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为何文武双全、三国时期关键人物之一孟达、为何选择3次移主呢?孟达在三国这一混乱的漩涡中几经挣扎,最终还是落得个惨死的下场,命运曾经几度给予了孟达机会,他却次次错失。
孟达出生在一个武艺世家,其父亲是凉州刺史、家境殷实,他自小在父亲的影响之下,武艺超群且机智多谋,然而却养成了不讲情义、狡猾奸诈的性格,这也是孟达数次移主的原因。据史册记载,孟达先是背叛了刘璋,后来又背叛了刘备,最终背叛了曹叡,三次移主也为孟达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名声,最终未被记录于《三国志》中。孟达起初在蜀汉阵营为刘璋效力,后来在迎接刘备进入蜀汉时,成为了刘备手下的助手,带兵打仗赢得了许多胜利,然后最终孟达还是投靠了曹魏,孟达在曹魏备受器重,曹丕将手下军队半数交给他,并且对他封官加爵。孟达投靠曹魏是刘备最大的损失,为他以后统一天下带来了极大影响。
孟达在蜀汉时担任宜都太守一职,监管西陵峡口、四川等重要地区,此时的孟达为刘备控制却不听从关羽的管辖,拒绝了关羽的求救,这也为后来的关羽失荆州埋下了伏笔。后来随着刘备平定汉中后,孟达便留在了上庸,宜都地区便无人看守,恰巧此时左右无路的关羽选择了前往宜都南撤的方案,等关羽一军即将到达宜都,却发现宜都早已陷落,关羽一军可谓是自投罗网,最终全军被擒、关羽被杀。如果此时孟达在宜都出兵,两军相遇,关羽一军必将能攻破东吴,同时这一事件也成为蜀汉没落的起点。
孟达面对蜀汉没落、刘备的的责怪,便领兵投靠了曹魏曹丕,孟达在曹魏可谓是风生水起,引起了许多人的嫉妒愤恨,随着曹丕等人的去世,孟达在曹魏彻底失去了靠山。此时的刘备趁机向孟达献殷勤,表达了想要孟达回归蜀汉的想法,经过大局思考的孟达成为了蜀汉的暗地助手。另一边诸葛亮却向曹魏说出了孟达奸细一事,这便有了后来的司马懿斩杀孟达一事。然而此时孟达只是诸葛亮销毁曹魏的棋子,他本可为蜀汉赢得胜利、或为曹魏守住城池,孟达的死成功的将司马懿的野心昭告天下,为以后的曹魏政权被司马家族窃取奠定了基础。
孟达作为三国时期重大事件的关键人物,3次移主,只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却始终被别人所利用,无论是荆州营救关羽、还是帮助蜀汉销毁曹魏,他本来都有可能成功,只怪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