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大三疑案之外还有另外一桩疑案,被崇祯稀里糊涂了结

明朝大三疑案之外还有另外一桩疑案,被崇祯稀里糊涂了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61 更新时间:2024/1/17 3:12:44

其实,在三大疑案之外,明末还发生了另外一桩悬案:御笔龙封案。

明朝天皇帝朱由校不幸早亡后,其弟朱由检继位,这就是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登基第二年,就遇到一件很挠头的蹊跷事,一位农民竟然拿着据称是朱元璋的遗物,来找他讨要三万两黄金!

崇祯二年六月,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农民从安徽绩溪来到了京城,要求见当朝天子。

在封建社会,皇帝对普通民众而言,就如神仙一般的存在。不要说乡野村夫了,就连低等级的官员,可能一辈子也见不着天子一面。

但这个农民自称是大明朝开国元勋李善长的第十世孙,手上拿着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亲笔物件,奉明太祖遗诏,来见当朝皇帝的。

有司衙门一听这人这么大来头,不敢怠慢,就向崇祯皇帝禀报。崇祯听了,大吃一惊,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好奇,于是就召见了这位农民。

此人自称李世选,是韩国公李善长的十世孙。当年在胡惟庸案中,李善长被莫名其妙的卷入。结果李家七十多口族人被满门抄斩。只有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为妻,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下,朱元璋赦免了李祺的死罪。

这些成年往事,崇祯和满朝的大臣们都是知道的。但李世选接下来讲述的事情,崇祯就是前所未闻的了。

李世选说当年诛灭李善长满门的时候,朱元璋还写了一道“御笔龙封”给临安公主,让李家的后人妥善保管。龙封里写的内容是朱元璋当时知道李善长一家是被冤杀的,只是形势所逼,迫不得已降罪给李善长。

李善长是大明朝的开国功臣,他的功劳,朱元璋时刻记在心上。所以朱元璋在龙封中恩准李家后人在二百一十六年后,手持龙封进京,面见当时的明朝皇帝,恢复韩国公的爵位。并且当初查抄了李家的全部家产,所以让后世皇帝赔偿三万两黄金给李家后人。

崇祯听完这位农民的讲述,并且亲自检查了龙封,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蹊跷之事,一时不知如何处置?此事太过离奇了,是真是假,难以判断。于是,崇祯就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经过一翻验查,对于龙封的真伪,大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大臣认为龙封是真的,御笔龙封所用的纸张、墨迹、印章都古朴陈旧,不是新作伪造之物。

而且派人去安徽绩溪调查,当地县令上任后就知道李世选是李善长的后人。而且李家有御笔龙封之事,当地流传很久了,普通人都知道这件事。

另一派大臣则认为龙封是伪造的,李世选就是个胆大包天的骗子。他们发现龙封上大部分字的笔迹和太祖遗留下的文字笔迹不一样,而且龙封所署时间比李善长被处决的事件提前了三个月,朱元璋提前三个月写好龙封不合常理。

双方各抒己见,真假难辨。崇祯皇帝自己也难以下判断,就把那个愣头愣脑的李世选先关进刑部大牢,听候调查。

但是,后来后金不断进犯大明,而且明朝国内天灾不断,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也令崇祯和满朝大臣焦头烂额的,谁也没工夫再去搭理这个御笔龙封的事了。

直到十年之后,明朝灭亡前夕,才有大臣向崇祯上书,说御笔龙封真假难辨,李世选哪怕是骗子,也在大牢里被关了十年了,所以建议皇帝把他给释放了。自此,“御笔龙封”案才稀里糊涂地终结了。

后来,崇祯上吊自杀身亡。流亡的南明小朝廷在明朝势力几乎消耗殆尽的时候,才为李善长平反并追加封谥。

更多文章

  • 徐达北伐时多次故意放走元顺帝,为什么朱元璋还非常高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真的杀了徐达吗,徐达放走顺帝,徐达对朱元璋有什么帮助

    这件事发生在第一次北伐,当然这次进展非常顺利。徐达带着25万军队,兵分两路进攻元朝。徐达是直取元朝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当然徐达的军队是节节胜利。很顺利地打到了通州。通往元朝大都的大门已经被打开,这时的徐达如果快速行军,两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元大都。即使慢的话,也只需要三四天。但是没有人知道原因,徐达

  • 宋孝宗可称为南宋王朝的中兴之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孝宗是南宋王朝吗,宋孝宗为什么退出南宋,宋孝宗对南宋王朝的评价

