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风流亦有痴情时!乾隆对原配老婆有多爱?相守22年,思念半个世纪

风流亦有痴情时!乾隆对原配老婆有多爱?相守22年,思念半个世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44 更新时间:2024/2/19 12:19:16

一进书房,雍亲即被满桌的抄经习字吸引了。

见习字写的风骨俊秀,雍亲王饶有兴致地问:“此字出自谁笔?”

李荣保答:“是拙女习字。”

得了这个回答,雍亲王甚是欣赏地将立在一旁尚是格格的富察氏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问:”格格能否现场再写几笔?“

富察氏大方从命,提笔敬录了圣祖康熙帝的一首五言绝句《古北口》——”断山逾古北,石壁开峻远。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据说,正是因为这一幕给当年的雍亲王留下的印象太深、太好,雍正五年,富察氏走进帝王家,成了十七岁弘历的嫡福晋。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最初遇到的便是最好的那一个。

弘历和富察氏之间便拥有这样的幸福,在弘历还未登基,还不是乾隆的时候,他们一起度过了七年琴瑟和鸣的美好时光。

都说七年之痒,但在乾隆和富察氏那里,最初的七年仅仅是彼此一生钟爱的开始。

男人的钟情总是来源于女人的好,关于富察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好女人?虽然史书上说的极少,但透过尽存的几个细节,依旧可以领略一二。

富察氏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浑身上下却没有一丝华丽恶俗之气。《清史稿》说,皇后母仪天下十三载,平居恭俭,只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翡翠。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很能体会年轻乾隆的励精图治之心。据说,有一年秋天,乾隆在塞外行围,无意间和她聊起了先祖打天下的艰辛。乾隆说,先祖在关外艰苦创基业时,非常节俭,衣袖上用鹿尾绒缘个边就算是奢侈的装饰了,哪像如今八旗子弟镶金戴银,夸奢竞富。

这本是乾隆随口的感慨,但富察氏却记在了心头。回京后,她特意亲手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缘边的小囊,让乾隆放火石用。

接到这不忘初心的小囊,乾隆十分珍惜,常年带在身边。

又有一年,乾隆身上长了个疖子,经御医医治后,百日内须经常换药。为了照顾乾隆,富察氏特意将寝具搬到乾隆寝宫旁的侧室,每日亲自奉茶倒水,照顾换药,从无懈怠,直到乾隆痊愈,她才搬回本宫。

在婆媳关系上,富察氏的贤惠更是给”以孝为天“的乾隆带来了莫大的欣慰。乾隆生母本是粗使丫头,性情与大家闺秀其实很难融洽相处,但富察氏却真心地将老太后当亲额娘,遇到老太后稍有不适,其他嫔妃尽孝道都是做做样子,唯有贵为皇后的富察氏是真心实意、彻夜不眠地在跟前照料——

因为这种种的贤淑、持重,后宫的妃子虽然越来越多,越来越娇艳,但在乾隆心中,富察氏的分量却是越来越重。

可惜可叹的是,天道嫉全,得尽乾隆宠爱的富察氏却没能得到上苍的厚待。

因为深爱富察氏,从结婚的那一天起,弘历就盼望着她能为自己生个儿子。弘历的内心是清楚的,大清的皇位迟早是他的,而他登基后的皇太子只有是富察氏的儿子,一切才是完美无憾的。

带着这样的期待,雍正六年,富察氏终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虽说是个女儿,但弘历还是兴奋异常,因为这说明富察氏的生育能力没有任何问题,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许就是个儿子。

然而,自富察氏有了第一个孩子起,她的命运似乎就被注定要丧子的阴霾笼罩住了。

十四个月后,她的第一个孩子莫名地夭折了。

此事对富察氏的打击很大,但因为此时的命运尚未彻底裸露出它的残酷,加之她很快又怀孕了,所以她的悲痛并没有长期蔓延下去。

雍正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如心所愿,这次是个儿子。在当时,这一喜讯不仅让弘历内心狂喜,就连雍正帝也十分看重,这从他亲自为这个孩子起的名字就能看出来。

