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时,一代名将乐毅就住在赵国,赵孝成王为何却弃之不用?

长平之战时,一代名将乐毅就住在赵国,赵孝成王为何却弃之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1/19 9:24:50

[var1]

赵国的赵孝成王,急于求成,又不懂得审时度势,听信小人谗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更换百战不殆的廉颇,而任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因而也直接将赵国的处境推向了一个无底深渊。在赵国战败后,秦国坑杀了赵国将近40万的降兵,因而这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彻底的一次战役。?

据记载,在长平之战时,乐毅就在赵国,可是为何,这样的一个鼎鼎有名的大将,却没有被赵孝成王重用呢?而本来作为燕国一大功臣的乐毅,又为何来到了赵国呢??

[var1]

乐毅最初是作为魏国的使臣来到燕国的,当时的燕昭王见乐毅谈吐不凡,且足智多谋,于是就想着法子将乐毅留在燕国。乐毅在燕国的那段时间,燕昭王以礼相待,将其视为上等宾客,乐毅偶尔还会旁敲侧击,问及乐毅的想法。?

不久,乐毅答应了燕昭王,辅佐兴国,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当时的秦国和齐国势力都很大,两国都有称霸的野心,且实力强劲,不相上下。但是齐王目中无人,又蛮横无理,百姓也无法忍受。燕昭王本就看不惯齐国,此时齐国已经乌烟瘴气,百姓怨声载道,便跟乐毅提出要去攻打齐国,认为这是个好机会。

[var1]

乐毅想了想,说:“如果凭借大王一国之力,胜算还是有点悬的,倒不如和韩、赵、魏、楚联合一起,五国一起攻打。”燕昭王一听,拍手称赞,便派遣使者去游说,就这样,五国结盟,任命乐毅为上将,带领出兵攻打齐国,齐国被打得只剩下了两座城池,齐王也落荒而逃。乐毅一战成名。?

燕昭王在世期间,乐毅一直兢兢业业,深受燕昭王爱戴。后燕昭王去世,燕惠王上位。燕惠王却并没有他父亲般喜欢乐毅。齐国看换了个新王,便想出了一个离间计。齐国传出谣言:“如今齐国已经只剩下两座城池,而乐毅却迟迟不去攻打,想必是等自己的势力稳定了,乐毅直接在齐国称王了。”谣言一出,本就不喜欢乐毅的燕惠王,派骑劫上场,把乐毅更换了下来。?

[var1]

乐毅自己又心高气傲,便负气而走,到了赵国去了!赵国见乐毅来了,大名人呐,用宾客之礼相待,还把观津这一块土地给了乐毅,将其封为望储君。可见,在当时,赵孝成王对乐毅还是非常重视的,可是,为何在长平之战的时候,却没有派乐毅出战呢??

我认为原因有两个:?

第一,?赵孝成王对待长平一战,没有做出正确可靠的判断,在他撤掉廉颇,用上赵括的那一刻起,便可以知晓,赵孝成王对待战役是飘摇不定的,他的内心也没有过多的思量,加上范雎的离间,使得他相信赵括是最好的上将,做出了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赵孝成王对于战役可能只是一知半解,也不善于作战谋略,因而间接导致了长平一战的失败。?

[var1]

第二,?赵孝成王并不信任乐毅,由于乐毅容易负气行事,加之后来,燕惠王作战失败,还特意写信来责怪乐毅投奔赵国,有违先王之信,一方面又表达歉意,还把乐毅在燕国的儿子提拔为昌国君,这一切都让赵孝成王害怕,害怕乐毅三心二意,而用了赵括,那就不一样了,赵括始终没有二心,这种大战役绝对是任用自己人才放心吧。?

后来乐毅也常常往返于赵、燕两国,当然乐毅也没有回去燕国做事,最终也是死在了赵国。

[var1]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杀,为何赵国还能崛起?只因有这两位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会被包围,长平之战20万赵军怎么杀的

    [var1]它就是长平之战,参战方是赵国和秦国,双方的将领分别是廉颇、赵括、王龁、白起,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将领,这场战争历时三年,最后以赵国失败告终,45万赵军全部被斩杀埋葬,闻此讯息,赵国一片震惊,这场战役的失败,几乎断绝了赵国的成年男子,并且赵武灵王改革积蓄的力量全部消失殆尽,赵国再也没有单独对抗

  • 此人是不世名将,能力或超白起,曾让巅峰时期的秦国差点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三大名将白起,秦国最厉害的5个大将,秦国最厉害的是白起吗

