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最器重的两个大将,一个导致魏国灭亡,一个促使蜀汉灭亡

诸葛亮最器重的两个大将,一个导致魏国灭亡,一个促使蜀汉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70 更新时间:2024/2/6 10:35:34

[var1]

诸葛亮辅后主刘禅

促使魏国灭亡之人:王平

延熙七年(244年),好大喜功的魏国权臣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其时诸葛亮已死,王平已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正作为主帅镇守汉中。此时汉中守兵虽然不满三万,但王平却坚持固守待援,他派护军将军刘敏等人在兴势山设防,王平亲率大军在后,二者以为犄角之势。此举大大削弱了曹军的进攻势头和人数优势。

[var1]

没过多久,蜀将费祎率大军从后方赶到,两军汇成一处,开始反攻,大败曹军。十余万曹魏大军溃不成军,在付出惨重伤亡后逃回了关中(爽争嶮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此战,王平大获全胜,不仅大大削弱了魏军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三国的走向——曹爽的无能和专权导致魏国朝野怨恨,为之后司马懿的复出,以及司马家篡魏立晋埋下了伏笔。

[var1]

曹爽

促使蜀汉灭亡之人:姜维

姜维本是魏将,驻守天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被诸葛亮收服,降于蜀汉,诸葛亮很器重他,“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诸葛亮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了他,他也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之志,先后九次出川北伐中原。但是,战果一般,每次都被邓艾等魏将击退。另外,连年的征战,也令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造成了蜀汉“兵困民疲”。在最后一次北伐进行时,廖化劝姜维休整军队,认为“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建议勿“强欲行难为之事”但姜维仍然坚持出兵伐魏。如此穷兵赎武的做法,过度消耗了蜀汉国力,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var1]

新三国姜维

以史为镜: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无论是曹爽还是姜维,都是败在了这五个字上。在生活中,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 。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会好,甚至大失所望,所以做事万不可急于求成。

比如说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面,小小年纪七八岁就要上各种奥数班、牛顿班、爱因斯坦班,有毛线用吗?父母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孩子智力的成长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如果强迫性的将孩子的智力过早开发,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也会扼杀掉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一个没有创造性的人、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能有多大前途呢?牛顿、爱因斯坦等伟人都是因为对自己所在的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才能废寝忘食的做出各种伟大的研究成果。现在孩子在你的身边你还能每天对他耳提面命,但是他上了大学后呢?步入社会后呢?这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不经意间重用一位降将,却帮助司马懿提前掌控魏国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掌握魏国军权,诸葛亮死前和司马懿最后的争斗,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略

    [var1]最早诸葛亮是想提拔马良的弟弟马谡,然而街亭之战让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不仅丢掉重镇,更是让诸葛亮为自己的识人不明极为尴尬,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很难在对一个新人产生多大的信任感。在此之后,他宁肯事事亲力亲为,也不太敢轻易将事情交予他人协助。就在此时,一个降将走进了诸葛亮的视野,这个人就是在街

  • “春秋五霸”中的晋国突然消失了,皆因一族狂妄而自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是怎么崛起的,春秋四大强国之晋国,春秋时的晋国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春秋300年间,诸侯纷争,大小战争480多起,43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最后以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胜出而告一段落,史称“春秋五霸”。在“春秋五霸”当中,晋文公(晋献公之子重耳)开创了晋国的百年霸业,当时的晋国,疆域纵横今天的晋、陕、冀、鲁、豫五省,版图囊括了

  • 80万宋军PK15万金军,金军团灭;宋国君臣辅助,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兵与宋军交战,宋军在襄阳击败金军的一次伏击战,金军为什么打不过宋军

    [var1]而北宋却都不是,因为他是两者都有。一方面是帝王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却是建国之初对于武将的削弱i,以至于国家光有兵,却没有一个几个可以带兵打仗的。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被北宋的军队远远高于金,为何打不过呢?[var1]毕竟金国两次大型进攻宋国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是15万而已,这与宋朝号称有8

  • 吕不韦一生所爱,并非赵姬李皓镧,结局令人唏嘘,临终留一大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不韦皓镧结局,李皓镧和吕不韦最后怎么样了,赵姬和皓镧是一个人吗

    [var1]吕不韦在史书中第一次出场,就已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成功大商人。吕不韦因为做生意的缘故,来往各地,在邯郸遇见了秦国太子安国君诸多儿子中最不得宠的异人。异人作为人质被软禁在赵国,并不受人待见,唯独吕不韦一见到他,就认为他奇货可居,决定做一笔天大的买卖——拥立异人为秦国君主,换取无尽的财富。吕不

  • 战国半两钱大概的市价区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价值一亿的战国银半两,战国半两值多少钱,战国半两银质大钱价格

    [var1][var1]那么这一类早期半两钱是战国半两钱里面比较高端的品种,它对我们大家的眼力和财力要求都非常之高的,今天我就重点说一下另外的一个品类,就是战国中期和晚期的这一类,它的市价从几十到几千元别等。[var1][var1]那么这类品种是比较适合大家去入手的一些大众品种,希望大家通过我的分享

  •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打残赵国,长平在山西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赵大战长平真实情况,长平之战秦国怎么包围的赵国,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

    [var1]图-长平之战前形势公元前262年,秦国著名的杀神——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断绝了韩国本土与上党郡(山西长治)的通道。上党守将冯亭不想降秦,决定祸水东引,把上党送给邻近的赵国,让赵兵来对付白起。上党是太行山以西的大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赵王不顾有识之士的劝阻,还是收下了上党。其实秦军也是希望

  • 长平之战时,一代名将乐毅就住在赵国,赵孝成王为何却弃之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孝成王片段,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人吗,长平之战换上乐毅赵国会输吗

    [var1]赵国的赵孝成王,急于求成,又不懂得审时度势,听信小人谗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更换百战不殆的廉颇,而任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因而也直接将赵国的处境推向了一个无底深渊。在赵国战败后,秦国坑杀了赵国将近40万的降兵,因而这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彻底的一次战役。?据记载,在长平之战时,乐毅就在赵国

  •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杀,为何赵国还能崛起?只因有这两位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会被包围,长平之战20万赵军怎么杀的

    [var1]它就是长平之战,参战方是赵国和秦国,双方的将领分别是廉颇、赵括、王龁、白起,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这场战争历时三年,最后以赵国失败告终,45万赵军全部被斩杀埋葬,闻此讯息,赵国一片震惊,这场战役的失败,几乎断绝了赵国的成年男子,并且赵武灵王改革积蓄的力量全部消失殆尽,赵国再也没有单独对抗

  • 此人是不世名将,能力或超白起,曾让巅峰时期的秦国差点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三大名将白起,秦国最厉害的5个大将,秦国最厉害的是白起吗

    [var1]但是除了这些家喻户晓的战国名将之外,齐国曾经出现过一位不世之将才,堪称千年难遇,他的名字叫做一匡章。匡章是活跃在战国时期的将领,是孟子的学生,人称章子。匡章的名字,如果不是十分熟悉春秋战国的历史,应该十分陌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低调的将领,曾经在秦国国力巅峰时期,大败秦军,迫使不可一世的秦

  • 秦武公为防权臣把持朝政、惑乱朝纲,开秦国以人殉打击权臣的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武公为什么要杀秦国,秦武公怎么平定内乱,秦国权臣

    [var1]秦国墓葬殉人之风十分盛行,时代愈早,殉人愈多。《史记·秦本纪》记载:“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这是秦国流行殉人制的最早记录。《秦本纪》又载:“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