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里张敏扮演的“赵敏”
很多人说明朝皇帝坚决不和蒙古贵族联姻。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明朝皇室当然有和蒙古贵族联姻的啊,怎么能说没有?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经两次主动与蒙古贵族联姻,目的是为了招降和笼络蒙古人。
以朱元璋这种绝对的现实主义者看来,什么民族大义都是扯淡,或者说只是他的招牌而已。
如果谁能保证他改一个蒙古名字,穿蒙古长袍,北元势力就能乖乖投降,那么我可以保证朱元璋立刻就会给自己改一个蒙古名字,穿蒙古长袍;等待北元残余势力彻底投降了,他再改回来就是了。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画像
朱元璋第一次主动与蒙古贵族联姻是为了招降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
朱元璋对于扩廓帖木儿的欣赏,未必是因为扩廓帖木儿能力有多强;朱元璋招降扩廓帖木儿主要是因为扩廓帖木儿坚决不投降朱元璋。
朱元璋这种开国帝王,有一种类似“渣男”心态,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比如他就公开说过扩廓帖木儿比常遇春强,这让人家常遇春怎么想?
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洪武四年(1371年),徐达大败扩廓帖木儿,打的扩廓帖木儿只带着妻子狼狈出逃,就连妹妹观音奴都被徐达俘虏了。
观音奴被徐达送往南京后,朱元璋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招降扩廓帖木儿的机会。
于是朱元璋特意把扩廓帖木儿的妹妹观音奴嫁给了自己嫡次子秦王朱樉。顺便说一句,观音奴是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的原型。
不过由于是政治婚姻,所以秦王朱樉与正妃观音奴关系并不好,只是因为当时要笼络扩廓帖木儿,所以朱元璋没有允许秦王朱樉纳侧妃。
朱元璋嫡次子朱樉
不过洪武九年(1376年)扩廓帖木儿病死在草原,观音奴也就失去了价值,所以朱元璋很快就给自己这个二儿子选了一个侧妃,也是他老兄弟邓俞的嫡长女,看得出,朱元璋的意思是让朱樉把邓氏当做“不是正妻的正妻”,不然不可能让邓俞的嫡长女嫁给朱樉。
朱樉于是把观音奴软禁在别院里了。
不过后来大概是因为秦王朱樉太胡闹,惹怒了朱元璋,于是派人责骂邓氏没有好好规劝丈夫,结果邓氏羞愧之下上吊自尽了,当然也有说法是朱元璋迁怒于自己这个儿媳妇,直接逼死了她。
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因为荒淫无道被手下人下毒毒死了,朱元璋这个时候终于想起了被朱樉软禁的正妻,于是下令观音奴殉死。
朱元璋第二次主动与蒙古贵族联姻,是为了笼络投降的蒙古部落。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蒙古勋贵把都帖木儿宣布不再奉元朝正朔,改为奉明朝正朔,率领自己的部族归顺明朝。
把都帖木儿
当然,这个时候把都帖木儿只是把自己部落带着明朝甘肃边境外放牧,说是归顺,不如说是主动成为明朝附庸。
朱元璋虽然没有完全相信把都帖木儿的归附,但是在洪武二十四年还是让自己的第四子朱棣娶了把都帖木儿三女儿为侧妃,这就是明成祖的惠妃吴氏。(永乐三年,把都帖木儿部正式内附,把都帖木儿改名为吴允诚)
以上就是明朝两次主动与蒙古贵族联姻的情况,当时不管是扩廓帖木儿还是把都帖木儿都是独立于明朝之外的势力,朱元璋安排自己两个儿子娶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和把都帖木儿的女儿,目的都是为了拉拢这些独立势力。
除此之外,朱元璋和明宣宗朱瞻基都因为各种目的纳过归顺蒙古降人女儿为妃。
朱元璋因为听了“蒙古弘吉剌氏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 民间传说之后,六十五岁时候还专门纳了一个弘吉剌氏蒙古武官的女儿为妃,称号是“翁妃”。
翁妃殉死
可惜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生病,因为自己快死了,就直接让“翁妃”殉死了,可没想到“翁妃”死了,他反而挺了过来。
明宣宗朱瞻基大约是出于笼络吴允诚家族的目的,还专门纳了吴允诚的一个孙女为妃,也被称为惠妃;不过她没能生孩子,结果明宣宗死后也被迫殉死了。
当然,朱元璋纳翁妃以及朱瞻基纳惠妃和之前与蒙古贵族联姻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我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明朝皇族与蒙古勋贵联姻的情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