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0岁的项羽乌江自刎,用生命谱写的《垓下歌》,唱响了英雄本色

30岁的项羽乌江自刎,用生命谱写的《垓下歌》,唱响了英雄本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4/2/14 5:23:27

一、《垓下歌》的背景

秦朝末期,秦王暴政,农民苦不堪言,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而在南方的会稽郡(今江苏苏州)项梁和他的侄儿项羽起兵了。当时楚国被秦国大将王翦攻灭的时候,项燕兵败自杀。项梁作为他的儿子,就想恢复楚国,于是一起起义。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由刘邦带领,来投靠项梁。为了扩大号召,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流落在民间的楚怀王的孙子找了过来,立为楚怀王。

楚怀王为了灭秦,派出了两路大军攻秦。一路是项羽率领的北路楚军,另一路就是刘邦率领的西路军。刘邦率先进入关中,纳降了秦王百婴。项羽不满摆上了鸿门宴,结果一时仁慈放刘邦归山。

待刘邦羽翼丰满后,早已养虎为患。公元前202年,刘邦率30万大军,与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灵璧县)决一死战。

一个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个是屡败屡战、打不过就跑的汉中王。而今形势逆转,韩信亲率三十万人为主力,左右突围,楚军在三面夹击中被击败,项羽被迫退回垓下。

项羽在垓下扎营时被汉军重重包围了,夜里听到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以为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他知道自己必有一死,慌张地爬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美人在旁作伴,宝马驰骋。而如今,即将与美人永别,心爱的骏马也跑不动了。于是他慷慨悲歌,作下了这首《垓下歌》。

二、《垓下歌》的内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势不逝。水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什么意思呢?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这首诗是西楚霸王项羽生前唯一也是最后作的一首诗,在知道自己必有一死,背水一战之后,他对世间有太多舍不得,诗中既有无与伦比的豪气也有无可奈何的英雄多情,把临死前的复杂心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了。

“力拔山兮气盖世” 这句描述了项羽生前叱咤风云的业绩,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义反秦,项梁去世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他在战场上的作战指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论敌人多么强大,都能把他们一击而溃,几乎战无不胜。

“时不利兮势不逝” 天时不利啊,乌骓马也没有力气再向前奔跑了。这是上天要亡我啊。项羽到了这个时候他发出的感慨还是“时运不济,天要亡我”。他是骁勇善战的将军,却不适合做谋略深沉的帝王,项羽走到这一步,是因为他的自信、他的仁慈,他的放虎归山。假如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也不会落入今日下场。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时项羽被汉军追至垓下,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他被困绝境,却没有办法逃离,唯一牵挂的就是他的挚爱虞姬,一直陪着他征战四方,对他不离不弃。他死后她该怎么办呢?一股锥心之痛刺穿了他的胸膛。他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他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可以说,《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

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三、《垓下歌》带给我们的

后人评价项羽,莫过于李清照的这首诗来得痛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鲜明地表达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垓下歌》是项羽生命的绝唱,是一首慷慨悲歌。慷慨悲歌的背后,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情绪。作为一个盖世英雄,也会到了穷途末路的这一刻。而回顾这30年走过的短暂的一生,太让人感慨:

“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项羽称得上是一位英雄,打仗从未败北;甚至最后乌江自刎,也是英雄傲气使然。即使是面对跟自己争夺权力的市井流氓刘邦,依然在鸿门宴上放走了他。项羽一生到死最爱的女人也就只有一个虞姬,即使是自己四面楚歌的时候,也还是担忧虞姬和骏马的安危。

那么为什么英雄项羽输了,倒在了30岁?因为他太重情义了,即使赢得了天下,天下也不是他的!也罢也罢,只留这首《垓下歌》,让我们缅怀和祭奠英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内耗造成了元朝丧失了机会,被朱元璋灭国 纵然王保保也无济于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保保后人有多厉害,王保保女儿嫁给谁,朱樉怎么娶了王保保的妹妹

    应该说元顺帝登基以后,南方已经大乱,此时的元朝应该一致对外剿灭“乱匪”,可是此时的元朝却忙于内斗。皇帝和皇后奇氏不和,元顺帝与太子也不和,朝廷中枢乱成一锅粥。地方处处打败仗,在河南有个叫察罕铁木儿蒙古人,他自己纠集乡兵打击“乱匪”,在河南颖州附近与信阳地主武装头目李思齐合兵,打击刘福通的红巾军抱头鼠

  • 明朝的“鸦片战争”:明朝海军将荷兰打得赔款求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火枪vs荷兰火枪,鸦片战争明朝火器,明朝荷兰

    鲜有人知的是,在明朝晚期,也发生过一次类似于“鸦片战争”的对外战争。如果说中英鸦片战争是英国以鸦片贸易为借口,向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那么,在明朝晚期,则是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以对华贸易为借口,向中国发起的侵略战争。开始是相同的,过程是相同的,唯独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让我们把目光投向380多年前的163

