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襄是刘邦长子长孙,即位的热门人选,为何错失帝位?因他错信一人

刘襄是刘邦长子长孙,即位的热门人选,为何错失帝位?因他错信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4/1/19 9:11:30

这本来应该是件好事,可是齐王刘襄却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倒不久就抑郁而逝,当时年龄还不到30岁。

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拥有当时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吕后掌权时期他逃过吕后的毒手,在平灭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如今汉文帝即位,大权回到刘氏家族手中,刘襄为什么反倒抑郁而逝呢?他和汉文帝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怨?

1、刘肥与吕后

刘襄是齐王刘肥的长子,他还有几个弟弟,二弟刘章,三弟刘兴居在历史上都有记载。

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是刘邦的外室曹氏所生。前201年,21岁的刘肥被刘邦封为齐王,齐国73城都归他管,《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的记载是“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就是百姓中凡是能讲齐国话的都归齐王刘肥管辖。

齐国是汉初的第一大封国,由此可见刘邦对自己这个庶长子极尽偏爱与重视。

刘邦的影视形象

前195年,刘邦去世,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朝中大权掌握在汉惠帝的母亲吕后手中,刘肥迎来了生命中比较艰难的时光。

前193年,刘肥进京朝见汉惠帝。刘肥和汉惠帝刘盈从小一起长大,刘盈性格仁厚,他见到刘肥以后仍然把他当兄长看待,不拘君臣之礼。宫廷的宴会之上,刘盈按照家庭礼节把刘肥推让在上首,自己则坐在下首相陪。

刘肥遵照刘盈的安排坐在上首,可是没想到此举却激怒了旁边的吕后:吕后向来最看重的就是儿子刘盈的尊位,生怕别人会侵犯刘盈一丝一毫的利益,此时她见刘肥坐在儿子的上首,觉得他是有意占据刘盈的位置,不由动了杀心。

紧接着,吕后就派人端来两杯酒,让刘肥为自己祝酒。

刘肥听话地端起其中一杯酒向嫡母敬酒;刘盈见哥哥敬酒,于是端起另一杯相陪。

吕后见亲儿子要喝这样的酒,当即脸色大变,站起身来挥手打翻了刘盈手中的酒杯。

吕后的这一举动令当时气氛大变,刘肥明白酒中暗藏玄机,于是没敢饮用杯中酒,很快就假装喝多了离席而去。

齐王刘肥知道自己触怒了吕后,害怕此次不能成功从长安脱身,于是他就听从齐国内史的建议,把齐国的城阳郡献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公主的汤沐邑。不仅如此,刘肥还把鲁元公主尊为齐国的王太后,以示对这个妹妹的尊崇。

吕后只有鲁元公主和汉惠帝两个孩子,她见刘肥有如此主动示好的行为,当即大喜,很快就同意让刘肥回齐国去。

2、吕后对齐国的分割

刘肥回了一趟长安,失去了一个城阳郡,还迫不得已把本来应该属于母亲的齐国王太后之位送给了妹妹,心中的窝囊与怨恨可想而知。

吕后的影视形象

前189年,也就是“割城尊王后”的第四年,刘肥去世,时年33岁,齐王王位由刘肥的长子刘襄继承。

刘肥去世的第二年,前188年,汉惠帝刘盈去世,吕后开始独掌大权,她开始肆无忌惮地打击刘氏子孙,重用和封赏自己吕氏家族的成员。

前187年,吕后封多位侄子、侄孙为王,其中封她的侄子吕台为吕王,把齐国中的济南郡分割出来,划归为吕台的奉邑。

在分封诸吕为王的同时,吕后还促成了几桩刘吕联姻,其中一桩就是把自己妹妹的女儿嫁给刘邦的远房堂弟,营陵侯刘泽

刘泽成为吕后的外甥女婿后,吕后也没亏待他,前181年,吕后封刘泽为琅邪王,将齐国的琅邪郡分割出来,划归为刘泽的封国。

齐国原本是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可是经过吕后的多次分割之后,齐国变得七零八落,颓势尽显。

