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最后的风骨李膺,独汉以强亡的序曲,因他而始

汉朝最后的风骨李膺,独汉以强亡的序曲,因他而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3 更新时间:2023/12/18 11:48:24

历史就如乐章,自有其规律,朝代轮转的时代,兴衰皆无常,而最为可惜的,当属汉唐故事。

汉朝之所以灭亡,史籍常将其归咎于恒灵二帝。

事实却也如此,汉恒帝,虽然少年老成,用十三年隐忍阴死了权臣梁翼,但当政之后的所作所为,却完全没有隐忍时候的英明神武。

(少年老成也无用)

他的存在,让汉朝朝着灭亡道路,迅速前行,无怪乎当时的人无奈谈及汉朝官员时,最常说的是: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秀才都是没文化的,至于孝廉,那更是不肖子孙居多。

这样的人,一个个窃据高位,成了官僚,这国家能好才是有鬼了。

污秽之途,也有清流,任何朝即便到了最后,依旧会有坚持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

今日主题说风骨,李膺就当之无愧是大汉朝最后的风骨。

按照史书的记载,这李膺算正儿八经的读书士子,生性刚正不阿,行事果敢刚毅。

所到之处,贪官见愁,宦官见怂,算那时候一等一的狠角色。

(天下楷模)

狠到啥程度!

他去了青州为官,下面的郡县长官看见了一个个丢官弃印,深怕被清算。

他去往边塞掌军,时不时侵扰大汉的鲜卑人,看见了闻风丧胆,直接遁走。

即便面对权倾天下的大宦官中常侍张让,李膺依旧不假颜色,直接让胡作非为的张让弟弟张朔闻风而逃。

李膺得知之后,依旧不依不挠,抓了张朔之后,问清罪证,就直接将这个中常侍张让弟弟见了阎王。

连带着,也让汉恒帝,深切认知了李膺的倔强和风骨。

史籍记载,这件事之后,大大小小的宦官们,面对李膺,一个个都老实窝在宫殿中,连门都不敢出。

惹得汉恒帝好奇,问询后得到的答案,让恒帝哭笑不得:害怕李校尉。

朝堂乌烟瘴气时刻,出了李膺这样的清流,顿时让他成了时代标杆,也让无数人崇拜不已。

李膺的名气越来越大,进而在口口相传中,成了天下楷模。

一般而言,报得大名,当了楷模的人,难免会有人忌恨,进而出现事故。

这不,成了楷模的李膺也是如此。

(宦官)

公元166年,李膺在抓捕河南术士张成,后得罪了宦官集团,悍然将张成处死,也让官宦集团深恨李膺。

早就积累的怨恨,让宦官们开始同心协力告状。

日日说,夜夜告,一来二去,汉恒帝怒了,欺负我的人,你真以为自己是风骨、楷模、标杆就敢为所欲为吗?

于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动乱,因李膺的正义举措开始了。

拒不执行调查,诬陷李膺的陈蕃被罢免,文官偷偷下课,让李膺失去了仰仗,悲催的下狱。

汉末最后的风骨,在监狱唱起了铁窗泪。

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无数士子贤才开始奔走呼号,营救李膺。

这群人也纷纷受到牵连,数百人因此入狱,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汉献帝也是背锅侠)

如果不是汉恒帝大赦天下,李膺估计性命难保。

但出狱仅一年之后,李膺又遭殃了。

公元167年,汉恒帝去世,汉灵帝继位,帝王轮转,朝堂权利也要重塑。

窦太后临朝,外戚联合陈蕃共同执政打击宦官集团,却在斗争中失败,宦官成了朝堂主角。

眼看宦官一个个身居高位,胡作非为,李膺还有无数有识之士怒了。

公元169年,士人们的联合反对,让宦官集团愤恨进而报复,无数如李膺、杜密、范滂这样的名士,全部下狱唱铁窗泪。

这次党锢之祸牵连更广,七百多名人下狱,一百多被人冤死狱中,引发了严重的后果,也唱响了汉朝覆灭的序曲。

士人闹事,皆因为对汉朝还有一丁点希望,当他们眼中最后的希望,在轮番打击之后,彻底消失之后,失去了文人士子的支持,汉朝哪还有存续的根基?

(混战的三国)

他们代表的即是天下读书人的意志,也是背后世家大族的意志。

专横,暴力对待这两类人,无疑是取死之道,一个引线就足以引爆整个王朝。

随后不久,黄巾之乱来了,然后的然后,大家都知道了.........

