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玄甲军到底有多强悍 三千五百消灭十万大军

唐朝玄甲军到底有多强悍 三千五百消灭十万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50 更新时间:2024/1/21 20:32:58

621年1月,战火再起。

当年,秦王李世民奉命前往洛阳征伐王世充,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一天,部将屈突通、窦轨正在巡查营房时,与王世充的部队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屈突通、窦轨都是百战之将,但王世充的部队也不是吃素的。屈突通、窦轨很快陷入不利状况。

就在这时,救兵来了。李世民黑铁盔甲,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前来营救,猛打猛冲之下,打得王世充部队大败。清点胜利果实,唐军斩杀王世充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遁归”,逃回了洛阳城。

李世民率领的这支救兵,从主帅到士兵,均身着黑铁盔甲,看上去乌压压一片。对,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玄甲军”!

玄甲军组建的时间并不长。

617年,当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时,发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隋末乱世,各路英雄并起。如瓦岗军、窦建德军、王世充军,都是极有战斗力的部队。他们凭什么在隋末乱世杀出一条血路?

鉴于此,李渊、李世民父子决定组建一支不同寻常的重骑兵部队:玄甲军。由李世民牵头,从军队里挑选了1000余骑兵,身穿黑色衣服、佩戴黑铁盔甲,分为左右两队。玄甲军的共有4 人。他们分别是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程知节就是我们熟知的程咬金。由此可见,玄甲军从将领到士兵,都是精心挑选的精锐力量。

同时,玄甲军的武器装备也是最精良的。他们所佩戴的黑铁盔甲,堪称刀枪不入。他们使用的武器也精挑细选,堪称削铁如泥。

更可怕的是,每次打仗时,李世民必定亲自上阵,他披上玄甲,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李世民的激励下,玄甲军像一片乌云一般压向敌人,光是在气势上就压倒了敌人,因此“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在实际战例中,玄甲军是被当做特种部队,总是出现在最危险、最激励、最关键的战斗之中。

621年,当李世民在洛阳全力围困王世充之际,背后遭到窦建德10万大军的进攻。怎么办?李世民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如果对窦建德不闻不顾,就会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之中;如果撤掉围困王世充的部队应战窦建德,此前所做的一切将会前功尽弃,将士们的血汗将会白白流掉。

李世民当机立断,留下主力部队继续包围洛阳,自己率领3500玄甲军到虎牢关迎击窦建德大军。

窦建德不是等闲之辈。他从611年揭竿而起,已经在隋末乱世里闯荡了10年之久,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他所率领的军队,也是经过一轮又一轮血战的洗礼,战斗力极为可观。可以说,李世民率领的玄甲军虽然很强悍,但在窦建德的10万大军面前,毫无胜算。从某种意义上说,李世民是在冒险,是在赌博!

幸运的是,在这场强强对决的战斗中,李世民敏锐地抓住窦建德犹豫不决的弱点,果断出击,以小规模精锐骑兵对窦建德军队进行反复冲击,最终将之击溃。兵败如山倒,窦建德虽然拥有10万大军,但到最后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全部家当被玄甲军分割、消灭。

窦建德逃跑不成,自己也做了李世民的俘虏。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玄甲军以少击多,以寡击众,是一种充满冒险性的军事行动,稍有不慎,就会带来极大的危险。

那是620年的事情了。李世民大军抵达洛阳城下,与王世充的部队进行攻防战。双方在洛阳城外的故马坊展开一场恶战。在战斗中,李世民想查看敌人阵势的真实情况,便率队杀出王世充部队的背后。如果是一般军队,被李世民玄甲军拦腰截断后,往往就惊慌失措,阵型大乱,陷于溃败。然而,王世充的部队也久经考验,临危不惧,依然与玄甲军浴血奋战。

在一片混战中,李世民的坐骑被王世充军队射倒。没了坐骑的骑兵,就等于失去双手的士兵,情形相当危险。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玄甲军迅速杀到,拼死救援,才将李世民救出险境。

不然的话,哪有什么“贞观之治”?

为唐朝统一之战立下汗马功劳的玄甲军,后来怎么样了?

李世民即位后,国内割据力量已经基本扫荡完毕,大规模战争不再有了,他老人家再也不用亲自行军作战了。于是,李世民将玄甲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约100骑,留守皇宫附近,作为警戒部队,保护皇宫的安全。另一部分由名将李靖率领,调到北方边境,参与打击嚣张一时的突厥。

突厥自隋末唐初以来,一直活跃于边境地带,一言不合就南下侵扰,祸害民众。突厥善于使用骑兵,来去如风,具有很强的机动性,让隋朝、唐朝军队都很头疼。626年,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甚至率领20万大军,深入唐朝腹地,一直打到离都城长安仅仅40里的渭水桥北,令唐朝朝野震动。唐太宗李世民被迫与颉利可汗签订合约,许以金银,方才将突厥军队“礼送出境”。

3年后的629年,李世民决定报这一箭之仇。他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在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人的配合下,率领10余万大军,向突厥发起强大攻势。

次年正月,李靖率领3000玄甲军,冒着严寒天气,长驱直入,闪电般地进击突厥老巢定襄。仓惶之中,颉利可汗连夜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李靖率领玄甲军紧追不舍,加之李勣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再次将突厥军队重创,颉利可汗走投无路,提出投降。

你想投降就能投降吗?做梦!李靖继续率领部队对突厥进行组合拳打击,直至俘获颉利可汗,送到京师。

这是玄甲军有记录的最后一战。此后,玄甲军就逐渐淡出视野,不复出现。一代熊罴之士,终成绝唱!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等】

