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灭亡后楚武王、管仲和孔子均思考过其灭亡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西周灭亡后楚武王、管仲和孔子均思考过其灭亡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47 更新时间:2024/3/29 22:17:50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申国联合犬戎、鄫人灭了西周,这让崤山以东各幸存诸侯国开始对西周覆灭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

最先对西周覆灭进行成功反思的人,是楚人熊通。

熊通意识到,西周覆灭的根因在于分封制:周王室因为常年分封,导致自身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因此,熊通杀死侄儿成功篡位之后,为弥补分封制缺陷,就创立了县制。在消灭权国后,楚武王将权国改成了权县。县制的诞生,对后世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这意味着两千年封建中央集权苍天大树的第一颗种子已经发芽,开始茁壮成长。楚国县尹由国君任命,不称职、战死、或被俘,国君随时可改命其他人来接替。所以,权县首任县尹斗缗造反,楚武王将他杀了,改任阎敖;阎敖在巴国入侵时私逃,又被楚文王杀死。对比分封制下的封建领主,县制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的控制。

此后,楚国不断对外扩张,不断灭国为县,使得楚国实力在东周首屈一指。到楚灵王之时,他曾骄傲地夸耀楚国实力:“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

从楚武王时起,楚国历任国君先后吞并了不下二三十个诸侯国,其中实力与陈、蔡、东西不羹不相上下的诸侯国,不在少数。这些诸侯国被灭为楚县后,为楚国提供了大量兵源及赋税。以楚灵王之说,当时楚国实力达到万乘是丝毫都不夸张的。

楚灵王

楚灵王之时,东周另一“超级大国”晋国顶多也不过才五六千乘的军力。况且,晋国因为对分封制改革不彻底,军队大多控制在卿士手里,公室能直接控制的兵力少之又少。

与晋国相比,就可看出楚国县制的强大威力!

下一个对西周覆灭原因进行反思之人,是管仲

管仲是周穆王之后,王族的出身让他对西周从兴到衰的历程了解得比常人更深。身为没落王族之后,他无力去改变西周分封制,但他却意识到一点:周王室之所以会走向衰落,是因为经济基础太过薄弱。

因此,管仲认为要想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让国家经济命脉控制在公室之手。为此,他提出了“削山为铜,煮海为盐”的思想:即由公室垄断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以此来获取垄断利润。《管子·海王》中如此描述他的“官山海”思想:“靠大海资源立业的国家,要征税于盐。成年男子一个月吃盐近五升,成年女子近三升半,幼童近二升半。盐一百升为一釜,如果把盐价每升提高半钱,一釜就可收入五十钱;每升提高一钱,一釜就可收入百钱。万乘大国,人口约数千万;如此算来,每天就可收入二百万,一个月可达六千万!现在收税于盐,即便是百倍归于君主,百姓也无法逃避,这就是理财之法。”

管仲“官山海”思想,是利用国家强大的暴力机器,来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的垄断经营,从而获取到垄断利润。这一思想,为后世封建政权维持中央集权,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孔丘

第三位对西周覆灭进行深入反思之人,却是孔夫子。

作为生活在礼崩乐坏时代里的普通士人,孔夫子无力去改变任何西周遗留制度。相反,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春秋的乱局,是当时人都违背了“周道”。因此,他的反思结果就是要复古,恢复“周礼”,让整个东周重新恢复秩序。

春秋乱世之际,孔夫子所提倡的“礼、义、仁、信”往往得不到掌权者喜欢。因为乱世下,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尔虞我诈、背后捅刀都是达成这一要务的必要手段,谁讲究“礼、义、仁、信”,谁就等着被别人消灭!如此前提下,谁还会信奉孔子思想?

孔夫子受够了乱世流离奔波之苦,所以他才会充满了对治世的向往。孔夫子的任何思想,都是以维护整个社会稳定为第一目标。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后世帝王明显更喜欢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

从这个角度而言,儒家思想为后世中央集权的稳定,奠定了厚实的思想基础。

县制、“官山海”思想、儒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合,就是由“千古一帝”汉武帝完成。

汉武帝时代,大汉帝国还处于半封建、半郡县制格局之下:国内诸侯势力庞大,对中央集权形成了巨大的掣肘。与此同时,边境之外的匈奴肆掠,屡屡入侵汉边境,可大汉帝国却无力对匈奴发起反击。

刘彻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提出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但事实上,汉武帝却执行“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思想战线上,确立儒家思想为官学,以笼络天下士人;施政时,却是利用法家思想来逐步消除内外部威胁。

首先,他听从主父偃建议,以“推恩令”形式来消除诸侯割据的局面。所谓“推恩令”,即允许诸侯王将自身土地分封给除长子以外的儿子。但这些新建诸侯国随即脱离原有王国管辖,改由汉皇室派地方官员管理;新任诸侯只能享受封地内的租税,却不能干预封地内的政治。实行“推恩令”之后,原本强大的诸侯国被逐渐削弱,慢慢地转化成了汉皇室直接控制下的郡县。

其次,为征服强大的匈奴,汉武帝又桑弘羊,师从管仲,在汉帝国境内“官营盐铁”。事实上,桑弘羊上任后,不但是盐铁专营,还有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币制等等一系列经济调控措施。在中央统一调控之下,大汉帝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增强,为汉武帝的对外扩张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刘彻

从此,汉武帝不但对匈奴发起了有效反击,还向西征服了大宛、车师、楼兰、龟兹、莎车等等国家,向东北攻占了朝鲜半岛,向东南攻打了南越和东越,向西南攻占了夜郎国和滇国,将西南夷地区基本纳入了领土范围。

