北枕燕山,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俯瞰中原。一旦战争爆发,无论是调动地方部队,还是直接出动京军,都十分的方便、快捷。如果都城在南京,从军事角度考虑已经来不及了。至于说粮食和经济问题,京杭大运河可以从江南直接通往北京,漕运已经十分便利和发达了。从以上的理由来看,北京作为首都还是很实用的。

但北京作为首都的短板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点就是漕运耗费巨大,而一旦漕运被掐断,北京顿时就会断粮。明代后期对南方控制不足,南方税收收不上来。导致北方十分贫穷,再就是王朝军事强大的时候还好说,而一旦在王朝军力衰落时,游牧骑兵随时可以杀入腹地乃至北京成城,从明英宗开始这已经是平常事了,王朝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北京城每次都处于危险中,一次次戒严,一次次勤王,搞得军民都疲惫不堪。明代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起了万里长城,却并不能改变恶劣的战略态势。由于首都直接暴露在了蒙古骑兵的威胁之下,明代不得不将军事力量重点直接拱卫北京的蓟镇、宣府、大同三个总兵镇集中。以最要害的蓟镇为例,长城上的每一座敌台编制60名士兵,而全蓟镇的长城光敌台就有1000多座。现在来看,实在的得不偿失。

黄宗羲对此的分析很透彻:“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 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尽管有很多不如意,但总体来说,北京作为首都确实比南京强,而当时北京也是唯一最符合做首都的。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渊为何要对表弟隋炀帝造反?他陷入了怎样的计谋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因为杨广一直在征高丽、开凿京杭大运河、还一路南巡等,搞得民间怨声载道,当天下群雄逐鹿时,隋炀帝也有些慌了,但他还是十分信任自己的表哥李渊,跟金庸小说的情节一样,凡是表哥都没一个好东西,李渊也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很有魄力和眼光,他已经看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大败陈友谅 鄱阳湖之战有什么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鄱阳湖之战朱元璋,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鄱阳湖之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水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大军来援,即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就此在鄱阳湖面展开。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湖面遭遇。时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朱元璋

  • 董小宛为什么只活了二十多岁?冒辟疆对她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小宛,明朝,历史解密

    董小宛被称为秦淮八艳,本出身于董家绣庄,董家绣庄传承了两百多年,手艺精湛,而董小宛的母亲更是当地有名的绣女,父亲则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秀才,董小宛从出生开始,父亲教她琴棋书画,母亲则教她苏绣,想要将俊俏的董小宛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女子。但天有不测风云,董小宛的父亲夏天中暑,突然暴毙,仅剩下了13岁的董

  • 高丽王娶到元朝公主,为什么国王闷闷不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野史秘闻

    这个迎娶元朝公主的高丽国王叫王昛,他是高丽王朝第25任君主。元朝建立之前,高丽国数年遭其侵扰。特别是蒙哥在位时,竟致“拔其城十之有四”,几乎使高丽到了灭国的境地。高丽人相当顽强,尽管死伤惨重,却拼死抵抗。因此就形成了“蒙古一时半会灭不了高丽,而高丽也很难继续战争”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蒙哥要求高

  • 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简介:曾被曹操署为司空军师祭酒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琳(?-217年),字

  • 按照唐朝政府的官方规定,最紧急通讯要求日行多少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六

  • 周世宗柴荣为何能在黄花谷之战中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黄花谷之战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五代十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这里面有一代战神李存孝,也有白马银枪高继思等猛将。而最经典的莫过于后周世宗柴荣与后蜀孟昶为了争夺陇东高原和秦川而进行的博弈:黄花谷之战。公元9

  • “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逃过一劫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良,汉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臣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非常微妙。当初追随皇帝打拼天下的臣子,大多都没有落得好下场,要么被处死要么被关进大牢。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利益,难免会对以前追随自己打拼天下的功臣产生疑心,即便是错杀一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刘邦就是一位这样的皇帝,当初和手下一同打拼天下时非常的惜才,可是等一切稳

  • 秦始皇一生中的三个女人,他最爱谁?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秦朝,野史秘闻

    说起秦始皇,我想大家都认识。他统一了六国,成为了天下共主。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男人,他的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女人。第1个女人,让他又爱又恨。第2个女人让他挂念一生,第3个女人就厉害了,能让秦始皇这样的大人物放下自己的傲气。今天咱们就简单的来说一下秦始皇这一生中的三个女人,后人对秦始皇的评价很高。那咱

  • 后世如何评价名将李靖?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李靖,字药师,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名将,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武德三年(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