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洋史话:1917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梁启超写檄文讨伐张勋

北洋史话:1917年康有为出任弼德院副院长,梁启超写檄文讨伐张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37 更新时间:2024/2/4 18:06:48

黎元洪得知消息之后,就开始怀疑张勋用心不良,请人劝说张勋减少到京人员,不要引起北京人心恐惧,张勋哪里是一个听劝的人,反而是向黎元洪派过去的人提出一个非常无理的要求:请总统下令三日内解散国会,不然不负责调停。此时的黎元洪终于明白自己犯了引狼入室的错误。黎元洪请张勋调停的初衷就是尽量满足各省的要求,而不解散国会,于是对张勋的要求直接不做回应。

张勋没有等到黎元洪的回复,直接把辫子军5000人带到了北京,这无疑在对黎元洪进行示威。黎元洪与之周旋数日,最终迫于无奈答应解散国会,当电报发出之后,黎元洪直接被人回电报怼了:“民国约法中,总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况且总统被人威胁作出这个决定,是非法行为。”张勋才不管别人的意见,俨然自己已经是北京政府的新主人,一直与张勋保持联系的康有为也发电报劝已经独立的省份取消独立。

大家根本不买张勋和康有为的帐,张勋后来的做法直接把自己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1917年6月30日,张勋和陈宝琛、刘廷琛一起悄悄溜进了紫禁城参加所谓的“御前会议”。次日,张勋逼迫黎元洪把大权奉还给溥仪,张勋和康有为入紫禁城,清朝复辟。

复辟前三日,溥仪一共发了十九道“圣旨”,其中就与康有为相关的就有两条:“康有为为弼德院副院长”,“康有为赏给头品顶戴”。有人可能会问:弼德院是一个怎样的机构?清朝末年,清政府效仿日本枢密院新设立的国务顾问机关,不过直到清朝灭亡,弼德院都没有发生政治作用,不过是一个花瓶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勋虽然对康有为很看重,但是给康有为的位置并不是实权地位,只是让康有为做了复辟的装饰品而已。康有为自己觉得很满足,连皇宫都不愿意离开,据说是怕小皇帝跑了。

超是康有为的学生,在这一次复辟活动中,梁启超果断站在了康有为的对立面。梁启超参加了7月3日讨逆军的军事会议,被讨逆总司令段祺瑞任命为讨逆军总部参赞,为讨伐张勋出谋划策。同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出讨伐张勋的电报和檄文,而这两篇文章均出自于梁启超之手。

小佛仔细读了这两篇文章,发现梁启超在痛批张旭复辟的同时极力为清朝皇室开脱,认为复辟一事和清朝皇室没有任何关系,“……强为拥戴……瑾瑜两太妃痛哭求免,几不欲生,清帝孑身冲龄,岂能御此强暴,竟遭诬胁,实可哀怜……”溥仪真的是被胁迫的吗?小佛觉得并不是,几年后溥仪大婚,他专门让人去景德镇订做了一批龙碗,上面有“挑动天下反”的句子,碗底还印着“大清宣统年制”,其想复辟的心思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梁启超还在字里行间十分明显的表现出这些讨逆军的头头脑脑们其实都是清朝的旧臣,并且再三强调要保持清皇室的优待条件,实在是让人看不清讨逆军的立场。

电报和檄文发出之后,立刻就有人骂梁启超:张勋、康有为是复辟的罪魁,你梁启超就是祸首,“叛国祸首,其罪维均……君等同为叛国逆贼,无发言资格”!

参考资料: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到底出生何地?他掩盖了一生的秘密,被嘉庆一句话点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皇帝生平,乾隆皇帝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乾隆皇帝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彼时雍正皇帝还仅仅是康熙时期的雍亲王,一个表面上对皇位不感兴趣的皇子(其实心里想当皇帝得很)。关于乾隆的出生地,《清史稿·高宗本纪》的记载是雍亲王府: “高宗……讳弘历,世宗第四子……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于雍亲王府邸。”同时在

  • 慈禧26岁丧夫,却在46岁时不慎小产,孩子是谁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晚年怀孕事件,慈禧怀孕怀的谁的孩子,慈禧26岁丧夫却在46岁小产

    公元1835年11月29日,慈禧出生于叶赫那拉氏家族中。年少时期,慈禧的父亲早早离世,虽然长在大家族内,但是生活十分艰辛,每日都需提心吊胆,步步为营。正因如此,慈禧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子,永不服输的气势。由于大家庭的影响,慈禧自小便学习了书法、文学等等技艺,蒙古族的骑射也略懂一二。虽然不是十分精通,但

