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死谏名臣:昏君当道从容赴死,但求问心无愧

明朝死谏名臣:昏君当道从容赴死,但求问心无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85 更新时间:2024/1/25 9:34:13

屈原开始,死谏成为了文人走投无路之时的最后一道绝路。因为屈原的万古流芳,死谏似乎也和"名留青史"画上了等号,也成为一代代文人心中永远解不开的死结。自古强谏多为寻死路,而文人们相信如果一个人的性命能够扶大厦于将倾,那么牺牲自我又有何妨。这种思想一直发展到了明朝,因为时代背景,明朝的"死谏"名臣数目庞大,非常典型,甚至出现群体死谏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明朝那些死谏之士。难以驾驭"的谏臣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选择加强皇权,废除宰相,为自己的儿孙们留下了一群难以驾驭的文臣。朱元璋是一位草根皇帝,在正儿八经参加起义之前,甚至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受到正规的教育,而这位皇帝却十分看重文臣的作用,让"善于纳谏"四个字留在了明朝各届皇帝的行为典范之中,当然了,能不能真正实施到位,还是要看皇帝个人的。

虽然后世的人们总是诟病明朝的皇帝贪玩、不务正业,其实明朝皇帝之所以能够有培养兴趣爱好的闲情逸致,也是因为明朝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明朝的内阁制度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很接近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当时的言官们在朝堂上争吵,甚至打架斗殴都是普遍现象。

明朝的言官是一道夺目的风景线,而另一个不得忽视的团体——宦官,和他们形成此消彼长的两股势力。此时,文臣群体开始分裂,一部分依旧坚持进谏,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另一部分开始依附宦官,在明朝中后期成为宦官乱政的推动者。

正是由于以上的历史背景,明朝的死谏言官更多、更典型、也更加难能可贵。

那些死谏的名臣

皇帝们对言官的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政治的开明度和朝堂的政治风向。

在明太祖时期,朱元璋因为看不惯孟子"民贵君轻"的言论,竟然下令废除孟子"亚圣"称号,将孟子像从孔庙之中移出来。朱元璋此举便是要在天下人面前彰显君主权威,刑部尚书钱唐偏要对着干,向朱元璋进谏道:"我就是要为孟子而死,便是死了也光荣。"臣子如此不给皇帝面子,朱元璋自然是恼火至极,却还是打消了移除孟子的主意。

朱元璋多少是讲道理的,但是也杀了不少死谏之士。比如御史王朴遇事总要和朱元璋争论,朱元璋要杀了他,后来后悔了,将他召回来给他个台阶下,认错就行。王朴却道:"使臣无罪,安得戮之?有罪,又安用生之?臣今日愿速死耳。"明太祖就如他所愿将他杀了。李仕鲁对于朱元璋的执政行为多有看不惯的地方,将笏掷于地上,骂朱元璋"舍圣学而异端(佛教)",只求一死。蒋文旭在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之后,亦大骂朱元璋"传孙不传子",最终也是一死。

建文帝时期,应为朱允炆天性温良,所以很少和臣子闹得不愉快。明成祖得位之后,对儒学大士多有打压,方孝孺被灭十族,建文帝旧臣亦是遭遇了"瓜蔓抄"。朱棣对于死谏之士基本不会手下留情,在他起兵、迁都之时,上言阻止的文官都没有好下场,这多归结于朱棣对于皇权的极端渴求。

明武宗是朱厚照是明朝出名的荒唐皇帝,先有宠臣刘瑾,后有奸臣江彬。正德十四年,武宗因拟定南巡享乐而引起了群众的集体进谏。据史料记载,群谏者有"吏部郎中张衍端等十四人、刑部郎中陆俸等五十三人继之,礼部郎中姜龙等十六人、兵部郎中孙凤等十六人又继之"。朱厚照大怒之下将五十人杖刑致死,一百七十人罚午门五日,六人送入诏狱。君臣矛盾一度尖锐,而进谏之人源源不断,有又有百余臣子受杖责,又有十一人死于杖刑之下。最终,明武宗放弃了南巡计划。

