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比诸葛亮聪明吗?为何刘邦出兵陈仓成功,诸葛亮却失败了?

刘邦比诸葛亮聪明吗?为何刘邦出兵陈仓成功,诸葛亮却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5 更新时间:2024/2/6 15:53:41

要想将这件事讲清楚,那就要说到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了,当初项羽攻入咸阳后,屠杀秦氏贵族,火烧阿房宫,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分封群臣,此时项羽已经开始忌惮刘邦,生怕他的发展会超过自己,于是将刘邦分封到巴蜀汉中一带为汉王,刘邦自然也看出了项羽的压制之意,蜀地大多为崇山峻岭的地形,但当时的确是项羽在各国中的声望更高一些,所以刘邦只能咽下这口气。好在刘邦的谋臣张良告诉他“焉知非福”的道理,张良提出了“示弱之计”,建议烧掉出蜀的栈道,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如此让项羽彻底放心。

而且项羽还将关中之地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让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管理,分布在巴蜀地区的周围,三人呈“品”字结构,所以刘邦想要出兵关中必须就要同时攻克这三位秦将,难上加难。由此项羽对刘邦放松了许多警惕,可惜刘邦并未本本分分地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他正好可以培养一支强大的军队,积攒实力,等待时机。最终让刘邦等到了各国起兵叛变,项羽自顾不暇的时机,刘邦采用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当日刘邦自己烧毁了栈道,如今派出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还下令要在一个月之内修好,就算项羽的部下看出刘邦要出兵关中的意图,但只要这栈道修不好,他们就没法趁着项羽镇压叛变之时趁机作乱,要知道这栈道修好最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所以从蜀地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陈仓,被雍王章邯重兵把守,他轻轻松松地等着樊哙修栈道,根本想不到刘邦的军队已经从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打了驻守的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关中这块地被一分为三,兵力也被严重削弱,把守陈仓的章邯来不及与其他两位接应,于是就败给了刘邦的精锐部队,刘邦很顺利地就平定了三秦,占据关中。

这样看来,刘邦的取胜不仅有出奇制胜,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多年来的积攒实力在这时派上了用场,此后刘邦在富饶的关中地区站稳了脚跟,与项羽平分秋色,逐鹿天下,为他的后继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羽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恐怕心中早已是后悔万分,若他当初就将关中地区占为己有,恐怕刘邦就不会这么容易取得陈仓之胜了。刘邦定然料不到数百年后刘家子孙也同样在为争夺陈仓而费尽心思,三国时期的蜀汉为了完成一统天下大业,与魏国展开陈仓之战。

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从此诸葛亮有了为之奋战至死的忠心和决心,六出祁山,最终病逝五丈原,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此流传千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令赵云等故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可惜失了街亭后,蜀军形势不利,只得退回。这样看来,诸葛亮的这次作战计划与当初刘邦的暗渡陈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奇袭”的方式取胜,只可惜北伐前期取得了优势,在马谡失街亭后,战局就扭转了,第一次北伐失败了。

于是魏国做好了防御准备,加强了在陇右地区的防备,派出军队驻守陈仓,修建城池,这下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给魏国起到了“打草惊蛇”的效果,他再想攻打魏国城池,可就难了。等到诸葛亮带着数万大军第二次北伐,果然前来攻打陈仓,可惜陈仓做好了守城准备,高度戒备,粮草充足,即便只有数千人守城,但蜀军迟迟打不下来,而且支援的魏军也快要赶来,诸葛亮不得已只能率军退回汉中。

两者相比,就不难发现为何诸葛亮无法夺取陈仓,刘邦是给了陈仓一个突然袭击,可诸葛亮面对的却是层层戒备的陈仓,即便发起正面攻击,仍然无法轻易攻破,再者援军很快就会到达,否则以诸葛亮的数万大军或许可以耗得过守城士兵,而且守城的将领为郝昭,此人能力过硬,在他的指挥下,将诸葛亮的攻城方式一一化解,比如架云梯、战车冲击、射箭等。当然这并不是说章邯的能力不足,当时他属于仓促应战,这也是陈仓失守的一个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死后,抢到“碎肉”的五人个个封侯,有一个后人直接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用兵给后人的启发,项羽最后被谁给逼死了,项羽的六次败仗

    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就此结束,可项羽虽死,却有许多人因他而得已封官得赏,后来更是有一家人传承千年,这一家便是杨氏族人,杨家初代族人在汉朝之时,就已经是出将入相,千百年来杨氏一族发展昌盛,后来更是诞生了杨坚其人,杨坚的出世结束了从西晋末年一直分裂数百年的局面,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执政的二十多年时间中