至于李膺,也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不愿逃亡,坚守节操,最后被拷打而死,妻子被流放,用生命践行了心中的忠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徽宗有34个女儿 靖康之变后她们下落如何?大多命运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徽宗死得最惨的女儿,宋徽宗的第二个女儿,宋徽宗的5个孩子

    如宋徽宗的34个女儿。宋徽宗,一个有着艺术家风范的皇帝,中国历朝历代中唯一一个在书法和绘画上都能自成一家的皇帝。他亲笔所绘的工笔花鸟画《写生珍禽图》,2009年5月29日在北京保利拍出6171.2万元的天价,创造了中国国画作品拍卖的新纪录。艺术家多风流,宋徽宗也不例外。他光是皇后,就先后立了5位。贵

  • 李自成主动求和 崇祯帝断然拒绝 错失明朝最后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644年春,李自成大军压境。京师朝野震动,君臣束手无策。3月15日,北京西北门户居庸关守军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李自成军队长驱直入。3月16日,农民军穿过昌平,抵达沙河。3月17日,农民军开始攻打西直门。3月17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打开广宁门,迎接农民军入城。广宁门是各省陆路进京的必

  • 梁山上唯一一位可能当上皇帝的人:出身贵族,宋江却成唯一阻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江死后皇帝的感受,宋江与皇帝第一次见面,历史上的宋江传奇人物

    《水浒传》的背景是宋朝,当初,赵匡胤陈桥兵变,带着部队从后周皇帝手里夺来皇位,其实是用比较和平的方式进行的,毕竟,大宋必须奉后周为正统,才能够解释清楚自己的正统。赵匡胤稳定大局的手段,也必须涉及到如何处置后周皇室子孙,如果妥善处置,就可以体现赵匡胤的仁慈以及笼络民心,因此,后周的柴家子孙持有着赵匡胤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聪明能干的四子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为啥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朱棣谈朱元璋

    朱标温文儒雅,慈仁殷勤,对兄弟十分友爱,在诸王中威信颇高。朱元璋对他给予厚望,完全是当作接班人在培养,还送给他“仁”、“明”、“勤”、“断”四个字,让他帮助自己处理政事。但是,朱标命运不济,年仅37岁就因病去世。朱棣的军事政治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在军事上,他是少数敢于在马背上杀敌、酷爱行军作战的皇子

  • 赵匡胤怒斥白起:凶徒配享武庙?大宋战力直线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匡胤白起图片,赵匡胤去武庙祭拜白起,赵匡胤和白起是什么关系

    从一介小兵积功而成武安侯秦军统率,除魏冉的倾力扶持之外,这才情和谋略也是一等一的。秦帝国能一统天下,没有白起无疑是个伪命题。破赵、残韩、侵楚、败魏,除了遥远的齐燕,战国七雄四个都是被白起给打残的。特别是赵国,更是被白起打的苦不堪言,长平之战40万赵军殒命,弄的邯郸城人人带孝,家家举缟,哭声一片,闻白

  • 朱元璋每次打仗前,都要将战士们的妻子召集起来,用途却让人厌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达妻子被朱元璋打死,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

    提要:在古代的军队之中,虎符是调动军队的直接凭证,一般都是由统治者和指挥者各一半虎符,战时再合二为一调动军队。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虎符的存在已经不足以满足于统治者对军队的绝对控制意愿了,比如说宋太祖赵匡胤,不就带着军队发动陈桥兵变,倒戈一击篡位登基了吗?所以,为了能够将军队的控制权牢牢地把握在自

  • 武松怎么从问题少年变成打虎英雄?受宋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松为什么敢顶撞宋江,武松喝酒打虎李白喝多会作诗,武松景阳冈打虎概括

    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哥哥武大郎抚养长大。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武松年轻气盛,脾气暴躁,行事鲁莽,经常在清河县与人打架,惹是生非,甚至还吃上了官司,连累武大郎替他“擦屁股”。就如武大郎埋怨的那样:“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武松

  • 明朝一起真实的偷情案件,惊动大理寺,让后人引以为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十大迷案故事,明朝主仆有染案,明朝婆媳大案纪实

    事情发生在明朝英宗在位时期,即公元1464年的某月某日,在湖广某卫所居住区。有道是,晴空万里日,金风送爽时。事件的女主人公张氏把刚刚洗好的绣花鞋拿了出来,由于昨天是阴天没有晒干,于是就想趁着好天气把绣花鞋晒干,过几天还好穿。张氏把绣花鞋晾在院子里。但等到午后张氏来收鞋的时候,发现两只鞋竟然不翼而飞了

  • 宋高宗忽悠没文化的大臣 免死金牌多写八字 终将他们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高宗12道金牌,宋高宗为什么发十二道金牌,宋高宗最厉害的八字

    我们知道,南宋偏安于江南一带后,共传5世9帝,享国153年。比之北宋,也只少了14年。南宋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比北宋有过之而无不及,被学者视为中国封建历史王朝中的又一个高峰。鲜有人知的是,南宋刚刚建立,就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差点玩完。那是在1127年10月,在金国军队的步步紧逼后,南宋小朝廷

  • 为什么相比汉朝和唐朝,明朝在北边的领土总是少那么一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明朝汉朝哪个强大,汉朝唐朝和明朝哪个时期面积大,明朝与汉朝有关系吗

    还有汉朝也是一样,看下图,大汉王朝鼎盛时期(汉武帝时期)版图也是非常之大。唐朝之后,宋朝没有统一全国(但统一了大部分),之后经过短暂的元朝外又是一个大一统的明朝,明朝的疆域是什么样的呢?如下图。一般把明宣宗(1425-1435年在位)前期作为明朝鼎盛时期,上图就是宣宗时期的明朝版图,但看图我们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