明朝另一个死谏之臣频出的高峰期就是在嘉靖年前。嘉靖帝刚刚即位之时,想要下诏要追崇所生,因为大礼之争而下狱的臣子多达一百三十四人,杖死十七人,著名诗人杨慎就因此案被终身贬黜。嘉靖帝在位四十余年,因喜用柔媚之臣,严嵩专政长达二十余年,满朝皆是和严家沾亲带故的官员。阴暗的朝政之下,便更显忠正之臣。出身贫寒的杨继盛,三十二岁才考上进士,因为谏言批判严党被贬,不服,再谏再贬。严嵩心急,欲与之交好,他却上书《请诛贼臣疏》,大骂严嵩十恶五奸。杨继盛受杖刑后,在狱中以瓷碗碎片割腕而死,见者落泪。嘉靖四十五年,清官海瑞登场,一封《治安疏》震惊朝野,民间对朝中死谏言官的推崇到了顶峰。

结语

而在明朝这些死谏的名臣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不屈从的灵魂,一个始终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团体。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为封建专制制度保驾护航,他们骂君主是为了君主能够名垂青史,为了帝国的根本利益,但在暴君杀了一波又一波谏臣之后,他们依旧敢于进谏,并且将此视为光荣,死得从容。

中国一代又一代有气节的文人,他们忠于君主,却代代传承着相同的抗争思想,皇帝可以任用他们,但永远不能在精神上奴役他们。于他们而言,"生死"永远小于"忠义",在历史长河之中,他们追求的不过是一个"问心无愧"罢了。

参考资料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

任崇岳——《论朱元璋对待儒士的态度》,中州学刊

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

蔡明伦——《明代言官勇谏原因考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李绍强——《明代的廷杖与谏诤》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登基后,为何杀功臣?当年随他打天下的34人,仅两人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哪些大将,朱元璋上位后把开国大将全杀了吗

    朱元璋剧照朱元璋称帝以来,一直将嫡长子朱标当接班人培养。 27年的接班人生涯,老朱从没想过换人。洪武后期,蓝玉和朱标关系甚好。蓝玉本是朱元璋留下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英年早逝,蓝玉有居功自傲的性格,显然不是年轻的皇孙朱允文能镇住了的。朱标逝世不久,朱元璋就把蓝玉也屠了,朱标不死,蓝玉也不用死。蓝玉不死

  • 朱元璋的真实长相是啥样?鞋拔子脸?还是天庭饱满大圆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的真实长相,朱元璋脸型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现存于世的肖像实在不堪入目,猪拱嘴蒜头鼻,满脸麻子地包天,整个就一鞋拔子脸。但是,朱元璋还有几张画像却是天庭饱满,雄伟俊朗,和丑怪的样子有着天壤之别。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的真实长相到底是啥样?为什么历史上关于他的长相,竟有如此大相径庭的两种记录?他的丑怪画像是清朝人的刻意抹黑,还是他的真实长相

  • 唐朝,宋朝有那么多相似之处,有哪些皇位禅让?有何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与宋朝有哪些惊人的相似,唐朝和宋朝皇帝对比,唐朝与宋朝之间的历史

    唐朝地图隋唐上承我国历史上大分裂时代,南北朝。宋朝也是上承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开国皇帝,都是通过禅让得来的。我们今天就讲讲唐朝,宋朝有哪些禅让?有何不同?唐宋两朝都出现了很多禅让,有被迫禅让的,也有自愿禅让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本是隋朝的唐国公,起兵反抗隋炀帝,隋炀帝被叛军杀

  • 湖北有座朱元璋儿子墓地,被炸的面目全非,挖开后一文物价值两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湖北发现朱元璋的墓,湖北蕲春朱元璋后代,湖北钟祥挖出朱元璋儿子郢靖王墓

