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高宗为提高和珅的地位亲自给其长子赐名丰绅殷德

清高宗为提高和珅的地位亲自给其长子赐名丰绅殷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04 更新时间:2024/1/23 14:11:34

丰绅殷德,权臣和珅的嫡长子,乾隆帝最为恩宠的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十公主)的丈夫。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和珅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会叫“丰绅殷德”呢?

首先,不管是“和珅”,还是“丰绅殷德”都只是人家的“名字”,而非“姓名”。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对和珅有着这样的记载:“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

钮祜禄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满族八大姓之一,这是清朝的一个大姓,但是钮祜禄氏和钮祜禄氏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支极为兴盛,出产皇后,即弘毅公家。

这个家族出过清太宗元妃(皇太极的原配),还有孝昭仁皇后、孝圣宪皇后孝和睿皇后孝穆成皇后、孝贞显皇后等,此钮祜禄氏为满洲镶黄旗人,属于上三旗之首,没有旗主,直接由皇帝亲统。

钮祜禄·善保

而钮祜禄·和珅出自满洲正红旗,为下五旗之首,旗主是努尔哈赤之子代善及其后代。同属于满洲正红旗的还有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不过她后来抬旗,成为满洲镶黄旗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和珅这个家族出自钮祜禄氏的一个分支,并非真正的钮祜禄大族。但满洲正红旗毕竟也是第四旗,同样也是尊贵的存在。

从和珅原配名字为冯霁雯来看,就知道,冯霁雯要么是汉人,要么是出自汉军八旗,实际上,她是汉军镶黄旗人,两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结婚,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下长子丰绅殷德。一般来说,满人的姓氏多是比较复杂的。

比如满洲八大姓: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一般就是两个字和三个字,但名字一般比较简单,大部分就是两个字、三个字,比如和珅、索尼、索额图等等。

当然也不乏由四个字组成的,比如苏克萨哈,但这样的名字其实看起来并不特别,但是“丰绅殷德”这四个字,单独拆开来,每个字的寓意都是很不错的,四个字连起来的话,寓意就更好了。那么这样的一个名字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爱新觉罗·弘历

实际上丰绅殷德这个名字并不是和珅和冯霁雯取的,而是清高宗赐的。很多人觉得清高宗给和珅的儿子赐名,是因为和珅位高权重,能力非凡,为清高宗的银库做了不小的贡献,实际上,清高宗赐名的时候,和珅还不是后来的和珅。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丰绅殷德出生的时候,和珅还只是一个管库大臣,管理布库,这为和珅后来积累起巨大的财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的和珅一步步往上升,实际上仔细看和珅的一生,就会知道和珅是一个相当努力的人,他是真的凭借实力一步步成为乾隆时期的重臣的。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对和珅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和珅审理了李侍一案,从而得到了清高宗的信任,他自己也因此一年内连升几级,而且这一年还是和珅为官转变的一年,这一年之前,和珅想做一个清廉的官员,但李侍尧一案让和珅尝到了财、权的好处,后来的和珅就开始积累财富、广结党羽甚至排除异己了。

而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中重要的事情,即清高宗欣赏和珅的能力,爱屋及乌,看到和珅五岁的儿子也非常喜欢,遂给他赐名“丰绅殷德”并指为十公主的额驸。《清高宗实录》有载:“乾隆四十五年五月戊戌。谕曰:尚书和珅之子,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待年及岁时,再派结发大臣举行指婚礼。”那么,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

在满语中,丰绅是富裕、福禄的意思,而殷德这两个字在汉语中的含义也是很美好的,其实这个名字就是乾隆给予和珅长子的祝福,祝福他能拥有福禄兴旺之意。

钮祜禄·善保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对和珅的恩宠进入到新的境界,此时的和珅官居“领侍卫内大臣”、“户部尚书”、“理藩院尚书”、“都统”、“翰林院掌院学士”。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和珅已经成为“贪官派”的领袖人员,党羽势力遍及朝野,乃系乾隆朝堂上的第一大势力集团。

和珅此时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领侍卫内大臣”,执掌宫廷宿卫,乃系皇帝近侍武职官员中的最高级别,品秩为正一品;“户部尚书”,品秩为从一品。“理藩院尚书”,品秩从一品。清朝时期的“理藩院尚书”,执掌外交事务,管理蒙古、西藏、回部等少数民族事务,权力巨大。“都统”,清朝八旗最高行政长官,手握兵权,待遇丰厚、地位极高。清朝时候的“翰林院”,聚拢天下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不仅决定着朝廷的舆论方向,更是朝廷官员的培训基地。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和珅,掌管着“进士”的审核权和决定权,乾隆朝晚期的“进士”几乎全部出自“和门”。

