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云南沐王府的铁桶江山:记朱元璋祖孙三代对云南失败的掺沙子行动

云南沐王府的铁桶江山:记朱元璋祖孙三代对云南失败的掺沙子行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50 更新时间:2024/1/20 14:11:29

朱元璋开了个坏头,后世子孙们也有样学样,也对臣子举起了屠刀,朱棣杀徐辉祖,朱祁镇杀于谦朱由检袁崇焕……朱家子孙对功臣的杀戮从未停止。

但有这么一个家族,从朱元璋开始,朱家祖孙三代都通过各种方式向它渗透,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后世也将他们家称为是铁桶江山,这个家族就是赫赫有名的云南沐王府。

云南沐王

云南沐王府的第一任主人是沐英,作为这个铁桶江山的开创者,他究竟有着怎么样的手段和魅力,能够在大杀功臣的朱元璋手底下活到最后,还把云南治理的井井有条,连朱元璋都插不进手呢?

沐英,濠州定远人,自幼丧父,与守寡的母亲相依为命。当时恰逢乱世,元朝的统治摇摇欲坠,中原大地上狼烟四起,战火不久就烧到了沐英的家乡,母亲只能带着年幼的他四处逃难。

在逃难的路上,身体虚弱的母亲很快就去世了,失去了依靠的沐英只能跟随着大部队一路流浪。

幸运的是,他流浪还没有多久就被朱元璋看到,朱元璋觉得这个孩子机灵能干,将来一定能成大器,于是就将他收养到自己膝下,对他视如己出

沐英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果然长成了一个能征善战的英雄人物,十二岁就跟着朱元璋征战天下,他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朱元璋对此大加赞赏,封他为帐前都尉,此后沐英便一路高升,一直在军中担任要职。

洪武十四年,沐英跟着主将傅友德,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在这场战争中,沐英不仅身先士卒、英勇作战,而且还智计百出,成功的打退了元朝残余势力的主力,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仅如此,在当地的土人势力反扑昆明时,沐英在敌多我少的情况下,临危不乱地率领着明朝大军回去援助昆明,成功解了昆明之围,斩首六万,震惊天下。

此战过后,朱元璋对这个义子百般的满意,出于感情和政治上的双重考虑,他让其他将领都班师回朝,留下沐英镇守云南,并给予他在云南的自治权。

在被封在云南后,沐英开始励精图治,在朱元璋的默许和帮助下,他在云南当地大力发展屯田,兴修农业,轻徭薄赋,减轻了当地农民的负担,让云南的农业产生了极大的进步。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沐英还大力发展教育,他修建了大量的私塾和学府,允许当地的土人孩子跟着汉人的孩子一起入学读书,将来进京赶考,这极大的收拢了当地的民心。

在沐英的英明领导下,云南当地发展的欣欣向荣,当地的百姓对沐英感恩戴德,沐英的名声如日中天,云南沐王府至此被治理的如铁桶一般,水泼不进

太祖出手

朱元璋虽然很喜欢这个义子,但是让沐英一个人镇守云南那么大一块地方,天生多疑的朱元璋是不可能真正地放心的。

再加上沐英在当地的名声越来越好,势力越来越庞大,实在是让人没法放心,于是朱元璋决定要派些人过去分走沐英的权柄。

派谁好呢?老朱对朝中的大臣们是一向不怎么放心的,派个大臣过去还不如让沐英一个人待着呢,好歹他还是自己的义子,于是老朱决定派一个朱家人过去,只有自己家的人才是最信的过的。

朱元璋头一次派过去的是靖江王朱守谦,他是朱元璋的侄孙,可惜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败家子

