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大清最后一位状元,高中不久大清亡了,那他在民国是什么待遇

他是大清最后一位状元,高中不久大清亡了,那他在民国是什么待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4/1/19 17:15:38

引言

其实,无论处于哪个时期,人们都希望通过读书来为自己谋一个好出路,这样也能让自己和家人在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说在古代时期,人们想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就只有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考取功名才能走上仕途,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未来,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也是唯一的途径。要说科举制度的实行,让哭喊学子们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发展,只是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光绪三十一年时,科举制便走到了尽头,而光绪三十年举办的科举考试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那么,在这最后一次考试中谁是状元呢?大清灭亡后,他在民国又有怎样的待遇?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历史上最后一位叫做刘春霖,是直隶省肃宁县贫苦人家的孩子。当时是在晚清同治十一年,刘春霖家的条件十分不好,父亲是一位小吏,母亲在知府家中干活。面对这样的生活,夫妻二人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刘春霖身上,希望他未来能够出人头地。于是在刘春霖8岁时,他就被父母送到了私塾中读书。当时的刘春霖很聪明懂事,他深知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在读书过程中他非常刻苦,再加上他自身本就聪明,这也让他的学业进步迅速。

之后他还免费去到了莲池书院学习,而这所学校的校长吴汝伦对他也十分重视和欣赏。直到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科考开始了,有着真才实学的刘春霖参加了这次科举考试,这个时候也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考试开始后,刘春霖一路过关斩将,直接进了殿试,考试完后,主考官员便把卷子先做了一番品评,初步排了个名次,然后就送到了慈禧太后那,最后让慈禧来“御笔钦定”。当慈禧太后看到卷子后,排在第一个的名叫朱汝珍的举子却让她皱起了眉头。

科举制度被废除

原来这举子名字中的三个字都犯了慈禧太后的忌讳上,所以慈禧当即就把这个排在第一的卷子给扔在了地上,紧接着排在第二名的就是刘春霖,当她看到刘春霖的名字后顿时舒展开了眉头,对她来说刘春霖这个名字取得很好,堪称是一个吉兆,再看刘春霖的家乡所在地直隶肃宁县,慈禧太后就更高兴了,直隶是现如今的河北,正好拱卫京师,有保国安邦之象,肃宁这两个字则有着肃静安宁的意思,这好一幅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的太平年景啊。

虽说当时清王朝已经日薄西山了,但这对慈禧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七十大寿,如果她把刘春霖钦点为状元,这肯定能以此吉兆感应上苍。所以,刘春霖就被慈禧钦点为了状元,并被赏赐了翰林院编修的职位。到了第二年,科举考试就被朝廷给废除了,转而学习西方文化,而被点为状元的刘春霖被派去了日本留学。两年后,刘春霖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并担任满清咨议院议员。

辞去所有职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不到一年满清王朝就被推翻了。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取果实成为了民国大总统,而刘春霖则被留在了中华民国内,哪怕是当一个“吉祥物”也不放他走。于是,刘春霖在这里担任中华民国秘书长,这一当就是10年。后来,刘春霖又担任了直隶省的教育厅厅长,虽说如此,但刘春霖却因为当时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以及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情况变得很迷茫。

因为,这些都是他所不能接受的,自此刘春霖彻底失望了,为此他毅然决然的辞去了职位,转而成为了隐士,甚至还发誓永远都不会出山为官。不过他还是很关心外界的事情的。辞去官职后,刘春霖常常都会跟着自己的心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军队攻进了东三省,可蒋介石却不让抵抗,他这样的做法让刘春霖气愤不已,甚至还写了怒斥蒋介石卖国行为的文章。

流落街头不卖国

之后傀儡政权“满洲国”建立,日本人曾以溥仪的名头给刘春霖写了一封信,他们希望刘春霖能来伪满教育部工作,还许诺给他部长的位置和优厚的待遇。面对日本人的邀请,刘春霖却直接将其痛骂一顿,因为这件事情,刘春霖和日本人结下梁子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过了卢沟桥占了北平城,也就是这个时候,有一个叫王揖唐的人前来拜访刘春霖。

这个王揖唐跟刘春霖是同科进士,而且还跟他一起去了日本留学,想必两人关系应该十分亲密,可王揖唐前来拜访,刘春霖却连门都不让他进,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王揖唐投靠了日本人,俨然成了一个卖国贼。这次王揖唐来找刘春霖,是想让他担任北京市市长的,但刘春霖并不在意,而是指桑骂槐的把他骂了一顿,这则让王揖唐羞无地自容,最后离开了。

日本人得知此事后大怒,直接派了一队日军闯进刘春霖家里,把刺刀抵在他全家人的脑袋上威胁他,要么乖乖当北平市市长,要么就滚出这个宅子。面对日本人的威胁,刘春霖全家没有一句话,直接往门外走去,当时日军都惊呆了。事情闹大后,很多人都被他们一家人给感动了,纷纷为他们求情,直到有人给日本人送了重金说情后,日本人这才放了刘春霖一家。

结语

经历这件事情后,刘春霖对世界更加失望了,之后的他几乎从不出门,一直都待在屋子里专心研读诗书。过了2年,他回到了老家,在村子里建立了一所小学,他希望孩子们能够成才,未来报效国家。1944年,72岁的刘春霖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留在世上的就只有一身浩然正气以及丰富的文化财富。