雍正为这个孩子起了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永琏。

要知道”琏“在古时指的是宗庙之器。雍正起这个名字,无疑是在暗示这个孩子将承继宗庙。

也许是永琏这个名字带来了鸿运,仅仅过了十个月,富察氏又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固伦和敬公主

一时间,儿女双全,如果命运就此凝结或者只再朝前延续几年,富察氏的人生无疑是最完美、最幸福的。

五年后,弘历顺利登基成为乾隆帝。

乾隆有多爱富察氏,有多看重永琏?接下来的这一幕足以说明。

乾隆元年七月初二,刚刚继位不久的乾隆便迫不及待地在朝堂上宣布,他已仿照皇考,秘密建储,将皇储之名亲手密书,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

这一年,乾隆不过二十六岁。虽说他没有言明皇储之名,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为谁做。

可惜,幸福正浓时,命运的残酷打击便迎头而来。

乾隆三年九月底,一场起先谁也没有太在意的感冒竟然让年仅九岁的永琏夭折了。

如此晴空霹雳,富察氏几乎被彻底摧垮了。

为了宽慰富察氏,也为了宽慰自己,乾隆传谕众臣:二阿哥永琏乃皇后所生嫡子,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当日有幸蒙我父皇亲自命名为永琏,此乃暗示他将来会继承宗器,接继大统。朕登基以来,已密立为太子。如今丧亡,著俱照皇太子仪注进行。

永琏的葬礼办完后,为了让富察氏能尽快地从悲痛中走出来,乾隆频繁地和她同寝,只为她能再生一个儿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七年之后,乾隆十一年四月,经历漫长的期盼,富察氏终于生下了她的第四个孩子。让富察氏倍感欣慰的是,这次如愿是个儿子。

此时的乾隆虽然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但他对这个儿子依然爱如珍宝。依据乾隆的评价——”此子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朝野普遍认定,皇后的这个儿子将来必定会成为大清的继承人。

然而,谁也没能想到,乾隆十二年的除夕之夜,一场天花竟又一次夺走了富察氏的儿子,而且还是她最后一个儿子。

这一次,不仅富察氏彻底坠进了痛苦的深渊,就连乾隆也几乎崩溃了。

因为实在无法理解命运为何会如此残酷,几近崩溃的乾隆甚至罕见地发出了这样一道谕旨:皇七子永琮,天生有异相。太后因他是正嫡,又聪明异常,所以最为钟爱,朕也意属他为继承人。朕即位以来,敬天勤民,自问并未得罪天地祖宗,然为何正嫡子嗣一再早亡?难道是因我朝自定鼎中原以来,历代皇帝都非正嫡继统。而朕必欲以嫡子继统,获得先人没能获得的福分,因此一线妄求之心,遂如此之祸?

情到深处,痛到极致,任凭他是帝王,一样的平凡、茫然、可笑——

帝王在天意下同样是渺小的,乾隆想像不到,茫然痛苦的追问尚未飘远,更残酷的打击竟又一次变本加厉地向他袭来。

永琮夭折后两个月,乾隆十三年二月,乾隆即位后的第一次东巡开始了。这次东巡,乾隆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向天下宣示皇权,二是圆太后登一回泰山的夙愿。

因为富察氏尚未从丧子病痛中走出来,乾隆曾想让她在宫中静养,但富察氏却担心途中他人对太后照顾不周,执意要一同前往。

乾隆犹豫再三,考虑到此行或许能给富察氏疗伤,最终便答应了下来。

哪知道,在祭完孔,登完泰山后,富察氏竟在一场新雪后,突然染上感冒,最终病逝在了回程的青雀舫上。

乾隆对逝去的富察氏究竟有多爱,有多思念?