    [var1]但是除了这些家喻户晓的战国名将之外,齐国曾经出现过一位不世之将才,堪称千年难遇,他的名字叫做一匡章。匡章是活跃在战国时期的将领,是孟子的学生,人称章子。匡章的名字,如果不是十分熟悉春秋战国的历史,应该十分陌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低调的将领,曾经在秦国国力巅峰时期,大败秦军,迫使不可一世的秦

  • 秦武公为防权臣把持朝政、惑乱朝纲,开秦国以人殉打击权臣的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武公为什么要杀秦国,秦武公怎么平定内乱,秦国权臣

    [var1]秦国墓葬殉人之风十分盛行,时代愈早,殉人愈多。《史记·秦本纪》记载:“二十年,武公卒,葬雍平阳,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这是秦国流行殉人制的最早记录。《秦本纪》又载:“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

  • 《世界军事战争史-023》中国西周王朝军事(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5.犬戎攻进镐京,西周灭亡周宣王死后,子宫涅继位,是为幽王。周幽王是个昏庸而又暴虐的君主,加之时乖运蹇,其在位的十一年中,西周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二百五十多年的西周王朝终于灭亡在他之手。幽王继位的第二年,关中发生大地震,灾情很严重。本已动荡不安的社会就更加人心惶惶,当时就有人惊呼"周将亡矣!"。幽

  • 周武王灭掉商朝后,为何没有斩草除根,还加封纣王的亲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武庚之乱周武王在商朝的都城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他向上天表示自己“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之后,周武王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另外,周武王没有诛杀纣王的亲族,他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让他继续管理殷商的百姓,“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同时,周武王还让自

  • 闻太师上线,竟和杨戬一样有第三只眼,手中这一法器令纣王生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闻太师和杨戬谁最厉害,杨戬和闻太师的眼睛,纣王杨戬

    《封神演义》该剧主要讲述姜子牙、妲己、姜皇后、申公豹之间斗争以及二郎神杨戬的成长史的故事。在最近更新的剧情中,妲己设计陷害王后,离间黄妃与王后的关系,姜王后一生为纣王着想,看着他被蛊言迷惑大失所望,于是说出了大商江山不保的话激怒纣王,最终被挖去双眼废除后位。妲己的目的并不是要取大王的性命,而是要让他

  • 纣王麾下猛将,封神人仙第一,以后却落个千古骂名,原因非常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纣王封神原因,纣王死后为什么能封神,商纣王在封神榜排名

    他是谁?封神中,一个很了不起的英雄。封神中的纣王,偏信狐妖妲己,残害忠良,亲近奸佞,将一个好端端的江山,折腾的乌烟瘴气。但不管纣王如何糟糕,他麾下大将,却是个顶个的忠诚、勇猛。殷商朝堂上,有勇有谋的闻太师,为了纣王的江山,平北海之乱,治朝堂奸臣,可谓是殚精竭虑;闻太师兵伐西岐兵败身亡后,还冒着魂飞魄

  • 最美“杨贵妃”为拍戏增肥30斤,却因减肥落下病根,如今过成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贵妃身材有多胖,杨贵妃减肥图片,以胖为美杨贵妃是胖死的吗

    现在拍的影视戏剧,杨贵妃虽然都很美,但看不到一点丁“微胖”的照影子。前不久,陈凯歌拍的电影《妖猫传》中的杨贵妃,演员看起虽然很美,却苗条到与“胖”无关。陈凯歌为了拍这戏花了很多心血,不惜花重金建一座唐城,而他却忽略了人物的特色,他的这个版本的“杨贵妃”也惹出了不少的争议!当年拍这部戏时,扮演杨贵妃的

  • 他面对帝王时不卑不亢,直言觐谏,他就是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君王的权威都是不容人质疑的,也是不容人挑战的。因为君王就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君王一句话,可以让很多人死去。所以古代的大臣们都十分惶恐。因为一个小心就会得罪皇帝。不过在历史上却有一位臣子与众不同,他明明是一个臣子,却不仅不畏君王,还让皇帝看见自己就头疼不已。演绎了一段新的君臣关系,这个人便

  • 刘备请到了诸葛亮,却忽略了一个人,如得他相助,成功唾手可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刘备去请诸葛亮却错失了一位高人,刘备为什么能马上重用诸葛亮

    在刘备前往寻找诸葛亮的时候,曾经遇到了一个人,他在向这个人打听诸葛亮家的时候,顺便和这个人聊了一会,竟然发现这个人也很厉害,于是就想邀请他来到自己的队伍,可是这个人十分果断的就拒绝了,这个就是崔州平。那么这个崔州平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他又为什么能够准确的指出诸葛亮家的位置呢?因为他是诸葛亮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