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把辽国元帅射死,辽国为何就方寸大乱了?

宋朝把辽国元帅射死,辽国为何就方寸大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1 更新时间:2024/1/20 6:16:54

在北宋建国之前,中原政权就一直和辽国纷战不断,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仍不停出兵辽国。宋辽战争一直持续了四十多年,直到澶州之战,两国才以和谈解决了问题,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时光。

宋辽能和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辽国主帅被杀,这在历史中是比较少见的。古语有云“将在谋而不在勇”,更何况萧挞凛是辽军统帅,比一般将军的职位不知道高了多少。对于高级将领的保护必定非常严格,要杀掉辽军主将自然也是很困难的。

公元1004年,萧太后耶律隆绪带兵亲征大宋,统兵主将萧挞凛。史料记载“挞凛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萧挞凛原本是耶律斜轸手下部将,曾经在雍熙北伐时参战,帮助辽国活捉宋朝大将杨业

“凛以诸军副部署,从枢密使耶律斜轸败之,擒继业于朔州。”

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去世后,萧挞凛成为军队主帅。宋军在此次战争中处于劣势,辽国20多万主力部队大举入侵,虽然宋军有几十万军队镇守在边境线线上,但仍然无法阻止敌人的进攻。

萧挞凛先后在威虏军、定州、瀛洲等地进攻受挫,损兵折将,大军也就剩下十几万人。不过萧太后依旧我行我素,要求军队进攻澶州。此时辽军已是强弩之末,孤军深入宋朝境内,处境相当危险,一旦失败可能有亡国的危险。

北宋方面也是危机不断,宋真宗赵恒两次想要南逃,都被宰相寇准拦了下来,在寇准的威逼利诱下,赵恒再次决定亲征澶州。寇准之所要让皇帝亲征,目的就是提高士兵士气,一旦军威重振,那么契丹就有可能被击败。

就在两军对峙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宋军在澶州城守卫,并且还有名将李继隆助阵,城中就是大宋的皇帝陛下,所以这帮军兵也想在皇帝面前抢些功劳。为了震慑敌人,李继隆命人把秘密武器抬到了城上,这种武器名为“床子弩”。

北宋缺少战马导致了骑兵的稀缺,为了克制敌人的骑兵,他们搞出了很多弓弩,而床子弩是当时最强弓弩之一,也号称是攻城大炮。好比《权力的游戏》里杀龙的那种弓弩,北宋的床子弩威力应该更大一些。

这种弓弩把三张强弓力道结合在一起,需要三十个人才能拉开,发射的时候必须用锤子砸动开关,才能发射。这种东西准确度不高,却杀伤力巨大。在双方交战之前,萧挞凛亲自带领亲兵到城下视察地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已经进入了床子弩的射程。

这种强弩的射程超过500米,是当时最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且宋军的城楼上并非只有一台床子弩,大概有几十台之多。在一轮齐射之下,对方伤亡惨重,辽军的胆都被吓掉了,最为悲催的是主帅萧挞凛被射中了,而且还是爆头。

“契丹兵至澶州北,直犯前军西阵,其大帅挞览耀兵出阵,俄中伏弩死。”

很快萧挞凛就驾鹤西游了,萧太后的部队陷入极端不利的地步,战争的关键时刻,主帅竟然被斩首,萧太后只剩下最后一条路,那就是求和。萧挞凛的死被严密封锁消息,辽国主动向宋朝求和,在使者的磋商之下,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这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萧挞凛的死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他是压倒辽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赵恒有了退身的余地。后世想来萧挞凛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陈新甲是谁?本有机会摆脱两面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并非亡于流贼,也非亡于满清,而是亡在与流贼和满清的两面作战。两面都不妥协,往往导致这样的局面——流贼被官军打得奄奄一息之时,满洲吃紧了,必须从“剿贼”前线抽调大军,导致流贼死灰复燃;或者是辽东刚刚打败清朝,想要巩固阵地、收复失地之时,流贼势头又起来了,需要抽调辽东守军去镇压。总之,崇祯皇帝和他的

