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传位16帝,为何明帝陵中只有13个皇帝?还有3个去哪了?

明朝传位16帝,为何明帝陵中只有13个皇帝?还有3个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4/1/21 2:40:27

“墓葬”拆解开来看,“墓”就是用来存放尸体的设施,“葬”则是将尸体按照一定的方式存放于特定的场所,墓葬当中往往会有很多陪葬品,而这些陪葬品成了考古研究的重要发掘对象,给历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记载旧石器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墓葬,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墓葬的规模与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商朝时期青铜文化高度发展,以君王为首的大奴隶主们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阶级差异初步形成,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墓葬当中。

就拿商王陵墓来说,现如今有“亚字形墓”与“中字形墓”,墓室面积可达300多平方米,如果算上墓道面积的话,整体超过1800平方米,然而一些小的贵族墓地面积不足10平方米,那些平民更不用说。

等到春秋战国时期,风水制度盛行,崇尚依山造陵,就拿秦皇陵来说,就是看中了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当然很多墓葬群中都会刻有精美的壁画陪衬,以此来记载墓主人生前的丰功伟绩,并且很多帝王级别的人物都会在生前着手修建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只为最后能有一个绝佳的归宿,从这来看古人十分重视墓葬文化。

说起墓葬就不得不提帝王陵墓,生前掌管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即便在死后也极具威严,很多朝代在皇帝驾崩之后还有活人殉葬的陋习,可见帝王陵的威严庄重,一般来说帝王陵都由能工巧匠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打造而成。

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皇帝也希望在死后能与祖先甚至妃嫔们葬在一起,而且古代王朝的帝王陵墓大多都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很少有分离现象,然而明朝是一个例外,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应该清楚,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到崇祯皇帝死后,前后共有16为皇帝,可是明朝帝陵却仅仅只有十三个,那么缺少的那三个又是谁呢?他们的陵墓又去了哪里呢?

实际上朱元璋虽然建立大明,却没有被葬在后来的明十三陵中,当时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将南京作为掌控天下的都城,因此陵墓自然就修建在了南京钟山,其墓地被称作明孝陵,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失去了接班人,只不过朱元璋是在太喜欢朱标了,就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然而建文帝年轻,面对手握大权的叔叔们战战兢兢,一场削藩让朱棣为首的藩王揭竿而起,或许朱标在世的话这一切都能避免,只不过悲剧还是发生了,年轻的朱允炆最终败在经验老道的朱棣手下。

朱棣从北京起兵攻入都城,一场不知名的大火在宫里烧了起来,朱棣急忙派人灭亡,随后下了死命令找到建文帝,可是大火过后建文帝如同蒸发了一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只是找到了几个烧焦的尸体,根本无法辨认。

事已至此建文帝的下落成了一个谜,有人说他死在了大火当中,也有的人说建文帝私下里逃走出家做了和尚,究竟事实如何已经无法认证了,只知道建文帝一代帝王下落不明,而篡位的朱棣想尽办法抹去他存在的证据,自然不会让他拥有陵墓。

这两位皇帝都在朱棣之前登基,之后因为迁都北京建造皇陵,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出现在皇陵当中,那么除了这两人之外,另一个不在明十三陵当中的皇帝又是谁呢?很多人都说是崇祯皇帝,并非如此,明朝末年崇祯眼见无力回天,自缢而死,攻入皇城的李自成出于拉拢人心的考虑,将崇祯葬于思陵中。

思陵原本是崇祯宠妃的墓地,只不过将崇祯安葬进去之后,自然就被升为了帝王陵,只是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精美程度上都无法与其他皇陵相比,毕竟明朝末年局势危急,因此崇祯的陵墓也显得十分寒酸。

在思陵的不远处还埋着一个人,此人就是崇祯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在崇祯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光里,也是最困难的一段时期,陪在他身边的只有这个忠心耿耿的太监,李自成对这对主仆十分尊敬,特地将王承恩陪葬在思陵边上,清朝建立之后也曾多次为王承恩立碑,以此来表彰他的忠心耿耿。

转眼间就到了清朝统治后期,很多清朝帝陵遭到破坏,崇祯的思陵也遭到毒手,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盗墓贼用粗暴的手段强行炸开,盗走了里面的大量珍宝,只剩下地面上的残余建筑,建国之后有关部门出动,这才保护了起来,避免进一步破坏。

既然不是崇祯,那又会是谁呢?谜底揭晓此人就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说起来朱祁钰皇位来得也很巧合,当时明英宗被俘虏,宫里上下没有主政之人,这才将朱祁钰扶到了皇帝宝座上,然而等到明英宗被放回来之后,一个天下怎么能有两个皇帝,在明英宗的策划下,重新夺回了皇帝宝座,明英宗根本不承认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朱祁钰的合法性,在其死后以王爷名义安葬。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皇陵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衰荣辱,尤其是明朝时期,朱棣迁都在北京修建陵墓,使得后来的诸多皇帝都埋在北京,而到了崇祯主政期间,皇家陵墓早就破败不堪了,侧面验证了明朝的衰败,甚至崇祯自己都没有单独的陵墓,缘起缘灭,不知道这些四处分离的皇帝们如何面对远在南京孝陵的朱元璋呢?

