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麻隧之战:晋国和秦国巅峰对决,结果秦国走向衰落!

麻隧之战:晋国和秦国巅峰对决,结果秦国走向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78 更新时间:2024/2/6 10:35:30

[var1]

在麻隧之战前,秦国虽然负多胜少,却都是斗志不减,一方面是因为秦国希望击败秦国,入主中原,另一方面则是秦国和楚国联合,增加了和晋国相抗衡的底气。但是,在麻隧之战后,秦国走向衰落,也即是一蹶不振,直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才让秦国真正重回巅峰。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场具有决定意义的麻隧之战中,秦国为何败给了晋国呢?

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这两个强国自从崤之战开始,就是,冲突不断,两国共经历大小十余战,比较大的战争有公元前620年的“令狐之战”、公元前615年的“河曲之战”和公元前594年的“辅氏之战”。在这10多场战役中,虽然晋国胜多败少,但是,出于集中精力对付楚国的考虑,晋国在晋厉公继位后,还是主动向当时在位时的秦桓公抛出橄榄枝。

[var1]

当然,秦国也被长期的战争所拖累,因而接过了晋国抛来的橄榄枝。于是,两国君主约定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相会,也即选择了秦国和晋国交界的地方,从而不会让对方感到疑虑或者不满。公元前581年冬天,晋厉公先到了会盟的地方,而秦桓公却不肯渡河,仅派大夫史颗到河东与晋侯结盟,晋厉公亦派大夫郤犨到河西同秦国结盟。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秦桓公回国之后,立即选择背叛了令狐之盟,联络楚国和狄人共谋伐晋。

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国背叛令狐之盟的行为,自然遭到了天下诸侯的抵制,这也是晋国可以号召天下诸侯讨伐秦国的重要原因。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秦国想联合楚国一起讨伐晋国,结果楚国不仅拒绝了这一建议,还把秦国的计划提前透露给了晋国,这无疑让秦国的处境更加孤立了。公元前579年秋,秦人约白狄攻击晋国,结果白狄立即被晋国击败。

[var1]

到了公元前578年春,晋厉公与晋将栾书、荀庚、士燮韩厥等率领晋国主力前往东周王室的都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值得注意的是,晋国之所以先率领大军来到周天子的所在地,而不是直接攻打秦国,是要等待其他诸侯国派出的军队。不久之后,齐、宋、卫、鲁、郑、曹、邾、滕这八个诸侯国都派出了一定数量的军队来到周王室的都城,从而和晋国大军会师,筹划攻秦事宜,周简王亦派大夫刘康公、成肃公率军助战。

由此,在笔者看来,在麻隧之战中,晋国可谓占据了天时和人和,所以天时就是晋国是中原霸主,又得到了周王室的支持,如同东汉末年的曹操一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人和上,齐、宋、卫、鲁、郑、曹、邾、滕这八个诸侯国都派出了军队支持晋国。虽然曹、邾、滕是小国,出兵主要是象征意义,但是,齐国、宋国、鲁国、郑国可都是春秋时期较大的诸侯国,即便单个拿出来,其实力并不比秦国差多少。

[var1]

在集齐这些诸侯国的兵马之后,晋国联军的兵力达到了12万人。在春秋时期,各国的动员能力远远不如战国七雄,因此,12万的兵马,已经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了,这体现出晋国要重创秦国的决心。不久之后,晋厉公率诸侯联军西进攻秦,秦国出兵迎击,对于秦国来说,派出了5万左右的兵马,也是倾其全力了。

最后,但是,秦国以一己之力,抗衡晋国、齐国、宋国、鲁国、郑国、卫国、曹国、邾国、滕国这九个诸侯国,实在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况且,是秦国先背叛令狐之盟,晋国才率军讨伐秦国的,因此晋国这是出师有名,以有道伐无道。公元前578年五月四日,双方在麻隧展开激战,秦军大败,秦国多位将领被俘。诸侯方面,曹国君主曹宣公死于军中。曹国作为姬姓诸侯国,无疑在麻隧之战中身先士卒,以此支持晋国,乃至于付出了君主阵亡的代价。在遭到重创后,秦军残部败退,晋及诸侯联军渡过泾河追击到侯丽(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然后回师。

[var1]

对此,在笔者看来,春秋时期的秦国,显然无法和战国时期的秦国相提并论。在战国时期,秦军勇猛善战,又有函谷关等关隘加持,能够抵挡山东六国的多次进攻。但是,在春秋时期,秦军不仅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在战斗力上,也无法和长期作战的晋军相提并论。对于晋军来说,长期和楚军交战,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装备上也比秦军更加先进。在麻隧之战后,秦国可谓一蹶不振,也即几乎失去了和晋国争霸中原的实力和信心。而这一衰落局面,直到战国时期,秦国开“商鞅变法”才得以改变。可以这么说,在秦国的历史上,麻隧之战可谓给秦国打击最为沉重的一场战役了。

更多文章

  • 齐国灭宋后,为什么只有五国伐齐,而不是六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国伐齐前后齐国版图,齐国灭六国最新消息,齐国怎么没有灭六国