    文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为了大明江山永固,当这些皇子成年后,朱元璋将其分封到全国各地做了藩王。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坚信儿子戍守各地,就能一劳永逸,殊不知最终还是自己儿子推翻了自己设立的继承人。由于朱元璋的儿子太多,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其中一位皇子墓地的故事。之所以要说这位皇子墓地,是因

  • 中国古代的积极灭蝗政策,宋代颁布世界上第一道治蝗法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代捕蝗法令,中国古代灭蝗的方法,10万鸭子出征灭蝗是真实情况吗

    而今天,25年来最大的蝗灾已经出现,并且接近中国边境。网友们都在乐观得调侃着赶着鸡驱蝗虫,因为对于蝗灾的恐怖,年轻的朋友们知之甚少。唐朝贞元元年,夏季爆发蝗灾。"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宋朝淳化三年,六月蝗灾泛滥。"飞蝗自东北来,蔽天……许、汝、衮、单、沧、蔡、齐

  • 明朝百姓骂人,严重的会被处死,但有一种人,骂起人来连皇帝都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放牛娃到乞丐,再到和尚,他的人生阅历之丰富,际遇之奇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平民出身的皇帝不多,但朱元璋绝对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不仅身份特殊,而且当上皇帝以后,颁布的某些法令更为特殊。比如他的《大明律》,连百姓骂人这一点都管,还做出了具体规定。他之所以颁布这样的法令,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百姓,控制

  • 明朝采花贼男扮女装,祸害182人,被一男人看上后揭穿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男扮女装采花大盗,明朝采花大盗案件,古时候最经典的男扮女装犯罪事件

    但这些虚构小说里的采花贼,都比不上历史上这位最牛采花贼,有多牛呢,他化身女装大佬,男扮女装接近女人,作案十余年间从未失手,祸害了182名女子,最终被一个男人看上了,才被迫揭开了真面目。具体咋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恶贯满盈的采花奇人。此人名叫桑冲,生活在明朝成化年间。由于生活贫穷,从小就被卖给了

  • 为干掉对手做主帅,28岁朱元璋有多阴狠?一招借刀杀人瞒过所有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带兵打仗的能力,朱元璋怎样夺兵权,朱元璋最善于防守的将领

    朱元璋能遇到郭子兴,是他的幸运,若没有郭子兴的赏识、提拔,将养女马氏嫁给他,让他有了红巾军元帅女婿的身份,落魄小和尚朱元璋想在濠州城快速站稳脚跟,进而找到向南单飞的机会,恐怕也非易事。然而,在郭子兴麾下谋生存求发展,朱元璋遇到的麻烦,受到的束缚也不小,郭子兴曾猜忌过他,甚至认为他功高震主,想除掉他,

  • 宋徽宗,朱祁镇同样被俘,为何待遇有云泥之别?英雄惜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祁镇和宋徽宗,朱祁镇和宋徽宗一样被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多大被俘的

    这两个皇帝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强大的国家,明朝实力远强于瓦剌,宋朝更不用说了, 经济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他俩都宠信奸臣,朱祁镇被太监王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所蒙蔽。宋徽宗时期更是蔡京,童贯为首的六贼,在朝廷一手遮天。宋徽宗是被动俘虏的,被金国贡献京城后就主动投降了,一同俘虏的还有大量皇亲

  • 自古皇权无真情,农民出身朱元璋是例外,诛杀大臣为儿子背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为何要秘密处死二个儿子,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是怎样的,朱元璋背黑锅的故事

    其他大臣敢胆怂恿朱元璋改立太子,那么后果只有两个:“你可以挂了!你可以去流放了!”所以当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稍后回答,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朱标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够让朱元璋十分的器重喜欢,甚至朱元璋还专门帮太子积攒朝中势力。朱标的出生,给战败中的朱元璋一缕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