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最冤的汉族王爷,帮助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事后却被处死

清朝最冤的汉族王爷,帮助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事后却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39 更新时间:2024/2/9 1:06:48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康熙帝之所以能迅速地平定“三藩之乱”,除了指挥得当、将士用命外,还跟一位汉族藩王的大力帮助有关,此人便是一度跟随吴三桂造反,但最终投降清朝并力剿叛军的平南王尚之信。那么问题来了,尚之信当初为何要跟随吴三桂叛变?后来为何又要降清?在平叛事业中都立下那些功劳?最终的结局如何?

尚之信,字德符,祖居辽东,是首任平南王尚可喜的长子,自幼弓马娴熟、骁勇善战,经常跟随其父出征并屡立战功。顺治十一年(1654年),年仅19岁的尚之信奉父命入京,在顺治帝身边做了1名侍卫,实际身份却是人质。据史料记载,顺治帝非常赏识尚之信,每次出行时必然把他带在身边,并册封其为俺答公(俺答又译作谙达,在满语中意为“朋友”)。

尚之信画像

尚之信在京效力17年时间,直到康熙十年(1671年)才奉朝廷的命令,返回广东以辅佐年老多病的尚可喜处理军政事务。尚之信在京期间,经常跟一帮纨绔子弟厮混,因而养成了酗酒好赌、贪恋女色的“臭毛病”,返回广东后甚至变得愈发恶劣。不仅如此,尚之信生性残暴,经常凌虐属下,时间一长难免会让王府上下人人自危。

对于儿子的种种恶行,尚可喜看在眼里忧在心头,非常担心他会闯下大祸,给尚家招致灭顶之灾。为此,尚可喜听从谋士金光的建议,奏请朝廷把王爵传给次子尚之孝,并得到康熙帝的恩准。然而,尚之孝畏惧兄长的专横,坚决不肯承袭王爵,尚可喜无奈,只好让长子继续代理藩政。不过经此一事,尚之信对其父尚可喜、康熙帝均恨之入骨,并为他将来反叛埋下伏笔。

尚可喜画像

就在尚可喜父子明争暗斗之际,一场足以危及清朝国运的大叛乱突然爆发。原来,南明灭亡后,除郑氏台湾政权坚持抵抗外,全国各地的反清活动近乎消失,局势总体上趋于稳定,而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南方的拥兵自重却愈发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为此,康熙帝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作出决定,下诏废除“三藩”。

撤藩的命令甫一下达,吴三桂便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号,在云南举兵造反。很快,包括贵州、江西、广西、陕西、四川、湖南等省份在内,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响应吴三桂,而尚可喜镇守的广东,10府当中有4府也宣布“反正”,反清形势一时间大好。吴三桂起初拉拢尚可喜跟他一起反清,在遭到拒绝后,遂“转攻”尚之信,允诺一旦实现反清大业,将默认尚之信及其子孙世代占据广东称王。

吴三桂画像

尚之信既愤恨于其父尚可喜、康熙帝想要废除他的王位继承权,又错估了形势,认为清廷断不能消灭叛军,因为在接到吴三桂的邀请后,便果断地加入到反清叛乱当中。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尚之信发动兵变,炮击清兵大营,并派兵封锁尚可喜的府第,接管平南王的全部权利,紧接着又胁迫两广总督金光祖、广东巡抚佟养钜、广西巡抚陈洪明一起反清。

不过,尚之信虽然反清,但并没有深度介入到吴三桂的叛乱事业当中,他最关心的是保住王位和地盘。因此,当吴三桂索要钱粮、援兵,并派亲信占领广东险要据点时,深感恐惧的尚之信便放弃反叛事业,遣使赴江西向和硕简亲王喇布乞降,时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二月。康熙帝为笼络尚之信,便正式册封他为平南亲王,并命他从征吴三桂叛军,以战功来赎罪。

“三藩之乱”形势图

尚之信重新归顺清朝后,非常卖力地征剿叛军,不仅镇压了祖泽清、刘进忠在广东境内发动的叛乱,而且还亲自率军攻略广西,牵制住吴三桂10万大军不敢北上赴湘作战(注:此时吴三桂已在岳阳称帝,因此湖南成为主战场)。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尚之信在两广地区的作为,吴三桂可以放心大胆的把全部兵力都用在湖南战场,如此一来,最终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然而,尚之信卖力地征剿叛军,非但没有换来康熙帝的嘉奖,反而害得自己丢掉性命。康熙十九年(1680年),“三藩之乱”渐进尾声,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吴三桂此时已死)败局已定,康熙帝便以尚之信“反复无常”为借口,决心收拾他。当年三月,尚之信的护卫张永祥、张士选在清廷的唆使下,秘密赴京揭发主公犯有“谋逆罪”,康熙帝遂派刑部侍郎宜昌阿等人赴粤调查。

康熙帝画像

尚之信明白宜昌阿等人的真实来意,但自恃清白且有平叛之功,认为朝廷绝不会要他的性命,因此没有做任何反抗,而是乖乖地束手就擒。可惜,尚之信打错了算盘,宜昌阿并没有押着他赴京面圣,而是按照康熙帝的授意,在当地逼迫其自杀,时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闰八月。尚之信在平叛事业中立下大功,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堪称清朝最冤的汉族藩王。

