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百姓骂人,严重的会被处死,但有一种人,骂起人来连皇帝都怕

明朝百姓骂人,严重的会被处死,但有一种人,骂起人来连皇帝都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54 更新时间:2024/1/17 4:25:39

从放牛娃到乞丐,再到和尚,他的人生阅历之丰富,际遇之奇特,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平民出身的皇帝不多,但朱元璋绝对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不仅身份特殊,而且当上皇帝以后,颁布的某些法令更为特殊。

比如他的《大明律》,连百姓骂人这一点都管,还做出了具体规定。

他之所以颁布这样的法令,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百姓,控制舆论;另一方面是为了杜绝元朝时期留下的那些不好的社会风气。

元朝建立以后,为了维护蒙古族的统治和绝对的领导地位,把百姓分为了三六九等。

所以蒙古贵族受到的汉化影响比较小,但民风开放,而且富有野性,他们之间不会在意别人的几句骂人的话。

当然,如果等级低于他们的百姓骂他们,那就是以下犯上,是要定罪的。

不管怎么说,骂人这件事在元朝是很常见的。但到了明朝,却有了相关法令的规定。

朱元璋虽然是农民出身,没有读过多少圣贤书,可这并不代表他不尊崇礼法,不注重德行教育。相反,他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有德,才有根本。

如果百姓之间不能和谐相处,一有矛盾就通过暴力解决。长此以往,内乱不断,更会影响社会安定。

朱元璋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苦打拼来的江山变成这样,所以他才会把禁止骂人写入法律,用以约束百姓。

但这也是一条极为不平等的法律条款,受限制的对象只是那些没有功名在身的普通百姓,对于有功名的人而言,是没有约束力的。

明朝对于普通的百姓骂人,专门在《大明律》之“骂詈”一项中做了具体规定:“凡骂人者,笞一十;互相骂者,各笞一十。凡骂祖父母、父母,及妻妾骂夫之祖父母、父母者,並絞。须亲告乃坐。”

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平头百姓骂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骂别人的,杖打十下;若两个人对骂,则二人都各自杖打十下。

但若有人骂祖父母,骂父母,包括妻妾也骂丈夫的祖父母和父母时,都属于重罪,不问情节轻重后果如何,一并处以绞刑。前提是必须有亲属告状,才受理问罪。

这种做法看着很不可思议,却很有效果。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大大减少,社会风气也逐渐变得清朗。

书生们之所以可以骂人,是因为明朝政府觉得,书生苦读圣贤书,懂得“骂人是不对的”。而且从他们嘴里说出脏话,对书生来说,也是有辱斯文。

所以书生一般很少骂人,即使要骂,也是通过比较文雅的方式解决。

虽然说,明朝的《大明律》对于这项规定,调整的是家庭内部关系,但其立法理念,主要是基于礼法孝道,维护的是人伦纲常。

因为古代封建社会,最注重礼法孝道,人伦纲常。十恶中的第七恶,就是不孝。不孝长辈,用诅咒来使人遭遇噩难,则为恶逆。

再说骂尊长,尊长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年长者,包括兄姐、伯叔父母、外祖父母等。

古代将根据亲疏关系穿的五种不一样的丧服,称为“五服”,也是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这五代。

即斩衰(cui)、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分别是指:

斩衰亲:子女对父母、妻对夫、嫡孙对祖父母等。

齐衰亲:祖父对嫡孙、父母对嫡长子、侄对伯叔等。

大功亲:祖父母对众孙、父母对儿媳、兄弟之间等。

小功亲:对伯叔祖、对堂伯叔等。

缌麻亲:女婿对岳父、族兄弟等。

《大明律》规定:“凡骂缌麻兄弟,笞五十;小功,杖六十;大功,杖七十;尊属各加一等。若骂兄姊者,杖一百;伯叔父母、姑、外祖父母,各加一等。并须亲告乃坐。”

通过上述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明朝根据亲疏远近,对于骂人者,给予的惩罚不一样。

而且,骂尊者的罪明显轻于骂父母的罪,刑罚多是笞杖刑,并没有徒刑、流刑、死刑等等。

虽然明朝,百姓骂人是触犯律法的,但在明朝有一种人,主要职责就是“骂人”,那就是言官。狠起来,连皇帝都不给面子,直接骂,所以明朝的很多皇帝都很怕言官。

其主要职责就是监察各级官吏和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

历朝历代都有言官,言官存在的意义在于督促和监督百官以及统治者。不过,并不是所有朝代都像明朝这样注重言官的。

明朝的言官有御史参与其中,朱元璋还设立了六科廊,分别对应六部,并且还将六科廊安置在紫禁城内。

而紫禁城内另外一个机构部门是内阁,可想而知,朱元璋对这个部门有多重视。

除此之外,还规定,皇帝不能因为言官谏言而杀他们,这个规定无形中给言官们套上了一道护身符。

言官们的工作职责就是“骂人”。不骂人就代表你没有好好工作。

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没有他们不能骂也不敢骂的人。只要对方犯了错,就可以直接骂,权力非常大。