  • 岳父进宫看望贵妃女儿,朱元璋为何却砍了他的头?原因很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探望女儿的岳父,朱元璋 岳父,朱元璋临死前送出宫的孙女到哪了

    这其中,朱元璋自然离不开一个人的支持,那就是马皇后。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养女,她嫁给朱元璋后,对朱元璋非常好,比如往胸口揣热饼啊,散尽嫁妆在后方支持朱元璋等等,可以说,没有马皇后的支持和帮忙,就没有朱元璋的一统江山。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称帝后,让其当了皇后。随后马皇后帮朱元璋治理国家,管理后宫,给予他

  • 明朝灭亡前有多可怜?兵部穷得拿不出钱粮派骑兵侦查敌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骑兵将领一览表,明朝兵部侍郎杨波,明朝骑兵图片

    崇祯皇帝忧心忡忡。放眼看去,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够率部出征。就在这时,内阁大学士李建泰主动请缨作战,代帝出征:“主忧如此,臣敢不竭驽力。臣晋人,颇知贼中事,愿以家财佐军,可资万人数月之粮。臣请提兵西行。”一番话说得崇祯皇帝感动不已。不久,李建泰率部代帝出征。李建泰走后,崇祯皇帝天天都在提心吊胆地等候他

  • 宋仁宗发起了庆历新政,为何只过了16个月就将它扼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仁宗时期的大臣名单,历史上宋仁宗登基有争议吗,宋仁宗对外的政策

    宋仁宗在位41年,期间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庆历新政是不可绕过的一大事件。这场北宋王朝的第一场改革,由宋仁宗本人发起,最终又由他亲自扼杀。从《清平乐》第31集开始,就对这场改革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在第31集里,宋仁宗将在西北边疆驻守的范仲淹召回京城。宋仁宗之所以要召回范仲淹,目的只有一个:改革。那

  • 南宋最后的擎天武将 兵败战死后 南宋彻底宣告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时期谁攻打南宋,岳飞不死南宋会灭亡吗,伯颜征南宋南宋翻盘的机会

    1273年,在元朝军队的猛攻之下,孤军奋战坚守6年之久的南宋重镇襄阳,陷落敌手。这就意味着,南宋都城临安,失去了最坚强的一个屏障。至此,元朝骑兵可以长驱直入,从水陆两路夹攻临安。宋度宗这时候才真正慌了。他赶紧召集各路大军向临安靠拢勤王,保护南宋朝廷的安全。可是,全国各地都在告急,各路大军有心勤王无力

  • 中国古代有哪些名人属鼠?杜甫魏征朱棣都是鼠年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征和杜甫谁厉害,魏征朱棣,历史名人杜甫

    鼠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首,所以称子鼠。那么,中国古代有哪些名人是鼠年出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唐朝名臣魏征。魏征生于580年,属鼠。照说,鼠年出生的人,应该比较聪明、机智,而且有那么一丝狡诈的意味。但是魏征不是这样,按照大多数人的观点,他不但不聪明,而且很傻——因为他老是和领

  • 南宋初年的“苗刘兵变”导致赵构抑制武将的决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苗刘兵变为啥没杀赵构,赵构时期发生的兵变,苗刘兵变的真实原因

    南宋建炎二年,赵构在位已经两年了,朝廷驻跸杭州,以杭州为行宫。基本上也算安定下来,但主和的基调也基本确定了,罢免主战派宰相李纲。立汪伯彦、黄潜善主和派(投降派)为宰相,也就基本上决定直把杭州做汴州了。但杭州突然发生军事政变——禁卫军军官苗傅、刘正彦逼迫赵构下台,史称"苗刘之变"。苗傅和刘正彦都是职业

  • 铁锅、人参、刀剑,明朝清朝贸易战后的科技战,不创新才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明朝刀剑,明朝十大刀剑图片,明朝禁民间刀剑弓箭吗

    公元1550年(嘉靖29年),一场战争降临大明朝。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孛儿只斤·阿勒坦” 带领他的蒙古骑兵,进攻大明边关。严嵩用人失误,以至边防废弛,蒙古骑兵一举攻破北境,兵锋直抵京城。眼见敌人兵临城下,无奈的嘉靖皇帝在雷霆震怒后,只能选择妥协,并在次年接受俺答汗在大同互设马市开放贸易的要求。这场战

  • 万历整整28年不上朝,真的是懒吗?郭沫若打开其棺材时谜底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提要:一个皇帝应该如何作为才能够称得上是勤勉的领导人?这个问题的大多数答案都会从民众层面来考虑,如果说老百姓能够仓廪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带来这种情况的皇帝就配得上明君的称号。不过,这是从我们现代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考虑的答案,管仲的这句话没有几个封建皇帝做到过。所以,历史上就找不到几个勤勉的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