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留下的粮食 又被唐朝吃了五十年?是真是假?

隋朝留下的粮食 又被唐朝吃了五十年?是真是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627 更新时间:2024/1/16 20:19:20

言下之意,唐朝承受了隋朝的恩惠,才有了闻名千古的大唐盛世。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我们首先来看这种说法的原始出处。

第一个出处是:贞观十一年,即637年,给事中马周给唐太宗李世民说:

“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则世充、李密未能必聚大众。但贮积者固是有国之常事,要当人有余力而后收之,岂人劳而强敛之?更以资寇,积之无益也。”

其中“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让许多人解读成隋朝的粮食一直吃到贞观十一年还没吃完。在这种说法里,隋朝的粮食被唐朝吃了20年(618年——637年)。

第二个出处是:贞观二年,即628年,唐太宗李世民对黄门侍郎王珪所说: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这可是唐太宗李世民金口玉牙,自己说出来的:隋朝积累的粮食能够供养五六十年。隋朝灭亡了,紧接着就是唐朝。你看,这不正好供养了唐朝50年?

这两个出处都是真的,有问题的是后人对这两段史料的解读。

在第一个出处里面,给事中马周说的并不是粮食。西京府库里,储存的是财帛。这些财帛也不是隋朝留下来的,而是唐高祖李渊省吃俭用加创收换来的。

《新唐书》记载,李渊定都长安后,将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奖励功臣了,担心之后国用会不足。这时候,少府监刘义节献了一个计策:

“今义师数十万并在长安,樵贵而布帛贱。若伐街衢及苑中之树为樵,以易布帛,岁取数万匹,立可致也。又藏内缯绢疋,皆有馀轴之使申裁取剩物以供杂费动盈十馀万段矣。”

李渊觉得很有道理,便采用了。由此可见,西京府库之中的财帛是李渊辛辛苦苦赚来的,跟隋朝皇帝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在第二个出处里面,李世民的确提到了隋朝积累大量粮食的事情。这话不假,隋朝特别喜欢存储粮食,史书不乏仓库堆不下了,堆在外面烂了的记录。甚至发生天灾人祸时,隋朝统治者都不愿意将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狠心地让灾民自己找粮食吃。然而,这些隋朝粮食并没有落到唐朝手里。

隋朝末年,各地义军风起云涌。这些隋朝粮食早就被各地义军瓜分得干干净净。

下面是一组隋末义军打开粮仓,赈济民众的记载:

“义宁元年六月,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

“密遣世绩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会元宝藏、郝孝德、李文相及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馀万。”

“八月,己巳,渊如蒲津;庚午,自临晋济渭,至永丰仓劳军,开仓赈饥民。”

“(罗艺)乃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廪以赈贫乏,境内咸悦。”

“(刘武周)于是开仓以赈饥民,驰檄境内属城,皆下之,收兵得万馀人。”

“会郡中大饥,子和(郭子和)潜结敢死士十八人攻郡门,执郡丞王才,数以不恤百姓,斩之,开仓赈施。自称永乐王,改元丑平。”

“举(薛举)与其子仁果及同党十三人,于座劫瑗发兵,囚郡县官,开仓赈施。自称西秦霸王,改元秦兴。”

......

隋朝经过隋炀帝杨广的不断折腾,到了大业十二年(616年),就已经出现了“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的情况。再经过李渊、李密、罗艺、刘武周、郭子和、薛举等人开仓放粮(有的如李渊、李密等还多次开仓放粮),哪里还有什么存储的粮食供唐朝使用?

1971年,考古专家在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发掘了一座建造于隋朝的仓库——含嘉仓,其中,光是160号窖就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许多人据此证明,隋朝粮食充足。

其实,含嘉仓虽然建造于隋朝初期,可由于工程量巨大,直到隋朝灭亡,都还没有完工,自然就没有储存粮食。唐朝建立后,李世民继续修建含嘉仓,终于将其建成。到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含嘉仓已经存储了583万石粮食,占全国存储粮食的近一半,号称“天下第一粮仓”。

依然没有隋朝什么事儿。

最后,从粮食的存储时限来看,隋朝粮食也不可能供养唐朝50年。

粮食是一种有机物,有一定的存储时限。如今,利用现代技术存储粮食,在合适的条件下,稻谷、高粱等能保存5年——10年。大豆能保存3年——7年。小麦一般保存2年——4年。玉米能保存2年——3年。没有一种粮食能存储20年以上,更何况50年。

难道隋朝有比现代技术还先进的“黑科技”?并没有那回事。《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一》记载得清清楚楚:

“于洛、相、幽、徐、齐、并、秦、蒲州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着于令。”

你看,最易于存储的粟,存储期限也只有9年。

话说回来,隋朝没有给唐朝留下什么粮食,唐朝的强盛也不是因为粮食多。就如李世民所总结的那样:“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唯在百姓苦乐。”

只要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国家并没有存储多少粮食,照样可以长治久安。

【参考资料:《贞观政要》《新唐书》《隋书食货志》《旧唐书》等】

更多文章

  • 清高宗为提高和珅的地位亲自给其长子赐名丰绅殷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和珅他儿子为啥叫丰绅殷德,乾隆王朝和珅第一次升官

