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筹集军费,刘备暴露凉薄本性,曹操的做法值得敬佩

同样是筹集军费,刘备暴露凉薄本性,曹操的做法值得敬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04 更新时间:2024/1/17 6:07:43

同样是筹集军费,刘备暴露凉薄本性,而曹操的做法却值得敬佩。如刘备、公孙瓒等人,通过压榨百信财富进行战争,这完全是损人利己的事情;反观曹操推行屯田制,则是实现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提前进入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实则为互惠互利。从这方面来看,曹操的眼光是极为长远的。而促成这一制度盛行于中原地区的,主要有三人。

首先是枣祗,他最早建议曹操推行屯田制度。当然,屯田制度自古便有,但曹魏时期的推广力度,却是空前绝后。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是岁(建安元年),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这个建议一提出来,眼界高明的曹操便立刻看到了屯田将来为中原地区带来的好处。裴松之注引《魏书》也提到了曹操的看法:“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敲定了这个主意之后,曹操开始了许下屯田:“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不难发现,曹操最先奉行的是民屯政策。在名士袁涣的建议之下,曹操还主动将民屯改为了自由招募的形式,从而得到了不少百姓的支持。而民屯的好处便在于,一方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存问题。曹操在《蒿里行》中曾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其实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民屯的推行不仅解决了大批流民的温饱问题,还让中原地区的很多荒地,得到了充分利用。

民屯取得成功之后,曹操又开始进行了军屯。军屯士兵战时上阵,闲时务农,也极大的解放了当时农民阶级的辛苦。不仅如此,曹操还特意将军屯选择在地理位置较为发达的地区,此举不仅解决了战争中的粮草问题,也极大了缓解了农民运粮的压力。因而不难发现,曹操在北方推行屯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回暖,并为百姓提前进入安居乐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帮助曹操推行屯田制度的人,其实是任峻。据《三国志•任峻传》记载:“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对此,陈寿曾对其有过一番盛赞:“任峻始兴义兵,以归太祖,辟土殖谷,仓庾盈溢,庸绩致矣。”

为了推行民屯,曹操特意设立了相关官职,如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令其分置于屯田的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曹操对任峻很是器重,不仅将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了他,还擢升其为典农中郎将。事实证明,曹操的眼光确实不俗,“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而且自从任峻接手民屯一来,他凭借个人才干成功将民屯推行至中原各地:“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最后,邓艾改进了曹魏屯田制度。可以这么说,邓艾算是三国跨行最成功的将领,他本是屯田出身,最终却立下不世军功。曹操在打下荆州之后,将多数百姓尽数迁往了中原地区。而邓艾也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到魏国之中的。可惜的是,邓艾因为口吃,并没有受到上司的喜爱。直到司马懿掌权时期,邓艾才逐渐被提拔上去。

据《三国志•邓艾传》记载:“(邓艾)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在魏国后期,屯田制度由于种种问题,已经出现了极为深重的隐患;而屯田出身的邓艾,则针对这个问题,向司马懿提出了改良的建议:“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可以这么说,屯田制度的推行,是魏国经济实力强大的一个必要保障。对此,元初著名大儒郝经在《续后汉书》中也曾有过一番中肯的评价:“魏晋屯田之利,始于枣祗,成于任峻,终于邓艾。一用诈力而兵食常有余,卒取汉平吴而人众胜天得富彊之术也。”

参考书籍:《三国志》、《续后汉书》

更多文章

  • 若关羽答应孙权提亲,是否能避免荆襄之战,重写三国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偷袭关羽是否正确,孙权为何要向关羽提亲,历史上孙权是否向关羽联姻

    当诸葛瑾来到荆州向关羽提亲时,遭到关羽的一通怒骂。诸葛瑾回到江东后,将此事告诉孙权。孙权大怒,派人前往许都与曹操密谋夺取荆州。至此,荆襄之战爆发。但我们不禁想,要是关云长不拒绝孙权的提亲,那能否避免荆襄之战,最后重写三国格局?想要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得追溯东吴整条治国线路的方向,这不简单是两家结亲这

  • 孙权手下没有出名的谋士?四大都督智勇双全,不要被表面迷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谋士十大排名,孙权谋士最新消息,孙权五大谋士里谁最厉害

    孙权手下的鲁肃可不单单只是谋士那么简单,面对武将照样可以一统三军,并且在历史上面大有成就,单刀赴会关羽,大败刘备的军马,迫使刘备与孙权将荆州重新以湘水为界,获得荆州利益。周瑜的计策谋略,在三国时期可是和诸葛亮有的一比。当初赤壁之战,曹操手下的全部大将居然不敌孙权手下的一个周瑜,这场战役曹操在周瑜面前