为了进一步提高和珅的朝廷地位,彰显自己对和珅的特殊信任和恩宠,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为和珅的嫡长子赐名“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为恩宠的十公主指给了丰绅殷德。

这就是和珅的亲生儿子为何名为“丰绅殷德”的原因所在,如此命名,不但非常正常,而且还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荣耀!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另外一件事,即丰绅殷德的堂兄弟,即和珅弟弟和琳的儿子丰绅宜绵,两人都是出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按理来说,如果丰绅殷德这四个字是清高宗所赐,那么和琳的儿子就不可能用丰绅这两个字,但他却用了,唯一的可能就是清高宗赐名之前,丰绅宜绵这个名字已经取了。

固伦和孝公主

从这里看来,丰绅殷德的原名很可能也是丰绅开头,而殷德这两个字才是清高宗所赐,当然,其寓意确实是祝福丰绅殷德福禄兴旺。而清高宗之所以如此祝福丰绅殷德,自然是因为他让丰绅殷德做了十公主的额驸。

十公主是清高宗六十多岁所生的女儿,也是最小的一个女儿,而且她性格很像清高宗,所以清高宗对这个女儿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很是关爱她,总是想着给她最好的东西,据李朝史料记载,和孝公主在宫中号为“波罗公主”。由于公主最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即使盛怒之时只要一见到公主怒气便解。所以每当清高宗要责罚宦寺时,宫人就会送公主至皇帝处。清高宗曾尝曰:“汝者为皇子,朕必应汝储也。”额驸自然也要选最好的。和珅当时是一个能力出众的臣子,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清高宗提前就预定了和珅的长子,给他赐名,五岁就指为十公主额驸。据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公主幼年时“常呼相为丈人,一日上携主游同乐园之买卖街,和珅时入值在焉。高宗见售估衣者有大红呢夹衣一领,主悦之。上因语主曰:‘可向汝丈人索之。’和因以二十八金买而进之。主呼和为丈人,未知其故。主少时好衣冠作男子状,或因戏为此称耶。”

只不过,清高宗作为父亲,虽然自认为给十公主安排了最好的未来,却不知道他驾崩后,十公主的日子实在好不到哪里去,只因为清高宗一驾崩,嘉庆帝就立刻对和珅出手,查封了和珅的府邸,抄了和珅的家,然后赐和珅自尽,丰绅殷德虽然因其为十公主额驸的身份而躲过了一死,但悲剧却早已埋下。

从前琴瑟和谐的夫妻俩形同陌路,嘉庆帝是十公主的哥哥,丰绅殷德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和十公主好好生活下去,所以他开始破罐子破摔。

四年后,十公主府的长史就告发丰绅殷德三宗罪:演武欲为父报仇、想毒杀公主、国服内生女等。嘉庆帝一气之下将丰绅殷德圈禁在公主府中,不准他外出。

钮祜禄·丰绅殷德

再后来更是眼不见为净,让丰绅殷德到乌里雅苏台的军中任职,这一去就是两年多,丰绅殷德在乌里雅苏台患病,十公主请求让丰绅殷德回京,嘉庆帝准许丰绅殷德回京,但回京不久就去世了,此时为嘉庆十五年(1810年),此后十公主又守寡13年,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薨逝。

实际上,十公主的一生还真就不怎么幸福,她的幸福仅仅维持到嘉庆四年(1799年)的正月,即清高宗驾崩之前,也就是24岁之前是幸福的,24岁之后就开了守寡人生,虽然从24岁到35岁这11年中,丰绅殷德还活着,但夫妻俩已经形同陌路,实际上已经算是守寡了,后期丰绅殷德死了,就是真真正正的守寡了。

更多文章

  • 甄嬛在倚梅园的小像,是留下的一个重要伏笔,雍正从一开始就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倚梅园甄嬛,甄嬛隐藏的细节,甄嬛最难发现的细节

    再后来雍正和甄嬛第一次见面,雍正好巧不巧借的还是果郡王的名号,这不是在推波助澜吗?虽然雍正对甄嬛的特殊对待俘获了甄嬛的心,但是果郡王这个名字却也在他们二人的感情中埋下了种子,他们二人的感情一旦破裂,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当甄嬛因为纯元故衣事件心灰意冷时,果郡王和甄嬛之间爱情的种子就开始发芽长大,成就一段

  • 皇太极迎娶孝庄,真的是与孝庄将母仪天下的“预言”有关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孝庄和皇太极,皇太极娶了孝庄和她姑姑,皇太极为什么不爱孝庄

