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清宫:命苦皇帝咸丰,31岁暴毙,只因逃亡途中做的这四件事

揭秘清宫:命苦皇帝咸丰,31岁暴毙,只因逃亡途中做的这四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4/1/25 6:01:17

咸丰皇帝

宗勤于政事,万几之暇,颇耽逸乐,心弗善焉——刘体仁

在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漫长封建帝制社会中,直至清朝一代,皇权势力膨胀至巅峰。在这种制度下的社会运行,很大程度上维系在皇帝一人身上,乃至于左右天下大势。可皇帝虽地位尊崇,却历来也属于高危职业,纵观上下两千年,能够寿终正寝的皇帝寥寥无几,反倒是非正常死亡的现状屡屡频发。终清朝历代皇帝,寿命也逐渐绵长,康熙乾隆更是出了名的长寿皇帝,可逐渐过渡到清朝中晚期,历任皇帝的寿命却愈短。最为著名的便是咸丰皇帝了,年仅31岁便崩殂而亡,可这其中也不免咸丰帝本人在逃亡热河之后,时常沉溺于四件事情,逐渐搞垮了身体。

出了名的命苦皇帝

到咸丰一朝,清朝已然传位九代。咸丰皇帝本人乃是清宣宗道光帝四子,也是嫡子,本人名讳:爱新觉罗·奕詝,“咸丰”则是他在位时期的年号。尽管在史家评价上,对其人的评价褒贬不一,可无可否认的是,咸丰本人则是清朝最后一位掌控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在位期间,他也曾勤于政事,针对朝政弊病进行改革,可人算终究不敌天数。

dao

咸丰帝也是出了名的命苦皇帝,在位期间内忧外患犹如雨后春笋,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使得他焦头烂额;后有西方列强攻入北京,使得江山社稷危亡;更为致命的是,本想励精图治的咸丰帝碰到了,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制度的没落局势。有心进取,而无力回天啊。

国都沦亡、移驾热河

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在外交内困的状况之下,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仓促间难以应对当下的局势,只得以“木兰秋狝”为说辞借口,从圆明园移驾热河暂避外国侵略者的锋芒,这也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腹心之处,直接暴露在了英联军的刺刀之下,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可当时已经逃往避暑山庄的咸丰帝可来不及想那么多,国都沦亡、军事惨败、祖宗社稷无异于倾覆,这让心存图治的咸丰皇帝遭受到了莫大的打击,自此对朝政事务变得心灰意冷。逐渐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来蒙蔽内心的苦闷与惶恐之戚。可在这样的心理回避当中,逐渐造成了咸丰帝身体状态每况愈下。

老热河

正史典籍当中是这样描绘咸丰帝的死亡的:“文宗咯疾大作,令取鹿以供,仓卒不可得,遂崩。”

从史书记载当中不难判断,咸丰帝之所以英年早逝,究其根本还是源于身体状况太差,再加上他本人是早产儿,更要注重身体状况的保养了,可偏偏咸丰皇帝有三个坏习惯,加速了他的死亡进程,使其人早殂而亡。

看戏听曲、饮酒必醉

作为皇帝每日处理政事本就辛劳,偶有兴趣爱好也无伤大雅,咸丰皇帝也不例外,在热河避暑山庄暂居的一段时间内,也不忘陶冶自己的情操、培育兴趣,钟爱于长时间的看戏听曲。每日处理完奏折政事之后,专门有一个戏班子在外恭候皇帝莅临。当然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娱乐消遣,咸丰帝本人可是专业的戏曲爱好者,痴迷程度惊人。一天到晚戏班子轮番表演,在上午表演名为“花唱”,在下午演奏名为:“清唱”。本该注意作息规律的他逐渐耽于娱乐之中,意志也逐渐消沉。

听戏之余,咸丰帝是转移了一定的注意力,使得自己不再郁闷国事,可在闲暇之余还是会想起让他愁绪万千的政务。因而他更为喜酒,史载其人酒瘾极大,每日必饮,直至大醉方休为止。面对繁复的政务要处理本就劳心伤神,娱乐之余也在逐渐消耗意志力,更不要说再加上不良的嗜酒癖好,就是一个体力健硕的正常人也无法承受。

