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女装,司马懿回赠了一句话,为何诸葛亮却哭了

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去女装,司马懿回赠了一句话,为何诸葛亮却哭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32 更新时间:2024/3/7 4:59:36

其中曹操和刘备最具喜感!因为发展到最后,两人都活成了对方当年的模样。如晚年时的曹操,明明得到了汉中,司马懿刘晔都劝趁机进攻西川。可曹操却说出了“得陇望蜀”,表示人心不能太贪!

这种话刘备曾说过,曹操进攻荆州时,刘备带着百姓来到荆州城下,当时诸葛亮劝刘备,赶紧趁机夺荆州,可刘备却叹“吾不忍也”。

同样晚年时的刘备,在夷陵大战失利后退到永安,却还给陆逊写信,言称:现在曹丕要揍你东吴了,我也要起兵夹击,你怕不怕?刘备哪还有力量出兵?他就是玩了一场心理战,妥妥的奸雄本色。

须知曹操赤壁之战后也干过这事,写信给孙权表示:我是自己烧战船退军,跟周瑜没关系。

所以,曹操和刘备活到晚年后,你已分不清谁是奸雄,谁是枭雄,两人针尖对麦芒了一辈子,却最终都活成了对方曾经的模样,故而说很有喜剧色彩。

诸葛亮和司马懿,却很悲剧。因为两人都定格在了“真我色彩”之上,形成了强烈反差。所谓:一忠一奸,一正一邪,一位是鞠躬尽瘁,一位是隐忍无情,一个是理想主义,一个是实用主义!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两人最后一次交锋。

那是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之时(第五次北伐),由于司马懿坚守不出,跟诸葛亮拼消耗,一下子正击中在诸葛亮的软肋上。为此诸葛亮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却都没有奏效。

于是,诸葛亮终于祭出了损招,命人把一套女装给司马懿送过去,讥讽司马懿如女子。说实话,这个招数就是无计可施之下,开始恶心人玩。

司马懿面对这套女装,他也清楚诸葛亮是无计可施下,只能从人格上羞辱自己。于是司马懿一面心里恼恨异常,一面强装欢颜,下令好好款待使者。

随后,司马懿亲自接见使者,问诸葛亮的情况,使者如实告知:“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这时,司马懿突然来了精神,对手下人大声说道:“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其实,按当时司马懿的心情分析,这句话是他挽回颜面的一句。即,你送女装恶心我,那我就咒死你!潜台词就是,我司马懿跟一个快死的人较真干啥!

当然,也有不少人说,这是司马懿见微知著,预判出了诸葛亮的死期。但实则笔者看来,这不可能!无论《三国演义》,还是历史上都不支持。

证据就是,若司马懿真这么神奇,却为何后来发生了“死诸葛吓退活仲达”这种事?所以,这句只不过是司马懿回击诸葛亮送女装罢了。

哪料当使者把这句话传回到诸葛亮面前时,顿时引起了悍然大波。主薄杨顒表示“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并以此劝谏诸葛亮,别这么事无巨细了。奇怪的是诸葛亮闻听后却哭了,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于是“众皆垂泪”。

这一回合的交锋,诸葛亮和司马懿打了个平手,因为司马懿为了安抚手下将领,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玩了一把千里求旨曹叡。而诸葛亮也不得不,缓解手下们的担心情绪。

那么诸葛亮为何要哭呢?心平气和地安抚不行吗?不是不行,而是诸葛亮做不到了!

一则是,司马懿这一句话,歪打正着一般,言中了诸葛亮的身体状况。这让诸葛亮悲从心来,没法控制情感了。因为诸葛亮真正一病不起,是随后得知吴国被曹魏击败退军后,才晕倒在地。

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反应,是明白这恐怕是自己最后一次为匡扶汉室,率兵出征了。就算他能活着回去,身体状况也不允许再次北伐了!故而想起了刘备的临终托孤,这才难以自己,哭了起来。

二则是,诸葛亮清楚,已无法完成刘备嘱托了!“匡扶汉室”这四个字,是刘备、诸葛亮的共同理想。为了这四个字刘备敢说出,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为了这四个字,诸葛亮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只有理想,才可能产生出这么大的动力。可如今却只有诸葛亮一人承担着,这既是一种悲壮,也是一种悲哀。所以诸葛亮此刻的哭泣,更多的是为理想而哭。

再说明白些就是,如今的诸葛亮,是代表着三国时期,最后的那抹理想光芒。随着诸葛亮星落五丈原,整个三国便坠入到了功利和冷血时代——司马懿就是代表!

这其实也是为何人们都普遍喜爱三国前期的原因,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荀彧等等,我们可以说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却谁也没法否认,在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理想的光芒,让人热血激昂,更让人肃然起敬!

