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人趣事:揭秘江冬秀的人物轶事

名人趣事:揭秘江冬秀的人物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3/12/6 9:19:43

江冬秀(1890-1975),女,安徽旌德县江村人,著名学者与学大师胡适之妻。江家是旌德县的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位至翰林,其舅母是胡适的姑婆。

人物轶事

婚后第二年,江冬秀到了北京为胡适主持家务。她虽然是一个身受封建旧礼教毒害较深的小脚女人,但颇有魄力,有才干,遇事能决断,具有男子汉气概。她发觉胡适与曹佩声有暧昧关系,不是温柔劝阻,而是抓住胡适爱惜名声的特点,采取进攻策略,大吵大闹、寸步不让。有次竟拿起裁纸刀胡适脸部掷去,虽未击中,但却迫使胡适与曹佩声断绝了关系 。北大教授梁宗岱成名之后,要同他的妻子离婚,梁妻忠厚懦弱,无力抗拒。江冬秀闻之挺身而出,为她打抱不平。江冬秀将梁妻接到自己家中,给她助威壮胆,最后闹到法院打官司,江冬秀还亲自到法庭代她辩护,结果使梁宗岱败诉。

一九四一年江冬秀回江村探亲时。发现从上庄到江村这条古道上的杨桃岭一带路面多年失修,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她回到江村后.便慨然捐资修复了杨桃岭附近的路面三处,还请了监工检查验收,至今,当地人们还念念不忘。 抗战期间,胡适去美,江冬秀避居沪上。她得知解放军、游击区的革命实情,非同情革命人民。一九四五年春,她回到绩溪上庄。当时上庄既有国军驻防,也有新四军、游击队住,安徽省保四团驻扎在镇上,常到上庄去抓人,游击队员木海同志找她求援,她总是拿起她的名片去保。必英同志的家住在革命老区王家庄.国军把他房屋烧了,又下令捉拿他的母亲。王母无处栖身,逃到她的家中躲避,她欣然接受,并给予庇护⑦。

江冬秀虽长年寓居外地.但对本族晚辈仍不乏教育,她听说生辉娘经常赔钱,又得知月仙和士全公家吵闹,便亲自写信给近仁叔公,请他严加斥责.并叫他们严守规矩,爱惜名誉,不要败坏家声.如果"再有闲话给我听见,我就不寄钱给他了"。

江冬秀嫁了胡适以后.总是劝胡适不要走上政治道路,不要做官,希望他好好研究学问。但胡适还是违背了妻子的劝告,涉身于政界,做了"过河卒子"。一九三八年蒋介石两次电报给胡适,要他出任美国大使,胡适不能简单回绝了事,只好勉应其命。他写信给冬秀,想让她对此有所精神准备。信中说:"我在这(此时在欧美讲学)十几天,遇见了一件'逼上梁山'的事(即指蒋要他出任美国大使的事),我知道你听了一定很不高兴,我心里也觉得对不住你"。胡适为什么说"对不住"夫人的话呢?因为江冬秀始终不赞成胡适搞政治。一个多月后,胡适再度写信给冬秀,谈及此事,信中说:"我二十一年做自由的人(胡适留学归国时曾发下一愿: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入政界。这时两者均末实现,所以说二十一年)不做政府的官,等自由?但现在国家到这地步,调兵调到我,拉夫拉到我,我没有法子逃。所以不得不去做一年半年的大使。我声明做到战事完结为止。战事一了,我就仍旧教我的书去。"江冬秀与胡适远隔重洋,虽不同意,但也无可奈何!后来,胡适又写信给冬秀说:"现在我出来做事,心里常常感觉惭愧,对不住你。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这是你在帮助我。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你跟我二十年,从不作这样想。……我感到愧对老妻,这是真心话"。

作为学者的胡适,任美国大使后,在外交场合偶尔讲了些不该讲的话,这就给国内一些本来不满胡适的人以口实,掀起了一种反胡动向。这风声传到了避居上海的江冬秀的耳朵里。她本来不愿胡适在政府做官。听到这种风声后,更觉陷身政界划不来。这位颇有胆识的女人,遂即要求胡适的好朋友张慰慈出面,要他一边劝胡适借病辞职,一边发电要求政府当局允许胡适辞职。

西谚云;妻子是男人"较好的一半",胡适的"较好的一半"是死心踏地的"相夫教子",为他而生存,为他而服务;使他在学问上事业上横冲直撞而无后顾之忧。 在流寓纽约的十年生活中,江冬秀在那个破旧的公寓里,也是"不出门,三十里"整天忙个不停。她不懂英语,有时还得自己上街买菜,够辛苦了。

一次胡适外出.江冬秀一人在家,一个彪形大汉破窗而入,江冬秀下意识地把公寓大门打开,反身对那盗贼大叫一声:"GO"!那贼看了她一眼,真的"GO"了。江冬秀不会英语,只会说"GO"。 江冬秀还会烧一手好吃的"徽州菜",尤其会烧"徽州锅"、豆腐渣,她常常请在美国的同乡到她家赴"豆腐宴"。