随后的几十年,乾隆演绎了无数让人唏嘘的瞬间。

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其中能品读的几乎都是为富察氏而作的挽诗。安排完富察氏的葬礼,在回程的途中,乾隆几乎没有合眼休息,一直在为富察氏一首接着一首地写挽诗——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

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

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

——二十二年的琴瑟和鸣,十三载的后宫贤德,如今都化成了一场春梦,飘零在运河岸边。太后多么舍不得你,嫔妃多么钦佩你,从此之后再不忍去读关雎了,我的心弦已经永远地断了。

夏日冬之夜,归于纵有期,

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

帏服惊空设,兰帷此尚垂,

回思想对坐,忍泪惜娇儿。

——往昔冬夏时节,你我也会暂时分别,可这一回却是永别,相见再不能有期。你的衣饰还在床边,帷帐里却从此空无一人了,可不久前你我还对坐在这里,一同回忆我们早逝的孩子啊。

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

绝伦轶巾帼,遗泽感嫔嫱。

一女悲何恃,双男痛早亡,

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

——我喜你喜,我忧你忧,你知我懂我,我怎么能够忘掉,巾帼之中你是那么的精彩绝伦,后宫之中你是那么的芳泽众人。我们两个儿子不幸都早亡了,一个女儿从此也失去了母亲,这一切让我怎么回忆下去,放下笔,我又是怎样的黯然神伤!

长春宫是富察氏的寝宫,乾隆回到紫禁城后下令,长春宫的所有摆设要原样保留下来,一丝一毫都不能更动。更让人唏嘘的是,富察氏生前所用的东珠顶冠、东珠朝珠一直摆放在那里,每年忌辰,乾隆都要来凭吊。

不是一年,而是四十多年,直到乾隆六十年退位做太上皇,这两样皇后的象征物才悄然撤下来。

因为青雀舫是富察氏最后生活过的地方,为了留住这个纪念,乾隆竟下令将这艘大船运进京城。城门太小运不进,乾隆甚至要拆掉城门,最后硬是动用几千人力,把这艘大船从城墙垛上抬进了城里。

春秋几十载,类似这样让人唏嘘的时刻很多,而最让世人动容的还是乾隆五十年,已经八十岁的乾隆在裕陵前为富察氏写的那首挽诗——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

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八十岁的乾隆告诉自己的第一个女人,现在越来越老了,唯一的安慰便是快要去另一个世界见你了。自己不想活到一百岁,这样算来,与你相会最长也不会超过二十年了。

诚实地讲,乾隆的这首诗,依然没有韵味,但最后一句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更多文章

  • 周莹被慈禧亲封“一品诰命夫人”?古代的诰命夫人是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诰命夫人是富贵的象征,诰命夫人,实际上是人们对封建社会中受到朝廷封赠的官员嫡母或正妻的一种习惯称呼,也称为“命妇”。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官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勅。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

  • 中国最后的太监总管,清朝灭亡后娶了四个老婆,晚年沦为街头小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历代总管太监,清朝末年太监总管是谁,中国最后的太监总管

    小德张小德张本名张祥斋,生于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天津静海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小时候有一次他跟父母去当地一个财主家拜年,他看到财主家华丽气派的大马车,不停称赞车子漂亮,可惜财主的儿子羞辱小德张:“走开!你家里一辈子都买不起这样的车子!”,这话深深刺痛小德张的心,他发誓

  • 清朝皇宫流行“花盆底鞋”,其实不只是为了美观,更为了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皇太后穿高花盆底鞋,清朝皇帝为什么穿花盆底鞋,清朝的女子为什么穿花盆底鞋呢

    “花盆底鞋”也称旗鞋,鞋子为木头底,上面裹一层布,鞋底制成马蹄状,走路起来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鞋底大部分高5-15厘米,鞋帮上也有绣花图案,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样超过十几厘米的高跟鞋穿着脚上,真为那些满族女性担忧她们会摔倒,可是为什么清宫里面的女性如此钟爱“花盆底鞋”呢?满族深受汉族崇尚“三寸金莲”审

