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不缺野心,不缺机会,最终为何没敢称帝?

曹操不缺野心,不缺机会,最终为何没敢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4/1/25 7:52:11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史称“魏武帝”。但这个封号,是由其子曹丕登基后所追谥。

曹操的一生,被人目为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中国北方最强割据王,但是,他却没取刘汉而代之。

曹操一生起兵征战三十余年,“挟天子而令诸侯”二十五年,做丞相十三年,但是,终其一生,并未称帝。

令人讶然的是,与他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蜀汉刘备与东吴孙权,则在他死后先后称帝。

刘备在曹操病逝的第二年,即于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刘备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不幸的是,此时张飞又被部下所害。

孙派遣使者前来请和,刘备大怒不许,结果兵败夷陵,刘备退至永安。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

刘备的最后三年,是帝位上度过的。

曹操病逝后,其子曹丕取代汉朝,国号“魏”,自立为皇帝,是为魏文帝。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孙权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

曹操之所以没有称帝,有人说这正是他虚伪的一面,为此,还引用他在《述志令》中所言的“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来佐证。

所以,在后世正统文人的眼中,他虽然没有称帝,干的却都是越俎代庖的祸事,是十足的白脸奸臣。

其实,这是对曹操《述志令》的断章取义。《述志令》,又名《让县自明本志令》,写于建安十五年(210年)。

当年,曹操五十六岁,起兵作战已二十余年,“挟天子而令诸侯”已十五年,做丞相已三年,“天下三分”局面此时已形成,统一梦想变得得越来越近。

但是,朝野政敌攻击他为汉贼,内部拥汉派亦心存狐疑,还有很多人巴望他赶快称帝。

曹操整理他此时此地心事,创作了他此生篇幅最长的一篇“公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击朝野谤议。

在“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之后,曹操接着又写下了“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人人惧之诽之,怕他有篡位之心,但他却始终自比为兵力强大也依旧尊重周天子的齐桓公晋文公

这恰恰是他对底线的坚守。他初心未改,他始终如一,他的格局,本就在更大处。

跃马扬鞭,逐鹿中原,建功立业,是表;救黎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是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终究是做到了这一点。

作一个“汉臣”,并非别人为他圈定的桎梏,而是他对自己所划定的底线。而是否坚守底线,正是一场对灵魂的终极检验。

能坚守底线,灵魂便有了托底;能坚守底线,一个人就不会忘记来时的路;能坚守底线,理想才有了迈向远方的立足点。

对史事洞若观火的一代伟人,也给了曹操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此外,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曹操有两个缺点:一是有时也优柔寡断,二是不能严于律己,言行不一,对人严而责己宽。

这样的人,用“奸”字以蔽之,未免太过冤枉。所以,鲁迅才称赞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他是一个英雄”。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得荆州后,为何不学《隆中对》搞两路北伐?阻力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时期东吴为什么要偷袭荆州,荆州被东吴夺取,刘备孙权荆州之争

    至此,东吴的辖地横跨江东和荆州,还让交州臣服,从所号令的地域来看,已不弱于曹魏多少,实力大涨。从军事战略上来讲,东吴要想和曹魏争锋,主动出击的话,占据荆州的东吴,就又多了一个出兵北伐的战略基地。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规划未来时,所制定的终极战略就是东和孙权,然后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北伐,与

  • 三国名将赵云智勇双全,刘备到底待他如何?真的不予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满腔忠义、英勇无敌,这样的常胜将军赵子龙无论是在文学还是戏剧中,都是永恒的经典。实际上,正史上的赵云远比文学和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更优秀,才能也更全面。1、忠义无比《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赵云救刘禅”在历史上真有其事。当时,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在刘备身后紧追不舍,刘备带着几十名将士仓皇向南逃命,一时甚至顾不

  • 姜维的手下败将,义不卖主,最终被司马昭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昭杀姜维的原因,姜维差点干掉司马昭,姜维为什么投降司马昭

    一具体来说,王经是冀州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南)人,虽然出身寒门,但是,王经勤奋好学,与许允都被称作是冀州的名士。经过同乡崔林的推荐,王经得以在曹魏为官,起初被任命为郡守。公元238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芳即位,王经担任了江夏太守等官职。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曹爽等党羽。到了25

