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堪称历史第一神通,生下来就会写字,可惜得罪朱棣而死!

此人堪称历史第一神通,生下来就会写字,可惜得罪朱棣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5 更新时间:2024/1/20 23:14:23

在1369年也就是洪武二年,在江西吉水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中出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孩子名叫解縉。相传他从小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小孩,可以说是带着“神通”这个称号长大。据说在他刚出生没多久,还在被母亲抱在襁褓中时,就会自己写字了。一次他母亲抱着他在自家花园中散步,由于累了便做下亭中休息,喝口茶。大概是母亲不小心将茶水弄在了解縉手上了吧,他母亲感觉孩子的一直在动,由于好奇便往下看了一眼。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可把她呆住了,只见他写了一个一字,虽然歪歪扭扭,但可以看出来大概就是一个“一”字。因此她母亲便觉得这孩子将来必定是一个有用之才,想好好的将他培养起来。从此之后,母亲便抱着解縉蹲在花园的地上教他认字。随着慢慢的长大,解縉所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在他五岁的这一年,更是发生了更加称奇的事。

一日他的父亲想着孩子已经五岁了,到了该读诗书的年纪了,便拿着一本诗集去解縉的房间。父亲将他叫道跟前,打开诗集选了一片诗准备教他。可是在刚读完这篇诗文的时候,没想到解縉直接说了一句:“父亲孩儿已经记住了”。父亲听到他这么说,起初并不相信,因为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正是贪玩的时候,心想这孩子肯定是想出去玩不想背诗,所以才说记住了,只不过是为了敷衍我。也确实,世上有几个人能够只听一遍诗文就能全部记住的,父亲这么怀疑实属正常。但是,解縉随后作出的举动可就真实让他父亲既吃惊、又兴奋了。解縉刚说完那句话,便开始了背诵,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而且还十分流利的背完,根本不想个第一次听的,反而想是做过长时间准备的一样。此时他的父亲才完全相信,自己的孩子原来是一个神通,因此将他大力培养。经过悉心教导,解縉在7岁的时候便开始写文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能够独自背诵千言的文章了,而且就算是几十年后,依然记得十分清楚。

1387年,19岁的解縉参加了湘西乡试,一举夺得第一。一年后如愿的考上了进士,因为是一个比较有才的人,因此很快得到了上升的机会,一年之后便升到了翰林学士。当时朱元璋十分的看重他,特地关照他,让他可以随时出现在自己面前,而且朱元璋有什么事、去哪读非常愿意他陪在身边。解縉的才华的确十分的出众,《永乐大典》便是他一手编撰,可谓是劳苦功高。也正是如此,解縉的心态开始发生了变化,他认为皇帝因为他的才能对他十分的宠爱,因此开始变得趾高气昂,什么事都想管,很快便犯下了一个大错。他竟然去管起了朱棣的皇家事物。当时朱棣正在因为立太子的问题上十分的犹豫,因此叫来的解縉,想听听他的爱卡能发。因此在解縉的劝说下朱棣将长子朱高炽立为了太子。可是在之后他却做了一件错事,当时朱棣的儿子朱高煦由于深受朱棣宠爱,因此解縉上奏弹劾朱高煦逾越祖制,朱棣看后大怒,判了他一个挑拨骨肉的罪名。在加上他平时得罪的人太多,在他低落时,那些与他有恩怨之人纷纷他落井下石。

解縉在狱中被关了5年之久,就连朱棣都已经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朱棣在五年后一次翻看囚犯记载的名字时,发现了解縉的名字,感到十分惊讶。转头向纪纲问道:“他怎么还活着?纪纲立刻回道:“解縉因为觉得十分对不起您,所以决定每天将以死报答”。这边是神通解縉的故事,一个元朝历代神童的奇人,本来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却因为自己的自大而引来杀身之祸,总的说来,解縉做事还是不够圆滑,不然他也不会有那么多同僚对他落井下石。

更多文章

  • 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为何在56岁时就主动退位?以退为进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得有多惨

    不过赵构对宋朝起了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为宋朝续命,如若当时赵构也被抓走了,宋朝还会有南宋吗?赵构的侥幸存活让宋朝多延续了152年多,不然宋朝早就凉了,而且当时的中原一定会再次陷入到混乱当中,但是后人对赵构的评价,大多数都在他让秦桧杀了岳飞这件事上,被后人耿耿于怀,虽然并没有在史书上明确说明,是

  • 朱元璋为考验徐达,曾把他灌醉后放龙床上,徐达是如何脱险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达被朱元璋赐死真相,朱元璋把徐达抬到龙床,徐达是朱元璋杀的么