    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过这样关于孝庄的“占卜预言”么,而皇太极为何要将小他二十一岁的孝庄纳为侧福晋,在这里我就来为大家做一个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庄嫁给皇太极,最初只是为了给自己亲姑姑哲哲做“替补”。早在努尔哈赤尚未正式建立后金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通过“政治联姻”等方式与蒙古科尔沁部落进行结盟

  • 皇太极的成长之路坎坷非常,但他的功绩堪称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功绩有哪些,皇太极能镇住多尔衮吗,皇太极和大玉儿

    关于皇太极大家会发现,虽然他是清朝开国的第一皇帝然而大家会发现单独关于他的艺术作品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孝庄了,多尔衮了捎带这给他带出来的。更有甚者直接就把他给忽略掉了。其实原因很简单,电视剧拍出来是商业性质的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肯定要找一些笔记吸引人的题材。所以皇太极就跟着背锅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皇

  •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可惜海兰珠早逝,他因此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太极一生独宠海兰珠原因,皇太极临终前说出为什么爱海兰珠,海兰珠重生嫁给皇太极

    海兰珠在哥哥吴克善的陪护之下,26岁那年与他成婚。清太宗本就对海兰珠一见倾心,大婚之后,更是一往情深,赐"关睢宫",封为关雎宫宸妃。"关雎宫"是清太宗在沈阳故宫中所谓"崇德五宫" 之一。宫名来源于《诗经》中的佳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他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是对她贤惠

  • 皇太极欲将侄女许配给蒙古王爷,遭拒后,将侄女一家搞得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王爷,最有性格的莫过于阿巴泰。 阿巴泰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比清太宗皇太极年长了三岁,皇太极得管他叫七兄。阿巴泰长得相貌凶恶,膀大腰圆,打仗异常悍勇。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阿巴泰第一次上战场。当时,他率千余骑兵讨伐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长驱千里,仍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敌人

  • 皇太极把此女嫁给一王爷,王爷不要,皇太极自己迎娶了,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最爱的三个女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沈阳故宫皇太极迎娶海兰珠

    (影视中的娜木钟) 娜木钟本是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的女儿,自幼聪慧美貌,很得额齐格诺颜的宠爱。 娜木钟到了婚嫁之龄,额齐格诺颜将她许配给了当时最有实力和威望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成为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首——多罗大福晋,并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 后来,努尔哈赤通过不断与蒙古各部落联姻的方

  • 皇太极为何将国号“金”,改为“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极改国号,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对吗,皇太极哪一年改的国号

    努尔哈赤最初的想法是给先祖报仇(祖父和父亲被明朝误杀),统一女真各部,弄个藩镇割据就差不多了。 原来的女真人被大辽狠狠摩擦过,“辽”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努尔哈赤叫自己的汗国为“金”,表示比铁好使,女真人听名字也更愿意服从于他。 ▲皇太极画像 但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着实干得不错。很多契丹

  • 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喜欢海兰珠,而不是哲哲和大玉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哲哲质问皇太极为何喜欢海兰珠,为什么皇太极爱海兰珠不爱玉儿,海兰珠和哲哲对话视频

    首先得从皇太极的上半生说起,皇太极上半生实在是太苦闷了,几乎没有享受过什么温情,早年的时候征战沙场几乎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后来又是为了自己的帝位、大清的天下征战不休,以前的婚姻都是政治上的结合,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而这个时候宸妃出现了,她和别的女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先考虑到利益,而她对他则是很单纯

  • 百年前英国人拍下的慈禧葬礼现场:场面壮观非常而且诡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慈禧去世前几年就开始筹划着死后要建立一座地下皇宫,她就命令朝廷花费大量的资金去建造陵墓,古代人也是特别迷信,所以慈禧觉得自己生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女王,死后也必须享受更好的待遇,她当年让朝廷建造的陵墓也是非常壮观,陵墓里面有很多金银珠宝陪葬,而她嘴里还含着一颗稀世夜明珠,并且她下令在她死后,葬礼

  • 百年前清朝老照片,第四张川岛芳子眉眼清秀,最后一张实属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川岛 芳子,27张晚清罕见老照片,清朝15张老照片

    1901年,昆明巨商王炽三女儿的美照,少女的装束十分的清新脱俗,容颜清秀,只是三寸金莲看着都疼。 百年前清朝的两位士兵,拍摄于四川,照片中的两人服饰极为亮眼,帽子更是增添一抹喜感。 百年前中国制造的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这也是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所以清朝时中国也可以制造复杂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