齐王刘襄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领土被吕后瓜分,一时没有足够的力量反抗,只能忍气吞声,默默忍受吕后及吕氏家族的盘剥。

3、机会

论辈分,刘襄应该称呼吕后“奶奶”,吕后在位,无论是辈分还是权势,刘襄都不敢和吕后抗衡,可是吕后再强势,她终究对抗不过时间。

前180年,62岁的吕后病逝。

刘氏兄弟的影视形象

临终之时,吕后对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吕氏家族成员谆谆教导,让他们千万要掌握好手中的权力,巩固住自己一手造就的“吕氏天下”。可惜,被吕后压制十余年时间的西汉功臣和刘氏子孙隐忍太久,一旦抓住机会反击,吕氏成员根本就不是对手。

齐王刘襄的两个弟弟奉旨宿卫长安,其中二弟刘章被吕后封为朱虚侯,刘章娶的妻子是吕后的侄孙女,赵王吕禄的女儿;三弟刘兴居被封为东牟侯。兄弟二人都很受吕后的信任,可是作为刘氏子孙,他们早就对吕后残害刘家、起用吕家心怀不满。

吕后去世之后,她的侄子吕禄和吕产密谋召集诸吕作乱,他们在商议此事的时候,无意中被吕禄的女儿听到。

吕禄的这个女儿就是刘章的妻子,她和刘章的感情还不错,得知诸吕密谋作乱后,她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刘章。

刘章当机立断,马上把消息送给远在齐国的哥哥刘襄,兄弟三人商定:刘襄从齐国发兵攻入长安,刘章和刘兴居则在长安城内做内应;同时三人还商定,诛灭诸吕之后,扶立刘襄即位。

4、刘襄和刘泽

刘襄决定起兵之后,想到琅邪王刘泽在自己封国之内,作为吕后的外甥女婿,刘泽对刘吕之争的态度并不明朗,于是刘襄决定先解决掉这个身边的忧患。

刘襄派齐国内史祝午前往琅邪郡面见刘泽,诓骗刘泽说道:“现在吕氏作乱,齐王准备发兵西伐。齐王是您的晚辈,他年纪小,不太懂军事方面的事情;大王您从高帝时就担任将军,熟悉战事,所以齐王想请您去齐国议事,率领齐国军队平定关中之乱。”

西汉诸侯国图

琅邪王刘泽听到祝午这么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赶去齐国面见刘襄。刘泽来到齐国之后,发现情况完全不像祝午说的那样,刘襄根本没有要把齐军托付给自己的意思。

刘襄见到刘泽之后,立刻将他软禁起来,既不让他返回琅邪,也不让他去往长安。

祝午则把琅邪国的兵力都调集起来,以防他们帮助吕氏攻击刘氏。

刘泽是刘襄的祖父辈,曾经跟随刘邦四处征战,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会上了一个毛孩子的当。眼看一时不能脱身,刘泽暗生一计,于是他对刘襄说道:“你的父亲是高帝的长子,你就是高帝的嫡长孙,完全有即位的资格。现在朝中的大臣们还没有决定要拥立谁为帝,我在刘氏家族中最为年长,大臣们必然能听进我的意见。现在我留在这里对你没什么用,不如让我去长安,我可以说服他们立你为帝。”

刘襄到底年轻,听刘泽这么一说,信以为真,于是就派人送刘泽离开齐国,去长安为自己谋事。

刘泽离开之后,刘襄先发兵攻打吕国,拿下了原本属于齐国的济南郡,然后继续向西行进。

5、联合诛吕

刘襄一路西进,所到之处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形势对他非常有利。

更让刘襄意外之喜的是,他很快收到大将军灌婴派人送来的消息。灌婴受相国吕产委派,前来阻挡齐军西进。灌婴早年跟随刘邦征战,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如今他受吕氏成员委任前来攻打刘家子孙,还没到两军交战的时刻,灌婴就决定不帮吕氏。于是,走到荥阳的时候,灌婴下令大军停止前进,然后派人去告诉刘襄和各路诸侯:我们多方联合,共同诛吕!

