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葛瑾来到荆州向关羽提亲时,遭到关羽的一通怒骂。诸葛瑾回到江东后,将此事告诉孙权。孙权大怒,派人前往许都与曹操密谋夺取荆州。至此,荆襄之战爆发。但我们不禁想,要是关云长不拒绝孙权的提亲,那能否避免荆襄之战,最后重写三国格局?
想要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得追溯东吴整条治国线路的方向,这不简单是两家结亲这么简单的事情。东吴的发展有四个人贡献出来了计策,第一个是张纮提出的 “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雠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
这个策略是东吴集团建立之初所实施的策略。第二个是鲁肃提出的 “榻上对”是对张纮策略的一次提升。第三个是甘宁提出来的,他在张纮、鲁肃的基础上加了一条“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将益州纳入了东吴集团的夺取目标。
不过鲁肃和甘宁的策略随着赤壁之战的爆发化为须有,然后孙权就将曹操掌控的淮南地区作为目标,想要夺回淮南,但多年无功而返,在这个情况下,东吴集团迎来了第四条策略,这便是吕蒙向孙权提供了一个发展策略,这一策略与鲁肃提出的“榻上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策略后来也被孙权采纳,便有了后来的吕蒙“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之事。由此可见,夺取荆州在当时已经是东吴集团的共识,孙权也不会因为与关羽的结亲而放弃这一国策。
不仅如此,从当时的史料记载,“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可以看出,孙权在两方都有结亲之意,哪一方对自己有利,他就倾向于这一方。因此,与关羽的结亲并不能代表是要与关羽搞好关系。可能简单的就是想稳住关羽,最后出其不意出一招。
这样看来,即使当时关羽答应了这段婚事也不会有好结果,荆襄之战还是会爆发,依旧不会让事态好转,因为孙权夺取荆州的心是不会改变的,奸诈的孙权两边都顾及,是为了稳固局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