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不上丈夫护不了儿孙,东晋才女一生坎坷,像极了上阳郡主

看不上丈夫护不了儿孙,东晋才女一生坎坷,像极了上阳郡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4/1/19 10:12:16

熟读诗书,咏絮之才

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叔父就是淝水之战中那位稳坐钓鱼台的东山宰相谢安。谢安很重视子侄辈的教育,经常亲自教习。一次,谢安询问谢道韫:“《诗经》中,哪一句最好?”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最好的一句便是《大雅·嵩高篇》中’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一句。 "谢安对这个回答很满意,非常赞赏侄女。

还有一次,东山附近下起了雪。谢安突然来了雅兴,对面前的侄子侄女说道:“你们看,这个雪像什么?”他的另一位侄子谢郎看看天空,说道:“散盐空中差可拟。”这个回答实在是让人有些发笑。虽然江南的雪,肯定是细如沙粒的,说是“撒盐”,形象上有些相似。但是在意境上可就差得太远了。而一旁的谢道韫则回答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此言一出,谢安顿感欣慰。自己牺牲了在官场上的前途,专心教育下一代,现在总算是有了个让人满意的学生了。

后来谢安再入仕途,成为东晋的首席大臣,并且和侄子谢玄一起组建了北府军,将已经统一北方的前秦天王苻坚打得大败。这个时候,他显然已经放下了自己“家庭教师”的身份。而谢道韫则继续精进,后来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女诗人,与东汉的班昭、三国的蔡文姬并称于世。

虽然在《上阳赋》中,没有表现出上阳郡主有什么文采,但是两人灵动、灵活的思维却是如出一辙。上阳郡主看人不分门第,谢道韫咏物不拘泥于形势,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遗憾的婚姻——本来该嫁的,和最终嫁的,和可能心仪的,是三个不同的人。

谢道韫的婚姻状况,至少在一开始,和剧中的上阳郡主很相似。历史上确实有亲兄弟三人,和她或多或少的有些感情纠葛。而且更为相似的是,她们最终嫁的,都不是心仪之人。

和剧中王谢两家明争暗斗不同,东晋时,他们两家大多时候是携手并进的,任何一家在朝中得势,都不会忘了提携另一家。这也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可以并称江南两大氏族的原因。当然,这种同盟关系是必须要时时维系的,维系的最好手段自然就是联姻。谢家的女儿在成年后嫁到王家,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轮到谢道韫出嫁时,王家的家主是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他有七个儿子可供谢家选择,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人:王徽之、王凝之、王献之。而主持这场嫁娶的,自然是谢家的家主谢安。

按说,谢安的首选应该是王徽之。王徽之是长子,相貌英俊,才学过人,应该是个让人看好的绩优股。但是,王徽之却是个放浪随性的“行为艺术家”,待人接物讲究的是“乘兴而聚,兴尽即散”。如果两人成婚,哪天王徽之突然觉得没了兴致,将谢道韫扔在脑后另寻新欢,岂不是害了她一生?王徽之于是出局。

后来的事实证明,谢安的眼光没错。王徽之的一生放旷,对官位、朋友、家庭的态度都是随性。刚刚入仕之时,连自己当的什么官都懒得管,事情自然也没怎么管过。晚年更是索性辞官不干,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隐居。在弟弟的丧礼上,他前一秒还没有悲伤的表情,后一秒就因悲伤过度而晕厥,情绪转变之快让人匪夷所思。至于他的婚姻状况,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见其状况堪忧。

王徽之不行,那顺位下来,谢安就得选择王凝之了。王凝之是那种典型的中庸之人,身上没啥亮点,但是缺点也不多。这样的人,往往比较老实稳定,对婚姻也往往会比较忠诚。谢安认为他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就把侄女嫁给了王凝之。

可是谢道韫对婚姻的向往就不是一个“稳定”就可以解决的了。她心目中的夫君,应该是文采风流、指点江山的那种。至少,在才学和见识上不能比自己差。可是谢大才女才高八斗,想要和她在学识上平起平坐,全天下也没几个这样的人啊。所以婚后,谢道韫很看不起自己的丈夫。一次,她回到娘家,脸色很不好看。叔父问她:“王凝之这个人不坏啊,可我怎么看你很讨厌他呢?”谢道韫回答道:“叔父您看看,我们谢家有您,有我那几个兄弟谢韶、谢朗、谢玄、谢川,哪个都是大才。可偏偏天地间竟有王凝之这样的窝囊废!”此时正是谢家人才爆棚的时期,用这几个人来压王凝之,还真是有点儿难为人了。