汉武帝辉煌业绩的取得,就依赖于郡县制、“官山海”两大法家治国手段;他再创造性地把法家治国手段与儒家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后人才称之为“外儒内法”。

汉武帝做出完美示范之后,历朝历代的帝王只管照方抓药就行了。后世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体制,就这样正式诞生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厉王强硬实施专利扩大中央集权引发诸侯不满,但却取得巨大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厉王墓,历史评价周厉王,周厉王的治国之道

    传统史籍中,因为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做法,引发了著名的“国人暴动”,所以一直以来周厉王都被认作是暴君、贪君。《逸周书·谥法》:“致戮无辜曰厉。”以传统史籍而言,周厉王致戮无辜的行为,就在请卫巫监谤时,“以告则杀之。”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地下考古文物的发掘,人们对于周厉王有了全新的认识。周厉王为

  • 搜神故事:灵异现象频频出现,在商纣王和周幽王亡国前,民间早有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商纣王在位的时候,发生过大乌龟身上长毛,兔子头上长角的怪事,因此后世认为乌龟长毛,兔子长角,是即将发生战争的预兆。周宣王三十二年,有马变成狐狸的怪事发生,同年,西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出生。因此,马化狐被认为是诞生亡国之君的征兆。小评:商周时代的异象,大多都停留在动物变异的范围之内。乌龟长毛和兔子长角是

  • 甲骨文:千年前祖先留下的珍贵史料,文明的见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出土的甲骨文有何史料价值,甲骨文第一手资料还是第二手史料,甲骨文汉字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专指商代晚期各个诸侯王所遗留的"卜辞"。如今,随着甲骨残片的数量增加和甲骨文意的释读,这种说法已被学界所否定。甲骨文见证了商朝历史的兴衰荣辱,是商代的文化产物。虽然来自河南贾湖村的"刻符文字"早于殷商契文4000多年,但殷商甲骨文无疑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然而,

  • 周朝明确宗法制并兴灭继绝故可存世长久,但东周已政不出王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王畿简介,周朝的政治制度图解,周朝制度

    概括地说,周朝延续时间长,一是它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它有可能“长”;二是它所确定的制度,对这个“长”有重要作用。但是严格说来,周朝,也就是武王伐纣到平王东迁的西周这几百年时间,二百多年吧,还算可以。东周,尽管还算周朝,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这和汉献帝在位还算东汉,但其实是三国的局面一样了。中国考古界的

  • 河南出土3000千年前古墓,商代女战神震惊世人,她竟然姓“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河南出土商朝古墓图片,河南古墓考古图,河南商代大墓出土视频

    国家文明上下五千年,有不少的历史都埋没在岁月的长河中,现代的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古籍文学去了解和发掘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古去还原历史的真相,更是发现更多人们还不了解的历史事实。随着新国家成立之后,国家的考古学发展的极为迅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考古学家,也为我们揭秘了更多的历史迷题。一说起考

  • 民国第一个女将军是谁?她创造出了一个怎么样的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将军庄继华,国民党第一女将军照片,四川三台籍民国将军

    不要走开,马上回来。军统实权副局长戴笠戴老板和继任者毛人凤都是浙江江山人,有信任和重用老乡的传统,本文主人公姜毅英将军也是江山人。1933年,戴笠开办“中央警察研究所”,这仅是个对外称呼,对内称为“特训班甲班”,首期40人,由戴笠亲自考核,他对其中的一名来自家乡的女孩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女子性格沉稳,

  • 羿和后羿都擅长射箭,但不是同一人,那后羿射日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射日的是大羿还是后羿,后羿拉弓射日图片,射日英雄后羿民间神话故事

    而早在先秦相关文献记载中,夏代有穷氏首领也叫后羿。但为何我们听到的神话故事里,那个射日的人也叫后羿呢?羿和后羿,是生活在两个时期的不同人物其实羿和后羿从根本上来讲,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一样的事迹。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世人把他们混为一谈,才有了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认知。羿最早

  • 西周的“德“与孔子的“仁“,中国传统文化为何有“泛血缘”之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为什么孔子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孔子六艺与西周六艺,孔子为什么推崇西周

    武王伐纣灭掉商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并将"帝"改为了"王"。周王朝在王位继承上明确规定,王位必须传"长子"。实行的这一制度便是"宗法制"。宗法制在意识上表现对血缘文化和日拟血缘文化的创造,也就是说以周朝宗族血缘为核心并对异性贵族血缘的认同。这种血缘文化集中体现于"德"这一宗法的价值观念。孔子的"

  • 父亲丈夫只能活一个该如何选择?春秋一女子回答四个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如何当好丈夫和父亲,做父亲与丈夫责任和担当经典语录,父亲儿子丈夫的角色和责任

    [var1]相信很多男人,都被妻子或女朋友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和你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这个问题被称为送命题,让广大男同胞头疼不已,毕竟一个回答不好,轻则跪搓衣板,重则成单身狗。[var1]不过,也有一部分男人比较机智,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会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一句,我和你爸同时喝多了,你先扶

  • 夫差将勾践放虎归山做错了?其实并没有,这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夫差和勾践的关系,夫差勾践的一生轨迹图,如何评价夫差和勾践的为人

    很多人说到这个故事,只有一个字:蠢。吴王夫差真是蠢,这不明摆着放虎归山吗?其实,饶恕勾践、不灭越国这两桩事,夫差还真没做错。[var1]要知道那可是春秋晚期,灭掉一个小国也就罢了,像陈、蔡、卫、许这样的二三流国家,哪一个不是被大国揉来揉去灭了好多回,却一次又一次地“败组复活”?吴国不是刚占了一把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