灌婴塑像

有灌婴这样的主力辅助,齐襄的西进之路更加畅通无阻,他很快就率军进入长安,和朝中大臣、弟弟刘章等人汇合。

诛吕之战进行得非常顺利,因为无论是大臣还是刘氏子孙,早就对吕后专权不满,更不满吕氏成员把握朝中大权。吕后一死,朝廷内外一呼百应,很快就平灭诸吕,长安城恢复了往日秩序。

6、刘泽的进言

接下来进行的是最重要的事情:议立新君。

此次诛吕之战中,齐王刘襄的表现可圈可点,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长孙,又有几个年轻有为的弟弟襄助,看起来简直就是最好的即位人选。所以大臣们最先讨论拥立的,就是齐王刘襄。

齐王刘襄拥兵前来也正为此,此时他留在长安,等待的正是大臣们前来迎立,然后在万众瞩目之中登上皇位。

可是在这紧要时刻,曾经答应刘襄要为他说话的刘泽果然“为刘襄说话”了。

刘泽对准备拥立刘襄的大臣们说道:

“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于今见在,且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

刘泽的这段话记录在《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他的大意是: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为人十分凶恶残暴,就像是穿衣戴帽的老虎。我们刚刚经历了诸吕之乱,正是吕氏外戚专横的缘故。如果我们拥立齐王,难保驷钧不会成为吕氏那样的外戚!

打消了大臣们拥立齐王的心思之后,刘泽提出了一个新的人选:我听说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家里都是忠厚长者,代王是高帝的亲儿子,在高帝的子嗣中他最年长。拥立高帝的亲儿子名正言顺,薄氏家族的善良也会让大臣们很安心。

汉文帝的影视形象

本来一心立齐王的大臣们一听刘泽这话,顿时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马上开始讨论迎立代王的事。

抱有热切期待的刘襄很快见到了弟弟刘章,刘章带来了大臣们告诉刘襄的话:诸吕之乱已经平定,齐王您可以收兵回齐国了。

7、刘襄的结局

谁都明白齐王等的不是这个,可是刘襄听到的只有这个。

前180年,代王刘恒回到长安即位,是为汉文帝。

前179年,汉文帝下旨,将之前属于齐国的城阳、济南、琅邪三郡归还给齐国。至于齐王刘襄诛灭吕氏有功,再没有其他任何封赏。

不久,齐王刘襄去世。

历史资料没有记载刘襄的年龄,只有他弟弟刘章出生于前200年的记载,以刘襄比刘章大2-6岁来推算的话,他出生于前202-206年,去世之时还不到30岁。

参考资料: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史记·吕太后本纪》

《汉书·高五王传》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吕布死后,他的妻子女儿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布死后个个都有吕布之勇,吕布的女儿下场,吕布女儿吕雯照片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虎牢关前吕布相貌的一番描述。可以发现,吕布扮相不错,这一身打扮堪称极品。当然,吕布的武艺也不必多说,他是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十

  • 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女装,司马懿回赠了一句话,为何诸葛亮却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诸葛亮送司马懿女装了吗,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是真的吗,诸葛亮跟司马懿都说过的话

    其中曹操和刘备最具喜感!因为发展到最后,两人都活成了对方当年的模样。如晚年时的曹操,明明得到了汉中,司马懿和刘晔都劝趁机进攻西川。可曹操却说出了“得陇望蜀”,表示人心不能太贪!这种话刘备曾说过,曹操进攻荆州时,刘备带着百姓来到荆州城下,当时诸葛亮劝刘备,赶紧趁机夺荆州,可刘备却叹“吾不忍也”。同样晚

  • 吕雉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她,却还立她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为什么冷落吕雉,刘邦为啥没让吕雉死,吕雉为什么性情大变

    提起吕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吕雉与戚夫人的故事,吕雉狠心的将戚夫人变为人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刘邦对戚夫人的过度宠爱以及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众多的影视剧都在告诉大家,吕雉并不受宠,既然如此,为什么刘邦还要立吕雉做他的皇后呢?仅仅是因为吕雉是他的第一个妻子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在后来想立刘如意为太