  • 乾隆最爱富察,这个妃子十年产六子,死后被追封皇后,得到真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都是嫔妃三千,虽然说的有点夸张,但是绝对不会少于数十,而女人多的地方,大家也能想到是非就多。我们也常常在宫廷剧中看到,后宫的女人常常为了争宠,拼的是死去活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皇帝对此也是无暇去管,因为毕竟还要管理国家大事,这种后宫之事多半是交给皇后或者皇太后去看着,毕竟女人的事情还是得

  • 溥仪讲述:李莲英真聪明,用此方法与慈禧同吃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禧为何独宠李莲英53年,李莲英用什么办法得到慈禧的欢心,李莲英为什么对慈禧宠爱

    当时宫中有一项制度叫作尝膳,就是慈禧为了防止有人在饭菜中下毒,会先指定一个太监进行试吃,将所有的菜式都尝过一遍,再端上膳桌。按照常理,尝膳太监应该在御厨房一直候着,各种菜式做好后来一口。 但是李莲英不同,他是慈禧最宠爱的太监,据悉他有一手梳头发的绝活,能梳出各种美丽的发髻,而且心细如发,很会揣摩

  • 布局三年!十天逼得和珅自杀!嘉庆的帝王心机到底有多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嘉庆杀和珅完整版,嘉庆惩治和珅,嘉庆赐死和珅完整视频

    仅仅亲政了几天,嘉庆就下令把和珅抓捕入狱。先前,和珅权倾朝野,朋党众多。但是此时,和珅竟无力反抗,任由皇帝抓捕。而再过了几天,嘉庆就宣布了和珅的一系列罪状,逼迫和珅,在狱中自杀。和珅党羽,也都被嘉庆控制。嘉庆到底施展怎样的雷霆手段,在短短十多天,就弄死和珅?他又在什么时候动了杀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 南怀仁,康熙第一位科技外教,有哪些贡献?如何看待中俄谈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对南怀仁怎么样,康熙时期中俄外交,康熙时期的南怀仁案

    利玛窦凭借着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地将天主教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利玛窦和天主教成功扎根于中国,给后来的传教士挣得了开门红。汤若望凭着多尔衮,孝庄,顺治的信任,应有自己的博学多才和西方先进的科技征服了大清皇室。虽然,在“历法之争”中,蒙受灾难,康熙亲政后给予了恢复名誉,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 火烧圆明园时,八旗子弟全部撤走,反抗的竟然是一群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火烧圆明园最后抵抗的50名太监,圆明园资料简介五年级,火烧圆明园真实视频

    10月7日,当时已经踏上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再次出兵中国,一路攻打到北京城直扑内城,最让痛心的就是当时清朝政府选择一味的退让,不抵抗,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物遭到严重的损失,圆明园正是毁于这一天。清朝政府腐败,软弱让国人早已失去信心,但是身体的炎黄血统不允许我们选择妥协,在西方列强攻占圆明园的

  • 她为58岁康熙生下一位皇子,与乾隆年龄相同,获两代皇帝尊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一生最受宠的妃子,康熙一生有几个嫔妃,康熙最多生了几个皇子

    康熙的一生也算是丰功伟绩,风花雪月了。当然我们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我们要说的是康熙的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可不一般,在康熙58岁的时候,还给康熙生下了一个皇子,后来还得到了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尊敬和册封。她就是康熙晚年宠爱的妃子---熙嫔。一、熙嫔出身的民间传说在清朝的官方记录中熙嫔的记载非常的简单,记

  • 史上庙号“圣祖”的皇帝,除了康熙,越南居然也有一位,他还预言了清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清圣祖康熙皇帝画像在介绍明命皇帝阮福晈之前,先来看看阮朝的开国史,公元1802年,出身望族的阮福映称帝,建立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阮朝,是为阮世祖,定都顺化,改元“嘉隆”,同年灭掉西山朝,统一越南(注:越南君主对内称帝,对外称王。)阮福晈生于公元1791年,是阮世祖第五个儿子,生母侧室陈氏,他出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