朱元璋当时成年的儿子都已经有了封地,万般无奈之下才拉这个被关了好几年的侄孙出来,希望他这些年已经改过自新,能够在云南好好办事了。

但是事与愿违,即使被关了那么多年,朱守谦还是烂泥扶不上墙,他到了云南之后横征暴敛,一味地享乐,还甚至当街强抢民女,引起了当地人极大的愤慨。

于是很快就被沐英打发回去了,朱元璋还没法生气,甚至在家书中为自己派来个混蛋委婉地给沐英道了个歉。然后老朱还不死心,又派来了自己的儿子周王朱橚

可惜这一位跟他的那位侄子不相上下,也是个混不吝的,到了云南后天天吃喝玩乐,根本就不理正事,等到老朱问他云南的情况时,那叫一个一问三不知,气的老朱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只能再次换人。

沐英去世后,他的儿子沐春继承了他的位置,老朱对于沐英还是很有几分感情的,但是对沐春嘛,那就是隔了一层关系了。

于是他又派出了亲儿子岷王朱楩去云南,这一位倒是有些手段,可惜沐春也是个心机深沉的人,很快就将朱楩给架空了。朱元璋还没来得及派出第四位朱家子嗣,自己就先一步升天了。

屡战屡败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开始大力削藩,沐春一听这个政策高兴的手舞足蹈,立刻大力支持,趁机将岷王朱楩的势力清除的差不多了,可惜好日子还没过两年,朱棣奉天靖难,建文帝的政策成了一张废纸。

朱棣继承了朱元璋往云南掺沙子的政策,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岷王朱楩又满血复活,带人杀回了云南。

可惜沐春也不是好惹的,他们父子在云南经营多年,地位早就稳如泰山,云南的百姓也大多只信沐王府,朱棣又没做好为了一个云南大面积开战的准备,因此朱楩只能含恨败北。

岷王朱楩失败了,朱棣认为是因为他太废的原因,痛定思痛,他决定派一个真正有质量的朱家人过去。永乐二年,朱棣将自己最英勇善战的一个儿子朱高煦封为汉王,封国云南,希望他能过去把沐王府的嚣张气焰给杀下去

但是朱高煦想的是“世子多疾,汝需勉励之”,哪里看得上一个小小的云南,死活不肯过去,于是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朱棣的努力算是白费了,他死后,他的长子仁宗朱高炽也继承了父亲和爷爷的政策,派出自己的第八子滕王朱瞻垲就封云南,可惜朱瞻垲还没成年就死了,至此,朱家祖孙三代的努力算是都打了水漂

沐英一生战功赫赫,平定云南,励精图治,为云南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因此沐王府才能够在云南屹立不倒数百年,这正是“水能载舟”的最佳体现啊。

更多文章

  • 北宋恶霸残杀、吃掉百余人,还是国舅爷,最终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六贼最终下场,宋军杀宋将,宋奸相带兵抗辽

    一、北宋国舅这个恶霸名叫王继勋,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父亲名叫王饶,先后在后晋、后汉、后周任职,官至侍中、彰德军节度使。958年,赵匡胤的结发妻子贺氏病死,于是他迎娶了王饶的女儿为第二任妻子。王氏是赵匡胤的贤内助,她“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先后为赵匡胤生下三个儿女,不过都夭折了。960年,赵匡胤称

  • 朱棣有多聪明?他给明朝留了一条退路,但崇祯没听,最后只能上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不管怎么样,最后大明朝还是在崇祯的手上亡了,其实早在朱棣的那时候,朱棣就想过万一哪一天明朝会灭亡,所以他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条出路,只是崇祯皇帝并没有理会朱棣的一片苦心,所以明朝灭亡了。那么很多人就会觉得很奇怪,朱棣留下的这条后路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明朝原来的首都南京,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时候,

  • 朱元璋起初发了很多免死铁券,为何那些被他杀的功臣不用免死铁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的免死铁券四个大字,朱元璋的免死铁券谁使用过,朱元璋收了给功臣的免死铁券

    这个免死铁券最终的解释权,也在朱元璋这里,朱元璋说他是有效的,他就能用,朱元璋说没效,他就是废铜烂铁,一文不值。朱元璋之所以要发这玩意,最主要是为了表彰那些开国功臣,毕竟他的江山,来的不容易。都是将士们豁出去性命,一刀一刀的在战场上,给他争夺过来的。所以,为了表彰这些臣子们,朱元璋给他们发了免死铁券