排忧解难喝酒随起到一时麻痹的作用,可终究治标不治本。酒醉之后的咸丰帝更为不堪,史书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咸丰帝不仅仅嗜酒,而且喝醉了还要大发雷霆,也就是寻常说的酒品不好。醉酒后的咸丰帝不仅会怒火波及近侍宫人、更有甚者还要杀人泄愤,事后后悔又转头重赏近侍。长久以酒精麻痹精神和肉体,无端的大动肝火,也不断的在损耗着咸丰帝的身体基础。

益寿如意膏和帷帐之事

清朝一代真正的转折点还是要在道光时期,当时英国人走私向中国输送大量的毒物鸦片,侵害我中国子民身体乃至于精神,之后因鸦片一物,引起了著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再往后便是中国近代的转折点,中英之间所爆发的战争了,这一战彻彻底底的暴露出了清朝统治下的国力孱弱,也使得国民利益的大块丧失,鸦片作为毒品彻底流向了民间,回顾起来甚是叫人心痛愤慨,道光帝也严禁鸦片的流通与使用。

可到咸丰皇帝这一代,不仅公然违背祖训,还掩耳盗铃的为鸦片取了一个叫做“益寿如意膏”的称谓。恰恰相反的是,沾染上鸦片之后的恶性没有使得咸丰帝延年益寿,反倒使其精神日渐萎靡,面黄肌瘦,身体状况一度崩溃。

之前的三个原因若是外力因素,严重的影响了咸丰帝的健康水平,损耗了身体根基的话。那么第四件耽于女色帷帐之事,则从内部上,彻底耗尽了咸丰帝的精力。细论清代列帝后宫嫔妃数目整体是少于其他朝代的,可咸丰皇帝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后宫妃嫔充盈,还从全国各地收罗来了众多的宫女佳人,极尽放纵自己的欲望,毫无节制,过度的沉迷酒色、娱乐、鸦片,使得本该年富力强的咸丰帝却时常感到四肢绵软无力、头晕眼花无神,连处理朝政之事业逐渐力不从心,只得靠懿贵妃协助。有此习好,焉能不败呢?

空有抱负的一代“明君”

归根结底,咸丰帝前期虽然也有锐意改革,清除弊病的心志,可无奈自身状况本就禁不住太多的劳损,其人无所不以其极的过分沉溺无益之事,鸦片酒瘾掏空了本就孱弱的身体,白日看戏听曲、夜晚耽于帷帐之事,过度透支着自身的健康潜能。使得本心存大志进取的咸丰帝,终年三十一岁便暴殂于人世,仓促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后人治理。

更多文章

  • 她也是皇帝继后,却受尽宠爱葬入帝陵,儿子当皇帝,儿媳是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儿媳,慈禧是哪位皇帝的皇后,慈禧真的活活把自己的儿媳摔死吗

    她就是道光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她的父亲当时是清朝苏州的驻防将军,是咸丰帝生母,也就是慈禧太后的婆婆,虽然孝全成皇后是继后,可是不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备受道光帝宠爱。钮祜禄氏聪慧灵秀、美貌娴雅,因为钮祜禄氏的父亲在苏州驻防,因此幼时的钮祜禄氏跟随

  • 朱三太子成为民间反清的旗号,吴三桂造反时也曾利用此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吴三桂如果反清成功谁会登位,吴三桂为何起兵反清,朱三太子和吴三桂一起谋反了吗

    其实,清朝初年,民间不断爆发“反清”起义,与大清王朝早期的政策特别是多尔衮时期的政策密不可分,特别是多尔衮颁布的“剃发令”、“圈地令”、“逃人法”、“屠城令”等弊政,造成了上至地主士大夫阶层,下至平民百姓的一直不满,再加上清朝初年对于明朝官员的全盘接收造成了明末的腐败政治局面非但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

  • 姬辟方是周懿王叔叔,姬燮是周懿王之子!为何姬辟方成功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孝王姬辟方简介,姬燮在位多少年,周懿王死后谁继位