  • 后金改国号大清,真相很简单,需求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后金改为大清是哪一年,为啥把大清叫后金,后金就是大清吗

    清朝这么鼎盛的一个国家,疆土最大,人口最多,国祚反而比明朝还短,或许确实有点不得人心。说到这里不得不简单说一句,国祚是从国家统一建立——灭亡,是严格按照这段时间算的。并非像网上有些人说的,清朝有276年、296年、近300年等等说法。详细点的说法则是,朱元璋在1368年正月初四于南京称帝,同年,攻破

  • 1727年雍正下了一道圣旨,导致传统武术从此衰落变成了花架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的雍正会武术吗,雍正有禁武令吗,为什么雍正痴迷剑术

    雍正是清朝十二帝中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谜团与令人困惑之处,民间流传着他的无数野史秘闻,是是非非真假难辨。其实这也不奇怪,这与雍正一生经历密切相关。雍正虽然只活了58岁,但他的人生却波澜起伏,峰回路转,充满了太多的戏剧性。雍正登基之前,经历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皇储争夺战。康熙未能妥善处

  • 他“不学无术”却将清廷玩弄于股掌,张之洞:论权术大清无人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详述张之洞,张之洞的精明与城府,为人处世的张之洞

    袁世凯一不是皇亲贵族,二不是进士举人,仅凭一个汉人出身却能登上“王座”之位,绝对是实力派人物。但袁世凯发家之时却总被人称作不学无术之徒,这是因为在当时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身为汉人在当时不读书就意味着没有好的出路,属于社会“闲散人员”。而袁世凯恰恰对读书走科举之路没有天赋,连考两

  • 《红楼梦》中为什么那么多人叫“玉”,真相原来在这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红楼梦三个人三块玉,红楼梦玉的寓意,红楼梦中玉的象征意义

    撰文:风林秀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红楼梦》中有多少人名字中带“玉”字呢?最起码有宝玉、黛玉、妙玉。此外还有一个小红,原名林红玉。关键是,林红玉后来改了名字。而且,她之后的命运也鬼使神差般发生了改变。今天,本文就正式揭开这个“玉”字的秘密。同时郑重声明一下,本观点乃鱼羊史记独家原创观点,谢绝任何

  • 顺治有八个儿子,却让一个不得宠的庶子成为了新君,原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说帝王家是最无情的,但顺治却是一个爱江山但更爱老婆的人,他一生虽然有过两个皇后,但却最爱董鄂妃,在董鄂妃去世以后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顺治虽然早逝却养育了众多孩子,包括8个儿子和6个女儿,为何在选储君的时候,一个不受宠的庶子(也就是后面继位的康熙)会入选呢,笔者将会在下文分析。

  • 哲哲不是皇太极的发妻,为什么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太极和哲哲的故事,哲哲和皇太极有孩子吗,皇太极的皇后哲哲是个什么样的人

    《清太宗实录》评价:“太祖以上(皇太极)为大贝勒,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理机务,多所赞画,统军征讨,辄侍太祖,偕行,运筹帷幄,奋武戎行,诛携服叛,所向奏功,诸贝勒皆不能及。又善抚亿众,体恤将卒,无论疏戚,一皆开诚布公以待之,自国中暨藩服,莫不钦仰。上凡遇劲敌,辄亲冒矢石,而太祖深加爱护,每谕勿前

  • 为捞钱盗慈禧墓,还敢“坑”老蒋40万大洋,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盗慈禧墓的下场,孙殿英盗慈禧墓是利用了下水道吗,当年盗慈禧墓时有机关吗

    孙殿英,1889年出生在永城县他的外祖母家里,孙因家境贫寒,很早就出去跑江湖。在江湖混世的过程中,他练就了一种圆滑处世的本领和一套精湛的赌博技能。孙殿英幼年家庭穷困,长大后对金钱有特殊爱好,他每到一地,,总是以捞钱为第一任务。但孙殿英捞钱而不攒钱。由于善于捞钱和撒钱,孙殿英团结了一大帮有江湖义气的朋

  • 曾国藩的湘军真的对江浙平民痛下杀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湘军制度,曾国藩对湘军的影响,曾国藩的湘军有何过人之处

    有人认为,湘军中许多人从军的目的就是“以命挣钱”,在朝廷拖欠军饷的情况下,对江浙地区老百姓痛下杀手,目的就是“抢钱,抢女人”。(湘军)湘军是一支独特的部队,是一支以宗族关系为基础,以曾国藩的巨大号召力建立起来的一支武装,有私人军队的性质。曾国藩就是湘军的灵魂。湘军内部是一种家长式的管理制度。在创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