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被诬陷谋反,亲朋好友都冷眼旁观,救他的居然是个十岁小孩

狄仁杰被诬陷谋反,亲朋好友都冷眼旁观,救他的居然是个十岁小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4/1/21 5:04:45

狄仁杰武则天的关系

武则天统治的时候,对于狄仁杰这个人是相当的尊敬,经常多次超越规矩的去照顾狄仁杰的各种生活,以至于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狄仁杰和武则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了,而是一个相互知己的情况,在看待狄仁杰的时候其实是蕴含了一些情感因素在里面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被武则天所真心喜爱的人,却也是需要面对被诬陷谋反的情况,而那个时候谋反可是死路一条。

当时诬陷狄仁杰谋反的人叫做来俊臣,这个人是武则天手下著名的酷吏,对于不满武则天统治的人都是寻找各种罪名将其整死。当时举报有人谋反其实是有着很多好处的,而且在法律之中有一个规定就是说只要经过审核确定谋反成为事实,并且自己主动承认谋反的人,就可以减免死罪的审判,所以有了这个经过之后,很多人都开始主动承认,但等待他们的却是酷吏组织的生不如死的刑罚。

那个时候狄仁杰被举报谋反之后并没有作出其他反抗,而是选择了主动承认,因为这其实不是他真的已经出现了谋反的情况,而是说那个时候狄仁杰面对这种危险情况作出的一个缓兵之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自己马上被弄死,然后给自己找到一个在皇帝那里申诉冤枉情况的机会。这里是狄仁杰发挥出来的智慧。那么之后发生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那个时候的来俊臣对于这些死刑犯的处置并没有之前那么严格了,而是对待一些人作出了人道化的处置,比如天气变得寒冷的时候,来俊臣就会让一些死刑犯给家里人写信,家里人受到信之后就会寄来冬天的衣服,狄仁杰就是靠着这个措施成功的救下了自己的性命,他当时在监狱之中给武则天写了一封信,然后将这封信交给了武则天,这才使得自己成功获救。

小孩成功救援狄仁杰

这一切事情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当的简单,狄仁杰不会吹灰之力就将信送了出去,并且直接就送到了当朝皇帝的手中,这里面说是没有一点猫腻是任人都不会相信的,因为狄仁杰当时作为武周的第一大臣,瞬间消失被逮捕之后肯定会引起整个朝廷的恐慌,唐朝朝廷那种三天上一次朝见不到狄仁杰难道就真的没有人管吗?事情的真相其实只有一个,新唐书的记载是有错误的,狄仁杰被抓捕武则天应该是知情的。

事情的真相并没有在唐朝官方史书之中记载,可能是有些不好意思说出来,反而是在北宋时代的《资治通鉴》里面有所记载,当时说前朝宰相乐思晦有一个儿子,这个孩子是满门抄斩之后留下来的一个遗腹子,他从小就是作为监狱之中的苦力长大,长大之后到十来岁的时候就想去见一下武则天,武则天觉得一个小娃娃竟然想要见自己,既觉得事情很新奇,也举得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就同意了这个请求。

当时武则天见到这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开始询问他见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没有想到的这个小孩子说自己全家人都死绝了,对于世事都早已经看透,现在唯一痛恨的就是国家法律大权被来俊臣这样的小人掌握在手中为非作歹,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说出这样有哲理的话语让武则天感到十分的震惊,认为这样的赤子之心是真诚的,后来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其实确实有这样的法律被贻误。

但武则天依旧装成不知道的样子,就让这个小孩举例说明,这个小孩就将监狱之中狄仁杰的事情说出来了,最后武则天决定亲自调查这件事情,然后发现狄仁杰的确是属于屈打成招的,狄仁杰说自己不怕死,害怕的是自己一身清白都被毁掉,所以才托付这个小孩子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意思,并不是真正的贪生怕死而蛊惑这个小孩,听到了狄仁杰的解释之后,武则天心中的疑惑一下子就消失了,从此之后对于狄仁杰也是无条件的信任。

结语

总的来看,武则天使用来俊臣这样的酷吏在短时间之内的确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国家法律的解释和使用权一旦长时间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就很容易出现乱用权力的行为,武周时代宰相狄仁杰尚且都会被谋反的罪名抓捕入狱,更何况当时其他的大臣和百姓呢?可见那个时候的人应该都是活的提心吊胆,只不过这些酷吏觉得汉族觉得抓捕普通百姓没有必要,幸好的是武则天中后期发现了这种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反思,才没有造成更大的错误。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不仅没胜,还被射瞎一只眼,这是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御驾高句丽,李世民晚年三征高句丽,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算失败吗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这位才华横溢、骁勇善战的统帅型皇帝,却在高句丽的安市城下折戟沉沙。虽说李世民在极力维持唐军的威严,但安市城终究没有攻下,唐军粮草供应不济,只能就此打道回府。遍观李世民打过的所有战役,唯一的一次失败便是在浅水原败给了陇西薛举,幸亏薛举病逝,不然大唐基础不稳

