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86 更新时间:2024/1/21 19:46:54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然还能发芽结果!

隋炀帝广

到了封建时代,由于国家面积的扩张和生产力的进步,粮食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储存粮食的技术也逐渐发展。储藏粮食也从部落中粮窖逐渐发展成了大型粮仓甚至粮仓城。而古代粮仓囤粮的顶峰,正是开炀帝杨广,他在上位伊始,就下令广设仓库,大力囤粮,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洛阳市的含嘉仓。

含嘉仓的修建始于公元605年,由于位置离隋朝的都城十分近,又是为了囤积京城东部的粮食,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含嘉仓修建工程十分浩大,历时十多年才最终完成。在唐朝也经历过数次扩建,最终成为了“天下第一粮仓”,面积达到43万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

根据史书记载,在公元750年,含嘉仓的粮食储量达到了当年全国粮仓总储量的近50%,也是自那以后,含嘉仓就正式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到了南时期,由于南宋政权的势微,被迫迁都临安,含嘉仓也就逐渐的被弃用了。

含嘉仓遗址

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末期,考古队在河南洛阳发现了这座千年前的粮仓,随后立即组织对含嘉仓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前后多次对含嘉仓的发掘探查,发现含嘉仓共有网格状排列的仓窖287座。

其中,在160号仓库还发现了一部分保存完整的粮食,虽然外观看上去稍显泛黄,但是将这些谷物取出来后,第二天居然发了芽,后来经过洛阳当地农业机关的培养,这些在地下封存了一千多年的稻谷竟神奇般的成长结果,与正新鲜的谷物毫无二意。

含嘉仓160号

在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科技的发达之外,也不禁令人疑惑,是什么让这些谷物得以完好保存千年之久?根据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研究,他们发现稻谷保存千年的秘密共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含嘉仓的选址十分的科学,含嘉仓的位置处于洛阳是地势较高的地方,土质相对比较干燥,而且距离地下河水位比别处要远,因此不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以至于发霉。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第二就是修建含嘉仓时,仓窖的墙板有讲究。根据史书记载,修建含嘉仓的仓窖时,工人们首先会把挖好的地窖用火烘干四周的土层,使得土层板结干燥不易二度进水潮湿,然后会在底部先铺上一层极其吸水的草木灰,铺上木板。之后在储存粮食时,并没有一次性全部放入,而是用两层草席中间夹一层谷糠作为分隔层,将粮食分为了很多层,这样既保证了不会出现“一粒米坏了一锅粥”的情况,也防止过厚的稻谷层发热的情况。

仓窖修建示意图

此外,人们还会在每一个仓窖上方种上一棵小树苗,如果小树苗开始发黄,就说明下方的粮食有可能发热、发芽了。正是这一步步的巧妙设计和保护,才造就了含嘉仓得以“储粮千年而不腐”的奇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汪伦本是一小县令,靠着打赏李白而留名千古,你猜他有多大的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汪伦给李白钱,汪伦为什么要去李白家,李白与汪伦的交情

    李白靠着豪迈的诗风与放荡不羁的性格,俘获了大量粉丝。一袭白衣,一柄长剑,一个酒葫芦,我们所幻想的”执剑走天涯“或许最初的灵感便是来自于李白。李白虽在官场的名气不高,但他在唐朝诗圈却颇负盛名,一生中作诗几千首,有着”诗仙“之称。 李白从小博览群书,文采斐然,人又开朗随性,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读

  • 武则天儿子下场都惨,唯一得到善终的是谁?都以为他傻,其实最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四个儿子的下场,武则天哪个儿子最有本事,武则天儿子摘瓜诗

    想必高宗也是对儿子有着深厚亲情的,起初给儿子起名为李旭轮,又觉得不满意,改为李轮。永隆二年,又将儿子封为豫王,定下名字为李旦。但高宗还是在纠结李轮和李旦两个名字,到底哪个会更好,他经常会两个名字换着叫,后来发现当喊李旦的时候,他心情舒畅,而喊李轮则会遭遇不幸,所以最终定下了李旦这个名字。刚生来没多久