王凝之的悲哀,是谢道韫嫁过来的时候,家里还有个弟弟王献之。王献之算是王羲之在书法上的衣钵传人,是天下闻名的书法家。他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很早就被谢安看好。可能是因为年龄关系,让他错过了和谢道韫的一段姻缘。可是,这个嫂子似乎很重视这个小叔子,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格外的关切。《晋书》中就曾经记载,一次王献之和客人讨论玄学,渐渐处于下风。此时,谢道韫不知道哪里得到的消息,让自己的婢女对王献之说:“欲为小郎解围。”然后自设幔帐,沿着王献之的思路与客人辩论起来,并最终大胜。

很难说,谢道韫与王献之中间是否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王献之一生钟情自己的夫人郗道茂,后来又吸引了当朝的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心中恐怕没有嫂夫人谢道韫的位置。但是,如果一开始二人就在一起,谢道韫是否会感觉更幸福一些呢?这个恐怕就只能当做一个八卦谈资,留待茶余饭后了。

孤身面对贼寇,以勇敢保全外孙

电视剧中,上阳郡主通过朝廷倾轧的磨砺,最终成长为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巾帼豪杰。历史上的谢道韫,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

虽然婚姻不如意,但是谢道韫仍然和王凝之相濡以沫了几十年。这期间,可能这位才女最终选择了认命,踏踏实实地开始过日子了。她和自己原本瞧不上的丈夫共生了四子一女,也算是对得起王家了。

此时的东晋王朝即将迎来了。公元397年,晋安帝司马德宗被扶上大位,成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手中的傀儡。同一时间,民间的武装暴动也是此起彼伏,以孙恩卢循为首的起义军在浙东一代非常活跃,已经开始威胁到了王、谢两家的生存。

公元399年,孙恩起义的战火已经烧到了会稽郡。此时正在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想不到应对之策,闭门祈祷上天道祖,希望神明可以保佑百姓和自己。妻子谢道韫觉得这不是办法,就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却不加理睬。谢道韫只好自己出头,招募了数百名家丁,天天加以训练。

孙恩早就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奇女子,今日一见她如此勇敢,心中敬仰。孙恩没杀谢道韫和刘涛,放了她们一条生路。孙恩兵退走后,谢道韫寡居会稽,从此安心居家,闲暇时靠写诗著文打发时间,过上了平静的隐士生活。

谢道韫算得上是东晋第一女。虽然才华上有别人能够和她比肩,但是论起综合实力来,她确实是傲视群芳。在那个混乱的东晋,能出现这样一位奇女子,算是给灰色的年代增加了一抹亮色。只是她一个人的才华拯救不了整个国家,东晋在孙恩之乱后不久,就被另一个氏族桓玄篡了江山。公元420年,随着刘裕蹬上皇位,晋朝彻底走进了历史的故纸堆。谢道韫也就成了一个永远的传说,被后世之人缅怀。

更多文章

  • 隋唐十大战将,手持800斤双锤的李元霸仅排第二,第一武功超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唐十大英雄李元霸,李元霸武功到底有多高,李元霸的武功排名

    TOP、10 杨林杨林是隋炀帝杨广的叔父,隋朝开国九老之一,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靠山王。他武艺高强,手持一对囚龙棒,后在隋朝统治濒临瓦解之际,设计做最后殊死一搏,事败,结果被罗成的绝技回马枪刺死。杨林手持一对重达300斤的水火囚龙棒,曾轻松击败秦琼。TOP、9 罗成罗成是罗艺之

  • 唐朝的三件荒唐事,唐太宗强占弟媳,唐高宗娶后妈,唐玄宗抢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玄宗唐太宗什么关系,唐太宗与唐玄宗资料,唐太宗 唐玄宗 唐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强占弟媳唐太宗有个四弟李元吉,李元吉后来给封为齐王,李元吉的老婆据说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杨恭仁、杨师道兄弟的从侄女,可谓是出生名门望族。其庶女归仁县主墓志铭记载,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嫡母杨妃以亡姚之重在中闱抚育李元吉的女儿们。这个齐王妃杨氏据说生的美丽动人,性格温婉柔和,在玄武门之变