  • 孙权发誓不用庞统,是因为庞统长相丑陋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如果重用庞统,庞统和孙权哪个厉害,庞统和孙权关系

    这句话中的卧龙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了,相信我们都很熟悉。而至于凤雏,可能他的知名度就没有诸葛亮高了,凤雏也就是庞统,据说拥有不输卧龙的才学,但是长相极丑。原先孙权的计划是要用凤雏为相,但是后来这事却没成,难道是因为凤雏实在太丑,有碍观瞻吗?其实丑只是理由,想必大家也都清楚,问出这个问题大概也是想

  • 孙权求亲关羽被关羽拒绝,那关羽女儿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孙权结亲,历史上孙权是否向关羽联姻,孙权真的下令不让杀关羽吗

    历史上,孙权为了拉拢关羽,派使者向关羽求亲,本为了缓解孙吴双方的关系,但没有想到,关羽心比天高,根本就看不上孙权的儿子,回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孙权这是热恋贴了冷屁沟,非常恼火,进一步加速了孙刘联盟破裂的速度。在东汉,女子地位比较低,她们的名字一般都不见于史书,关羽的这个虎女也不例外。她在家排行

  • 孙权夺了荆州杀死关羽是战略上的失误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为什么要杀了关羽,新三国孙权关羽,关羽被孙权擒住

    经过赤壁鏖战,曹操虽未伤筋动骨,终究还是兵峰受挫。当时,原属于刘表的势力范围,被曹操、孙权和刘备瓜分,成了三家势力焦灼的地区,堪称是一个火药桶。由于在抗击曹操时,刘备并没有底盘,加之其兵马不多,所以出力最多的孙权一直不愿意看着刘备在自己身边做大。可是,碍于眼前的形势,孙刘联盟还是有必要维持下去。就这

  • 孙策临终前孙权本不是第一继承人,后来一件事证明孙策是正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策死后谁支持孙权,孙策孙权吴国太什么关系,孙权晚年为什么杀孙策后代

    由于他武力出众,作战也十分优秀,于是人们联想到了同样在江东起家的楚霸王项羽,给他起了个绰号:小霸王。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汉末名将孙坚的长子——孙策。孙策在周瑜的辅佐下,一文一武,大有问鼎中原的豪气。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孙策竟然在最强势的时候,被人刺杀身亡了。孙策的死亡,《三国演义》说是因为他杀了仙人于

  • 蜀汉大军压境,魏国太守一句话就让诸葛亮撤退了,理由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魏国,诸葛亮对魏国的态度,诸葛亮攻打魏国走的哪条路线

    魏国,陇西郡陇西官吏:“太守大人,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已经归附诸葛亮,就连雍州刺史郭淮,都被围困在上邽。陇西大势已去,我们的抵抗已经毫无意义,不如献城以降,以保全陇西百姓。”游楚:“大家看这副地图,广魏郡夹在安定郡与南安郡之间。安定、南安已非国家所有,广魏孤立无援危在旦夕,失守只是迟早的事情,陇西五

  • 蜀汉历史上一个被迫投降曹魏的大将,在曹魏官运亨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汉投降曹魏后的下场,盘点曹魏投降蜀国的四大将,历史上的曹魏将领

    说起黄权投奔魏国还得从三国著名的夷陵之战说起,说话公元221年,此时的刘备在称帝仅仅三个月后,便以替二弟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伐吴,以黄权为镇北将军单独统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可见当时的黄权在刘备心中的分量还是挺足的。这和历史上黄权谏迎刘备、建计汉中不无关系,人们只知道刘备攻取汉中主要依靠法正的谋略,却

  • 蜀汉后期的一位大臣,深受刘禅信任,权力超过了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禅投降了姜维还能恢复蜀汉吗,刘禅姜维,刘禅投降后蜀汉有多惨

    一首先,这位蜀汉后期的大臣就是陈祗。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陈祗(?―258年9月23日),字奉宗,汝南(今河南平舆)人,三国时期蜀国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就陈祗的外祖父许靖来说,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许靖为汉中王傅。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许靖为司徒,位

  • 蜀帝刘禅吴帝孙亮魏帝曹丕哪个能力最强?刘禅有个地方要强于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刘禅结局,刘禅比曹丕强在哪,曹丕和刘禅谁厉害

    刘备、曹操、孙权都是当时的英雄,后来3人病故后,刘禅、曹丕、孙亮分别做了蜀、魏、吴的皇帝。曹丕、刘禅、孙亮身为三国时期魏、蜀、吴的第二代传人,这里有必要来比较一下他们几人的才华,看看哪个最强。皇帝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学、品德”这4个方面,接下来就从这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3人的才能。先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