更多文章

  • 吕雉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刘邦不喜欢她,却还立她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为什么冷落吕雉,刘邦为啥没让吕雉死,吕雉为什么性情大变

    提起吕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吕雉与戚夫人的故事,吕雉狠心的将戚夫人变为人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刘邦对戚夫人的过度宠爱以及想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众多的影视剧都在告诉大家,吕雉并不受宠,既然如此,为什么刘邦还要立吕雉做他的皇后呢?仅仅是因为吕雉是他的第一个妻子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在后来想立刘如意为太

  • 三个谜团只有一个答案:赵云年纪、身份难考证,武功在蜀汉五虎大将中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名将赵云现状,赵云正史排名,历史真实评价赵云

    笼罩在赵云身上的这三个谜团,即使费尽心思去考证,也只能找到一个答案,那就是他的身份。赵云的武功在蜀汉五虎中排第几,至今仍是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而他的确切年龄,即使再过三五百年,可能也不会有人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成都武侯祠内,赵云公服幞头,手执笏板,完全是文官打扮,但是在《三国志》中,陈寿却把他比作西汉开

  • 关羽武功在张飞之上: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演义,其实都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评价张飞的武功,关羽谋略比张飞厉害吗,真实的三国关羽张飞谁的武功高

    只不过,我们平常在网络上探讨三国武将本领孰强孰弱时,一般都是以《三国演义》为主,原因就是《三国志》,只是记载名将的平生介绍、所经过的战役描写,却无武将之间打斗多少回合,不分胜败,或一枪将其挑下马来,或一刀将其斩首等,令读者热血沸腾的精彩的打斗场面描写,在可读性上,《三国志》远逊于《三国演义》。因此,

  • 蜀汉此人备受天下敬重,诸葛亮见其行跪拜大礼,但却没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在蜀汉的建树,诸葛亮为蜀汉贡献,蜀汉百姓对诸葛亮的评价

    三国时期风云激荡,英雄豪杰辈出。不过由于出场人物众多且较繁杂,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一般都只对主要人物有影响,比如蜀汉政权中的文臣,很多读者就只知道诸葛亮、庞统、法正、费祎、董允、蒋琬、杨仪、马良、麋竺。其实历史上还有许多颇有名望的蜀汉文臣,许靖便是最显著的代表之一。许靖晚年官至司徒,威望极

  • 鸿门宴上,面对前来“送人头”的刘邦,项羽为何不直接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鸿门宴项羽将刘邦杀了吗,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诛杀刘邦吗,怎么看待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就会提出质疑了,既然当初刘邦已经上杆子来“送人头”,项羽为何不直接干掉刘邦,不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事情了吗?实际上,从当时的情况来说,不是项羽不想杀他,而且真的不能杀他,项羽会放虎归山实乃无奈之举。首先,楚霸王当初虽然号称拥有四十万的大军,但是实际上,属于他的嫡系部队,也就那十

  • 击败袁绍后,谋士嚣张地对曹操说了12字,曹操将他斩首示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打败袁绍最著名的战役,曹操在哪场大战中打败袁绍,曹操用什么计谋打败了袁绍

    这就要从许攸投奔曹操的事情说起了。在袁绍准备攻打曹操的时候,许攸献策说:“如今曹操的许都兵力空虚,如果能够连夜奔袭许都的话,就能够得到汉天子,到时候我们也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保证能把曹军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袁绍却非常忌恨曹操,于是没有采纳许攸的意见。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许攸得知自己在邺城的家人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不是不想杀,而是不能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刘邦吗,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不杀刘邦,鸿门宴项羽没杀刘邦是为什么

    从当时的环境上看,项羽不是不想杀刘邦,而是真的是不能杀刘邦。项羽也是被迫不能杀刘邦的。我们看一下具体的理由。首先,项羽当时号称有四十万大军。但是这里面自己嫡系也就是江东子弟只有十几万,剩下的部队都是其他诸侯的。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项羽只是个武林盟主。虽然他拳头比较大,但是还有其他很多的小弟。如果这个时

  • 东汉末年人才辈出,盘点三国神秘失踪的十大人物,第一太过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十大诡异人物,三国历史中下落不明的大将,三国中的十大神秘人物

    10孔岫在盟军讨伐董卓的时候有曾出现过,但是在三国当中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描述,只是说他是一个豫州刺使。但是在众人讨伐董卓之后,对于孔岫的记载就消失了,生死未卜,只字未提。9黄盖说道黄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明明是这样的呀一个勇猛的武将,却对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并且在赤壁之战之后,就再也没有提及这样的

  • 为何魏国有曹魏之称,吴国有东吴之称,而蜀国却没有刘汉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魏蜀汉东吴这些名字咋来的,魏国灭了蜀国和吴国吗,蜀国为何不伐吴要伐魏国

    在曹丕篡汉建魏之后,刘备于次年四月在蜀中百官的劝进之下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后来公元263年时,司马昭率领四方之兵共计十八万,兵分三路攻打蜀汉,在失去汉中之后,姜维与钟会对峙于剑阁,此时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父子,之后魏军攻至成都,刘禅见大势已去,只能出城投降,刘备建立的政权就此成为三国

  • 三国历史中专坑老板的谋士,尽出馊主意,接连坑死三位主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三国中的谋士虽然有卧龙、凤雏这样的大智慧之人,也有类似蒋干这样的蠢货。说到三国中最二的谋士,估计是袁绍手下的郭图了,一生尽出馊主意,接连坑死三任主公,彻底改变三国中的历史走向。郭图原先是冀州牧韩馥集团的一名员工,而那时的袁绍还是缺钱少粮的主,经常需要韩馥接济。但后来袁绍不思图报,反而想霸占韩馥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