  • 他是唐朝一县官,横扫印度,却没用一个中国兵,印度至今仍有阴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时期攻打印度,唐朝哪个猛人打败了印度,抗击印度的五位英雄

    其实并非如此,抛去近代的中印战争不谈。更早之前的唐朝,中国和印度之间还是存在纠纷的。不过,这场纠纷仅凭一个中国人的力量就给解决了,甚至没动用我国一兵一卒,这也是史书上记载的中印第一场战争。事情是这样的,唐朝初年,由于佛教在我国盛行,印度和大唐的关系原本十分和睦。唐太宗曾派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取经,后来被

  • 司马懿耗尽一生让儿孙当了晋朝皇帝,却被艳丽的孙媳妇一夜败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生平事迹,司马懿一生真实生活,晋朝皇帝评价司马懿

    公元249年,司马懿看准时机,发起“高平陵之变”,一举篡夺曹魏大权,从此曹魏名存实亡,司马家族成为独揽大权的无冕之王,为儿孙建立晋朝铺平了道路。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国末代皇帝曹奂退位,自立为帝,建立晋朝,万里河山成了司马家族的囊中之物,司马家族发展至此达到顶峰。司马懿耗尽一生,终

  • 李隆基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将杨玉环从自己儿子手中抢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隆基怎么把杨玉环弄到手里,李隆基以什么理由把杨玉环招进宫,杨玉环跟李隆基怎么在一起的

    这四大美人分别是貂蝉,王昭君,西施和杨贵妃,这其中身份最为尊贵的就是杨贵妃了,她生逢太平,成为贵妃后更是大唐强盛的象征,本人相貌更是美艳倾城,值得大诗人白居易为她写下“回眸一下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足以可见她的美貌尤为出众,也确实是证明了皇帝独宠她一人。可她被独宠多年,却也只是贵妃,而非皇后,那

  • 李渊有12个女儿,才貌双全,只这一个青史留名,武则天都尊敬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第6个女儿,李渊的四个女儿名字,唐高祖李渊的19个女儿分别嫁谁

    有人说女性地位下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儒学”的出现与形成,周王朝自建立以后,为了加强统治实行分封制,男性贵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男性可以有多位妻子,男女双方关系的维系全然要看男性好恶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个国家之间经常爆发战争,男性作为战场驱动力,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之下女性则将繁衍人口作为首

  • 五胡十六国时期最早建立的成汉,为何只历经五朝,不到50年就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五胡十六国短暂而黑暗的纷乱时代,五胡十六国分别是怎么灭亡的,五胡十六国的建立与灭亡

    西晋末年,流民领袖、氐族李特兄弟等人利用流民的怨怒,于301年在四川绵竹聚众起义。李特兄弟等死后,李特的儿子李雄继领部众,攻下成都,据有益州,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建立大成国。至338年李雄的侄子李寿当政时改国号为“汉”。成汉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最早称王的割据政权。347年,成汉为东晋实际统治者桓

  • 隋朝亡于杨广?不,还有第三位皇帝,他才是下场最悲惨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为什么毁在杨广手上,隋朝是在杨广手里灭亡的吗,隋帝杨广最后的下场

    在隋朝短暂的三十八年中,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两位皇帝,尤其是隋炀帝即位以后的所作所为,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征调数百万苦力修建大型国家工程,建造外城,在全国各地建造别宫,只为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修隋朝大运河,虽然隋朝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当时来说,确实致使百

  • 继唐玄宗后唐朝第一昏君,他的出现,让大唐彻底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多被大唐的繁华盛世所吸引,却忽略了任何一个朝代衰亡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相似的,唐玄宗末年爆发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这次内乱不仅使得唐朝经济衰退,人口大量丧失,而且直接成为唐朝的转折点,更是整个中华文明由开放转向保守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中,李豫以天下兵马元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立下卓越战功,被封为

  • 隋炀帝有希望成为千古一帝,但他到底做了什么会被骂成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01杨广生于大兴(今陕西西安),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史书上是这样对他描述的:“美姿仪,少聪慧”。说明杨广不仅长得帅,人还特别聪明。北周时期,因为父亲杨坚的功劳,杨广被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又被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那时杨广才十三岁。