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曾因讨饭时受歧视下令杀光山东人吗?此事纯属虚构

朱元璋曾因讨饭时受歧视下令杀光山东人吗?此事纯属虚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51 更新时间:2024/1/16 20:43:36

文章中说:“想当年,他讨饭的时候,经过山东地界次数多,受到的歧视也多。等他坐拥天下后,就命令大将徐达攻打山东,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杀光,狠狠地出了当年的一口恶气。此后,山东地界一度人荒,不得不从外地移民。现如今,山东好多地方的人,一问祖宗,他们会说,远在他乡呢。”

文章认为,朱元璋当年在山东讨饭时,曾受到很多歧视,因此一旦大权在握,就下令派兵屠杀山东人。

除了这篇文章,网上还有这种有细节入微的传说:“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派兵屠杀山东人。杀完第一遍后唯恐有遗漏者,带兵人便在清晨、傍晚登上山头四处瞭望,发现哪里有炊烟,便断定那里还有生存者,便再去屠杀。如此反复三遍,直至将山东人杀光。其原因是当年朱元璋在山东讨饭时,山东人不肯舍施予他,常使他饿肚子。”

朱元璋派兵杀光山东人这件事是真的吗?

朱元璋少年时代确实讨过饭,过了很长时间的苦日子,而且确实在山东地面讨饭的次数最多。但是,朱元璋在山东讨饭时,山东老百姓对他很好。后来,朱元璋对山东人亦有厚报。

比如说,朱元璋当年在山东青州益都的核桃园村,为一个叫崔迪的人家放牛时,偷吃了崔家的牛,而崔家不责怪他。后来,官府追捕朱元璋,崔家还帮他逃避。这个故事在山东青州一带民间,几乎妇孺皆知。

朱元璋做皇帝后,念念不忘崔迪的恩情,亲自召见他,将他提拔为青州府儒学训导。崔迪退休后,朱元璋赐之“诰命、白金文绮龙头拐杖、一品服色,以宠异之”。这件事,在明朝《嘉靖青州府志》中明确记载。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登基后,曾大肆屠杀帮助他打天下的功臣,就连已病入膏肓、活不了几天的汤和,朱元璋还是用一碗药结束了他的生命。所以,人们便得出了朱元璋“残暴虐杀”的印象。【资料扩展:

朱元璋好色成性极度糜烂的生活 曾多次“微服嫖娼”

】其实,在朱元璋没有登基之前,还是很宽厚待人的。

在元末反元势力中,朱元璋是唯一一个严格要求部下不许杀害老百姓的军事将领。朱元璋一再要求前方将士“克城后,勿肆焚掠妄杀人”,他还施行严刑峻法,对于各种军纪败坏的行为严惩不贷。

所以,很难想象,朱元璋会专门派出军队绞杀当年对他颇为不薄的山东人。事实上,朱元璋在当了皇帝后,不忘山东人民对他的贡献和支持,连续豁免山东百姓两年的田租。

当然,在元末明初,确实有”山东地界一度人荒,不得不从外地移民”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朱元璋屠杀山东人造成的,而是明朝以前的金、元王朝的统治者所致。

在南宋末期,金国军队和蒙古军队曾先后进入中原,他们在山东、河南等地烧杀抢掠,屠戮汉人如同鸡犬。山东等地人民不甘忍受奴役、屠杀,源源不断地进行农民起义。【资料扩展:

成吉思汗到底有多少女人?她们有多漂亮?戳图即知

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对山东人民实行报复性的残酷统治,野蛮屠杀。加之当时连年灾荒、瘟疫,致使山东人口大量减少。

明朝建立后,为恢复山东人口,朱元璋多次组织山西、河北及浙江等地的民众,向山东进行移民。同时,对山东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所以,山东省人口增加很快,经济社会逐年恢复了正常状态。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更多文章

  • 明朝巨富商人,白日诱奸民女未成,自己却诡异身亡,引发离奇案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奇案之归家妇女白日离奇失踪,明朝第一妖人祸害99名女子,明朝三大奇案故事

    在朱元璋的眼里商人的社会地位在他眼里连最普通的工匠都不如,朱元璋认为商人就是投机倒把的典型,他们不创造财富,仅仅是财富的搬运者,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且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富裕起来的商人还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喜欢从农民视角考虑问题的朱元璋眼里,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虽然不懂什么现代经济学理论,他要把

  • 大明王朝:改稻为桑第一步背后,看马宁远戚继光的职场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明戚继光全集,大明帝国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夫人