  • 三国最伟大武将是谁?他的功绩至今让中国受益《三国演义》却没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里最厉害的武将排名,三国最有功绩的十大武将,三国时期最厉害的武将是哪一个

    曹操手下文武人才的储备厚度无与伦比,他也因此成为三国时代最为成功一方,坐拥中原腹心之地。刘备和孙权属下人才厚度虽然不及曹魏,但也称得上人才济济,各有千秋,刘备因此得以割据益州建立蜀国,孙权因此得以割据江东建立吴国。因此可以说,三国争霸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又是人才之战。要论及谁是三国时代最伟大的武将

  • 诸葛亮的千古一策《隆中对》,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隆中对》作为战略规划的“千古名对”,一直家喻户晓、流传至今。诸葛亮“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可见其功力之深厚,的确不是盖的。在古往今来的一片赞誉声中,《隆中对》走过了千百年的历程。时至今日,不断有学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或排斥、或贬低、或抨击,以此来证明其“事后诸葛亮”的功力,《隆中对》遇到了不小

  • 三国尽归司马家,庞大的人脉网络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河东司马家算强大吗,三国司马王朝,三国司马一族怎么样

    01在民间百姓的眼中,多把刘备、诸葛亮的蜀汉政治集团视为三国历史的正面阵营,而三国真正的赢家却是司马家。很现实,因为诸葛亮编制的是梦想,司马懿编制的是网络。首先,汉末河内司马家已经是当世名门,曾做过京兆尹的司马防共生了八个儿子,各有其才,并称为“司马八达”,其中又以老大司马朗(兖州刺史)、老二司马懿

  • 三国唯一的完人,文韬武略都很精通,现国外有其三十万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有多少文臣武将,三国其实正史很厉害的人物,三国六大文武全才

    例如曹操这个人太过于武断,所以在一些事情上就会吃亏。孙权则是不够果断,行事过于犹豫。对于刘备来说,他就是为人过于仁慈,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有时心肠软也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名士,他不论在文采还是武功上都很优秀。这个人就是卢植。卢植地位出身不错,家中是书香世家。当初

  • 诸葛亮留下的一首诗,1800多年没人能弄清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最霸气的一首诗,诸葛亮最终14字诗,诸葛亮的五句诗句

    魏蜀吴三国的君主,都把招揽人才视为治国平天下的第一要务,各国都聚集了一大批杰出的才干之士。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蜀汉丞相诸葛亮。与同时代的其他人才相比,诸葛亮有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多才多艺。如果说这世上真的有“全才”的话,那么诸葛亮应该算一个。关于诸葛亮的用兵如神、治国有方,各位读者想必早已了然于胸,毋

  •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攻城掠地,百战百胜,这就是项羽输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韩信那么厉害为什么输项羽很多次,韩信是怎么赢项羽的,韩信带兵比项羽厉害吗

    有人曾言:古之为将者,需经文纬武,智勇双全,知人善任,察天时、明地利、顺人和,通书史,晓兵法,精器械!而将又分:大将、儒将、才将、战将,其中堪称大将者,有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徐达等!韩信何人也?后世为何奉他:兵仙、神帅、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等诸多头衔!一生大小百余战

  • 姜子牙刚死,周王就把其后人清杀,不仅功高盖主,也是现实的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何姜子牙后代被周王烹死,姜子牙是谁害死的,姜子牙杀了哪些人

    在周文王非常有诚意的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师,辅佐文王,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在文王病重的时候,托孤姜子牙,武王姬发仍以姜子牙为师,最后率军3万大败商军于牧野,为武王奠定周朝,姜子牙可以说是功高盖世。姜子牙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也是相继辅佐着周王。姜子

  • 姜子牙的后人,为何被周王以残忍手段烹死?为挽救王权,杀鸡儆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何姜子牙后代被周王烹死,姜子牙如今的后代,姜子牙的后人有存活的吗

    说起来,齐国第一任国君姜尚,不仅是周朝开国元老,还是周武王姬发的岳父,周成王的外公。因此,齐国就相当于周王室的外戚,两家关系非常亲密。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姜尚在被封到齐地营丘后,还得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的征伐大权。周孝王驾崩,没有子嗣,前任周懿王的儿子姬燮即位,

  •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姜子牙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于是才有了后来钓鱼的故事。他的鱼竿非常短,鱼线却非常长,长长的鱼线高举在天空,离水面刚好三尺距离,况鱼钩却又是笔直的,不放有鱼饵。姜太公一边这样垂钓一边嘴里喃喃道: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兴许是天命难违,或是太公宿命已定!有一次垂钓,刚好被出巡的周文王瞅见,文王甚觉稀奇,上前好奇一问,可就问出来了一个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