哪怕明朝的正一品大员内阁首辅,看到言官都是心有余悸,生怕自己哪里做错了被他们口诛笔伐。

从明朝的历史来看,很多内阁首辅都是受到过言官的弹劾,甚至因此被拉下位置的,比比皆是。

那对于刚登基不久,根基未稳的新皇来说,言官更是不吝笔墨。将皇帝的缺点和错处一个个挑出来骂,骂的皇帝不得不去改正。

可见,言官的存在对于匡正朝廷风气,确实有很大的威慑作用。

但世间万物皆有两面性,如果一个人的权力被用到了极致,而且不负责任,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尽管言官有很多心存国家社稷的人存在,但其中也不乏那些“蛀虫”的存在。

他们要么为了争名逐利而滥用权力,要么为了一己之私,利用职权陷害肱股之臣。甚至无事找事,企图激怒皇帝,给自己留下“美名”的言官,也大有人在。

到了明朝中后期,言官的存在,其实已经背离了朱元璋设置六科廊的初衷。

我们都知道,明朝官吏工资很低,言官自然也不例外。明朝后期,官员们贪污腐败的比比皆是。而有些言官们则另辟蹊径,给自己找了发财之道。

比如有人希望言官们弹劾某人,根据弹劾对象的地位高低、弹劾结果等明码标价。只要钱到位,任何人都可以弹劾。

至此,朱元璋的初心设想在言官身上荡然无存,明朝官场从上到下乌烟瘴气。

言官们的所作所为和现在的网络键盘侠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他们愿意,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是非曲直,一个靠嘴,一个靠鼠标键盘,张口就是骂。

明朝史上被骂的最多,也是最惨的皇帝大概就是万历皇帝了。

万历皇帝朱翊钧早期承业治国,对张居正委以重任,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但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亲政,开始沉湎于酒色。

后来身体虚弱,每况愈下,言官们认为是纵欲过度,酒色伤身。表面上是为了万历皇帝好,但实则也是在骂万历皇帝。甚至到后期,言官们开始有组织、有纪律、有预谋的骂。

一个比一个骂的狠,还有人把万历和商纣王宋徽宗等昏君相提并论。不知道万历得有多大的承受能力,才能消化这些言论?

所以,万历皇帝很怕言官。一日在宫中嬉戏,突然门口传来了巡城御史的声音,于是万历皇帝赶紧让人停止演乐。有人就问为什么?万历皇帝回答:我畏御史。

虽然他自己也认为,这帮骂人的言官,大部分就是为了博个美名,是沽名钓誉之徒。但碍于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规矩,也不能直接处罚他们。不然,他们都不知道早死了多少回。

言官们之所以能变成这个样子,如此嚣张,一来跟朱元璋留下的“不杀言官”这道护身符有很大的关系,二来就是明朝统治阶级自身的堕落,才最终导致这种局面。

明朝中后期,皇帝昏庸宦官当道,明知言官的所作所为背离了律法之规定,统治者依然死守祖制不敢逾越,助长了言官的嚣张气焰。把一个本该为国为民的谏言机构,变成了玩弄权术之地。

明朝的灭亡固然是统治者一手造成的,可焉不与那些言官也有关系?

参考资料:《明史》《大明律》《明朝言官制度》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采花贼男扮女装,祸害182人,被一男人看上后揭穿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男扮女装采花大盗,明朝采花大盗案件,古时候最经典的男扮女装犯罪事件

    但这些虚构小说里的采花贼,都比不上历史上这位最牛采花贼,有多牛呢,他化身女装大佬,男扮女装接近女人,作案十余年间从未失手,祸害了182名女子,最终被一个男人看上了,才被迫揭开了真面目。具体咋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恶贯满盈的采花奇人。此人名叫桑冲,生活在明朝成化年间。由于生活贫穷,从小就被卖给了

  • 为干掉对手做主帅,28岁朱元璋有多阴狠?一招借刀杀人瞒过所有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带兵打仗的能力,朱元璋怎样夺兵权,朱元璋最善于防守的将领

    朱元璋能遇到郭子兴,是他的幸运,若没有郭子兴的赏识、提拔,将养女马氏嫁给他,让他有了红巾军元帅女婿的身份,落魄小和尚朱元璋想在濠州城快速站稳脚跟,进而找到向南单飞的机会,恐怕也非易事。然而,在郭子兴麾下谋生存求发展,朱元璋遇到的麻烦,受到的束缚也不小,郭子兴曾猜忌过他,甚至认为他功高震主,想除掉他,