  • 朱元璋的爱情故事,想不到大明开国皇帝也是一个妻管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悲惨的晚年,朱元璋一生的三大遗憾,历史上朱元璋的爱情故事

    都说帝王家没有真情可言,兄弟相残,父子斗法,古往今来,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权力与金钱的追逐,使得多少亲人反目成仇,但不可否认的是,帝王家也有温情的瞬间,今天要讲的就是朱元璋的爱情故事。元末,起义军四起,当时的朱元璋还在郭子兴的手下办事。两人的结缘是因为朱元璋的一个老乡,他在郭子兴军中任职,曾给朱元璋

  • 朱元璋去拜佛,问:朕要不要下跪?方丈一番话救了全寺人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拜少林寺要下跪吗,朱元璋跪拜和尚,朱元璋被逼下跪大义灭亲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他们两人都是贫农出生,后来通过不懈努力和拼搏,最后逆袭成为一国之君。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家里原本就一贫如洗,又加上兄弟姐妹多,温饱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生计,他还是儿提时就只得给地主家放牛。我也可以生活下去,他来到了黄觉寺像当和尚。方丈非常仔细的观

  • 明朝将领造反,亲哥哥前去镇压,朱元璋对哥哥说:你做得太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亲兄弟几人,明朝那些事儿62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军事实力

    其实,在元末明初,朱元璋麾下有许多兄弟将领,例如冯国用、冯国胜(冯胜),郭兴、郭英,吴良、吴祯等人,因为乱世将起,若想生存,必须和最亲密的兄弟站在一起,才有可能不受欺凌。洪武二年,朱元璋派徐达征讨西北,兰州有三位蒙古亲兄弟,老大叫沙,老二叫郭买的、老三叫火石歹,均为蒙古名字。他们三人见元朝大势已去,

  • 明朝大三疑案之外还有另外一桩疑案,被崇祯稀里糊涂了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三大谜案,明朝三大疑案详细介绍,明朝四大悬案始末

    其实,在三大疑案之外,明末还发生了另外一桩悬案:御笔龙封案。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不幸早亡后,其弟朱由检继位,这就是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登基第二年,就遇到一件很挠头的蹊跷事,一位农民竟然拿着据称是朱元璋的遗物,来找他讨要三万两黄金!崇祯二年六月,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农民从安徽绩溪来到了京城,要求见当朝天子

  • 徐达北伐时多次故意放走元顺帝,为什么朱元璋还非常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真的杀了徐达吗,徐达放走顺帝,徐达对朱元璋有什么帮助

    这件事发生在第一次北伐,当然这次进展非常顺利。徐达带着25万军队,兵分两路进攻元朝。徐达是直取元朝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当然徐达的军队是节节胜利。很顺利地打到了通州。通往元朝大都的大门已经被打开,这时的徐达如果快速行军,两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元大都。即使慢的话,也只需要三四天。但是没有人知道原因,徐达

  • 宋孝宗可称为南宋王朝的中兴之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孝宗是南宋王朝吗,宋孝宗为什么退出南宋,宋孝宗对南宋王朝的评价

    可称为南宋王朝中兴之主的,当数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赵昚了。宋孝宗赵昚,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他是宋太祖的后裔,宋高宗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六岁的赵伯琮幸运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选中,育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背后的原因,难以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的杨家将真的存在吗,北宋灭亡后杨家将去了哪,北宋灭亡时杨家将跑哪儿去啦

    杨家第二代是杨延昭,实际上他也是杨家著名的一代将领,但是他所在的时代,并没有他父亲杨业那时候的动荡不安,所以他与契丹家族之间的争斗远远少于杨业。?最后杨延昭继承了他父亲的位置,并继续防守边界抵抗契丹。但是在宋真宗继承皇位之后,直接和契丹签订了协议,和平共处,因为此协议的签署,契丹和宋基本就没有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