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水浒黑得最惨的历史人物,明明和苏轼关系特好,却强行被看不起

被水浒黑得最惨的历史人物,明明和苏轼关系特好,却强行被看不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6 更新时间:2024/2/6 10:36:51

那么我为什么会说高俅是被水浒传黑得最惨的历史人物呢?那是因为在历史上,高俅虽然不能说是什么爱国忠臣,但是也绝不是水浒书中所描述的那种奸佞小人的形象。

事实上,有关高俅的历史记载是非常少的。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史中的宋史向来以内容详细资料丰富著称,篇幅也是二十四史之冠,足足有四百九十六卷,五百余万字。然而书中提到高俅的地方却仅有两处,其中一处提到宋徽宗任命高俅为太尉,这也是水浒传中太尉高俅的史料来源。但是从宋史中高俅仅有两条记载来看,高俅绝对不可是什么举足轻重的大奸臣,他的权势也不可能像水浒传中记载的那么显赫。

那么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既然宋史中关于高俅的记载如此之少,难道水浒传里关于高俅发迹的记载都是作者施耐庵杜撰不成?

这还真不是施耐庵的杜撰,高俅在宋史中虽然只提了寥寥几笔,但是在各种笔记野史中还是提到几次的,水浒传里关于高俅发迹的记载基本可以确定出自南宋王明清的笔记体著作挥麈后录之中。

在这本书里,王明清提到,高俅本是宋朝第一才子苏轼的书童,因为高俅的文书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很受苏轼的赏识。为此,苏轼在被外调为官的时候,为了小书童高俅的工作,那叫操碎了心。他先是推荐给曾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另外一个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可是因为曾布和苏轼政治主张不一致,曾布婉拒了苏轼的推荐。

因为曾布不要,苏轼才考虑转手给驸马都尉王晋卿。很多人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没错,苏轼就是水浒传里的小苏学士,王晋卿也就是水浒传里的小王都太尉。

苏轼和高俅的关系,不说如胶似漆,但也算是惺惺相惜提携有加,如果抛开主仆的名分,可以说这两人就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后来,高俅发迹了,对苏轼的家人也是礼遇有加多有照顾。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看了水浒传开头部分的话,作者很明显的想告诉我们,高俅就是个人见人厌的臭虫,小苏学士这种正人君子对他是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很快就把他转荐给了和高俅臭味相投的王晋卿。这和历史记载其实是大相径庭的,对高俅也是不公平的。历史上的高俅明明是很受苏轼赏识的,到了水浒传里,却强行被苏轼看不起。

正是因为高俅在历史上记载之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负面评价。再加上他和苏轼的关系,他发迹后对苏轼家人的照顾,才让我断定高俅就算不是什么志诚君子,可也绝对不是什么奸佞小人。说他是被水浒传黑得最惨的历史人物,应该没啥大问题。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是在洗白高俅,这个我还真不承认。高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史书记载不多,不好定论。只能说是水浒传作者把高俅黑化了,然后我来说一点我所知道的真相,仅此而已。

更多文章

  • 北宋历史上有两次黄袍加身,第一次是赵匡胤,第二次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汴京城里传来了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乘机取得后周的最高军权,奉命去前线抵抗外敌。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当晚就发生众所周知的“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带兵出征的大将军就“不情不愿”的“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选择自己直接统帅六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废除丞相设置,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何时恢复的,朱元璋下令废除丞相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皇权和相权在明朝洪武年间闹的一发不可收拾。逼得朱元璋必须要废除丞相制度呢?小编想和各位读者说说自己的想法。我国的历史很有意思,5000年的中华历史都是在处理两个问题,一个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在处理中央内部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都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

  • 朱允炆年龄尚轻,毫无经验,为何朱元璋传位于他却不传给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啥朱元璋传位朱允炆,朱元璋为什么看重朱允炆,朱元璋有没有给朱允炆留后路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身为他的儿子,才能有目共睹,有勇有谋,是一个可造之材,朱允炆是他的孙子,性情温顺,缺乏魄力,且毫无治国经验,为什么朱元璋传位时跳过了朱棣而传给了朱允炆呢?其实我们忽略了当时的社会状态与皇位继承的惯例。这第一个原因,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朱棣不是嫡子,而是庶出。古代的皇位一般都实行“嫡长

