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如何对待“归来人”的?“归明、归正、归朝”的优待不尽相同

宋朝如何对待“归来人”的?“归明、归正、归朝”的优待不尽相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32 更新时间:2024/2/8 15:11:05

其主要原因与朝对流动人口的政策有关,其中流动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境外少数民族、沦陷于蕃地的原汉地人口,由于他们之间的差异,宋朝给他们各种称呼,比如“归正”、“归明”、“归朝”等等,这些有一个统称,叫“归来人”。这些群体是宋朝在处理与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中形成的。

一、归明、归朝、归正人的区别

赵升、朱熹曾作过界定:“归正,谓元系本朝州军人,因陷蕃,后来归本朝。……归明,谓元系西南蕃蛮溪峒人,纳土出来本朝,补官或给田养济。归朝,谓元系燕山府等路州军人归本朝者。”“归正人”,原来是宋朝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归于正也。“归明人”是指原来不是中原人,是徭洞之人来归中原,盖自暗而归于明也。如西夏归中国,亦谓之“归明”。

1.归明人

根据赵升、朱熹的界定,归明人是指原来不是宋朝人,外来的其他族人归属宋朝之后的称呼,归明人的群里涉及到的群体非广泛,除了西南蕃、蛮之外,还有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等。

由于北宋与北伐少数民族战争频繁,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力,百姓只能选择安稳的地方,于是大量的北方人士归宋,这部分流动人口据为己用,既可以解决兵员又削弱了少数民族的根基。为了将这类群体与宋朝原居民区分开,宋朝冠以他们归明人的称呼。

2.归正人

归正人,投归正统之人,指原来是宋朝人,陷入蕃后又复归宋朝。从北宋灭亡到南宋建立的一个半世纪里,战争频繁,处于战争重心的中原、淮河沿岸地区的居民因田园被毁,生计毫无着落,被迫流落在外地,他们大批迁入秦岭、淮河以南的南宋控制地区,。

3.归朝人

归朝人指原来燕山府等路州军归宋朝所有,“燕山府等路”还包括云种府路,这些地方在北宋以前陷于契丹,宣和三年以前也不是宋朝的国土,但是宋朝一直将这一块区域当成宋朝领土的一部分,并且想要收回,其中的居民大多都是宋朝人。

归朝人、归正人最初是并入归明人这个称呼里的,后来宋朝开始将它们在概念上区分开来,并且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二、宋朝对三种“归来人”群体的政策不尽相同

1.宋朝对归明人的政策

对于“归明人”,宋朝是积极欢迎的,凡对投诚归宋的酋豪、官吏、士兵和百姓,一般都实行优待政策。

雍熙三年七月诏:“北界归明人先令分处并、代,今遣枢密院都承指守一迁于西京许州,给闲田处之,便为永业,仍免租役,州县常加安抚。”

宣和四年(1122)二月十五日,规定“自今应归明人合得请仰按月同本州官一等支给,如合破舍屋田士及差当直人并如法给差依前。”这些条中包含了许多有利于稳定归明人的措施,比如迁移至熟田熟地之处、给田免税、生活安抚等。

在归明人的群里当中,鉴于归明酋豪或归明官这两个特殊身份,宋朝对他们的政策也和对其他人不一样,这种优待的政策表现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经济方面主要有给屋舍、给物资、给田土、存留养济老弱病残。政治方面的优待有授官、对官员考核,表现良好可以升迁、赐姓改名(分为赐国姓和赐汉姓两种,获得赐国姓的人将会被附入皇室属籍,成为宗室亲贵。假如宋朝认为归明酋豪或者归明官员为宋朝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会赐予荣耀无比的国姓“赵”。一般的酋豪或者归明官员则会赐予汉姓。)、准许恩荫。

宋朝允许归明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对于立功的归明军人朝廷也会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于在战场上失去生命的归明军人,朝廷会设置道场并给钱安葬,同时还会抚恤他的家里人。

南宋时期,部分归明人还因为在宋朝长久居住表现良好,朝廷会把他们的身份由“归明人”转为“归正人”。

归明的官员朝廷会派人将他们送到差任地点,就任期间,除了就任区域外不得随意外出,归明官的官职基本处于朝廷的权力边缘,重要职位都与他们无关,在俸禄上也与汉官不同,此外蕃官不参与汉官的排列,“诸路蕃官不系官职高卑,旧例并在汉官之下。”

归明的军人严禁差出,如果出现归明军人逃亡的情况,相关的将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归明的平明严禁私自离开居住地,违反的都会按照逃亡处理,西南溪峒归明的人,不能进入“汉境”,归明人邻里相互监督,有违反条例的可以举报。