    丰绅殷德,权臣和珅的嫡长子,乾隆帝最为恩宠的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十公主)的丈夫。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和珅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会叫“丰绅殷德”呢?首先,不管是“和珅”,还是“丰绅殷德”都只是人家的“名字”,而非“姓名”。《清史稿·列传一百六》对和珅有着这样的记载:“和珅,字致斋,钮祜禄

  • 甄嬛在倚梅园的小像,是留下的一个重要伏笔,雍正从一开始就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倚梅园甄嬛,甄嬛隐藏的细节,甄嬛最难发现的细节

    再后来雍正和甄嬛第一次见面,雍正好巧不巧借的还是果郡王的名号,这不是在推波助澜吗?虽然雍正对甄嬛的特殊对待俘获了甄嬛的心,但是果郡王这个名字却也在他们二人的感情中埋下了种子,他们二人的感情一旦破裂,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当甄嬛因为纯元故衣事件心灰意冷时,果郡王和甄嬛之间爱情的种子就开始发芽长大,成就一段

  • 皇太极迎娶孝庄,真的是与孝庄将母仪天下的“预言”有关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孝庄和皇太极,皇太极娶了孝庄和她姑姑,皇太极为什么不爱孝庄

    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过这样关于孝庄的“占卜预言”么,而皇太极为何要将小他二十一岁的孝庄纳为侧福晋,在这里我就来为大家做一个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庄嫁给皇太极,最初只是为了给自己亲姑姑哲哲做“替补”。早在努尔哈赤尚未正式建立后金政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通过“政治联姻”等方式与蒙古科尔沁部落进行结盟

  • 皇太极的成长之路坎坷非常,但他的功绩堪称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功绩有哪些,皇太极能镇住多尔衮吗,皇太极和大玉儿

    关于皇太极大家会发现,虽然他是清朝开国的第一皇帝然而大家会发现单独关于他的艺术作品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孝庄了,多尔衮了捎带这给他带出来的。更有甚者直接就把他给忽略掉了。其实原因很简单,电视剧拍出来是商业性质的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肯定要找一些笔记吸引人的题材。所以皇太极就跟着背锅了。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皇

  • 皇太极独宠海兰珠,可惜海兰珠早逝,他因此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太极一生独宠海兰珠原因,皇太极临终前说出为什么爱海兰珠,海兰珠重生嫁给皇太极

    海兰珠在哥哥吴克善的陪护之下,26岁那年与他成婚。清太宗本就对海兰珠一见倾心,大婚之后,更是一往情深,赐"关睢宫",封为关雎宫宸妃。"关雎宫"是清太宗在沈阳故宫中所谓"崇德五宫" 之一。宫名来源于《诗经》中的佳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他对海兰珠姣好容貌的赞美,是对她贤惠

  • 皇太极欲将侄女许配给蒙古王爷,遭拒后,将侄女一家搞得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王爷,最有性格的莫过于阿巴泰。 阿巴泰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比清太宗皇太极年长了三岁,皇太极得管他叫七兄。阿巴泰长得相貌凶恶,膀大腰圆,打仗异常悍勇。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阿巴泰第一次上战场。当时,他率千余骑兵讨伐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长驱千里,仍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溃敌人

  • 皇太极把此女嫁给一王爷,王爷不要,皇太极自己迎娶了,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最爱的三个女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沈阳故宫皇太极迎娶海兰珠

    (影视中的娜木钟) 娜木钟本是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的女儿,自幼聪慧美貌,很得额齐格诺颜的宠爱。 娜木钟到了婚嫁之龄,额齐格诺颜将她许配给了当时最有实力和威望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成为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之首——多罗大福晋,并统管阿纥土门万户斡耳朵。 后来,努尔哈赤通过不断与蒙古各部落联姻的方

  • 皇太极为何将国号“金”,改为“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太极改国号,皇太极在北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对吗,皇太极哪一年改的国号

    努尔哈赤最初的想法是给先祖报仇(祖父和父亲被明朝误杀),统一女真各部,弄个藩镇割据就差不多了。 原来的女真人被大辽狠狠摩擦过,“辽”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努尔哈赤叫自己的汗国为“金”,表示比铁好使,女真人听名字也更愿意服从于他。 ▲皇太极画像 但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着实干得不错。很多契丹

  • 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喜欢海兰珠,而不是哲哲和大玉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哲哲质问皇太极为何喜欢海兰珠,为什么皇太极爱海兰珠不爱玉儿,海兰珠和哲哲对话视频

    首先得从皇太极的上半生说起,皇太极上半生实在是太苦闷了,几乎没有享受过什么温情,早年的时候征战沙场几乎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后来又是为了自己的帝位、大清的天下征战不休,以前的婚姻都是政治上的结合,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而这个时候宸妃出现了,她和别的女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先考虑到利益,而她对他则是很单纯

  • 百年前英国人拍下的慈禧葬礼现场:场面壮观非常而且诡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慈禧去世前几年就开始筹划着死后要建立一座地下皇宫,她就命令朝廷花费大量的资金去建造陵墓,古代人也是特别迷信,所以慈禧觉得自己生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女王,死后也必须享受更好的待遇,她当年让朝廷建造的陵墓也是非常壮观,陵墓里面有很多金银珠宝陪葬,而她嘴里还含着一颗稀世夜明珠,并且她下令在她死后,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