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发动政变,真是被逼无奈吗?史书给我们留下了个细节

李世民发动政变,真是被逼无奈吗?史书给我们留下了个细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4/1/20 23:14:23

而且史书上还说,虽然李世民受到了这么多的伤害,差点连命都搭进去了。不过,李世民一向隐忍大度,对两兄弟的谋害不予计较。

(李世民剧照)

史书上又说,李世民不予计较,但是李世民的手下看不下去了。当然了,李世民的手下生气,也不是完全为了替李世民打抱不平,他吗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毕竟如果李世民这棵大树要是倒下去了,他们这些手下,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从两方面的利益考虑,所以他们也是多次撺掇李世民,让李世民跟李建成李元吉斗,做个了断。当他们实在劝不动李世民的时候,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还以离开李世民相威胁。他们直截了当向李世民把话挑明说,他们也是要求前途求富贵的。如果觉得跟着李世民没有前途,他们不能不离开。

总之,李世民之所以发动政变,是受到了各方面逼迫的结果,有来自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逼迫,更多的是,直接来自于自己手下的逼迫。

就算是被逼迫,李世民发动了政变以后,他其实也表现得很隐忍和大度。

当后来政变成功,连李渊也交出皇位和兵权以后,李世民还表现得非常大度。他以宽恕一切的姿态,饶恕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那些手下。那些逃到民间,或者山上躲起来的人,李世民都把他们叫回来,给他们官做。甚至像魏征这样的人,李世民对他还极为重视,君臣之间通力合作,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美好图景。

(李建成剧照)

那么李世民真的这样仁慈宽厚吗?

别的我们不说,其实在玄武门政变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对李世民的真实人性,表达得很准确的。我不知道这是史学家故意这么写,还是真实历史就是这样的。如果是故意这么写的,那就是史学家留给我们后人的微言大义。那么,是什么样的细节呢?

这个细节就是,当李建成和李元吉从玄武门走进皇宫中以后,当时尉迟敬德已经带着50多个人埋伏在周围。而李世民骑着马从里面冲了出来,大声招呼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反正李元吉突然就拔出弓箭,连射了李世民三箭。估计可能是他们已经看到了威胁。或者说,李世民用话激怒了他们。当然了,就算是什么也没发生,李元吉突然射李世民,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李元吉射了李世民三箭,但一箭都没有射中,估计也是因为心慌气乱。而李世民这时候也拔出弓箭,回射了一箭。这一箭不偏不倚,把李建成给射死了。

(李元吉剧照)

李世民拔出弓箭还击,照理说,他应该对准李元吉。可是为什么却射死了李建成呢?难道这是手滑了吗?

要知道,李世民是一个征战沙场多年的将领,他的射箭能力是不用说的。说他手滑,显然是说不过去的。而他这样做,很有可能是,这是他蓄谋已久的。

如果是蓄谋已久,事情就很清楚了。

李建成是李世民的哥哥,两人血脉相连。之前,李元吉曾多次让李建成杀掉李世民,而李建成都没有这样做。当时李元吉还生气地说,你以为我是为了我啊,我是在帮你保太子之位呢!

可是在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的箭对准的竟然是李建成,而且毫不犹豫就把李建成射死。当这件事情发生以后,难道我们还会相信,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仁慈隐忍的吗?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更多文章

  • 没人逼她,武则天为何主动放弃帝号,原来她想争夺另一个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为何放弃帝号,武则天自废帝号,武则天为什么会留帝号

    古代女子当政也不鲜见。由于在皇权政治下,总会经常出现年幼或者性格软弱的皇帝,因此太后、太皇太后或者皇后常常会站出来,主持朝中事务,因而也就形成了女子当政的局面。不过,虽说古代女子当政的情况不少,但是像武则天那样直接上位当皇帝的,却是绝无仅有。(武则天登基)如果武则天这个皇帝当得很轻松,大家都不怎么反

  • 狄仁杰死后,遗物中发现8个字,暴露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武则天,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一代女皇帝,唐朝承上启下的一位治国人才,但是武则天留给后人的印象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如果没有武则天,就凭唐朝后代那几个庸才,唐朝早亡了,武则天接管江山并且治理的非常好,这就是她的功绩。而有的人认为,武则天为了上位不择手段,阴狠手辣,不是一个合格的明君。但是仔细想想