虽然宋朝给予了归明人很多优待的政策,但并不代表朝廷对他们放心,为了防止他们判宋,宋朝也做了诸多法律限制来防备归明人,宋朝将归明人来宋朝廷会将他们集中在同一个县城方便看管,要求州军有司必须详细注明归明人丁口数量及居住地点,另外会让蕃落酋豪的子弟或者族属送往边疆的州军监禁,蕃户不能与汉人通婚。

2.宋朝对“归正人”、“归朝人”的政策

“归正人”、“归朝人主要集中在南宋时期,南宋朝廷对于归正人的优待有:放宽对于归正人的关津管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关津上的困难。给予归正人食物、住房以及衣物上的生活接济。归正人中优秀的人才,经过严格的甄别之后,就可以入朝为官。归正官在经过核查后一律给予俸禄,同时朝廷还会对他们授官禄用、赐名改姓、封赠功劳卓著的归正官家人。经济方面,可以支米钱、给田土、津遣赴任、助葬、养济贫老孤独。

归正的读书人在科举入仕方面享受了特权,提供生活保障、学舍、入学听读等等,归正人考试可以保官保明取得考试资格,并且不占本地考生名额,解额政策增加了归明人考生录取的几率,(宋朝录取标准概率为百分之一)。

归正的从军者完全出自自愿,旁人不能强求,无论从军与否都能受到朝廷的优待,优待主要有支给钱粮、布衣、免刺面、离军安置、优秀人才可以担当中高层领导、支给婚娶费用。

相对于归明人,归正人的限制政策就要少很多,只有极少数会限制人身自由,不允许典卖田土。从明面上看,归明人享受的待遇要比归正人高,但实际操作种,归明人受到的限制以及约束要多于归正人。归明人在政治上受不到朝廷多少信任。

南宋朝廷对于归朝人的优待及限制政策与归正人所差无几,区别在于归朝人只有当官的才能享受职田。

三、归明、归朝、归正人政策出现差别的原因

宋朝在给归明人提供优厚待遇的同时,又坚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思想,而归明人中确实存在奸细、诈降者等不利于宋朝安全的人员,所以,归明人在居住地、婚姻、任官等方面,受到比归朝、归正人更为广泛、严格的限制,其中西北归明人在任官地、行踪方面比西南归明人受到稍多的限制。

宋朝设官“职有限而入流无穷”,导致员多阙少。熙宁间,“一官而三人共之”,理宗时,“固有一官而五六人共之”。为解决正任官差注困难的问题,于是有了添差官,添差官又有了厘务与不厘务之别。冗官与冗兵、祭祀等构成了冗费的重要因素,进而形成、加深了财政危机。在宋朝官冗、财政危机局面形成及日趋严重的过程中,归明、归朝、归正人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鉴于此,宋朝虽然总体上对他们采取了优待政策,但迫于压力,只能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及其所起作用的变化,在已有优待政策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限制优待对象,降低优待标准,以缓解冗官、冗费和财政危机的压力。

四、总结

总的来看,宋朝对待“归来人”主要有优待政策和限制政策两个方面,其中优待政策远远多于限制政策,宋朝对于归明人、归正人、归朝人的优待程度区别不大,但由于归明人的特点,对于归明人的限制较多。在优待政策的鼓励下,归来人对宋朝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还保证了政治的稳定性,此外还增强了宋朝的军事实力。

尽管宋朝对归来人的优待策略多于优待政策,但为了防止他们叛宋,也对他们加以限制了诸多条款,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宋朝人对归来人的一种矛盾心理。

参考文献:

1.《宋朝归来人政策研究》

2.《宋朝对归明、归来、归正人政策析论》

3.《南宋时期归正人研究》

4.《南宋涉外法律初探——以归明人归正人为中心》

更多文章

  • 南宋抗金名将的创新,查办假钞制造团伙,全员收编为政府雇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真钞票的出现,假钞票也没有掉队,紧跟了上来,金融犯罪历来都是一种时髦的名词,造假钞这个行业历史同样悠久。到了北宋仁宗年间,社会上开始出现大量假钞,北宋朝廷依靠提高真钞制作工艺水平、下大力气查缴假钞、打击制造团伙,在如此种种措施的重重打击下,假钞流行热受到一定遏制,但新人新团伙仍旧涌现,这个行当利

  • 连包拯都不敢铡的柴文意,背景到底有多强?宋朝皇室也没人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包拯斩下柴文意,包拯杀柴文意是哪一集,包拯柴文意犯的什么罪

    刚正不阿、斩尽奸佞的包拯包拯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论是在民间传说还是各类文学小说和电视剧中,包拯一直都被塑造成一个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青天”形象。在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文化形式里,包拯坐堂的开封府里都有着三把御赐的铡刀,这三把铡刀就是包拯用来惩治奸佞的武器。第一把是龙头铡,龙头铡是一