  • 如果对手不讲武德或没有人帮忙,这两次单挑,关羽有没有可能被击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打关羽单挑带什么,关羽和关羽单挑应该出什么,赵子龙单挑关羽全过程

    说关羽不知道刘备在袁绍军中,估计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会相信,因为袁绍迎接刘备的排场,实在是太大了:“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当时曹操与袁绍势不两立,袁绍搞出这么大动静,也是为了昭告天下,证明自己是正义

  • 秦始皇的墓被项羽盗了?刘邦列数项羽十大恶行中透露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为何不挖秦始皇墓,刘邦秦始皇项羽岁数差多少,刘邦在项羽死后对项羽的评价

    公元203年,楚汉两军战于广武,在骂阵中,刘邦列数项羽十大恶行,其中就提到项羽入关后,烧了秦始王的行宫,盗了秦始皇的墓,并把盗得的财物据为己有,当然,仅凭一句话来猜测也许不够充分,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再看看,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而秦始皇陵墓前后修建了约39年,是在他登基后才建的,秦始皇13

  • 她是王朗的孙女,嫁给司马昭当皇后,成为三国游戏中热门女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中的王朗简介,王朗孙女,旧版三国王朗配音

    《三国演义》中提到两位王司徒,一位是收貂蝉为义女,为国讨贼,不惜粉身碎骨的司徒王允;一位则是这两天活跃在网络,被“鬼畜”玩坏了的,在小说中因为劝降诸葛亮,而被骂死的司徒王朗。王朗年轻的时候拜师于太尉杨赐,因为通晓经典而被拜为郎中,走上仕途的道路。老师杨赐去世后,王朗挂印弃官,为自己的老师守孝服丧。因

  • 猛将张飞仅有的两次败绩,一次败给了吕布,一次却败给了晚辈小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正史张飞打得过吕布吗,张飞大战吕布第二回视频,吕布vs张飞

    更让人无语的是,张飞到了晚上还会睁着眼睛睡觉。但这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杜撰,历史上的张飞可是有勇有谋的一位猛将,被周瑜赞为“熊虎之将”;被陈寿赞为“万人敌”。今天“史书凌轩阁”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三国猛将张飞,他一生戎马,仅仅败了两次,一次是败给了吕布,一次却败给了一个晚辈小将。1、猛将张飞根据相关

  • 刘备为什么不让庞统跟随关羽一起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统让刘备放弃荆州是对的吗,刘备和庞统在荆州,关羽张飞庞统搭配

    首先第一点,就是刘备人手不够。他不像曹操和孙权,身边谋士武将都很多,甚至曹孙两家 还要从刘备手中挖点人才。诸葛亮和法正这两大人才,都不会坐镇荆州。庞统当时也已经中箭身亡。第二点,关羽也有自己的领导班子,就比如关平、马良、王甫、廖化、周仓等等。虽然都不算特别有名,但起码个个都很忠心。第三点,关羽可是刘

  • 秦始皇用活人烧兵马俑?西安一兵马俑裂开后,真相水落石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兵马俑和日本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用活人烧的吗,兵马俑的一号坑有兵马俑吗

    1970年左右,陕西一个农民无意间发现了一颗兵马俑头,经过发掘,竟然出现了令世人震惊的兵马俑葬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不已。也留给了世人许多谜团,就比如兵马俑是如何烧制的,为何每一个都不一样?现在的兵马俑坑已经发现4个,其中前三个都有兵马俑,而第四个并没有,有人推断,因为当时已经是秦朝末期,

  • 袁术称帝曹操号召诸侯讨伐,孙策刘表都不出兵,只有他们俩积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策认袁术做义父,孙策袁术借兵完整版,刘表和袁术谁势力强

    袁术占据南阳时,因为进攻了袁绍任命的豫州刺史周昕,和袁绍成仇。所以,袁术当时为了对抗袁绍,就和公孙瓒结盟。同时,因为兖州刺史曹操和袁绍结盟,袁术就和徐州刺史陶谦结盟,对抗曹操。袁术在南阳站不住脚,被曹操进攻,被迫转往淮南地区,以寿春为中心,逐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势力。在寿春站住脚之后,又派孙策渡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