打牌

江冬秀除了为胡适的生活服务以外,经常以打牌消遣日子。她每次打牌必赢,不知何故。她在麻将桌上赢来的钱,也是胡家的经济收入之一。后来,胡适在台湾任研究院长时,胡太太也经常邀朋友来家打牌,胡适也从不干预,当四缺一时,她还要胡适来凑一角。身为院长的胡适,为了维护前院长(蔡元培)规定不准在公房打牌的好传统,所以曾对他的秘书说,请帮我买所房子给我太太住,因为太太打麻将的朋友多,在公房打牌不方便。看来,胡适对太太也够体贴的了。

武侠

江冬秀平时除了打牌,就是看武侠小说。寓居纽约期间,她还停留在看武侠小说阶段。唐德刚说:"胡太太找不到'搭'子,就读武侠小说。金庸著作,胡太太如数家珍,金庸的小说,在胡家的书架上,竟亦旎旎然与戴东原,崔碧诸公(的著作)揖让进退焉!"

标签: 江冬秀民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古代的轿子能不能随便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轿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是毫无道理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书·礼仪制》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了。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尚书·益稷》中,记述大禹治水时自称:“予

  • 苏麻喇姑多久洗一次澡?洗完还要喝掉洗澡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麻喇姑,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这个朝代中出现了很多名人轶事。有一位女子她叫做苏麻喇姑,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不是普通的一名清朝女子,她是孝庄皇后的侍女。除了侍女这个身份她还有一个尊贵无比的身份,她就是爱新觉罗.玄烨的启蒙老师。生前她享有无上荣耀,死后把她和孝庄埋在一起,一同葬进西陵。苏麻喇姑能够获得如此

  • 同样都是皇帝发出来的指令 那么圣旨和上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圣旨,皇帝,历史解密

    最近看古代的电视剧,发现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圣旨、上谕、口谕等命令忙天飞。可一般看电视的观众都不大分得清这几种皇帝发出来的指令到底有什么区别。所以,今天我们就彻底来理一理圣旨和上谕到底有什么区别?电影中宣读圣旨情形按照史书记载,从皇帝或者朝廷发出来的各种公文或者命令,一般有这么几种:

  • 盘点那些值得收藏的——古钱币方孔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钱币方孔钱,历史解密

    秦始皇将方孔圜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但《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合始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然是神权的象征了。方孔钱币的词语说起古钱币小编相信很多人手里最少都是有一两枚的,有些人会觉得自己

  • 刘备称帝之前,诸葛亮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刘备最信赖和重视的臣子之一。在刘备来到荆州后,诸葛亮便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的构想。即便在刘备创业前期,诸葛亮并未参与多少军事行动,但从他担任的后勤任务来看,刘备对他还是非常信任的。后来刘备入蜀,镇守荆州的最高军事长官,也是诸葛亮,就连关羽也要受其管辖。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被擢升为丞相

  • 她因容貌被康熙看中,生下皇子却被当众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步步惊心》中我们除了了解四阿哥胤禛之外,也了解八阿哥胤禩,甚至更多人喜欢八阿哥,他温文尔雅,豁达机智,民间都叫他八贤王,由此可见在百姓心中他不比四阿哥差,即使再优秀,可康熙不待怎么见他,认为八阿哥没有当皇帝的命,因此他就成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其实里面跟他的生母也有关系。八阿哥的生母是康熙的良妃

  • 《西京故事》剧情主要讲了什么?什么时候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京故事》,历史解密

    由姚远执导,张国强、陈小艺、王聪、刘智扬,石安妮等主演的年度压轴大剧《西京故事》将于今晚19:30登陆安徽卫视、天津卫视,每晚两集连播。该剧已入选中宣部“5年100部”影视原创剧本工程重点项目,同时也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十九大重点献礼剧的项目。王聪首度搭档陈小艺张国强 “凤凰男”battle “准岳

  • 清朝灭亡时有多少个铁帽子王?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铁帽子王,历史解密

    1912年,溥仪奉隆裕皇太后懿旨,颁布《退位诏书》,宣告清朝寿终正寝。我们知道,清朝近300年间,一共产生了12个世袭罔替的亲王和郡王,俗称“铁帽子王”。他们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清朝灭亡时,这12个铁帽子王又在干什么呢?有的组织军队与革命军决战这以恭亲王溥伟为代表。溥伟是第一代恭亲

  • 张苞是虎将张飞的儿子,他的实力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如果要去界定三国的分水岭在什么时间的话,那应该是以关羽的死为界限,划清了三国前和三国后。在关羽死之前,刘备军事集团的实力达到最为鼎盛,三国格局已然成为两强一弱的局面,但是关羽败走麦城,丢失荆州之后,蜀汉的实力便开始走向下坡,最终导致了魏强于吴,吴强于蜀的历史格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 宋朝把辽国元帅射死,辽国为何就方寸大乱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在北宋建国之前,中原政权就一直和辽国纷战不断,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仍不停出兵辽国。宋辽战争一直持续了四十多年,直到澶州之战,两国才以和谈解决了问题,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时光。宋辽能和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辽国主帅被杀,这在历史中是比较少见的。古语有云“将在谋而不在勇”,更何况萧挞凛是辽军统帅,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