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战略是什么?就是让先锋大将占据街亭这处八百里秦川出入口,待诸葛亮大军一到,进可以和曹魏援军决战,兵出渭北,退可以占领整个陇右产马之地,化被动为主动。可惜,诸葛亮为了培养人才不用宿将魏延,吴懿,而用马谡为先锋,王平则为副将。也就是在这一战中,马谡不按诸葛亮的调度,也不听王平的劝诫,结果被张郃打得大败,失去了大好形势,幸亏王平善后,才不至于全军覆没。一伐之后,曹魏已经进行了重点防备,蜀汉再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突然行动,如第二次北伐围攻陈仓。所以,即使作为先锋大将,立功条件也很有限,最终还是得等到大军一到,才能行动。
街亭之战,是王平第一次参加蜀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是在这一战中,王平靠自己的能力让诸葛亮青睐,并且连升了好几级,进入蜀汉重要的将领行列。王平之所以没有在诸葛亮北伐时期,担任先锋大将的任务,但是不代表诸葛亮没有重用,比如在第四次北伐时期,王平孤军守南围,抗住了张郃的进攻,为诸葛亮大胜司马懿提供了侧翼支持,这也体现了诸葛亮对王平的信任。只是,诸葛亮北伐时期,虽然论人才将才不可和刘备时代同日而语,但是还有很多能力不俗,资历却比王平深的将领。比如:
赵云,中护军,征南将军,一伐时作为疑兵和邓芝出箕谷,被曹真击败,但是败而不溃,人马物资齐全,作为老将不容易了。退兵后,赵云又烧毁了栈道,让曹魏军不能威胁汉中,回来后贬为镇军将军,不久去世。
魏延,作为府中司马在一伐时提出“子午谷奇袭”的计划,假如成行,魏延这个先锋大将和马谡一样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230年,诸葛亮令魏延,吴懿深入羌中,击败了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四伐时期,和高详,吴班在卤城大破司马懿;五伐时,作为前锋出征。吴懿,蜀中名将,关中都督,多次随诸葛亮北伐,又和魏延大破费瑶,郭淮,升任左将军;诸葛亮去世后,镇守汉中,升车骑将军。王平就是吴懿在汉中的副手,后接替吴懿。吴班,吴懿的堂弟,早在夷陵之战时,作为刘备的先锋和冯习击退驻守巫县的陆逊,李异,刘阿;猇亭之战,吴班又奉命带领八千士兵埋伏,可惜被陆逊识破;在四伐时期,又和魏延一起攻破司马懿;吴班后官至骠骑将军。
张翼,汉水之战中,作为赵云的副将,负责用弓弩射退曹军;诸葛亮北伐期间,张翼任庲降都督,大多在南中,并参与了讨平刘胄;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张翼才以前部都督,扶风太守的职务参与出征。高详,一伐时,马谡作为先锋进驻街亭,高详则进驻附近的柳城,马谡失败,高详随之也被击走;第四次北伐,和魏延等人大破司马懿;在联名上书废李严时,已任右将军。
陈式,汉中之战,奉刘备之命屯驻马鸣道,被徐晃击败,损失不少士兵,陈式得免。夷陵之战,陈式和吴班率领水军,夹东西两岸,大败之后,陈式还是得免;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派陈式攻取阴平和武都二郡;不过,陈式具体在军中职务不详。另外还有马忠,廖化,马岱,邓芝等资历比王平深的将领,因为或在朝内,深入北伐程度不够或者表现不多,就不列入了。总之,王平的军事才能固然优异,但是从一伐到五伐也就短短六年时间,升迁也要个过程,再说这不代表诸葛亮没有重用他。果然,军中宿将吴懿,魏延等人,以及诸葛亮退出历史舞台后,王平和马忠,邓芝等人都成了军中的中流砥柱,王平地位甚至在张翼,廖化等人之上,这和之前诸葛亮的提携也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