    朱元璋让徐达驻守北平,可是又不放心让他一直留在北平,所以,让他每年春天率军北上,到了年底,又让他回南京复命。徐达也知道皇帝喜欢猜忌的毛病,所以呀,他一从北平返回南京,第一件事便是将帅印交给朱元璋,此次如此,这也是在告诉朱元璋,军队还给你了,我徐达没想过谋反,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谋反了。朱元璋一看徐达这么

  • 李岩是李自成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李自成却为何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自成为何杀李严,李严之死,李自成和李严谁有实力

    《绥寇纪略》中记载:定州失败后,河南眼看着要被明军收复,李岩分析战局,觉得豫北非常重要,堪称西安屏障,因此,他愿意率精兵两万去河南制止暴乱,截断清军南下之路,拱卫山西。可是李自成并没有听取,鉴于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后,农民军在河南的形势更加危急,李岩多次请求和弟弟一起率兵回河南,就在一天,李自成竟然答应

  •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假如崇祯遇到朱元璋,崇祯与朱元璋啥关系,崇祯皇帝对朱元璋的态度

    一旦制度出现了问题,就需要进行改革修补,甚至彻底转变。我们要肯定明代卫所制度,在建立之初还是很先进的。古代军队的制度的主要问题,无非是这几个。第一军费。大家不知道,养兵从古至今都是很费钱的!正常来说,如果是完全脱产的士兵,基本上都要十多个老百姓才能养一个。如果是装备较好的士兵,比如骑兵,更是几十个甚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为何会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朱元璋晚年最恨的人,朱元璋最不喜欢的一个姓

    而朱元璋不顾影响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一一解释清楚。朱元璋最恨卖国贼南宋将要灭亡的时候,天下发生战乱,导致很多人吃不上饭,但有一位叫做蒲寿庚的人世代经商,算得上是富有。当时他看准了时机,招兵买马,原先只是准备自保的,但队伍越来越大,所以受到了南宋,北元的看重,不过由于自己本身就是宋

  • 恶霸强占民妇,朱元璋听说后,为何一连处死了数十名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杀恶霸,朱元璋为什么被恶霸强占,朱元璋破案杀贪官

    而题主说的这事,这帮人死就死在了一个贪字上了。咱就说朱元璋洪武大帝,绝对配的上那个大字,真龙天子好皇帝啊,咱大华夏地头上四百多个皇帝里头,唯一一个平民出生的皇帝,就一个字——牛!打小大字不识一个,就凭着好学上进,才有了出人头地。小时的环境也不好,爹饿死,妈饿死,大哥饿死,大哥的儿子饿死,仅仅是为了活

  • 刘伯温有多牛?去世前留下4个字,准确预言了明朝灭亡和满清入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毒死的吗,刘伯温在明朝哪一年死的,刘伯温为什么在明朝那么厉害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辞官后的刘伯温心情格外舒畅,每天到田园中散散步,与乡亲们聊聊天,日子过的非常惬意。一晃几年过去了,刘伯温虽然能掐会算,但他毕竟也是肉体凡胎,躲不过生老病死的宿命。公元1375年,刘伯温感染了风寒,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就给明太祖朱元璋写了封信。信中的内容也很简单,主要是关于治国

  • 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世代为娼,是哪个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能够在上位之后迅速整顿朝纲,让天下百姓感受长治久安的生活,必然有他厉害的地方。虽然皇帝生涯晚期的朱元璋确实做错了些事情,但我个人认为,更多还是针对朝堂内部,对于百姓的影响算不上恶劣。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前,是当过和尚的,并且以后还被自己所在的寺庙给赶了出来,被迫四处

  • 云南沐王府的铁桶江山:记朱元璋祖孙三代对云南失败的掺沙子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对沐王府的评价,朱元璋走私十八省,朱元璋大战沐王府

    朱元璋开了个坏头,后世子孙们也有样学样,也对臣子举起了屠刀,朱棣杀徐辉祖,朱祁镇杀于谦,朱由检杀袁崇焕……朱家子孙对功臣的杀戮从未停止。但有这么一个家族,从朱元璋开始,朱家祖孙三代都通过各种方式向它渗透,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后世也将他们家称为是铁桶江山,这个家族就是赫赫有名的云南沐王府。 云

  • 北宋恶霸残杀、吃掉百余人,还是国舅爷,最终是何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六贼最终下场,宋军杀宋将,宋奸相带兵抗辽

    一、北宋国舅这个恶霸名叫王继勋,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父亲名叫王饶,先后在后晋、后汉、后周任职,官至侍中、彰德军节度使。958年,赵匡胤的结发妻子贺氏病死,于是他迎娶了王饶的女儿为第二任妻子。王氏是赵匡胤的贤内助,她“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先后为赵匡胤生下三个儿女,不过都夭折了。960年,赵匡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