  • 武才人能当上皇后全靠他?此人深藏不露,李世民都没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才人和李世民关系,武才人当上了皇后,武才人和琉璃相认

    在古代出家意味着跳出三界之外,清心寡欲守着青灯古佛度过一生,而武才人在感业寺出家也代表着从一而终,一辈子只有李世民这一个男人,在这个男人死后,每日在寺庙中为李世民的亡魂超度。所以才有了后来李治在感业寺约会武才人的事情。李世民去世后,儿子自然要时常来祭拜一下,这来来回回,李治自然就看到了曾在老爸床前侍

  • 武则天称帝时,为什么感觉唐朝皇族、关陇贵族,都没有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称帝经历的几个时期,武则天称帝前的准备,武则天对关陇集团的影响

    在旧时期的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是非常根深蒂固的,男人地位永远比女人要高得多。在民间,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外出寻欢作乐;而在皇室,三宫六院更是家常便饭。但是在唐朝,男女地位却不是这样,女人的地位有了明显上升。在开放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世人对女子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了,不仅老爹的小老婆可以偷偷嫁给儿子当皇后

  • 李世民发动政变,真是被逼无奈吗?史书给我们留下了个细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政变时的实力,哪个历史上的变故是李世民发动的,李世民兵变为什么会成功

    而且史书上还说,虽然李世民受到了这么多的伤害,差点连命都搭进去了。不过,李世民一向隐忍大度,对两兄弟的谋害不予计较。(李世民剧照)史书上又说,李世民不予计较,但是李世民的手下看不下去了。当然了,李世民的手下生气,也不是完全为了替李世民打抱不平,他吗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毕竟如果李世民这棵大树要是倒

  • 没人逼她,武则天为何主动放弃帝号,原来她想争夺另一个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为何放弃帝号,武则天自废帝号,武则天为什么会留帝号

    古代女子当政也不鲜见。由于在皇权政治下,总会经常出现年幼或者性格软弱的皇帝,因此太后、太皇太后或者皇后常常会站出来,主持朝中事务,因而也就形成了女子当政的局面。不过,虽说古代女子当政的情况不少,但是像武则天那样直接上位当皇帝的,却是绝无仅有。(武则天登基)如果武则天这个皇帝当得很轻松,大家都不怎么反

  • 狄仁杰死后,遗物中发现8个字,暴露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武则天,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一代女皇帝,唐朝承上启下的一位治国人才,但是武则天留给后人的印象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如果没有武则天,就凭唐朝后代那几个庸才,唐朝早亡了,武则天接管江山并且治理的非常好,这就是她的功绩。而有的人认为,武则天为了上位不择手段,阴狠手辣,不是一个合格的明君。但是仔细想想

  • 李世民知道李治和武则天的畸恋,李世民才不宠幸武则天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武则天李治是何关系,李治对武则天有多宠,李世民与武则天李治

    武则天是在贞观十一年入宫的。当时李世民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还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而李世民是在贞观二十三年去世的。这期间足有十几年的时间。可史书对这十几年两人之间的交往竟然没有什么记载。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这还是武则天主动回忆起的,而这

  • 刘邦建立汉朝后继承了秦朝大部分政治制度,却为何恢复了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简介刘邦接管秦朝了吗,刘邦统一天下后的变化,刘邦统一天下秦朝旧部去哪了

    汉朝的确继承了秦朝的政治体制框架,比如秦始皇所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检查制度(设置御史大夫)、郡县制度以及秦朝的租赋、徭役、兵役等制度。但是汉朝的政治制度绝对不是照搬秦朝,毕竟秦朝建立之后,百姓及贵族官员已经发现了秦朝制度的弊病——过于严苛,所以,汉朝建立之后将秦国的法律进行

  • 被封神者死后魂魄要立刻去封神台,而这两人却为何能去找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封神中谁是纣王最怕的人,封神妲己和纣王吻戏,纣王死后有没有被封神

    封神大战的规矩是只要在这场大战中战死的人,榜上有名的,魂魄就会上封神榜。看守封神台的柏鉴,会用法宝百灵番将他们的魂魄引到封神台,所以很多人死后魂魄都是直接上了封神榜的,可是却有两个人,死后魂魄没有直接去封神榜,而是去朝歌找纣王,他们为何能逃过柏鉴的百灵番呢?这两个人就是商朝太师闻仲和商朝太子殷郊,他

  • 河南发现三国名将文丑墓,证明文丑并非死于关羽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鼎立,诸侯割据,直至今天后人对三国时期的英雄仍然怀有无比崇高的敬意,不但整修他们的陵墓,还为他们建立纪念馆与纪念祠,用此来表达对英雄们的尊敬。由于国家耕地的大幅利用及开发,许多三国时代英雄人物的墓地也被一并发掘出来,而三国大将文丑墓的发现,也给众多专家学者带来了惊喜。文丑是三国初期袁绍手下的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