    可称为南宋王朝中兴之主的,当数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赵昚了。宋孝宗赵昚,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他是宋太祖的后裔,宋高宗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六岁的赵伯琮幸运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选中,育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背后的原因,难以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宋的杨家将真的存在吗,北宋灭亡后杨家将去了哪,北宋灭亡时杨家将跑哪儿去啦

    杨家第二代是杨延昭,实际上他也是杨家著名的一代将领,但是他所在的时代,并没有他父亲杨业那时候的动荡不安,所以他与契丹家族之间的争斗远远少于杨业。?最后杨延昭继承了他父亲的位置,并继续防守边界抵抗契丹。但是在宋真宗继承皇位之后,直接和契丹签订了协议,和平共处,因为此协议的签署,契丹和宋基本就没有战争了

  • 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要剥桔子给儿子吃,马皇后对朱元璋有多重要,朱元璋削桔子给儿子吃

    皇权的竞争在古代一直都处于非常激进的状态中,任何对皇位有威胁的人皇帝都会将他们赶尽杀绝,就像是世人常说的对敌人手软就是在残害自己。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你曾经一时手软放过的敌人杀害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皇帝都曾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杀死过很多无辜的人,更甚至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只因为一个梦境,就

  • 秦穆公送重耳回晋国夺位,晋文公称霸后,秦穆公后悔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穆公与晋文公谁厉害,晋文公重耳的悲惨下场,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继位

    晋圉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他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带着夫人回去,在岳父的扶持下继承晋国国君。可是晋圉并没有这样做,他担心日后晋国为秦国所控制,狠下心丢下新婚一年的怀嬴回国。[var1]图-重耳从秦国回晋国公元前637九月,也就是晋圉回去的第二年,晋惠公去世,太子晋圉在大臣的拥护下即位,是为晋怀公。晋怀公即

  • 他的能力不低于鬼谷子,若秦国没有赶走他,可能秦国能提前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鬼谷子在秦国的活动轨迹,鬼谷子控制秦国,鬼谷子的年代到秦国经历了多少年

    [var1]他并不是出生在名门家庭,他家里的条件很一般,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他不想在这么下去了,所以在他懂了事以后,就决定去齐国学习本领,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人才,而他到了齐国也确实是遇到了一位贵人,那就是他的师父鬼谷子,而他在师父那里也认识了一位当时的朋友,日后的敌人,张仪。在他

  • 孔子希望在齐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事情不是那么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在齐国的经历,孔子在齐国的政治生活,孔子为什么留在齐国

    [var1]齐国原是东方大国,疆土在现在的山东中部和东部一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并富有鱼盐之利,在齐桓公时代(公元前685~前643年),又经过杰出的政治家管仲整顿国政,成了春秋时期的一等大国。这时是齐景公统治的时代,也是大政治家晏婴活跃的时代,国家安定而强盛。孔子希望在齐国成就一番事业,是有现实

  • 姜维本事魏国降将,为何能在蜀国掌握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为什么要投降魏国,姜维魏国人为何对蜀国死心塌地,姜维会从魏国到蜀国吗

    姜维是三国后期的将领,很有才能的将领,可以说文武双全,文的方面还是差一些,诸葛亮实在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接班人,也没有办法,姜维也算可造之才!姜维本来是魏国将领没有得到重用,在和诸葛亮的战争中被诸葛亮降伏后,对诸葛亮也是非常的敬佩,可以说三国时期的人和后世的很多人对诸葛亮都很敬佩![var1]诸葛亮就将

  • 长平之战中,赵国大败,为何世人都指责赵括而忽视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廉颇和赵括,廉颇一定守得住长平吗,长平之战赵括惨的原因

    [var1]长平之战是在周赧王五十三年到五十五年间发生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是秦国统一全国的一个转折点,并且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发生也是最大规模的歼灭战。因此这样战役的主角总是备受人们关注,在人们的视角下,小的问题会被无限的放大,而一些真正应该注意的问题却被忽视。[var1]在秦国派出大将王龁率领大量秦军

  • 战国之初,就有人预言“项羽灭秦”,而且连项羽何时出生都说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灭秦国后历史走向,项羽灭秦是哪年,项羽灭秦国后为什么自己不称帝

    这一年是秦献公十一年,即公元前372年,秦国迎来了一位非常著名的客人,这人远道而来,会见了秦献公,发表了一番很著名的预言,后人将它称为“亡秦预言”。[var1]秦献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362年)问题是,秦自秦献公当政之后,秦国发展走上正轨,国力也是开始蒸蒸日上,眼看秦国就要走一步好运的时候,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