更多文章

  • 朱棣在争夺皇位时,其他的藩王又为何不出兵?真相其实比较无厘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为什么能当上藩王,朱棣怎么评价藩王,朱棣是怎么夺得皇位的

    朱元璋原本是想将自己的皇位继承给自己的皇太子朱标的,但是因为朱标因为意外死亡,所以他就只能把自己的皇太孙朱允炆设置成了那样一个继承自己皇位的人。但是当时的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朱允炆也就16岁,同时以前也是因为自己没有资格继承皇位,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有对于政治方面进行学习。不过现在这也是没办法了,只有他才

  • 明朝皇帝御驾亲征,被俘成阶下囚,皇后的决策延续明朝江山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皇帝亲征被俘,明朝御驾亲征的皇帝有哪些,明朝皇帝为什么爱御驾亲征

    而因为俘虏了大明皇帝,所以瓦剌狮子大开口,开始向明朝无休止的索取,一开始明朝为了英宗的安危还是有求必应,但时间长了也有点有心无力。时任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临时成为明朝的掌权人,瓦剌军拿朱祁镇的安危要求明朝臣服于自己,明朝当然是不甘心一直被他们操控,遂决定另立朱祁钰为新帝,同时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立为储君,

  • 朱元璋死后不足七日,朱允炆为何匆忙下葬?朱棣连指责他:不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死时朱允炆多大,朱元璋有没有给朱允炆留后路,朱元璋下葬时朱棣在场吗

    翻看朱元璋的一生,从一个小喽啰奋斗成开国君主,此后勤于政事,创造了众多规章制度,影响后世深远,为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朱元璋驱除鞑虏,拯救汉民,废黜长久以来蒙古人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从钟离村到南京城,他所做的一切不再是为了个人温饱,而是心怀天下,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

  • 朱元璋纳了一女子,大臣说:夺妻,损陛下英明,朱元璋说:行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下令斩杀大臣,朱元璋怒斩驸马是史实吗,朱元璋处决大臣

    朱元璋是个坦坦荡荡的人,他不算伪君子,最多是个真小人。对于好色方面,朱元璋当仁不让,怎么可能比其他的皇帝逊色呢?这个女子名叫熊小妹,她并不算普通的宫女,兄长还颇有地位,而且她已经许配给参议杨希圣了,挑选吉日就可以出嫁了。这个熊小妹唯一的特点就是太漂亮,美艳不可方物,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漂亮终究是祸害

  • 她的才华媲美李清照,被称为清代第一女词人,却因家暴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词人除了李清照还有谁,十大才女之李清照,古代可以与李清照比肩的才女有吗

    在中国历代女词人中,贺双卿可能是家境最普通、命运最悲惨的一个了。她不像李清照和卓文君那样出身名门,也不像柳如是和严蕊那样可以结交权贵。她嫁给一个村野莽夫之后,受尽婆家的折磨侮辱,年仅二十岁左右就去世了。然而,她却用短暂的生命写下了永恒的篇章,留下了令人赞叹的词作,为中华词坛增添了一份耀眼的光辉,被称

  • 短命的铁血皇帝宋哲宗,如何让大宋扬眉吐气了一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宋哲宗为什么只活了23岁,史上最帅的皇帝宋哲宗,宋哲宗是个好皇帝吗

    文:军事帅哥公元1100年2月23日,大宋帝国首都开封,一位年仅24岁的皇帝突然去世,大臣们或许不会想到,他的去世竟是“铁血大宋的终结”。这个皇帝就是北宋最后一位英明君主,有着富国强兵伟大理想的宋哲宗!他继承着父亲的治国理想,将宋朝的盛世推向了顶点。但他的去世,却让宋朝的盛世戛然而止。那么,宋哲宗在

  • 谁开创王朝的难度更大?朱元璋排第三,第一难度逆天却不是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当皇帝谁最厉害,朱元璋的实力有多大,朱元璋的王朝是被谁推翻的

    引言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50多个王朝以及近百位帝王,他们各自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让国家得到了发展,而后人则给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当然这些主要跟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时皇位大多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当然还会有其他情况出现,像这样的一般都是很简单的。不过在历史

  • 朱元璋是明君还是昏君?留下一巨大隐患,让其后代自相残杀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是个明君吗,朱元璋最后是老死还是病死,朱元璋是一代明主么

    西周建国以后,由于控制的地域辽阔,为了更好地加强控制推行分封制,各诸侯王必须服从天子诏令,共同维护王室统治,是我国古代一个推行时间较长的政治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虽说如此,现代也有人认为周王朝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真正的封建时代始于秦朝,如此说来商朝就诞生的“封建”则出现

  • 朱高炽在位10个月,他所达到的成就,是朱元璋和朱棣达不到的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说朱高炽是大明最有实力的人,朱棣和朱高炽谁更强,朱高炽朱棣哪个厉害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时期曾持续了将近上千年时间,在这期间,出现了众多朝代以及近百位帝王,因为他们的统治也让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统治者都能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中有些统治者是很有能力的,但有些则很是昏庸无能,对国家大事并不是很上心。要知道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和事件有很多,除

  • 南宋将亡,这位忠臣提出三条妙计,真的能保住南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忠臣,南宋的生死存亡,历史上真实南宋忠臣

    011267年,志在征服中国的蒙古铁蹄,向襄阳发动了进攻。面对蒙古人大兵压境,南宋进行了殊死抵抗,但战局到了1273年,南宋愈加不利。几年间,先是名将吕文德过世,接着范文虎等十万增援部队,也遭到了全歼。就在襄阳危急存亡之时,权兵部尚书、荆湖安抚制置、知江陵府汪立信的人上书权臣贾似道,提出了对时局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