    《大明王朝1566系列10》-职场篇9这是分类讲解的一种方式,职场篇,政争篇,驭人篇,根据剧情的不同特点发散,最终连接整个剧情!上一期我们讲到了清流对改稻为桑的态度,张居正一句话说出了真实心意!“要是能从浙江烧起一把火,严党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这就是清流心目中的最高诉求,那么什么才叫做乱,什么

  • 为防止外戚干政 朱元璋想了一个绝妙办法 只是苦了公主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外戚的关系的,朱元璋防外戚干政视频,朱元璋维护皇权措施

    所谓外戚干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母族、妻族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政,导致皇权旁落。汉朝、唐朝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外戚干政现象,比较激烈的当属汉朝。西汉末期,外戚王氏把持朝政,最终酿成王莽代汉的恶果。或许是因为看到了外戚干政的危害,一些皇帝也采取了偏激的做法。比如汉武帝刘彻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时,

  • 三朝重臣解缙为何被朱棣冻成“冰棍”而死?他到底犯了什么罪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与解缙之死,解缙和朱棣著名的谈话时间,朱棣解缙最新消息

    随后纪纲命人将解缙拖到雪中,就这样,被冻成“冰棍”的他被无声无息地冻死了。一代才子解缙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他到底犯了什么样的罪?解缙出生于1369年,是个小神童,他六岁就能作诗,声名远播,十八岁就拿到乡试第一名,十九岁就成为三甲第十名进士,从此赴入仕途。而一向严厉的朱元璋也是非常喜欢解缙,甚

  • 李自成到底败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自成怎么败的,李自成最后败在哪里,李自成为什么败得快

    1644年山海关一片石之战,是李自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李自成亲率大军不仅未能占据山海关,而且在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联合攻击下的彻底失败,并且引发全线溃败,损失十分惨重。仅仅四十二天就丢失北京,李自成军事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兵力过于分散,虽然号称百万,但由于主力精兵驻守地方(山西,河北,山东)。聚集在北京的

  • 历史上真实的陈近南 辅佐郑成功父子32年 功比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成功简介资料及后人的评价,郑成功陈近南,郑成功军事历史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大多数都有原型。陈近南也不例外。陈近南的原型来自抗清名将陈永华。陈永华,字复甫,生于1634年,漳州府龙溪县(今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石美村)人。陈永华的父亲叫陈鼎,是一个毕生追求功名的读书人,于1644年高中进士。不幸的是,眼看就要走上仕途的他,遭遇“甲申之变”。明朝都灭亡了,还当

  • 明朝灭亡后,朱元璋后人去哪了?全部改姓躲到此山村,世代供奉祖传龙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儿子留下的龙椅,朱元璋龙椅,临沭县朱元璋的龙椅

    提要:一个庞大的族群是不容易消失,经历了数十年乃至百年的发展,他们早已根深蒂固,纵然有无数仇人寻觅,也足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自保。昔日,李自成虽然攻入了北京城,满清人突破了山海关,却也杀不尽朱氏后人。这庞大的明朝皇族,凤阳朱氏数十万成员经历了两次大屠杀,在这场空前的浩劫当中逃脱的皇族成员还有许多在

  • 这是写在明朝法典《大诰》里的一场爱情,一个普通人的爱情保卫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大诰是谁写的,大诰简介,明朝的著名爱情故事

    公元1385年(洪武十八年),在大明帝国山西洪洞县(洪洞县内无好人),有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妻,老公叫姚小五,妻子叫史灵芝,史大姑娘是县里有名的大美女,十里八乡的人都说姚小五艳福不浅,因为姚小五家境稍微差一点。但不管怎样,夫妻二人还是很幸福的,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结婚几年生育了三个娃。当时又是大明初年,

  • 赵匡胤死后,他的皇帝弟弟是怎么对待嫂子的?后人大多骂他不是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提要:维持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则是嫡长子继承制。为了能够让王朝延续千千万万世,一个正统合格的继承人是十分必要的。皇帝们在思考如何挑选继承人的时候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继承人是否有能力不是最重要的,他是否有资格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围绕着继承人周围的文臣武将出色,那么刘邦这样的草根也

  • 皇帝的检讨:崇祯悲情李世民傲娇汉文帝真诚,谁最可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评价崇祯,崇祯皇帝最辉煌的时刻,历史上真实的崇祯皇帝

    九五至尊都很傲娇,很少有检讨自己过错的存在出现。比如明朝嘉靖皇帝就是如此,最喜欢的就是找替罪羊,但是也有不少皇帝在撰写过检讨书谓之曰:罪己诏!一般而言,能下罪己诏的都算明事理的帝王,下罪己诏除了检讨自己之外,更多的是要国民同心同德渡过困难,这其中,最悲情的罪己诏当属崇祯皇帝。他也是史上写罪己诏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