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北伐时多次故意放走元顺帝,为什么朱元璋还非常高兴

徐达北伐时多次故意放走元顺帝,为什么朱元璋还非常高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87 更新时间:2024/3/9 6:41:49

这件事发生在第一次北伐,当然这次进展非顺利。达带着25万军队,兵分两路进攻元朝。徐达是直取元朝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当然徐达的军队是节节胜利。很顺利地打到了通州。通往元朝大都的大门已经被打开,这时的徐达如果快速行军,两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元大都。即使慢的话,也只需要三四天。但是没有人知道原因,徐达花了一星期时间才打到元大都。这时候的元顺帝带着后宫和武大臣逃到了都。徐达也顺利攻占了元大都。不过去却放走了元顺帝。这是第一次这样做。

占领元大都之后,徐达开始攻打元上都。徐达很快包围了元上都。不过在围城的时候,徐达指挥漏洞百出。而且围城并没有完全包围,有很多破绽。最后元顺帝再次逃走。这是徐达第二次放走为了元顺帝。当然,之后徐达又有多次能抓到元顺帝的机会,每一次都放走了他。不过朱元璋对此可以说非常高兴。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没有惩罚徐达,还非常高兴是有原因的。古人对自己的政权都讲究正统。所谓的正统在古代多数都是禅让的比较多。不管是什么状况下禅让的,但是都是合法的。不过对于直接起义的人来说,多数还是觉得自己来的不正统,没有依据。而且如果要把前朝皇帝杀了的话,有点弑君的嫌疑。所以朱元璋也不想后人说他弑君。他并不想杀元顺帝。只是想把元顺帝赶走就可以了。在徐达北伐之前朱元璋和徐达说过自己的想法。所以徐达放走元顺帝是按照朱元璋的意思进行的。朱元璋对他的做法是非常认同。不管别人怎样上参徐达,朱元璋都是不问。

可以说,作为武将,不仅要会打仗,也要有很强的政治头脑。要不然有时候虽然立功,却不一定受待见。

更多文章

  • 宋孝宗可称为南宋王朝的中兴之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孝宗是南宋王朝吗,宋孝宗为什么退出南宋,宋孝宗对南宋王朝的评价

    可称为南宋王朝中兴之主的,当数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赵昚了。宋孝宗赵昚,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他是宋太祖的后裔,宋高宗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六岁的赵伯琮幸运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选中,育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背后的原因,难以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的杨家将真的存在吗,北宋灭亡后杨家将去了哪,北宋灭亡时杨家将跑哪儿去啦

    杨家第二代是杨延昭,实际上他也是杨家著名的一代将领,但是他所在的时代,并没有他父亲杨业那时候的动荡不安,所以他与契丹家族之间的争斗远远少于杨业。?最后杨延昭继承了他父亲的位置,并继续防守边界抵抗契丹。但是在宋真宗继承皇位之后,直接和契丹签订了协议,和平共处,因为此协议的签署,契丹和宋基本就没有战争了

  • 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剥桔子给儿子吃,马皇后对朱元璋有多重要,朱元璋削桔子给儿子吃

    皇权的竞争在古代一直都处于非常激进的状态中,任何对皇位有威胁的人皇帝都会将他们赶尽杀绝,就像是世人常说的对敌人手软就是在残害自己。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你曾经一时手软放过的敌人杀害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皇帝都曾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杀死过很多无辜的人,更甚至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只因为一个梦境,就

  • 秦穆公送重耳回晋国夺位,晋文公称霸后,秦穆公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穆公与晋文公谁厉害,晋文公重耳的悲惨下场,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继位

    晋圉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带着夫人回去,在岳父的扶持下继承晋国国君。可是晋圉并没有这样做,他担心日后晋国为秦国所控制,狠下心丢下新婚一年的怀嬴回国。[var1]图-重耳从秦国回晋国公元前637九月,也就是晋圉回去的第二年,晋惠公去世,太子晋圉在大臣的拥护下即位,是为晋怀公。晋怀公即

  • 他的能力不低于鬼谷子,若秦国没有赶走他,可能秦国能提前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鬼谷子在秦国的活动轨迹,鬼谷子控制秦国,鬼谷子的年代到秦国经历了多少年

    [var1]他并不是出生在名门家庭,他家里的条件很一般,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他不想在这么下去了,所以在他懂了事以后,就决定去齐国学习本领,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人才,而他到了齐国也确实是遇到了一位贵人,那就是他的师父鬼谷子,而他在师父那里也认识了一位当时的朋友,日后的敌人,张仪。在他

  • 孔子希望在齐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事情不是那么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在齐国的经历,孔子在齐国的政治生活,孔子为什么留在齐国

    [var1]齐国原是东方大国,疆土在现在的山东中部和东部一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并富有鱼盐之利,在齐桓公时代(公元前685~前643年),又经过杰出的政治家管仲整顿国政,成了春秋时期的一等大国。这时是齐景公统治的时代,也是大政治家晏婴活跃的时代,国家安定而强盛。孔子希望在齐国成就一番事业,是有现实

  • 姜维本事魏国降将,为何能在蜀国掌握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为什么要投降魏国,姜维魏国人为何对蜀国死心塌地,姜维会从魏国到蜀国吗

    姜维是三国后期的将领,很有才能的将领,可以说文武双全,文的方面还是差一些,诸葛亮实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接班人,也没有办法,姜维也算可造之才!姜维本来是魏国将领没有得到重用,在和诸葛亮的战争中被诸葛亮降伏后,对诸葛亮也是非常的敬佩,可以说三国时期的人和后世的很多人对诸葛亮都很敬佩![var1]诸葛亮就将

  • 长平之战中,赵国大败,为何世人都指责赵括而忽视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廉颇和赵括,廉颇一定守得住长平吗,长平之战赵括惨的原因

    [var1]长平之战是在周赧王五十三年到五十五年间发生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秦国统一全国的一个转折点,并且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发生也是最大规模的歼灭战。因此这样战役的主角总是备受人们关注,在人们的视角下,小的问题会被无限的放大,而一些真正应该注意的问题却被忽视。[var1]在秦国派出大将王龁率领大量秦军

  • 战国之初,就有人预言“项羽灭秦”,而且连项羽何时出生都说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灭秦国后历史走向,项羽灭秦是哪年,项羽灭秦国后为什么自己不称帝

    这一年是秦献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2年,秦国迎来了一位非常著名的客人,这人远道而来,会见了秦献公,发表了一番很著名的预言,后人将它称为“亡秦预言”。[var1]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问题是,秦自秦献公当政之后,秦国发展走上正轨,国力也是开始蒸蒸日上,眼看秦国就要走一步好运的时候,突

  • 赵国只是从晋国分化出的小国,为何能成为,除秦国之外的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国与秦国实力,赵国为何隶属于晋国,赵国是不是晋国灭亡的

    春秋时的晋国,本是五大霸主之一,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是最后三家分晋,昔日的霸主一分为三,化成了赵国、韩国、魏国三个诸侯国。[var1]三家分晋,昭示着春秋时代落下帷幕,战国时代开始来临。在春秋时期,晋国和秦国都是霸主,谁也奈何不了谁,实力相当,一分为三后,这三个诸侯国,其中任何一个都应该弱于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