史料来源:《清史稿》。

更多文章

  •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了吗?学者:清史稿没有任何记载,可能性很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孝庄最后下嫁多尔衮了吗,孝庄下嫁多尔衮的故事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的生母,康熙的祖母。孝庄机智过人,一生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度辅佐幼主,为满清一统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贡献越大,争议也越多。关于孝庄太后身上的争议,最大的就是“太后下嫁”,这已经成为满清最大的谜团。有人就说了,战功赫赫的多尔衮之所以甘愿辅助

  •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虽拥有超强实力,但他却有一个消灭不了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多尔衮有机会称帝吗,多尔衮为啥放弃不称帝,多尔衮在后期能称帝吗

    “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这是乾隆对睿亲王多尔衮的评价,这意味着自顺治帝以来人们对多尔衮的负面评价,得以终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大权在握为何不称帝,反而是拥立了6岁的福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历史总是让人

  • 太平天国四大经典胜仗,打得清军难以招架,曾国藩羞愧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平天国最著名的十大战役,曾国藩怎么死的,太平天国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一, 湖口之战此战发生在1855年1月到2月之间,由于湘潭和田家镇两次惨败,太平军西征攻势受挫,湘军反扑,直接杀到重镇九江,形式危如累卵。杨秀清火速令翼王石达开前往九江湖口组织防卫,石达开以火攻战术骚扰湘军,使其无法休息,又阻塞湖口水道,使得湘军水师被分割成鄱阳湖和长江两块,最后太平军合力猛击,湘军

  • 他是民国最朴素的军阀,既不好色也不贪财,堪称军阀界的清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十大军阀排名,盘点民国十大顶级军阀,民国时期最具实力的著名军阀排行

    冯玉祥在南京驻扎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巴结他,于是就为其设宴款待。其中有一个长官请他吃饭的时候竟然叫来了一群歌妓,还让两个最好看的女子坐在了冯玉祥旁边。冯玉祥很反感这样的事,就想走人,但是两个歌妓拽着他的胳膊不让他走,在这样的场合冯玉祥也不好生气,一时之间场面就变得非常尴尬。最后那两个歌姬说只要给她们钱

  • 雍正究竟有没有矫诏篡位?博物馆里一件关键文物曝光,揭开了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篡位的历史证据,雍正篡位讲解,雍正属于篡位吗

    雍正皇帝继位,野史传闻甚多。关于雍正的“恶名”,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集中最多的有三点,“矫诏篡位”、“骨肉相残”、“不得善终”。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民间给雍正安插的罪行有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等。其中广为流传的就是雍正矫诏篡位,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康熙晚

  • 一村民说发现曹雪芹的骸骨和石碑,值钱玉器,国家奖励一面锦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雪芹的资料,张家湾曹雪芹雕像,曹雪芹真正的墓葬在哪

    我们知道,康熙是一个比较狗血、比较重感情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也有限制臣僚家业的想法,甚至有收回臣僚部分土地的想法,因为朝廷缺钱。平定三藩、开府设县、平定准噶尔等军事行动,都是要靠大量银钱来支撑的,何况康熙还是一个比较撑场面的皇帝。康熙微服私访时,有四次住在曹家,不仅有康熙本人,还有他的嫔妃,王公大臣

  • 在皇帝面前作死要有度,年羹尧就是最好例子,不管是谁都会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徐羹尧,历史对年羹尧评价,后人是怎么评价年羹尧的

    因为,屡立军功,年羹尧后来被清廷封为了一等公,一时之间风光无限。那么,为什么受到清廷如此重用的年羹尧,后来会被雍正帝毫不犹豫的收拾掉呢?事情还要从雍正二年的一次进京觐见说起。1724年,清廷与吐蕃的战事进入最后阶段,年羹尧命诸将“分道深入”捣毁敌军巢穴。经过昼夜不停地追击,吐蕃残余部队被清除,清军大

  • 唯一卸任后再上台的美国总统,两个任期争议不断,曾接见过李鸿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自华盛顿在1791年就任首任总统开始,在美国2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已有45人担任过总统,虽然美国宪法并未规定总统卸任后不得再度参选,但到目前为止,仅有1人在卸任后再次通过竞选上台。此人,便是美国第22任、24任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克利夫兰,1837年生于新泽西州卡德维尔一个公理会牧师家庭,在兄弟

  • 促使嘉庆杀掉和珅最大的原因是什么?不是贪污,另有一关键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庆杀和珅的真实原因,嘉庆杀掉和珅后的一段话,嘉庆是怎么杀掉和珅的

    和珅倒台之后,从中搜出来的财物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从入朝为官开始,和珅掌权20年,在20年的时间里,和珅竟然搜罗到了如此多的财物,令人大吃一惊,与大笔财物相比,更加令人惊叹的他曾经担任过的数个官职。1775年,和珅上任御前侍卫,从此之后,和珅左右逢源,官越做越大,巅峰时期身兼数个官职,内务

  • 辛丑条约后,卖国贼李鸿章被人人唾骂,为何还能安然活到79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鸿章签了辛丑条约后说了什么话,辛丑条约 李鸿章,李鸿章签辛丑条约的真实故事

    一九零一年,当李鸿章在“议和大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就遭到了举国怒骂,说他是彻头彻尾的误国者。遭到这么多人的唾骂,应该是无法做到每天都安稳入睡的,如果他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身体,他肯定是无法支撑下去的。并且对于怎样调养身体他是有着非常深刻的研究的,他觉得,养生的重要性并不是在于能够让自己多么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