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之初,就有人预言“项羽灭秦”,而且连项羽何时出生都说到了

战国之初,就有人预言“项羽灭秦”,而且连项羽何时出生都说到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81 更新时间:2024/2/28 22:14:56

这一年是秦献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2年,秦国迎来了一位非常著名的客人,这人远道而来,会见了秦献公,发表了一番很著名的预言,后人将它称为“亡秦预言”。

[var1]

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

问题是,秦自秦献公当政之后,秦国发展走上正轨,国力也是开始蒸蒸日上,眼看秦国就要走一步好运的时候,突然有人来一段亡秦预言,秦献公发火了吗?

我们先看看他说了些什么吧?

这位莫测高深的高人说:

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总共25个字,虽然看似简单,但里面的内容可了不得了,一共有三层,都什么意思呢?

一:周故与秦国合而别

秦原来是周朝的附庸,周室东迁后,才因功提升为诸侯,时间也就在公元前770年左右,

这就是所谓的“合而别”。

[var1]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

二:别五百岁复合

东周以后又分成东西两周,秦昭襄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兼有其地;

秦庄襄王元年,即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兼有其地。

这就是所谓的“别五百岁复合”。

三: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霸王,什么意思?

据我所知,中国历史上称得起霸王的,也就项羽一人吧。

秦兼并东西两周在公元前249年,而项羽出生,在公元前232年,正是精准的十七年,项羽以后自号西楚霸王,正是他和刘邦一起推翻暴秦,而且在战争中居功至伟。

他这里单提项羽干什么?

[var1]

项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无他,预言“项羽灭秦”而已。

也就是说,战国之初,就有人预言“项羽灭秦”,而且连项羽何时出生都说到了。

说的就这么精准,如果这算作巧合,那未免也巧的太可怕了。

那么,这个很了不起的高人是谁呢?

正是已经辞官归隐的周太史儋,传说中,这个周太史儋还有另一个身份。

相传,仅仅是相传,这一点司马迁也不敢肯定,只把他作为一种说法记录在史记当中,那么,究竟是什么说法呢?

[var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或曰儋即老子,世莫知其然否。

有人说,这个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但这种说法并没有足够的证据。

没有足够的证据还把他记录在史记当中。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即: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就是老子,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不是老子。

到底是或者不是,就不是我们能够知道的了。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赵国只是从晋国分化出的小国,为何能成为,除秦国之外的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国与秦国实力,赵国为何隶属于晋国,赵国是不是晋国灭亡的

    春秋时的晋国,本是五大霸主之一,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是最后三家分晋,昔日的霸主一分为三,化成了赵国、韩国、魏国三个诸侯国。[var1]三家分晋,昭示着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战国时代开始来临。在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都是霸主,谁也奈何不了谁,实力相当,一分为三后,这三个诸侯国,其中任何一个都应该弱于秦国,

  • 孱弱无比的东周为何能在风云激荡的大争之世苟延残喘到战国末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周的成就,东周战国特点,东周是正统王朝吗

    那么,为什么孱弱的东周能在兼并战争频繁的大争之世苟延残喘到了战国末期呢?[var1]说原因之前,就不得不提周王畿的问题了。在周武王灭掉了殷商后不久,周武王突然暴毙,年幼的太子诵继位,这就是周成王,武王弟周公旦奉诏摄政。公元前一千一百一十七年,不满周公旦摄政的管叔、蔡叔、霍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了叛乱

  • 他是隋朝第一名臣,因为一句话得罪独孤皇后,最后被隋文帝给罢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文帝与独孤皇后,隋文帝如何评价独孤皇后,独孤皇后对隋朝的影响

    有关部门上奏说:“按照《周礼》,百官妻子的品级发布,应当由王后负责,请求依照古制。”独孤皇后说:“女人干政,或许就会从这些小事发端,不可以开这个头。”大都督崔长仁是独孤皇后的亲戚,犯了法应当问斩,文帝因为独孤皇后的缘故,想要赦免他的罪过。独孤皇后说:“国家之事,怎么可以徇私呢?”崔长仁最终还是伏法了