  • 三个谜团只有一个答案:赵云年纪、身份难考证,武功在蜀汉五虎大将中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名将赵云现状,赵云正史排名,历史真实评价赵云

    笼罩在赵云身上的这三个谜团,即使费尽心思去考证,也只能找到一个答案,那就是他的身份。赵云的武功在蜀汉五虎中排第几,至今仍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而他的确切年龄,即使再过三五百年,可能也不会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成都武侯祠内,赵云公服幞头,手执笏板,完全是文官打扮,但是在《三国志》中,陈寿却把他比作西汉开

  • 关羽武功在张飞之上: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演义,其实都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评价张飞的武功,关羽谋略比张飞厉害吗,真实的三国关羽张飞谁的武功高

    只不过,我们平常在网络上探讨三国武将本领孰强孰弱时,一般都是以《三国演义》为主,原因就是《三国志》,只是记载名将的平生介绍、所经过的战役描写,却无武将之间打斗多少回合,不分胜败,或一枪将其挑下马来,或一刀将其斩首等,令读者热血沸腾的精彩的打斗场面描写,在可读性上,《三国志》远逊于《三国演义》。因此,

  • 蜀汉此人备受天下敬重,诸葛亮见其行跪拜大礼,但却没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在蜀汉的建树,诸葛亮为蜀汉贡献,蜀汉百姓对诸葛亮的评价

    三国时期风云激荡,英雄豪杰辈出。不过由于出场人物众多且较繁杂,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一般都只对主要人物有影响,比如蜀汉政权中的文臣,很多读者就只知道诸葛亮、庞统、法正、费祎、董允、蒋琬、杨仪、马良、麋竺。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颇有名望的蜀汉文臣,许靖便是最显著的代表之一。许靖晚年官至司徒,威望极

  • 鸿门宴上,面对前来“送人头”的刘邦,项羽为何不直接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鸿门宴项羽将刘邦杀了吗,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诛杀刘邦吗,怎么看待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就会提出质疑了,既然当初刘邦已经上杆子来“送人头”,项羽为何不直接干掉刘邦,不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事情了吗?实际上,从当时的情况来说,不是项羽不想杀他,而且真的不能杀他,项羽会放虎归山实乃无奈之举。首先,楚霸王当初虽然号称拥有四十万的大军,但是实际上,属于他的嫡系部队,也就那十

  • 击败袁绍后,谋士嚣张地对曹操说了12字,曹操将他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打败袁绍最著名的战役,曹操在哪场大战中打败袁绍,曹操用什么计谋打败了袁绍

    这就要从许攸投奔曹操的事情说起了。在袁绍准备攻打曹操的时候,许攸献策说:“如今曹操的许都兵力空虚,如果能够连夜奔袭许都的话,就能够得到汉天子,到时候我们也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保证能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袁绍却非常忌恨曹操,于是没有采纳许攸的意见。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许攸得知自己在邺城的家人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不是不想杀,而是不能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刘邦吗,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不杀刘邦,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是为什么

    从当时的环境上看,项羽不是不想杀刘邦,而是真的是不能杀刘邦。项羽也是被迫不能杀刘邦的。我们看一下具体的理由。首先,项羽当时号称有四十万大军。但是这里面自己嫡系也就是江东子弟只有十几万,剩下的部队都是其他诸侯的。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项羽只是个武林盟主。虽然他拳头比较大,但是还有其他很多的小弟。如果这个时

  •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盘点三国神秘失踪的十大人物,第一太过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十大诡异人物,三国历史中下落不明的大将,三国中的十大神秘人物

    10孔岫在盟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有曾出现过,但是在三国当中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描述,只是说他是一个豫州刺使。但是在众人讨伐董卓之后,对于孔岫的记载就消失了,生死未卜,只字未提。9黄盖说道黄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明明是这样的呀一个勇猛的武将,却对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并且在赤壁之战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及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