  • 辽国:是北宋最强劲的对手,后来集体失踪至今下落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辽国,宋朝,历史解密

    这个王朝曾是北宋最强劲的对手,后来集体失踪至今下落成谜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宋朝又分为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当初在建立宋朝以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乱象的再演,一招“杯酒释兵权” ,将兵权与财政 权集中到了中央的手里,但也因此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偏弱,在与周围强敌的战争中屡屡失利。

  • 康敏隐藏了一个秘密,若是马大元和段正淳两人知道,都不会饶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敏,马大元,段正淳,历史解密

    康敏很美丽妖娆,成熟女人总是让人难以拒绝,所以全冠清、白世镜等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康敏觉得自己天生丽质,所有的男人都应该爱上她,可是最后也因为美貌而死。康敏有一个秘密自始至终没有说出来,她怕段正淳和马大元两个人知道,不会饶了她。康敏这个秘密是什么?为何会如此的严重呢?我们来揭晓。首先说说段正淳为何

  • 隋炀帝只出兵1人,就战俘契丹4万人,这人默默无名,他到底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隋朝鼎盛虎将众多,例如灭陈大将韩擒虎,百战不殆的杨素,有隋朝“第一臣之称”的高颎,大破突厥、平定江北的史万岁,平定八方叛变、被称作隋朝柱石的张须陀等。在诸多大将中,有一位将军存在感极低,甚至很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可他却不动隋朝一兵一卒,就俘虏四万契丹人,把契丹打的服服帖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前无古人

  •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看到大臣的杯子就知道大事不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封建等级制度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间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这种制度,大多建立在君权神授思想的基础上,利用宗教建立等级关系,以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在古代,被许多国家的多数君主采用,以管理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范围。所以,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凡是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一定

  • 安倍晴明有没有后代?为何名气很低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安倍晴明,历史解密

    相对于安倍晴明复杂的身世而言,让人比较明了的倒是晴明的子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晴明长子--安倍吉平安倍吉平,生于954年,卒于1026年,是安倍晴明的长男。父亲死后,他便成为与贺茂光荣并列的阴阳师。所以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谚语:“贺茂有光荣,安倍有吉平。”自藤原道长掌政之后,吉平

  • 柏举之战3万吴军是如何攻陷楚都的?伍子胥是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柏举之战,春秋,历史解密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春秋末期晋楚争霸日益激烈,秦楚联盟抗晋,晋国联吴制楚。后伍子胥出逃楚国,助吴国崛起于东南。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军大举进攻楚国,孙武、伍子胥率领3万吴军在柏举大败20万楚军,进而攻陷楚国都城,楚国在秦国支

  • 邪马台国和古代中国的关系怎么样?互相有来往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邪马台国,倭女王,历史解密

    邪马台国官吏从中央到地方分七级。中央一级官员由大倭、大率、大夫组成。大倭管理市场,大率是巡视地方的监察官,大夫是刺史。邪马台国政府收入由下户交上的粮食组成,经济以水田农业与手工业组成。对外,卑弥呼遣使曹魏,受封为亲魏倭王,对内专心对抗狗奴国。而那些不接受邪马台统治的小国,则与吴国亲近。早期的邪马台国

  • 一品总督和正二品巡抚都是封疆大吏,谁的权力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在很多读者,对于总督和巡抚之间的权力划分,存在很大的疑问。似乎很多人认为总督属于巡抚的上级,巡抚见到总督就应该毕恭毕敬。但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总督最多属于巡抚的半个上级,而且并没有权力处理巡抚。在清朝历史上,总督不见得就能斗得过巡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总督和巡抚的故事。首先,我们聊聊总督和巡抚出现的

  • 古代百姓用的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燃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每逢清明节,大家都会回到家乡为逝去的亲人烧送纸钱,会遇到草纸叠太厚就烧不透的问题,这时候用木棍翻一翻,草纸就又燃烧起来了,那么古代的火折子也是这个原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南北朝时期,皇宫中的侍女发明了一种新的取火工具,这就是火折子,火折子能直接存储的火源,并且火折子并不是一次性的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