更多文章

  • 安禄山死后,唐军为何还花了七年才将叛乱彻底扑灭?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安禄山叛乱时间,安禄山叛唐后唐军还有什么优势,唐军为什么要杀安禄山

    那么,这起叛乱爆发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唐朝以节度使统领军队,驻守边疆,后来逐渐推广成为制度,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节度使不仅拥有长期受自己控制的军队,还兼管当地的民政、财赋,很快发展成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地方节度使能够“拥兵自重”,而安禄山身兼多地节度使,权势滔天,更加上欲壑难填,这是安禄山反

  • 李世民与魏征关系真的“君臣融洽”?其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与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在魏征死后怎么评价他,李世民见魏征

    不过,从这对君臣融洽关系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辛。历史的真相却是: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民族等问题的影响下,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后人理解的那般融洽,反而十分微妙。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在政变中除掉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来,又将李氏旁支的子嗣诛杀殆尽,夺取继承权。没过多久,李

  • 唐代的宦官为何如此强大和猖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代宦官什么时候崛起,唐代历代宦官,唐代为什么有宦官

    作为‘’嫁到宫里的男人‘’他们做到这一点的主要主要原因就是控制住了兵权,尤其是京师羽林军的掌控。由此便可以为所欲为了。而宦官之所以能够控制军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皇帝对领兵将领的不信任,派宦官为监军。逐步控制了军队。宦官甚至有一支专门由宦官控制住的军队‘’神策军‘’可见唐朝宦官的可怕。再就是由于李世

  • 不杀重臣的李世民魅力有多强?时隔1302年出土的文物,说尽臣子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事迹图表,关于李世民的历史评价,李世民历史事件简介

    1971年,一组考古队,正在位于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上的昭陵辛勤劳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陪葬大臣的墓室,并在那里发现了一件稀世珍宝。这珍宝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三梁进德冠”,这文物在后续,也成了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唐代帽子实物。从帽子的造型还有名字可知,这帽子的主人也非寻常人物?事实却也如此,这

  • 唐朝的开放如仅谈服饰,是多么大的误读,可说不知历史真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的服饰衣着,哪个朝代恢复了唐朝服饰着装,唐朝最普遍的装束

    提唐朝,注定有个标签,谓之曰开放,至于标签的注解也很直白!看看那女子服饰,多么的现代!看看那以胖为美的女子婀娜,多么的养眼。看看那帝王家风气,多么的混乱!看看那民间风俗人情,多么的抒怀。从人到家,从家到国,那是一个无拘无束的时代,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进而引申出盛唐背后的隐喻,个性的自由释放!(个性的

  • 唐玄宗帝王不好当,让盛唐衰败的安史之乱,成因其实是吐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干了什么导致安史之乱,唐玄宗安史之乱解密,唐玄宗为什么突然爆发了安史之乱

    提大唐盛世,绕不开大唐雄主李世民、李治父子还有中间乱入的女帝武则天。这三人,老子李世民打下基业不说,还打下来偌大声望,让天可汗成了横绝天的代名词,更让大唐声威远播四海。夫妻俩李治和武则天也不遑多让,两人合力让影响大唐的关陇贵族势力近乎退出大唐中枢,高宗时代,大唐版图进入巅峰期,随后到女帝武则天时代,

  • 比凌迟还恐怖的极刑:吕后发明武则天变本加厉,仅有三个女性受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后与武则天谁更残忍,武则天发明的刑罚让女子绝望,武则天发明的5大酷刑

    彘即猪,人彘显然便是将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了,据说这一酷刑是汉朝吕后专门发明来对付戚夫人的。具体细节即先剁掉四肢,再挖出双眼,然后将铜注入双耳、令其失聪,接着是将喑药灌进喉咙里以便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不能发声;有的时候还会割去鼻子、剃光头发和眉发,再抹上一种药,使其毛囊完全脱落不再生长毛发,最后再

  • 唐玄宗很聪明 为何给节度使很大权力 以致酿成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力大幅度衰减,逐步由强盛走向衰败,直至灭亡。“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和史思明,在起兵叛乱时都担任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节度使的权力过大,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惨剧。唐玄宗是一个很聪明的皇帝,他25岁发动“唐隆政变”,联合太平公主,一举清除了韦后集团

  • 武则天退位后,这三位女强人都想称帝,结果都被一牛人扫除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秘史李显称帝,刘晓庆武则天称帝,大臣阻碍武则天称帝

    接着,武则天成为皇后,后来,武则天利用唐高宗身体不好原因而参政,武则天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形成了“二圣”临朝的局面。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开始夺权,废掉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代女皇。在武则天掌管天下多年后,以张柬之为首的人发动了兵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李显再次被拥立为皇帝,韦氏也再次成为皇后,武则天退位之后

  • 他是默默无闻的隋朝将领 单枪匹马借兵两万打服此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默默无闻的隋朝将领是谁,隋朝十大猛将将军,隋末最厉害的将军

    他叫韦云起。直言不讳批驸马韦云起是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在隋文帝杨坚时期,韦云起在朝廷做官。当时,兵部侍郎柳述因为娶了隋文帝小女儿兰陵公主为妻,在隋文帝诸女婿中特别受宠,变得飞扬跋扈,连杨素这样的权臣都要怕他三分。但是韦云起不怕他。不但不怕他,还在隋文帝面前公开批评他。韦云起是怎么批评柳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