  • 杯酒释兵权是否是帝王冷酷无情的做法?收回的兵权又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杯酒释兵权的真实历史,古代帝王如何收回兵权,中国古代帝王是怎么控制兵权的

    可能到这个大家就有点懵了吧,兵权都收回来了,还给出去干嘛啊。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那么大家应该就好奇了吧,来听小编讲讲吧。首先,先来讲讲为什么要释兵权。大家都知道宋朝江山来自陈桥兵变,胁迫后周孤儿寡母得到江山。得位不算很光明正大,让赵匡胤一直都不放心自己的江山能坐多久。而军权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 北宋征辽五大将:杨继业第2,高怀德第3曹彬第4,第1是呼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抗辽四大名将,历史上真实的北宋名将杨继业,北宋灭亡后杨家将去了哪

    第5位:潘仁美。赵匡胤、赵光义的宠将,两人北征时,潘仁美都是统帅,但潘仁美武力并不强,赵光义亲征辽国打幽州时,耶律休哥突然率骑兵直冲宋中军,辽兵杀到宋太宗近前,潘仁美上前护驾,被耶律休哥一枪刺下马,但没有刺死。潘仁美和呼延赞、杨继业、杨七郎都有仇,在太原,杨继业一枪刺潘仁美于马下,呼延赞打死潘仁美儿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朱棣,而是传给朱允火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朱棣朱允炆关系,历史上的朱元璋和朱允炆,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

    江山肯定只给亲生骨肉坐,觉得得是纯种的龙种,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所生,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择朱棣接班。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所生,而这个妃子还可能是少数民族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人还是朝鲜半岛,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有人说甚至是蒙古人。朱棣在称帝后篡改(太祖实录),把他所有的资料全部篡改,拼命的证明自己是马皇后所

  • 北宋的交子是如何变成“废纸”的?王安石表示这个锅必须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宋王安石真实历史,宋神宗死后王安石怎样了,王安石对宋朝的贡献

    北宋时期,随着“交子”在商品交易中的影响逐步扩大,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朝廷为了保证“交子”的正常流通,曾经出台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包括严禁私人非法印制“交子”,不仅私自印制“交子”的人要获刑罚,甚至连知情而使用者以及知情不告者都要牵连入狱。这一整套管理法规和政策的出台,说

  • 北宋一大将被诬赖造反,皇帝:何出此言?大臣:他家狗头长出龙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赵匡胤就是靠着将士的拥戴才能当上皇帝,而如今做上皇位的他,自然不想让别人重演这件事,所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收回了大部分权力,然后他重视文官,削弱武将力量。文臣们有皇帝撑腰,自然更加不把那些武将放在眼里。而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说说北宋大将的故事,这位大将战功赫赫,却被同僚诬告要谋反,皇帝不信,质问

  • 朱元璋要讨伐倭寇,被手下大臣否决,刘伯温真的老谋深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伯温朱元璋经典对话,刘伯温为何不让朱元璋攻打日本,朱元璋为什么不封刘伯温

    其一:明朝建国初期,各地仍有残余势力,江山不稳虽然说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当时明朝的军事力量强横。但是朱元璋毕竟刚刚拿下江山,民间还有不少反对朱元璋的声音,元朝的后世子孙依旧对着皇位虎视眈眈。所以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虽然有心剿灭倭寇,但是国内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只能放下远征的想法。再加上,当时日本在沿海

  • 朱允炆跟朱棣打仗时,其他朱王在干什么?怪不得朱棣能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与朱允炆的关系,朱棣和朱允炆谁的能力强,朱允炆一开始能杀掉朱棣吗

    大家对于明朝历史肯定也有一定的了解,明朝整个时期对外很强硬,有着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赞誉。但明朝相较于其他汉人朝代,总体上的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与其内部政治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明朝的战争很多,不管是对外还是内部战争。整个王朝一直都没有一个安定的内外环境。明初的靖难之役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