  • 被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的超人辛弃疾,文武双全,真的太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宋第一猛人辛弃疾,辛弃疾谈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简介动画视频

    随后,他押解着张安国,快马加鞭,一路上闯关南下,抵达南宋杭州。这不是写小说,这是写在正史里的,可信度极高。这应该是个武林高手吧。五十人啊,在人家万人大营里冲个来回。这个消息,于南宋官场而言,无疑是于无声处起惊雷,时人评价“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他以为,他年少成名,必能得到皇帝赏识,金戈铁马,收

  • 朱元璋发明一系统,让15万贪官束手无策,如今你的工资单上都有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最顶级的能力,朱元璋时期大臣的工资,朱元璋的十大兵器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惩治贪官污吏,可谓绞尽脑汁。朱元璋创立了一系列的严刑峻法,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惨无人道的酷刑,杀了很多贪官。不过,惩治贪官最有效的,却是他发明的一套不杀人、不见血、不碰一根毫毛的系统——大写数字。明朝以前人们记帐都是使用“一二三”等汉字和自己创造的一些简单符号,这种记数的方法简单实用,

  • 明朝最后一个能打的将军,险些团灭李自成,却被自己人坑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为什么打不过李自成,明朝历史上的李自成,明朝最后抗击李自成的是啥

    由于魏忠贤把持朝政,孙传庭不屑与其为伍,便请假回家,久居不出。直到魏忠贤死后七年,孙传庭才重新出山,不久便被越级提拔为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九千岁魏忠贤此时的西北已经被起义军折腾的奄奄一息,陕西籍的官员要求朝廷赶紧把不能办事的巡抚换了,而新科巡抚就是孙传庭。孙传庭一到任就立刻整军备战,很快就剿灭

  • 元朝到底是禁不禁菜刀元灭究竟是因为宽纵还是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统治残暴事件,元朝历史上的残暴,元朝十户共一把菜刀

    元朝建立之前和之初的蒙古铁骑,自然凶悍,也不乏屠戮敌国人民之实,等坐稳了南宋江山之后,在对人民的管理方面,不但不以严苛闻名,反以宽松著称。只要在不造反的前提下,交上赋税,别的不爱管,不爱搞大型基建项目,不需要征发戍边人员,官员数量很少,也缺乏判案积极性,连文字狱都懒得折腾,误打误撞地应和了小政府大社

  • 连包拯都不敢铡的柴文意,背景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青天不敢铡柴文意,包拯套路柴文意,包拯杀柴文意是哪一集

    在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这么一个描写,那就是包拯获得了皇帝赐下的三头铡,分别为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可以不用过问皇帝就直接斩杀奸佞,龙头铡专斩王公贵族、虎头铡针对贪官污吏、狗头铡则用来对付市井恶霸。如果你有幸去到开封游历,还能在应天府遗址中看到这三头铡的模型。只不过铁面无私的包拯也并非一直顺风顺水,他

  • 元朝的皇帝,为何寿命都很短?看看他们的这通折腾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18帝寿命一览表,蒙古承认元朝皇帝吗,元朝历届皇帝列表

    这种漠不关心反而让民间的百姓有了宽松的活动空间,经济十分的发达商业也十分繁荣。可就是统治时间太短,只有97年,去掉第一位皇帝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在位的24年和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在位的36年,剩余的3年时间里,元朝换了9个皇帝,平均也就是四年换一个,朝政更迭频繁,在位的皇帝也都非常的短命,追其原因,不外乎

  • 《大明风华》,明朝宗藩有哪些叛乱及原因?藩王制,负担不起宗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的藩王有哪些,明朝全部藩王列表,明朝各地藩王实力

    《大明风华》不仅是一部丑小鸭成功逆袭为白天鹅的爱情剧,也是一部明朝宗室同室操戈的叛乱剧,从最开始的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动的靖难之役,夺走了自己亲侄子的皇位,到朱棣儿子朱高煦、朱高燧三番两次勾结在一起的谋逆举事,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明朝宗室有哪些叛乱呢?我们从《大明风华》这部影视剧中就可以看出,为了皇

  • 为什么朱元璋明知朱棣有谋反之心 却始终未将他废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想到过朱棣会谋反吗,朱元璋为何死前不把朱棣杀掉,朱元璋想过自己死后朱棣必造反吗

    其实在朱元璋生前,就清醒的认识到朱棣有不臣之心,于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间颁布圣旨:“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马,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朱元璋命令晋王挑选大批将士在燕王封地附近部署防御,以防止朱棣篡位。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朱元璋是不可能传皇位与朱棣的。那么,朱元璋为什么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