  • 李世民知道李治和武则天的畸恋,李世民才不宠幸武则天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武则天李治是何关系,李治对武则天有多宠,李世民与武则天李治

    武则天是在贞观十一年入宫的。当时李世民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还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而李世民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去世的。这期间足有十几年的时间。可史书对这十几年两人之间的交往竟然没有什么记载。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这还是武则天主动回忆起的,而这

  • 刘邦建立汉朝后继承了秦朝大部分政治制度,却为何恢复了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简介刘邦接管秦朝了吗,刘邦统一天下后的变化,刘邦统一天下秦朝旧部去哪了

    汉朝的确继承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框架,比如秦始皇所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检查制度(设置御史大夫)、郡县制度以及秦朝的租赋、徭役、兵役等制度。但是汉朝的政治制度绝对不是照搬秦朝,毕竟秦朝建立之后,百姓及贵族官员已经发现了秦朝制度的弊病——过于严苛,所以,汉朝建立之后将秦国的法律进行

  • 被封神者死后魂魄要立刻去封神台,而这两人却为何能去找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封神中谁是纣王最怕的人,封神妲己和纣王吻戏,纣王死后有没有被封神

    封神大战的规矩是只要在这场大战中战死的人,榜上有名的,魂魄就会上封神榜。看守封神台的柏鉴,会用法宝百灵番将他们的魂魄引到封神台,所以很多人死后魂魄都是直接上了封神榜的,可是却有两个人,死后魂魄没有直接去封神榜,而是去朝歌找纣王,他们为何能逃过柏鉴的百灵番呢?这两个人就是商朝太师闻仲和商朝太子殷郊,他

  • 河南发现三国名将文丑墓,证明文丑并非死于关羽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鼎立,诸侯割据,直至今天后人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仍然怀有无比崇高的敬意,不但整修他们的陵墓,还为他们建立纪念馆与纪念祠,用此来表达对英雄们的尊敬。由于国家耕地的大幅利用及开发,许多三国时代英雄人物的墓地也被一并发掘出来,而三国大将文丑墓的发现,也给众多专家学者带来了惊喜。文丑是三国初期袁绍手下的一名

  • 刘襄是刘邦长子长孙,即位的热门人选,为何错失帝位?因他错信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长孙刘襄的后代,刘邦与孙子刘襄的谈话,刘襄和刘邦什么关系

    这本来应该是件好事,可是齐王刘襄却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倒不久就抑郁而逝,当时年龄还不到30岁。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拥有当时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吕后掌权时期他逃过吕后的毒手,在平灭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如今汉文帝即位,大权回到刘氏家族手中,刘襄为什么反倒抑郁而逝呢?他和汉文帝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1、刘肥

  • 三国演义中,吕布死后,他的妻子女儿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布死后个个都有吕布之勇,吕布的女儿下场,吕布女儿吕雯照片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虎牢关前吕布相貌的一番描述。可以发现,吕布扮相不错,这一身打扮堪称极品。当然,吕布的武艺也不必多说,他是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十

  • 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女装,司马懿回赠了一句话,为何诸葛亮却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诸葛亮送司马懿女装了吗,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是真的吗,诸葛亮跟司马懿都说过的话

    其中曹操和刘备最具喜感!因为发展到最后,两人都活成了对方当年的模样。如晚年时的曹操,明明得到了汉中,司马懿和刘晔都劝趁机进攻西川。可曹操却说出了“得陇望蜀”,表示人心不能太贪!这种话刘备曾说过,曹操进攻荆州时,刘备带着百姓来到荆州城下,当时诸葛亮劝刘备,赶紧趁机夺荆州,可刘备却叹“吾不忍也”。同样晚

  • 吕雉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她,却还立她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为什么冷落吕雉,刘邦为啥没让吕雉死,吕雉为什么性情大变

    提起吕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吕雉与戚夫人的故事,吕雉狠心的将戚夫人变为人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刘邦对戚夫人的过度宠爱以及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众多的影视剧都在告诉大家,吕雉并不受宠,既然如此,为什么刘邦还要立吕雉做他的皇后呢?仅仅是因为吕雉是他的第一个妻子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在后来想立刘如意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