  • 晋朝最早盟友被自己玩儿残!一个不靠谱的猛将,开启鲜卑内乱之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朝最大的内乱,鲜卑起源,冉闵死后谁灭了鲜卑

    鲜卑族身上有几个标签,提起来让人心情复杂。首先,鲜卑族是当时分布地域最大的民族,东到东北、高丽等地,西到河西走廊、甘肃、凉州等地,南到黄河河套地区,北到今天俄罗斯的中部地区,全部有鲜卑人生存;其次,他还是战斗能力最强的民族,八王之乱时,正在蓬勃复生的匈奴政权也不敢正面与其争锋;然后,他还是除了后赵羯

  • 神秘的隋朝十大名将,有几个人战力彪悍,却极少为人所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名将一览表,隋朝历史四大名将,隋朝10大名将排名

    不过似乎有一个朝代很奇怪,这个朝代留给后世的似乎只有一个千古暴君,其他的一切都很模糊,太神秘;这个朝代就是隋朝;能结束南北朝分裂的隋朝,究竟有哪些名将呢?TOP、10 刘方刘方“性刚决,有胆气”《隋书·刘方列传》。刘方曾出征突厥,大破沙钵略可汗的军队;平定交趾俚人的叛乱;攻占林邑,破其国都,记功而还

  • 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究竟是何许人也?居然会被秘密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与面首有后代吗,武则天的面首由谁管理,武则天为什么要杀面首

    乌贼天的第二个男人,是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李治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那武则天的第三个男人是谁呢?已经嫁过两个皇帝的女人,应该不太可能再嫁第三个皇帝了,尤其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还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和第四

  • 大唐第一美女不是杨贵妃?而是这位公主?年近二十五岁便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唐朝第一美人,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杨贵妃,杨贵妃对大唐的影响

    那么唐朝的第一美女,就真的是杨贵妃吗?据说不是的,那谁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称呢?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被废,贬黜至均州,后迁至房陵。因韦氏动了胎气,早产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安乐公主,她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包住她,故命其名为裹儿,李裹儿十三岁时,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艳,聪明伶俐,李显与韦氏对她十

  • 自薛仁贵之后,薛氏一族显赫五代,却有一人曾短暂背叛过唐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薛氏家族简介,正史中的薛仁贵及后代,唐朝薛仁贵家族简介

    第一代:薛仁贵在薛家没落后,因为家中贫寒,薛仁贵甚至动过迁葬先辈坟墓的念头,幸好他的妻子劝阻了他,并让他去参军,薛仁贵听从了妻子的意见,加入了唐王朝唐太宗灭高句丽的军队;薛仁贵从一名小兵开始做起,但他天生勇武不凡,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并得到了唐太宗的亲自接待和赏识。但薛仁贵的崛起却是在唐高宗李治时期,

  • 晋惠帝司马衷怎么变傻的?他的那些荒诞故事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看将晋惠帝锁在白痴这根柱子上的两个公案:其一、有一次晋惠帝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听到池塘边响起了一阵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环顾左右问:“这些小东西是在为官家叫,还是在为私人叫呢?”(《晋书.孝惠帝》:“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是其中一个

  • 在五胡乱华企图灭种汉人的时候,这个男人站了出来,成为汉人救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胡之乱为什么汉人几乎灭绝,五胡之乱后还有汉人吗,五胡之乱汉人都迁移到广东吗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这些少数民族,有的与汉人和谐共处,但是有些却非常仇视汉人,将汉人当作奴隶,这

  • 晋朝末年还天下给刘汉?其实是自缚手脚,阻碍中华再次腾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美国人评价刘汉,四川刘汉纪录片,老梁讲刘汉

    时间从隋唐往前推三百年,在混乱的魏晋时代,也曾出现过这种玄妙的轮回,刘汉被曹魏代替,曹魏又被司马氏的晋朝所取代,而晋朝,确切地说是西晋,却是被一个另类的“刘汉”政权所消灭。当然,这个“刘汉”政权有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匈奴立国西晋末年,由于司马氏政权内部的“八王之乱”,搞得天下大乱。而一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