  • 宋徽宗,朱祁镇同样被俘,为何待遇有云泥之别?英雄惜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祁镇和宋徽宗,朱祁镇和宋徽宗一样被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多大被俘的

    这两个皇帝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强大的国家,明朝实力远强于瓦剌,宋朝更不用说了, 经济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他俩都宠信奸臣,朱祁镇被太监王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所蒙蔽。宋徽宗时期更是蔡京,童贯为首的六贼,在朝廷一手遮天。宋徽宗是被动俘虏的,被金国贡献京城后就主动投降了,一同俘虏的还有大量皇亲

  • 自古皇权无真情,农民出身朱元璋是例外,诛杀大臣为儿子背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为何要秘密处死二个儿子,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是怎样的,朱元璋背黑锅的故事

    其他大臣敢胆怂恿朱元璋改立太子,那么后果只有两个:“你可以挂了!你可以去流放了!”所以当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稍后回答,我们先来探究一下,朱标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够让朱元璋十分的器重喜欢,甚至朱元璋还专门帮太子积攒朝中势力。朱标的出生,给战败中的朱元璋一缕希

  • 历史上母子含冤而死,卫子夫、西夏皇后、萧观音,谁最惨?看看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卫子夫四个孩子的下场,卫子夫1-56集完整版,汉宣帝追封卫子夫

    在这四对母子中,笔者认为卫子夫是冤枉的,太子刘据被江充“巫蛊之乱”所陷害,此时汉武帝被迷信蒙蔽了双眼,毫无亲情可言,刘据即使不反,也会被江充先斩后奏含冤而死,刘据起兵并不是为了夺取皇位,而是面陈汉武帝,汉武帝久不露面,作为太子的刘据担心父皇有不测,才率军勤王,谁知在小人的谗言下,父子君臣两不见,再见

  • 宋代秘书的工作关乎“万人之政“,他们的选拔多严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代秘书选拔,宋代秘书入职难度,分析宋代秘书工作流程

    到了宋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秘书选拔制度,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秘书"可谓是文人最想得到的官职。而宋代的"秘书"可以说都是精英,他们的入职难度堪比科举,不过一旦考中就衣食无忧了。一、万里挑一——秘书选拔制度1.秘书选拔方式宋代的秘书选拔制度基本沿用了隋唐时期的选拔制度,

  • 郑成功是“如假包换的大倭寇”?那取决于你从什么人的视角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在网上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时众说纷纭。毕竟人家高晓松先生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他的节目《晓说》拥有广大的收视受众,比起我们这些草根自媒体从业者,高先生才是不折不扣的意见领袖。因此那段节目播出之后,这句话在网络上很快就流传开来,而且围绕这句话展开的众多讨论可谓是有褒有贬,赞同者

  • 宋朝女子出嫁的嫁妆为何如此丰厚?聊聊厚奁与士子攀比心态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嫁妆,宋朝为什么要嫁妆,宋朝有嫁妆说法吗

    一、宋朝奁的特点据史料记载,宋朝嫁妆非常丰厚,甚至女子的嫁妆远超男子的彩礼钱。历史上就有这么一则关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故事,苏辙一门三苏,苏辙、苏轼、苏洵,可以说这一家极富盛名,自然也称的上是半个豪门,可是这样一个豪门,也因嫁妆而头疼。苏辙为了苏小妹的嫁妆,卖掉一块良田才凑齐六千四百贯的嫁妆。九千

  • 《清明上河图》:商家鳞次栉比,如何脱颖而出?全靠“广而告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明上河图的商业特征,清明上河图中商铺,清明上河图上有哪些商业气息

    清明上河图宋代重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军事实力的下降,皇帝不想和国家周边的少数民族发生战争,想使用金钱向他们进贡获得国家的和平,那么钱从哪里来?自然要从百姓,所以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百姓富起来。商业的快速发展,当时宋代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宋代竟不发展国力,反而还以进贡的方式换取和平,真是令人唏

  • 重文轻武的宋朝,如何给军人“安全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重文抑武的利弊,宋朝轻武全过程,宋朝为什么重文不重武

    一路从最底层拼杀出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深知武官势力强盛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宁。为了让自己一手缔造的大宋王朝不再重蹈前朝覆辙,他先是杯酒释兵权,再制定由文人主导的分权制度管理国家。近百年的武官凌驾于文官之上的局面被彻底颠覆。虽则如此,军人始终是强盛国家的坚实力量。为了安抚军人,大宋朝廷为他们开出丰厚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