    从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到周懿王,西周一共历经六代,都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但周懿王去世之后,继承制度上却出现了重大变化。周懿王叔叔叫姬辟方,嫡长子叫姬燮,按照周礼应当是姬燮继位,但实际上却是姬辟方成了西周天子,这是西周第一次违背“嫡长子继承制”。问题在于,周懿王大约生活在公元前937年—前892年,处

  • 他的儿子是商朝镇国武成王,他为何还要去做一个守关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朝武成王的下场,商朝武成王是哪里人,镇国武成王的后代

    封神演义从一开始,黄飞虎便是作为商朝的镇国武成王而粉墨登场。商朝一文一武,这武,说的便是黄飞虎。黄飞虎一门七世忠良,忠心为商。如果不是后来妲己为了陷害黄飞虎而演了一出逼良为娼的闹剧,只怕黄飞虎还在忠心的为商朝做事。假如没有黄飞虎反商,我们根本不会发现黄家还有一个老爷子黄滚待在界牌关坐边关守将。黄飞虎

  • 西周灭亡后楚武王、管仲和孔子均思考过其灭亡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申国联合犬戎、鄫人灭了西周,这让崤山以东各幸存诸侯国开始对西周覆灭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最先对西周覆灭进行成功反思的人,是楚人熊通。熊通意识到,西周覆灭的根因在于分封制:周王室因为常年分封,导致自身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因此,熊通杀死侄儿成功篡位之后,为弥补分封制缺陷,就

  • 周厉王强硬实施专利扩大中央集权引发诸侯不满,但却取得巨大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厉王墓,历史评价周厉王,周厉王的治国之道

    传统史籍中,因为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做法,引发了著名的“国人暴动”,所以一直以来周厉王都被认作是暴君、贪君。《逸周书·谥法》:“致戮无辜曰厉。”以传统史籍而言,周厉王致戮无辜的行为,就在请卫巫监谤时,“以告则杀之。”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地下考古文物的发掘,人们对于周厉王有了全新的认识。周厉王为

  • 搜神故事:灵异现象频频出现,在商纣王和周幽王亡国前,民间早有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商纣王在位的时候,发生过大乌龟身上长毛,兔子头上长角的怪事,因此后世认为乌龟长毛,兔子长角,是即将发生战争的预兆。周宣王三十二年,有马变成狐狸的怪事发生,同年,西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出生。因此,马化狐被认为是诞生亡国之君的征兆。小评:商周时代的异象,大多都停留在动物变异的范围之内。乌龟长毛和兔子长角是

  • 甲骨文:千年前祖先留下的珍贵史料,文明的见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出土的甲骨文有何史料价值,甲骨文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史料,甲骨文汉字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专指商代晚期各个诸侯王所遗留的"卜辞"。如今,随着甲骨残片的数量增加和甲骨文意的释读,这种说法已被学界所否定。甲骨文见证了商朝历史的兴衰荣辱,是商代的文化产物。虽然来自河南贾湖村的"刻符文字"早于殷商契文4000多年,但殷商甲骨文无疑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然而,

  • 周朝明确宗法制并兴灭继绝故可存世长久,但东周已政不出王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王畿简介,周朝的政治制度图解,周朝制度

    概括地说,周朝延续时间长,一是它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它有可能“长”;二是它所确定的制度,对这个“长”有重要作用。但是严格说来,周朝,也就是武王伐纣到平王东迁的西周这几百年时间,二百多年吧,还算可以。东周,尽管还算周朝,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这和汉献帝在位还算东汉,但其实是三国的局面一样了。中国考古界的

  • 河南出土3000千年前古墓,商代女战神震惊世人,她竟然姓“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河南出土商朝古墓图片,河南古墓考古图,河南商代大墓出土视频

    国家文明上下五千年,有不少的历史都埋没在岁月的长河中,现代的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古籍文学去了解和发掘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古去还原历史的真相,更是发现更多人们还不了解的历史事实。随着新国家成立之后,国家的考古学发展的极为迅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考古学家,也为我们揭秘了更多的历史迷题。一说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