要说刘春霖的书法很是出众,当时甚至都将他和书法大家颜真卿并列。如今,他遗留下来的书法真迹被人们收藏学习。

更多文章

  • 顺治问和尚:大清能延续多久?和尚留下14个字,直到溥仪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顺治皇帝最后下场,顺治皇帝是否当过和尚,清朝顺治皇帝为什么出家当和尚

    前言在我国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众多帝王,后世也给予了他们不同的评价,不知在这众多位帝王中哪一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不管是哪一位,都没有人敢去挑战皇帝的权威。另外,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束缚,很是封建迷信,相信那些因果轮回、又或者是有想长生不老的想法,这些都能够体现出来。就算建立清朝的少

  • 北洋军阀孙传芳50岁被刺杀,死后留下7个孩子,他们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山东军阀孙传芳,民国孙传芳之死,孙传芳是什么地方的军阀

    孙传芳1885年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他幼年家贫,只能寄人篱下。不过即使这样也阻碍不了孙传芳读书的热情,年少时孙传芳曾到日本留学,系统地学习了日本的军事化管理。也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孙传芳认识了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并与冈村宁次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孙传芳虽然与冈村宁次关系很深,但是他却是一个有民族气

  • 乾隆娶大臣的女儿,此女由奴才当上贵妃,死后却连累家族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把一位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乾隆将女儿嫁给大臣,乾隆四大蒙古妃子

    高斌在雍正的有意培养下官路亨通,一路坐到河道总督的位置,负责治水(治水在封建王朝是件大事,需要才能出色的人)。因为能力出色,所以雍正有意拉拢高斌为自己效力,让自己的儿子弘历娶了当朝大臣高斌的女儿高氏,高氏因为出身不好,本来只是弘历的侍妾(也就是伺候人的奴才),雍正为了安高斌的心,授意自己的儿子弘历将

  • 谁才是甲午战争中的罪魁祸首?北洋舰队已尽力,陆军才是胜负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洋舰队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关系,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败,甲午北洋舰队为什么败了

    而在这三个阶段中,最让人无法接受是1894年败给日本的甲午战争,其中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让人义愤难平的就是北洋舰队败给日本联合舰队。在很多人看来,清王朝花费巨资打造的北洋舰队整体实力远胜于日本联合舰队,结果却败了,败得那么猝不及防,这实在是让人愤怒,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通过深入了解后,又有些释然

  • 康熙执政61年,假朱三太子造反70多次,真太子被抓后康熙:诛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太子二次被废后康熙训话,康熙两次废太子事件,康熙如何处理朱三太子

    引言在我国封建历史上,大家了解最多的应该就是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距离现在比较近的一个朝代,更何况这个朝代还一度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除此之外,这个时期里还出现了很多比较有名的人物,有很多故事,但不管怎样,时代是会一直发展的,这个朝代最终还是走向了衰亡。要说在康熙执政期间,曾发

  • 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后裔在一小山村生活,至今仍保留着祖先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后人,爱新觉罗清朝第一姓,清朝爱新觉罗家族最厉害的人

    引言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同时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说到古代封建社会,曾历经了上千年之久,在这期间里更是诞生了众多朝代,众多统治者以及贤能之士多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惜的是,这众多朝代都没能逃过灭亡的命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外乎两个原因:内忧、外患。而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晚清时期可

  • 清朝富商少爷染上怪病,请名医就诊,名医进屋说道,快去拿马桶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名医谢吉康,清朝四大名医治病,清朝名医全部名单

    在许多人的认知当中,清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朝代,这个朝代的存在,使得中国忍受了将近百年的屈辱历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朝时期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同样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诸多有名的人物,譬如在中医领域当中,就曾出现过堪比扁鹊的名医叶天士,虽然清朝是距离当下最为接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王朝的医生

  • 年羹尧被雍正赐死以后,为何其妹待遇不同?还能和皇帝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后悔赐死年羹尧吗,年羹尧是自己作死还是雍正害死的,雍正把年羹尧杀了吗

    前言雍正皇帝这样自己58岁的时候就离世了,而皇帝的葬礼肯定是相当讲究的,不仅仅拥有着非常严格的步骤以及操作规范,同时随着雍正皇帝陪葬的各种宝物也算的上是数量巨大。而埋葬雍正皇帝的陵墓就是泰陵的地宫了,而他也获得了世宪宗皇帝的谥号。与雍正一起长眠于这个陵墓当中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些珠宝陪葬品罢了,还有两个

  • 清朝一桩命案,让人看见悲剧的源头,往往来源于自作多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一件新婚夜命案,清朝十大杀人事件,清朝奇葩命案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爱情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既能让人感到幸福快乐,对生活充满希望,也能冲昏人的头脑,一时之间做出错误的举动,甚至会发生命案。双向奔赴的爱情固然美好,不管自己有多爱对方,也不能强制要求对方给予相同的回报。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强迫的爱情不仅不

  • 为何清朝官员流行戴“朝珠”?108颗不是简单数字,关乎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官员戴的朝珠,清朝上朝为什么戴朝珠,清朝接受册封需要戴几串朝珠

    清朝男子的服饰大多是长袍马褂,而女子的服饰则是旗袍,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展现身体曲线的旗袍,而是宽松的,完全看不出女子的身材。统治阶级中的男女所穿的服饰更为精致讲究,他们佩戴的朝珠更是宫廷中独有的组成部分,只有皇帝、后妃和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员在穿着礼服、吉服或常服时,他们就会在胸前佩戴朝珠,以区分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