    两年后,也即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三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虽然齐国成功复国,却是元气大伤,自此在战国七雄中失去了存在感。那么,问题来了,齐国灭宋后,为什么只有五国伐齐,而不是六国呢?换而言之,楚国当时在干什么呢?[var1]一首先,在

  • 魏国名将张辽究竟师从何人?他用的兵器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名将张辽简介,魏国最强张辽,历史上张辽跟魏国谁关系好

    张辽之所以成为“五子良将”之首,是因为他极为受曹操的信任,而且能力强,功勋卓著。最有名的逍遥津一战,张辽以少胜多,威名震天下。[var1]那么,如此厉害的张辽,究竟师从何人?他的武艺很不错,能跟当时一流的大将交手,那他所使用的武器又是什么呢?在演义中并没有详细介绍张辽的出身以及来历,大家只知道他曾经

  • 诸葛亮最器重的两个大将,一个导致魏国灭亡,一个促使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死后蜀汉尚有六个大将,诸葛亮真正欣赏的4位大将,魏国吴国蜀汉

    [var1]诸葛亮辅后主刘禅促使魏国灭亡之人:王平延熙七年(244年),好大喜功的魏国权臣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其时诸葛亮已死,王平已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正作为主帅镇守汉中。此时汉中守兵虽然不满三万,但王平却坚持固守待援,他派护军将军刘敏等人在兴势山设防,王平亲率大军在后,二者以为犄角之势。此

  • 诸葛亮不经意间重用一位降将,却帮助司马懿提前掌控魏国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掌握魏国军权,诸葛亮死前和司马懿最后的争斗,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略

    [var1]最早诸葛亮是想提拔马良的弟弟马谡,然而街亭之战让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不仅丢掉重镇,更是让诸葛亮为自己的识人不明极为尴尬,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很难在对一个新人产生多大的信任感。在此之后,他宁肯事事亲力亲为,也不太敢轻易将事情交予他人协助。就在此时,一个降将走进了诸葛亮的视野,这个人就是在街

  • “春秋五霸”中的晋国突然消失了,皆因一族狂妄而自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时期晋国是怎么崛起的,春秋四大强国之晋国,春秋时的晋国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春秋300年间,诸侯纷争,大小战争480多起,43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最后以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胜出而告一段落,史称“春秋五霸”。在“春秋五霸”当中,晋文公(晋献公之子重耳)开创了晋国的百年霸业,当时的晋国,疆域纵横今天的晋、陕、冀、鲁、豫五省,版图囊括了

  • 80万宋军PK15万金军,金军团灭;宋国君臣辅助,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兵与宋军交战,宋军在襄阳击败金军的一次伏击战,金军为什么打不过宋军

    [var1]而北宋却都不是,因为他是两者都有。一方面是帝王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却是建国之初对于武将的削弱i,以至于国家光有兵,却没有一个几个可以带兵打仗的。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被北宋的军队远远高于金,为何打不过呢?[var1]毕竟金国两次大型进攻宋国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是15万而已,这与宋朝号称有8

  • 吕不韦一生所爱,并非赵姬李皓镧,结局令人唏嘘,临终留一大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不韦皓镧结局,李皓镧和吕不韦最后怎么样了,赵姬和皓镧是一个人吗

    [var1]吕不韦在史书中第一次出场,就已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成功大商人。吕不韦因为做生意的缘故,来往各地,在邯郸遇见了秦国太子安国君诸多儿子中最不得宠的异人。异人作为人质被软禁在赵国,并不受人待见,唯独吕不韦一见到他,就认为他奇货可居,决定做一笔天大的买卖——拥立异人为秦国君主,换取无尽的财富。吕不

  • 战国半两钱大概的市价区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价值一亿的战国银半两,战国半两值多少钱,战国半两银质大钱价格

    [var1][var1]那么这一类早期半两钱是战国半两钱里面比较高端的品种,它对我们大家的眼力和财力要求都非常之高的,今天我就重点说一下另外的一个品类,就是战国中期和晚期的这一类,它的市价从几十到几千元别等。[var1][var1]那么这类品种是比较适合大家去入手的一些大众品种,希望大家通过我的分享

  •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打残赵国,长平在山西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赵大战长平真实情况,长平之战秦国怎么包围的赵国,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

    [var1]图-长平之战前形势公元前262年,秦国著名的杀神——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断绝了韩国本土与上党郡(山西长治)的通道。上党守将冯亭不想降秦,决定祸水东引,把上党送给邻近的赵国,让赵兵来对付白起。上党是太行山以西的大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赵王不顾有识之士的劝阻,还是收下了上党。其实秦军也是希望

  • 长平之战时,一代名将乐毅就住在赵国,赵孝成王为何却弃之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孝成王片段,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有40万人吗,长平之战换上乐毅赵国会输吗

    [var1]赵国的赵孝成王,急于求成,又不懂得审时度势,听信小人谗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更换百战不殆的廉颇,而任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因而也直接将赵国的处境推向了一个无底深渊。在赵国战败后,秦国坑杀了赵国将近40万的降兵,因而这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彻底的一次战役。?据记载,在长平之战时,乐毅就在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