  • 汉朝七王之乱几个月就平定了,为何晋朝八王之乱却用了很久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八王之乱是哪八王,汉朝八王之乱和晋朝八王之乱,汉朝发生的七王之乱

    从事后诸葛的眼光来看,司马家上台本身就是权贵民主的产物,如果有政治强人像曹孟德那样压制权贵豪门,帝国也可能延寿。如果有诸葛,谢安那样善于协调各派系的贤相,帝国也可能维持一段平静。可惜晋武帝慧眼识猪,贾南风只有野心近似吕后,大臣中更没有周勃陈平,高层权斗引发全面内战,帝国本就是泥足巨人,又在内讧中大量

  • 李渊开唐成功有三个原因,时机是一个,最重要的不在他本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为什么起兵反唐,李渊历史上有多厉害,李渊为什么能创立唐朝

    大家都知道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是李渊,但是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李渊并不是唐朝存在的第一助力。不可否认他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没有他的儿子李世民,一切都不会发生。当时隋炀帝非常昏庸,碌碌无为,还到处残害身边的人,好心进言的,或者其他无辜的人,杀戮无数。身边只留下巧言吝啬奉承他的人。李渊在这种情势

  • 李世民带着最信任的十人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分别都是什么下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干了什么,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哪些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的谁

    长孙无忌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李世民去世后为顾命大臣,永徽年间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后来无忌被陷害最终自缢。可怜一代名相,得到李世民的厚爱,晚年却未得善终。尉迟恭,即民间熟知的黑脸门神,与长孙无忌功劳并列第一。李世民曾怀疑他造反,但他脱下战衣展示自己征战的伤疤后,李世民便不在怀疑。尉迟恭晚

  • 李建成加李元吉,为何都斗不过李世民?原来李渊做错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关系,李世民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害过吗,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杀了吗

    (玄武门之变)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事得从李渊说起。李渊是一个开国皇帝,作为开国皇帝,想要建立一个辉煌的长久的基业,至少必须要有这几个品质:一是能带兵打仗,二是能网络人才,三是能建立制度,四是能选好接班人。这四条中,第四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决定一个王朝能不能延续长久的最重要的因素。秦始皇什么都行,

  • 李世民为何要把皇位传给九皇子李治,最后造成武则天夺取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和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为什么离不开李治和李世民,历史上武则天喜欢李治还是李世民

    这个观点,好像是说李治捡到了一个大便宜似的。那么,李世民传位给李治,算不算李治捡到一个大便宜呢?《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的原话是这样的:“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这段话至少表达了两

  • 李世民取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这一女二男三个叛徒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找过哪些人

    而太子的另一位得力谋士就是王珪,此人是一位难得的幕僚,在日后也成长为了贞观年间一代伟相。如此实力强劲的班底辅佐,在任何人眼里,李建成的顺利继位是势在必得,早晚要拿下。可是,秦王李世民宛如他踌躇满志下潜伏的一条蛇,正在暗中伺机推翻这位太子爷呢。李世民自知传位嫡长子是不可更迭的规矩,而自己的兄长也实在不

  • 李世民果断杀掉亲兄弟,却引来后世历代人民的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是怎样杀掉他侄儿的,李世民是亲手杀他哥哥和弟弟吗,历史上李世民上位后杀了谁

    在天下稳定之后,李世民的功绩越来越被大家熟知,看到了李世民的威胁,李健成变联合他的兄弟开始排挤李世民,李渊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父亲,所以他也控制不了朝中这种冲突,不但没有解决自己孩子们的冲突,反而加剧了这种对抗。李建成知道自己的弟弟李世民不可以不想成为他的臣子,因为李世民认为自己是唐朝开国的功臣,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